(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体操的可行性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体操的可行性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体操的可行性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体操的可行性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体操的可行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体操的可行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暨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所取得成果的总结,内容真实。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论文不包含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本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道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体育学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著作权的管理规 定。 特授权吉林体育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 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i ii 中 文 摘 要 随着 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都在积极展望和探索未来,并主动 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实施以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来培养专门人才。 国家教育部在高等教育 改革基本思路中指出: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而教学内容和课 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并在确定新的 国家课程标准框架中,将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 革指明了方向。 独立学院是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 为发展民 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长春市共有独立 学院 9 所,在校学生 60000 余人。近年来迫于生存压力,独立院校开始转变办学 方向,积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横向可以转移,纵向可以提升”的应用型 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也正在积极开展和深化 体育教学改革,以适应独立院校办学方向的转变。本研究正是将普通高等院校体 操教学发展困境和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相结合。 通过探讨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 体操的可行性研究,全面了解健身性体操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促进大学生身心 的全面发展,构建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以独立学院为基点,为健身性体操在普 通高等院校中全面开设探索理论与实践依据。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等对长春市独立院校 开设健身性体操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笔者发现: 根据健身性体操的概念的界定、特点、功能、内容构成等因素衡量,长春市 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体操课程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要求,健身性体操发展的主要理念也符合终身体育、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等培 养目标。同时也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相吻合。所以在长春市独立 学院开设健身性体操课程在理论、政策基础上是可行的。 通过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的实际检验发现,目前长春市独立学院大学 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是很理想。 而实验证明健身性体操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 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与改善。 符合现代社会健康观念的基本要求。 所以在长春市独立院校开设健身性体操课程 在实践教学上是可行的。 iii 健身性体操课程可以成为“终身体育课程”内容之一,健身性体操教学中融 合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健康教育,长春市独立院校开设健身性体操课程符合 “终身体育”的倡导,它的开设是对文化传承的探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虽然目前长春市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体操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理因 素,但是综合考虑健身性体操在健身、健心、益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终身体 育观形成等方面积极的因素以及客观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适 时、适当的开设健身性体操课程教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关键词:长春市;独立学院;健身性体操;可行性 、 iv abstract in twenty-first century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people have a positive outlook and future exploration,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meet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our country ordinar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o implement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cultivate talents. the nation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basic idea of reform pointed out: i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s the cor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is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also be a breakthrough in teaching reform. an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ew national curriculum framework, sports curriculum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 the universities sports teaching reform points to clear directio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is near ten years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at present the changchun city consists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9, more than 60000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pressure of survival, independent colleges began to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running a school, positive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create lateral transfer, longitudinal can enhance 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s also actively carry out and deepen teaching reform,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direc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this research is the ordinar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gymnastics teaching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teaching reform in combination.