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论文)培养中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的教学设计案例研究.pdf_第1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培养中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的教学设计案例研究.pdf_第2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培养中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的教学设计案例研究.pdf_第3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培养中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的教学设计案例研究.pdf_第4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培养中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的教学设计案例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中又于两姜 从2 0 世纪8 0 年代起,人类社会正全面进入“视觉文化时代 。在视觉文化 背景下生活的中小学生,每天都面对着生活中价值交错的视觉资讯,面对文化激 烈交融的新时代,澳大利亚乌龙冈大学英布朗( i a nb r o w n ) 曾撰文呼吁必须 加强对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 。 在视觉文化时代,需要运用“视觉读写能力”来处理大量的信息,从这个意 义上说,“视觉读写能力 就成为了视觉文化时代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审 视学校课程中的各个学科,不难发现美术学科更具培养学生“视觉读写能力 的 优势。 本文中笔者将以“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立足于中学一线美术课 堂教学,基于美术语言系统回归三维目标的整体性,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的策略与 方法,并按“单元化研究型教学”的思路来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在经过几次探索性的教学实验后,又以我的绘本为主题,一个学期为周期, 连续实施了两轮为时较长的教学实验,有针对性地培养中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 与“多元文化心态 ,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在技法或是情感层面上, 学生均展现出了许多在笔者意料之外的才能。不仅对于学生,同时对于笔者自身 来讲,都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创作体验。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视觉读写能力、多元文化心态、后现代课程观、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美术语言系统 a bs t r a c t s i n c et h e19 8 0 s ,h u m a ns o c i e t yi se n t e r i n gi n t ot h ev i s u a lc u l t u r et i m e s t h ep r i m a r y a n ds e c o n d a r y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w h ol i v ei nt h ec o n t e x to fv i s u a lc u l t u r ea r ef a c i n g t h e d i f f e r e n tv a l u e so fv i s u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e v e r yd a y w h e nw ef a c e dan e we r ao f c u l t u r e b l e n d i n g , ,i a nb r o w nt h eo o l o n gg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 , a u s t r a l i ah a sw r i t t e na na r t i c l ei n o r d e rt oa p p e a lt oi m p r o v et h ec u l t i v a t i o no fs t u d e n t s v i s u a ll i t e r a c y i nt h ev i s u a lc u l t u r et i m e s ,i tr e q u i r e su st ou s e “;v i s u a ll i t e r a c y ”t od e a lw i t hal a r g e a m o u n to fi n f o r m a t i o n f r o mt h i ss e n s e ,“v i s u a ll i t e r a c y 。h a sb e c o m ea ni m p o r t a n t l e a r n i n gw a yi nt h ev i s u a lc u l t u r et i m e s h o w e v e r , w h e nw el o o ka r o u n dt h ev a r i o u s d i s c i p l i n e so nt h es c h o o lc u r r i c u l u m ,i ti sn o td i f f i c u l tt of i n dt h a ta r td i s c i p l i n e sh a v e m o r ea d v a n t a g e st oc u l t i v a t es t u d e n t s v i s u a l il i t e r a c y i nt h i sp a p e r , 1w i l lp u t “v i s u a ll i t e r a c y ”t r a i n i n ga sa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b a s e do nt h e a r t t e a c h i n gi nm i d d l es c h o o la n di n t e g r a t e da r tl a n g u a g es y s t e mw i t ht h r e e - d i