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fitness gymnastics feasibility study,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fitness gymnastics on the health eff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teaching atmospher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dependent colleges as the basis, for fitness gymnas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offer the exploration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basis. v this research mainly uses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so on changchun city independent colleges fitness gymnastics feasibility study, through research the author found: according to the fitness gymnastics concept,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content and other factors measured, changchun city independent colleges fitness gymnastics courses in line with national ordinary college sports curriculum teaching instruction summary requirement, fitness gymnastics development main idea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at the same time with build comparatively well-off society in the round overall objective coincide. so in changchun city independent colleges fitness gymnastics course in theory, based on the policy is feasible. through questionnaire, teaching experiments and other methods and the practical test, the changchun city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is not very ideal. an experiment shows fitness gymnastics on physical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social adaptability development can play a positive and improvement. in line with the modern concept of health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society. so in changchun city independent colleges fitness gymnastics course teaching is feasible. fitness gymnastics curriculum can be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ne of content, fitness gymnastics teaching integration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changchun city fitness gymnastics courses in line with lifelong physical culture advocate, it is to open cultural heritage exploration, is feasible, but also necessary. although the changchun city independent colleges to carry out fitness gymnastics course teaching also exist some ignore factors, but considering the fitness gymnastics in fitness, healthy heart, puzzle, improv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lifelong sports concept formation, positive factors and objective factors influencing specific situation in the found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imely, appropriate setting up fitness gymnastics course teaching is feasible, but also necessary. vi key words:changchun city; independent school ; fitness gymnastics; feasibility 目 录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v 目 录. vi 1 前 言 . 1 1.1 问题提出 .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1.2.1 研究目的. 2 1.2.2 研究意义. 2 1.2.3 理论意义. 3 1.2.4 现实意义. 3 1.3 文献综述 . 3 1.3.1 新中国体操理论研究概述. 3 1.3.2 普通高等院校体操教学改革研究概述. 4 1.3.3 研究现状. 6 1.4 概念界定 . 7 1.4.1 独立学院. 7 1.4.2 体操. 8 2.研究对象与方法. 9 2.1 研究对象 . 9 2.2 研究方法 . 9 2.2.1 文献资料法. 9 2.2.2 访谈法 . 9 2.2.3 问卷调查法. 10 2.2.4 教学实验法. 11 2.2.5 数理统计法. 12 2.2.6 逻辑分析法. 12 3.结果与分析. 13 3.1 长春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特点 . 13 3.2 健身性体操概念界定 . 14 3.2.1 健身性体操的内容. 15 vii 3.2.2 健身性体操特点. 16 3.2.3 健身性体操的功能. 17 3.3 长春市独立学院健身性体操课程开设分析 . 19 3.3.1 长春市独立学院健身性体操课程的培养目标. 19 3.3.2 长春市独立学院健身性体操课程内容设计. 19 3.3.3 长春市独立学院健身性体操教学方法. 20 3.3.4 长春市独立学院健身性体操课程考核标准. 21 3.4 长春市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体操可行性分析 . 22 3.4.1 开设健身性体操对学生运动能力的积极影响分析. 22 3.4.2 开设健身性体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分析. 23 3.4.3 开设健身性体操对学生社会适应的积极影响分析. 27 3.4.4 开设健身性体操对学生兴趣的积极影响分析. 29 3.5 影响健身性体操开设的客观因素 . 31 3.5.1 理论与实践指导相对较少. 31 3.5.2 欠缺统一的认识和要求. 32 3.5.3 教学模式难以统一. 32 3.5.4 各高校条件差异性显著. 33 3.5.5 对安全保护措施的考虑. 33 4.结论与建议. 36 4.1 结论 . 36 4.2 建议 . 37 参考文献:. 38 致 谢. 42 附 件 1. 44 附 件 2. 46 附 件 3. 51 附 件 4. 53 附 件 5. 55 1 1 前 言 1.1 问题提出 随着 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都在积极展望和探索未来,并主动 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实施以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来培养专门人才。 国家教育部在高等教育 改革基本思路中指出: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而教学内容和课 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 2并在确定新 的国家课程标准框架中,将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为高校的体育教学 改革指明了方向。 透过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 体操的发展实际上是始终伴随着人类社 会发展,时刻蕴含在文化、教育、军事、政治、宗教等活动中从古发展到今天。 现在看来体操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不论是从横向发展上看还是从纵向发展上看都 是比较深远的。在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中,体操扮演的角色无论是在 “面”还是“度”上都日渐突出,对高素质人才未来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作用 是积极的。目前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正不断加深, 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 改革必将触及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核心部分 教学内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内容决定形式” 。根据马克思这一辩证理 论来衡量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就会发现, 针对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体育教学 重要组成部分的体操进行的改革,正在探寻体操在普通高等院校发展的新思路、 新途径,这样的教学改革必将带动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等一系列改 革的深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的普通高等院校体操教学过多的强调和注 重了技术动作的规范与规格, 导致了普通高等院校体操教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 颈期, “枯” 、 “苦” 、 “险”成为普通高等院校体操教学的代名词。素质教育和普 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操的健身性、实用性等功能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关注,随之诞生了健身性体操。健身性体操不受时间、地点、场地、天气 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受性别、年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的限制,其锻炼形式丰 2 富多样、运动强度可大可小,是促进身体健康和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重要健身项 目。 独立学院是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 为发展民 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长春市共有独立 学院 9 所,在校学生 60000 余人。近年来迫于生存压力,独立学院开始转变办学 方向,积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横向可以转移,纵向可以提升”的应用型 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也正在积极开展和深化 体育教学改革,以适应独立院校办学方向的转变。本研究正是将普通高等院校体 操教学发展困境和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相结合。 通过探讨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 体操的可行性研究,全面了解健身性体操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促进大学生身心 的全面发展,构建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以独立学院为基点,为健身性体操在普 通高等院校中全面开设探索理论与实践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1.2.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归纳和分析现有的体操基本理论,尤其是对健身性体操的基本概念、 内涵等界定的基础上,寻求健身性体操在独立学院开展的可行性,初步构 建普通高等院校健身性体操教学的基本框架。通过对健身性体操理论的认 识与分析,根据普通高等院校课程改革与独立学院办学发展的需要,努力 构建与独立学院发展需要的健身性体操教学体系,为倾力于普通高等院校 体育教学改革的人们以及相应的管理职能部门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参 考依据。 1.2.21.2.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初期,体操由欧洲传入我国,伴随着体操运动在中国 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操运动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前辈们在学习与借鉴中逐渐形 成了一系列体操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推动了体操运动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体操运 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也为今后人们对体操运动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 础。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体操运动的未来发展,尤其是体操运动在高等院校体 育教学中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索, 这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3 1.2.31.2.3 理论意义理论意义 体操作为学校体育活动内容和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学校体育的 历史发展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新时期体操能否适应现代社会对体操 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力求在前人对体操娱乐、健 身理论界定的基础上,对健身性体操的概念、内涵等进行理论探索与分析,进一 步明确健身性体操的理论体系, 为高校广泛开展健身性体操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 基本思路。 1.2.41.2.4 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本研究在健身性体操概念界定的前提下,通过教学实验和调查全面了解,健 身性体操在独立院校开展的可行性以及健身性体操在独立学院乃至普通高校全 面发展的影响因素, 对健身性体操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广泛开展具有一定的 现实意义。同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的构建,探索出实用 性强、针对性强的体育教学内容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1.3.1 新中国体操理论研究概述新中国体操理论研究概述 封关生体操中指出:体操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 gymnasitike,古希腊人 将从事锻炼的各项,走、跑、攀登、爬越、舞蹈、军事游戏的内容统称为体操, 体操是当时运动的总称。19 世纪,欧美各国相继涌现了一些新的运动项目,并 建立起“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这一概念,体育一词才逐渐取代体操 一词成为身体运动的总称。 1 封关生基本体操中指出: “竞技体操”和“非竞技体操”的概念。基本 体操是指动作和技术都比较简单的一类体操,其主要目的、任务是强身健体和培 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它所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常见的有广播体 操和为防治各种职业病的健身体操。 