m e n s i o n a l t a r g e t a tt h es a m et i m e ,1w i l l u s e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tl e a r n i n gs t r a t e g i e sa n dm e t h o d s a n d c o m p l e t et h eu n i tt e a c h i n gd e s i g na n de x p l o r a t o r yc a s er e s e a r c hi na c c o r d a n c e w i t h “ t h eu n i to fr e s e a r c ht e a c h i n g :a f t e rs e v e r a le x p l o r a t o r yt e a c h i n ge x p e r i m e n t s , ,i c a r r i e do u tat e a c h i n ge x p e r i m e n tl a s t e dt w os e m e s t e r , o n es e m e s t e ra sac y c l ew h o s e t h e m ei s m yp i c t u r eb o o k i no r d e rt o c u l t i v a t es t u d e n t s v i s u a ll i t e r a c ya n d m u l t i c u l t u r a lm e n t a l i t ya n da c h i e v et h eg o o dt e a c h i n ge f f e c t w h e t h e ri nt h et e c h n i q u e s o re m o t i o n a ll e v e l ,t h et a l e n to u rs t u d e n ts h o wi so u to fm ye x p e c t a t i o n i th a sl e f ta v a l u a b l ec r e a t i v ee x p e r i e n c en o to n l yt os t u d e n tb u ta l s ot ow r i t e rh i m s e l f k e y w o r d s :v i s u a lc u l t u r et i m e s ;v i s u a ll i t e r a c y ;m u l t i c u l t u r a lm e n t a l i t y ;p o s t - m o d e m p e r s p e c t i v eo nc u r r i c u l u m ;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tl e a r n i n gt h e o r y ;a r tl a n g u a g es y s t e m 2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产生 从2 0 世纪8 0 年代起,人类社会正全面进入“视觉文化时代”,生活中的图 像、视觉对象日益丰富,并通过电视网络、通讯网络和英特网实现了全球化、即 时性的文化传播,在某些场合甚至出现了“图像霸权”。 其实早在上世纪7 0 年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已揭示“世界图像时代的 观点,他在题为世界图像时代( d i e z e i t d e sw e l t b i l d e s ) 的讲演中给予了我们 最大的启迪。简单讲,从2 0 世纪8 0 年代起,视觉图像逐渐取得了霸权地位,视 觉文化正在演变为各种文化的主流,致使一种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背景逐渐成 形。 在视觉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中小学生,每天都面对着生活中价值交错的视觉资 讯,其中夹杂和充斥着各类文化殖民现象,例如美国的迪斯尼、麦当劳和肯德基, 又如日本的各类动漫、动画,受到冲击下的传统民族文化又将何去何从? 在这样 一种文化大背景之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每天都在收到来自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 无序且良莠不齐的冲击,许多成年人深陷其中且难辨黑白,更何况正值价值观形 成期的青少年。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与变迁,2 0 0 1 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决定也随之颁布,时至今日,已l o 年有余。一路走来,笔者深切体会到当今 社会教育观念的确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当代社会,分数 不再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高分低能者更会被社会淘汰。从推行素质教育 以来,学校开始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非考试科目,如音乐、 体育、美术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特别注意学生 的个性发展,这的确适应了新时代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向能力型人才培养转型的 需要。 再深入一步,从美术学科教学的微观角度上出发,这种适应新时代的能力型 人才到底应该具备何种素养呢? 面对文化激烈交融的新时代,澳大利亚乌龙冈大 学英布朗( i a nb l o w n ) 曾撰文呼吁:“必须加强对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 5 这项能力已成为全球的教育趋势,需要艺术教师更深入地检讨,以利学生的学 习。 第二节何谓视觉读写能力 我国学者朱旭初曾经在文章中感慨道:“无论是我们的学生,还是普通民众, 甚至包括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族群,其视觉教养之差实在令人吃惊! ” 1 那么,他在文章中所提到的“视觉教养 究竟是何种能力昵? 郭祯祥教授曾经指出:“后现代艺术教育的职责之一,便是要引导学生建立 对其生活中各式视觉影像思考与解读的能力。”2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米歇尔( w j t m i t c h e l l ) 在早些时候曾提出了“视觉识读能力 的概念:“观看行为 ( s p e c t a t o r s h i p ) ( 观看、注视、浏览,以及观察、监视与视觉快感的实践) 可能 与阅读的诸种形式( 解密、译码、阐释等) 是同等深奥的问题,而基于文本性的 模式恐怕难以充分阐释视觉经验或视觉识读能力。”