1而竞技性体操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指 在赛场上以争取胜利、获得优异成绩、争夺奖牌为主要目的的一类体操。这类体 操动作难度大、 技术复杂, 有一定的惊险性, 从事这类体操训练的主要是运动员。 王亮清论现代体操的分类中指出:根据体操动作与动力学的主要特征, 对技巧、 器械和支撑跳跃等项目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类。 根据人体肌肉工作特点, 技巧类动作可以分为静力性动作和动力性动作两大类。 26 4 谭华体操基本类别界定中指出:1、队列队形分由队列和队形两部分组 成。队列有原地队列和行进间队列构成。同时指出,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 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和令行禁止的良好作风, 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2、徒手体操动作是体操中最基本的练 习,动作简单易于练习,不受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易于普及,具有广泛的群众 性。 笔者通过 cnki 等网络查询以及省市图书馆的资料查询发现,新中国成立以 后, 体操运动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与之相关的体操理论以及科研工作 也不断进步, 但是这个时期体操理论的发展总体上还是呈现在体操基本概念的界 定、 体操内容分类整理阶段。在不断的对体操基本概念等内容的研究同时逐渐的 形成了基本的体操理论框架,并逐步得以完善。这个时期的一些体操著作主要还 是借鉴了苏联体操的一些内容和理论体系。之后随着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 人体科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先进科研手段、 技术的相继诞生使得体操理论也 不断更新,目前已经基本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并且比较完整的体操理论体系。我 国体操理论体系经过半多世纪发展和完善, 经本上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操 理论体系, 但是对目前体操理论体系仔细斟酌就会发现仍然有一些问题问题值得 体操专家、学者们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改进。例如:竞技性体操和非竞技性体操 在概念的界定、分类仍然存在分歧,尤其是非竞技体操体操运动中的一些概念依 然沿用着直译的名词。这样很容易就造成类别上的偏差以及概念理解上歧义。 1.3.21.3.2 普通高等院校体操教学改革研究概普通高等院校体操教学改革研究概述述 冯张昌在从学校体育变革探讨我国普通高校体操教学的改革通过对解放 前和解放后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基本任务以及学校体育中体操教学主要内容的变 革进行分析,得出体操对于体育教学中有重要意义,体操是体育教学的主干课程 之一。41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应根据现有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以及练 习人群将体操教学更好的分类, 使学校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终 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隋燕在高校体操教学改革途径与对策研究中指出: “体操是我国高校体 育的传统教学科目。但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加之传统的体操教学 方式、方法、手段、课程内容等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及教学内容和评价系统的陈旧 等, 传统的体操教学已不能适应当今的体育教学的需要。笔者指出在改变传统的 教学观念的同时,优化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高校的课 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的形成。 马云慧在普通高校体操教学改革诌议中指出: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操 5 教学现在是重技术动作、不重视学生的心理、个性和能力的发展,这严重影响了 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笔者建议应该变传统的技巧性体操练习,应多加强学生的 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以及团体操的练习,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形体美,使其达到 消除疲劳、增进健康、促进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健身、健美、健心的目的。 张涵劲 我国普通高校体操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研究 中指出:“我 国的体操教学由于长时间受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学模式大都是以竞技体操技 术为体操课程教学的基本框架。 笔者认为体操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首先 应对学科知识进行精选,丰富和开发体操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其 次,体操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三,体操课程内 容设置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陈俊钦在我国普通高校体操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对普通高校体 操课程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操课程在课程开设、教学时数、教学内容、 方法、手段及评价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笔者建 议:第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第二优化考评 方法,注重考试的科学化;第三将一些小型化的体操课程分离出来;第四理论教 材要进行筛选、更新,以适应体操教学的需要。 陈锡尧在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操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的探讨中通过运用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普通高 校体操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校的课程内容与教育培养目标不相符,不 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的需要;2、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都是以学生技 术动作为主要评价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变 化;3、教材内容的选编过于呆板和陈旧,应多增加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内容,调 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黄兆辉在关于高校体操课教学内容及体系改革的思考中指出: “体操课 程是普通高校对增进学生身体健康、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要改 变陈旧的体操教学理念对于新形势下的体操课程进行在认识, 主要以健身性练习 为主要内容,使体操课程更容易普及、掌握并且趣味性强、形式多样、适应不同 学生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手段, 提高健康意识。 综上所述, 目前关于体操基本理论发面研究尤其是纳入到体育教学中非竞技 性体操内容、概念界定、具体内容等的研究以及非竞技体操在整个体育教育中的 地位、作用等上不明确。另外,关于高等院校体操方面理论研究尤其是非竞技体 操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理论体系研究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明显低于实践内容方面 的研究。 6 1.3.31.3.3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新华体育网等万络资源以及吉林体 育学院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等资源,以“体操”为目标词进行 检索发现,今年来关于体操方面研究的相关文献共计 5763 篇,之后笔者以“健 身性体操”和“健身体操”为目标词进行在此检索发现,从 2002 年出现第一篇 健身性体操的研究文献“从社会化的角度看健身性体操的推广与普及 ”开始, 到 2011 年 12 月截至,目前共有健身性体操方面的研究文献共 9 篇(见下表 1) 。 