后我国学者王大根将其扩 展与完善,提出了集“视觉识读能力 与“视觉表达能力 于一身的“视觉读写 能力”概念:“笔者曾在2 0 0 3 年1 1 月3 日文汇报读图时代的美术教育一 文首次提出培养视觉识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但视觉识读 能力不能涵盖视觉表达能力,应改为视觉读写能力更妥。 3 我国学者王大根在题为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的文章中指出:“视 觉识读能力”i 立该包括s 三个层次的美术语言相对应的、由表及里的三种能力。 如图i 所示: 朱旭初,( i t 我们睁开自己的眼睛亦谈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黄索明、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 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 【q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1 0 页 2 郭祯祥,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美国与台湾的发展经验 。黄索啊、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届海 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 【q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2 页 3 王大根,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中国美术教育 【j 】,2 0 0 6 年第3 期,第4 8 页 6 语言形态 ( 美术形式) 语义信息 ( 主题和内容) 超语义信息 ( 文化意蕴) 美术语言 视觉感受能力 视觉审美能力 视觉解读能力 视觉识读能力 图l 美术语言与视觉识读能力的关系 视觉感受能力。这是类似于“识字 的“识图”能力是“读图”的基础 它要求能敏锐地识别对象的各种视觉语言特征及其所引发的情感作用; 视觉审美能力。包括对视觉对象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审美判断。还要形成 视觉文化时代既开放又宽容的“现代文化心态”才能参s 全球性的文化艺 术交流o 视觉解读能力。是一种建立f 社会学、历史学、美学、美术学、心理学等学 科基础上更深劾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和批评能力。 那么当我们在处理视觉对象和视觉信息时同样需要形成相应的三种能力: 视觉感知能力、视觉思维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它们又综合起来构成7 所谓的“视 觉表达能力 o “视觉识读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合在一起就构成t 如图2 所示的“视 觉读写能力”。4 图2 视觉读写能力的构成 。王火根。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中困美术教育【j l ,2 0 0 6 年第3 期第4 8 页 7 对于“视觉读写能力”的关注和阐述,笔者个人认为该体系是目前为止最为 科学与严谨的。同时,从人类社会进入“视觉文化时代”的背景来看,“视觉读 写能力”的重要性与社会对于它的需求迫切性正日益凸显。澳大利亚乌龙冈大学 的英布朗( i a nb r o w n ) 教授就已经指出:“这项能力己成为全球的教育趋势, 需要艺术教师更深入的检讨,以利学生的学习。”其实,“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要培 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时,国际学术界早已重视,1 9 7 0 年在美国芝加哥召 开了第一届视觉读写能力的国际会议,并成立了国际视觉读写能力协会。” 5 由此,笔者认为,在当今视觉文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立足一线美术课堂 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将逐渐成为一种迫切的时代需求, 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长期课题。 第三节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1 了解“视觉文化时代 产生的影响。 2 认清“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美术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3 立足于一线美术课堂教学,进行培养中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的教学设 计与实施探索。 4 通过设计和实施单元化研究型教学,提升中学生“视觉读写能力”,培养 其开放的的“多元文化心态”,使之更好地走向社会。 1 2 3 4 研究内容 “视觉文化时代”对中学生认知行为产生的影响。 寻找多种美术课程与“视觉文化时代”相契合的切入点,以案例研究形 式来开展培养中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索。 在案例研究中探索从“视觉读写能力”角度出发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 策略调整和教学评价的设计。 在案例研究中探索“视觉文化时代 背景下的育人策略,着重定位于帮 王大根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中国美术教育 【j l ,2 0 0 6 年第3 期,第4 8 页 3 助中学生建立开放的“多元文化心态 。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根据已掌握的文献,查找国内外相关教育理论书籍以及各 类期刊、学术报告、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主要运用网络信息搜 索、文献数据库检索等技术手段。 2 调查法:向学生发放小型问卷调查表或布置自述型作业,通过学生的信 息反馈,了解“视觉文化时代”对其产生的影响。 3 观察法:对美术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主要运用摄影、摄像等现场取证手 段。 4 案例研究法:对部分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整理、归纳其教学设计。 5 行动研究法:以美术课堂教学为主要试验场所,边上课、边研究,结合 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从“视觉读写能力”培养出发的单元教 学设计与实施探索。 