表 1 2002 年至 2011 年间健身性体操文献统计表 名 称 年 限 刊 物 级别 我国体育院系健身体操课程内容基本框架的 构建 2 007 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 核心 关于体育院系健身体操课程的研究 2 008 山东体育学院 学报 核心 基于信息平台的健身体操教学效果分析 2 010 上海体育学院 学报 核心 我国体育教学中开展健身体操运动的必要性 2 011 内江科技 省级 当前我国群众健身体操的调查与分析 2 004 湖南文理学院 学报 省级 两千年前的健身体操图璧 2005 学习导报 省级 当前我国群众健身体操的调查与分析 2 004 体育科学大学 会(7) 国家 运动医疗健身体操 2 006 医学大学(11) 国家 从社会化的角度看健身性体操的推广与普 及 2 002 福建体育科技 省级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发现: 刘静在当前我国群众健身体操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健身体操不仅 形式多样、娱乐性和健身性强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适应不同阶段的人群进 行锻炼。因此建议群众性健身体操在以学校体育锻炼为基点的同时,加强在职员 工和社区中老年体育活动,使体育健身运动全民化。 10 陆莉萍在基于信息平台的健身体操教学效果分析通过运用多种的研究方 7 法证明了信息平台对于健身体操的教学效果有: 第一信息平台多媒体教学可以给 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运动表象并可以使动作细化; 第二通过信息平台多媒体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第三信息平台多媒体教学促进 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化洪斌在普通高校体操课程创新构想中指出: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 操课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就健身体操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 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普通高校体操课程除 了重视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双重培养外, 更应重视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 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5 谢尚林在我国体育教学中开展健身体操运动的必要性中指出: “健身体 操因其固有的特点,如:健身性、娱乐性、多样性、适应性等成为我国学校体育 教育的一个重要支柱,深受学生的喜爱。笔者总结原因主要有:1、通过健身体 操学生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的认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 果好;2、不仅使学生塑造了形体美而且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自身的文化艺术 修养;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编和创新 能力。 周卫在我国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改革探析中指出:我国 体育院校在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进行改革, 原来以竞技体操为主要教学 内容的比例正逐年减少,以非竞技体操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比例逐年增长。并 且作者还构建了新时期非竞技体操的教学内容体系。 14 1.4 概念界定 1.4.11.4.1 独立独立学院学院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 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 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国家规定,申请者要对独立学院的教学 和管理负责,并保证办学质量;合作者要负责提供独立学院办学所需的各 项条件和设施,参与学院的管理、监督和领导。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法人 资格,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学和财产管理、招生和颁发毕业证书。 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层次,所以由教育部负责审批。凡未经教育部审批 的,国家均不承认其学历。 6 8 1.4.21.4.2 体操体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操在不断发展,其主要表现愈来愈两极分化,一类 沿着竞技体操的方向发展, 另一类朝着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各种非竞技性体操的 方向发展,在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创造优异成绩、为国争光的任务中,我国的竞 技体操多年来一直在国际体坛处于领先地位, 并多次在世界体操大赛中获得优异 成绩,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一个优势项目。然而,在完成全民健身计划中,体 操的功效和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20 世纪 50 年代在学校和厂矿企业掀起 的全国体操锻炼热潮已经不复存在,体操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中被严重曲解, 一些人甚至认为体操是危险的项目,部分学校甚至拆除了单双杠等器械,体育教 学中关于体操教学内容几乎成了摆设,这些现象都是对体操概念理解不清楚造 成。 现代体操的概念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 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并且具 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它是学好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对人的发展、综合 素质提高的作用与功效非常明显。 9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长春市独立学院开设健身性体操可行性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2.2.1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长春大 学光华学院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维普数据库等资源,笔者查阅了社会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学校体 育学、体育科研方法导论、体育统计学等方面的书籍、文献以及学术论文等,全 面了解、掌握本研究最前沿的信息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奠 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访谈法 2.2.2.12.2.2.1 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 在本研究过程中对吉林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体育学院等体育 以及体操学科方面的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走访,就本研究的论文框架、调查问 卷的编制、问卷的效度、问卷的信度、研究思路、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对相关 专家、学者进行了详细的咨询,认真的听取专家的良好建议,并在论文撰写的过 程进行了具体的实施。 2.2.2.22.2.2.2 对学生的访谈对学生的访谈 采用个人深度访谈和 scanlan 协作访谈法(组访和问卷相结合) ,对随机选 取的实验对象进行访谈, 全面了解他们对体操、 健身性体操以及体育教学的需求、 影响其积极参加体育教学活动的因素,听取他们对独立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形式 10 的具体想法和建议。并对他们提出的建议进行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研 究构想。 2.2.32.2.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在咨询相关专家、学者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长春市独 立学院开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