第四节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2 0 11 年3 月立题) 1 主要内容 1 ) 文献研究,研读与“后现代社会”、“视觉文化时代”、“视觉读写能 力”以及“美术教学论”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作更进一步的文献综 述,为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指导。 2 ) 调查研究,调研“视觉文化时代”对中学生认知行为产生的影响, 并统计调研信息,积累数据。 3 ) 制订方案,制订初步的论文工作计划。 2 具体要求 1 ) 文献研究尽量全面、细致与扎实,为论文后续研究打下良好理论基 础。 2 ) 尽可能保证调研数据的客观普适性。 3 工作方式 9 1 ) 以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为主。 二研究阶段( 2 0 11 年4 月至2 0 1 2 年1 月) 1 主要内容 1 ) 从“视觉读写能力”培养出发设计单元教学。 2 ) 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基于后现代课程观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验证 实验性的教学设计对于提升学生“视觉读写能力 的实际效用,并 及时对教学设计做出相应调整。 3 ) 通过教学实验,使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获得成功体验。结合时代背 景探索课堂育人策略,侧重于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形成开放的“多元 文化心态”。 4 ) 搜集并积累课堂案例,及时反思。 2 具体要求 1 ) 以准备阶段建立的理论导向和获得的调查数据为指导,有针对性地 进行教学实验。 2 ) 试验中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注重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感受,形成 个案,以便于检验试验的有效性并及时做出调整。 3 ) 注重积累实验过程资料,形成较为客观的案例资源。 3 工作方式 1 ) 以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三总结阶段( 2 0 1 2 年2 月至2 0 1 2 年4 月) 1 主要内容 1 ) 汇总、整理课题研究成果资料。 2 ) 修改、调整并撰写论文研究报告。 2 具体要求 1 ) 注重各类资料的完整性与过程性体现。 2 ) 再一次审视论文研究主轴思路,明晰研究要点以及完善各个环节之 间的逻辑严密性。 l o 第二章“视觉文化时代 的冲击 第一节“后现代社会 与“后现代主义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科学、文化、教育、资本主义生产等诸多领域经历 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了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理论 界常以“后现代性 来描述我们所处的这一历史时期,以示与启蒙主义造就的现 代社会之“现代性”的区分。由此,人类步入“后现代社会 。 而后,“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也就出现了,它被西方神学家和社会学家经 常使用,为了与由理性主导的“现代主义”加以区别,它体现了人类文化与思想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或略带有反叛的大时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利奥塔 ( j e a n f r a n c o i sl y o t a r d ) 曾说后现代主义“表达了西方知识分子的彷徨与无望, 现存理论已经无法面对现实的挑战,他们开始不再信任主动批判的力量,而是想 在消极被动的解构思想中寻找突破资本束缚的可能性。 6 “后现代主义”( p o s t m o d e m i s m ) 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 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 主义。美国文化学家伊哈布哈桑( 1 h a bh a s s a n ) 曾提出:“对后现代主义不能 提出一个严格的定义加以界定。”我国学者朱旭初也提出:“后现代主义自身便是 一个极为混乱的概念,在其麾下集合着彼此极其矛盾的态度和理论。”7 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由“前现代”向“后现代”发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呈现一 种由“有序”向“多元”过渡的历程。“前现代 贯彻公正的秩序,代表以笛卡 尔和牛顿,爱因斯坦的科学体系,主张“上帝不玩骰子 ,具备稳定的世界观。 “现代主义”主张知识可以被发现但不能被创造,是充满技术理性的封闭系统。 “后现代”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以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 喜好占优先地位。 6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j e a n - f r a n c o i sl y o t & r d ) 薯。法田著名哲学家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 报告【m 】,岛子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 9 9 7 版 7 朱旭初,让我们睁开自己的眼睛亦谈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 黄素朗、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 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i c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i l j 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8 页 i i 第二节“视觉文化时代 与“视觉文化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尼古拉米尔佐夫( n i c h o l a s m i r z o e f f ) 教授曾提出:“后 现代主义即视觉文化。”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地推论,也可以说“后现代社会即视 觉文化时代。 简单讲,从2 0 世纪8 0 年代起,视觉图像逐渐取得了霸权地位,视觉文化正 在演变为各种文化的主流,致使一种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背景逐渐成形。当这 种“视觉文化”不断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人类生活各个角落的时候,我们已不知不 觉地步入了“视觉文化时代”。英国伦敦大学的伊雷特罗戈夫( 1 r i tr o g o f f ) 提 出:“随着时代潮流的改变与日新月异的资讯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形态、思考 模式及文化行为也不断因大环境的变动而转换,视觉影像成为后现代社会中主控 资讯的重要媒介。”我国学者王大根也提出:“进入视觉文化时代,生活中的图像、 视觉对象日益丰富,并通过电视网络、通讯网络和英特网实现了全球化、即时性 的文化传播。在某些场合,文字已沦为图像的注解( 如电视剧的字幕) ,出现了 图像霸权。”8 其实“视觉文化 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马丁 海德格尔( m a r t i n h e i d e g g e r ) 所揭示的“世界图像”观点,他在题为世界图 像时代( d i ez e i td e sw e l t b i l d e s ) 的讲演中给予了我们最大的启迪:“何谓世 界图像? 它不是说如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图像充斥于我们的世界,而是指我们的 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或者世界被图像化了。”我国学者王大根也曾提出:“视觉文化 是指脱离了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 主义的文化形态。 9 第三节“视党文化时代 产生的影响 一对文化的影响 “视觉文化时代 对文化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矛盾两面性,从积极层面 来讲,它使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得以最大程度地体现与融合。郭祯祥教授曾提出视 王大根,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中国美术教育 j l 。2 0 0 6 年第3 期第4 8 页 9 王大根,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中国美术教育 l j j ,2 0 0 6 年第3 期。第4 8 页 1 2 觉文化时代下“全球文化挟以强大的视觉影像进驻全世界的人类生活。 加另外, “视觉影像在传递资讯的同时,也呈现了国家文化、族群文化、大众文化、流行 文化与次文化等等各种层次的文化涵义。 但从消极层面来讲,正因为这种多 元性,从而带来了更多的文化入侵、文化掠夺与文化贬值的现象。“然而在全球 化的过程中常夹带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文化帝国主义是指透过文化产品 的输出,意识形态、政治信念或是生活方式输出到其他领土上。 眩同时,“缺 乏理性思考的、不负责任的个人情绪发泄,毫无艺术才能、又未经严格训练的信 手涂鸦,或为了沽名钓誉而生产的空洞无物、粗制滥造的文化行为纷纷 登场,我们已被每日制造出并继续在造的数以万计文化垃圾所淹没了。 1 3 二对人的影响 “视觉文化时代”中,“人类所遭逢的视觉刺激于此刻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 人类也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倚赖视觉去认知外在世界。”1 4 “视觉文化时代”对 人的影响是正反交融、错综复杂的,单体出于这种纷繁的社会视觉环境中,如果 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迷失方向。对成人尚且如此,它对儿童和中学生的影响 则更像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全球文化挟以强大的视觉影像进驻全世界的人类生 活,而青少年、儿章往往受到这类强势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偏颇的价值观。 1 5 “当 今的孩子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商品包装、广告、海报、各种印 刷品、动漫、网络游戏、电视、电影、摄影等各种视觉文化产物。这些视觉文化 m 郭祯样,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嵌国与台湾的发展经验 ,黄素明、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届海 峡两岸荧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q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3 页 傅斌晖,视觉文化范畴下的多元文化艺术课程设计初探,黄繁明、刘仲严、区沽爱主编,第四届海峡 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c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6 3 页 u 廖敦如,全球化下视觉文化的教学策略 ,黄素啊、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 流会论文集【c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j 1 9 页 u 朱旭初,让我们睁开自己的限睛亦谈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 ,黄紧明、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 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 【c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1 3 页 h 郭祯样,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荚国与台湾的发展经验黄素啊、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届海 峡两岸荚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 i q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比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2 页 b 郭祯样,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鼍疑团与台湾的发展经验 ,黄素翻、刘仲严、区沽爱主编,第四届海 峡两博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 c 1 ,香港荚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3 页 1 3 产物,就像是一柄双刃剑,既活跃了少年儿童的思维,开阔了少年儿童的眼界, 同时对他们也会发生某些负面的影响。”埔 为了更直接地了解“视觉文化时代”对中学生产生的直接影响,笔者在自己 所任教的学校中对六、七两个年级将近4 0 0 个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 结果显示,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连载漫画、游戏杂志与 偶像集,而纯文字类的书籍,例如小说、文学类杂志等只排到了第四和第五位。 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分别是连载漫画( 8 3 ) 、游戏杂志( 4 7 ) 、偶像集( 3 8 ) 、 小说( 3 6 ) 、文学类杂志( 1 9 ) 。 _ j 尘j 戈:- l l 强 龊m : 赠们5 像! j : 一小泌 _ 迁。刁! 二: 0 * 一 | i 门l _ ! 外心j :卜i ! 关于学生上网获取信息的习惯,调查显示有4 8 的学生看图片和视频,4 3 的学生图文兼看,只有9 的学生是注重文字阅读的。 上网获取信息的习惯 1 l 二一 同时,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演进,各类视频游戏也层出不穷。关于学生 最喜爱的游戏类型,调查显示排在首位的是战争类( 3 3 ) ,其次是竞速类( 3 0 ) 和格斗类( 2 8 ) ,最后才是益智类( 9 ) ,而前三位的游戏类型中则充斥着各 1 6 胡知凡,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 ,钱初熹编著,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 【c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 0 年1 1 月第一版,第1 3 ,1 4 页。 1 4 加如加加 种程度不同的暴力、血腥与刺激。 学生最喜爱的游戏类型 调查中还呈现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当问及圣诞节的来历时,只有5 的 学生明确圣诞节是纪念耶稣的诞辰,有3 6 的学生隐约知晓圣诞节似乎和宗教有 关,但其余5 9 的学生则不知道圣诞节的来历。 关于圣诞节的来历 虽说笔者的调查颇为简单,同时可能也因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性别结构或年 龄结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其仍能从侧面一定程度的反映出“视觉文化时代” 不仅在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和娱乐方式,甚至还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方式。 三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虽然,“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与冲突,但是, 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它从积极层面带来的各种机遇,尤其是对美术教育产生的启示 和带来的机遇。 “三大启示: i ,艺术课程的时代性:课程融入视觉文化 2 重视批判性思考训练:对视觉影像的批判 3 对本土文化、多元文化、全球性文化的重视:多元文化心态川7 “三大机遇: 1 意识层面:美术5 大众距离拉近t 美术教育收到更多关注o 2 实践层面:儿童与成人审美经验激增。创作体验大众化o 3 资源层面:物质资源丰富,媒体资源多元社会资源普及o 1 8 第三章对“视觉文化时代 与培养 丛廿 弟一节 “视觉读写能力的省思 国内外关注“视觉文化时代 的“视觉读写能力 现状 与培养 国内学者王大根教授曾在其多篇文章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全面进入“视觉文 化时代”,生活中的图像、视觉对象日益丰富,并通过电视网络、通讯网络和英 特网实现了全球化、即时性的文化传播,在某些场合甚至出现了“图像霸权”。 在视觉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中小学生,每天都面对着生活中价值交错的视觉资 讯,其巾央杂和充斥着各类文化殖民现象,例如美国的迪斯尼、麦当劳和肯德基, 又如日本的各类动漫、动画,受到冲击下的传统民族文化又将何去何从? 憎 其实早在上世纪7 0 年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已揭示“世界图像时代”的 观点,他在题为世界图像时代( d i ez e i td e sw e l t b i l d e s ) 的讲演中给予了我们 最大的启迪。何谓“世界图像”? 它不是说如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图像充斥于我们 的世界,而是指我们的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或者世界被图像化了。简单讲,从2 0 世纪8 0 年代起,视觉图像逐渐取得了霸权地位,视觉文化正在演变为各种文化 的主流,致使一种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背景逐渐成形。 郭祯样,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 美国与台湾的发展经验,黄素啊、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届海 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f c l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2 、3 页 n 徐丽娜,视觉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 ,黄索髓、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届海峡两岸美术教 育交流会论文集 【q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1 3 2 、1 3 3 页 钱初熹视觉文化时代儿童美术心理及能力发展的变化 ,中国美术教育川,2 0 0 5 年第5 期( 总第 1 5 3 期) 1 6 在这样一种文化大背景之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每天都在收到来自各种文化和 意识形态的无序且良莠不齐的冲击,许多成年人深陷其中且难辨黑白,更何况正 值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如果没有一种正确的引导,很难预判在这种错综复杂 的价值体系下中学生的成长趋向,其本身也体现出一种后现代社会的多元现象。 从当下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虽说对“视觉文化时代 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思 考起步较晚,但已有一大部分具有前瞻性的学者开始越发关注其重要性,在各个 领域和层面不懈地呼吁,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参考。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视觉文化时代大背景的关注相对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7 0 年 代,“视觉文化时代”这一概念就被提出。而针对于此的各类研究涉及面也比较 广,在他们中间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学者: 1 美国芝加哥大学米歇尔( w j t m i t c h e l l ) :“观看行为( s p e e t a t o r s h i p ) ( 观看、注视、浏览,以及观察、监视与视觉快感的实践) 可能与阅读 的诸种形式( 解密、译码、阐释等) 是同等深奥的问题,而基于文本性 的模式恐怕难以充分阐释视觉经验或视觉识读能力。”2 0 2 澳大利亚乌龙冈大学英布朗( i a nb r o w n ) :“最近澳洲各地的课程改 革,都强调视觉读写能力,以及透过视觉方式的学习。传统上认为视觉 读写能力属于视觉艺术课程,现在则纳入英文、数学、历史、地理、电 脑、视觉沟通、设计与科技等领域,在中小学也成为公认的一项读写能 力。最近澳洲全国也开始提倡,课程所有领域都应该更密切融合科技与 媒体读写能力。 2 o 3 m a r i aa v g e r i n o u 对于视觉读写能力最新的定义:“多项主要是后天习得 的能力,亦即了解意象( 包括阅读及使用( 写) ) 的能力,以及透过意象 以思考、学习的能力。”2 2 柏【美 w j t 米歇尔,图像转向 ,文化研究 ,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0 2 。第1 7 页 2 【澳】英布朗,艺术教育中的全球均势:新科技与视觉读写能力 。田际艺术教育学刊 ,田立台湾艺术 教育馆出版,第二卷第三期,第6 5 7 l 页 n 【澳】英布朗,艺术教育中的全球趋势:新科技与视觉读写能力 ,国际艺术教育学刊 ,田立台湾艺术 教育馆f l :版,第二卷第三期第6 5 页 1 7 二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视觉文化时代大背景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己逐渐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关 注,包括传播、教育、文化领域的多项研究都有所涉及。但就研究的系统性与可 操作性来讲,目下仍是教育领域中的相关研究相对做得更为扎实。不过在基础教 育第一线的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层面中,从新时代中学生视觉读写能力培养角 度切入的专项研究仍不为多见,更为鲜见的是基于这一角度所做的相关教学设计 和课程开发的研究。 目前国内关注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中学生视觉读写能力培养研究的有以下学 者: 1 王大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此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在视觉文化时 代,生活中的视觉信息激增,要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视觉读 写能力。其中,视觉识读能力是一种学习人类文化和了解生活中视 觉信息的能力;视觉表达能力则是一种以形象化的感知方式,独特的 思维态度和思维方式,可视化艺术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解 决生活和学习中种种问题的能力。一旦用于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就成 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的学习方式。”2 3 2 钱初熹:“本章首先围绕视觉文化时代儿童美术心理及能力发展的变化 展开论述,并就我国美术教育如何顺应当代儿童美术心理及能力发展的 规律,应对视觉文化的挑战展开讨论。”2 4 3 胡知凡:“当今的孩子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商品包装、 广告、海报、各种印刷品、动漫、网络游戏、电视、电影、摄影等各种 视觉文化产物。这些视觉文化产物,就像是一柄双刃剑,既活跃了少年 儿童的思维,开阔了少年儿童的眼界,同时对他们也会发生某些负面的 影响,这对我们美术教育者无疑是提出了新的挑战。”2 5 4 侯令:“美术教育中的读图不同于生活中的读图,它是另一种性质的阅 玎王大根,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中国美术教育 【j 】,2 0 0 6 年第3 期,第页 “钱初熹,钱初熹编著,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 【q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1 1 月第一版 第l 页 2 5 胡知凡,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 ,钱初熹编著。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 【q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j 1 月第一版,第1 3 ,1 4 页 1 8 读。要想在美术课程中体现人文性就必须重视过程,而不能仅足结果; 重视过程就必须重视文字在读图中的作用,让学生以主动、刻苦的精神, 经历查阅资料,不耻下问,冥思苦想的学习活动。绝不能让学生以为美 术课的读图像看画报一样,停留在观看图片的阶段就能达到美术课程的 目标。对美术作品意义的探寻,就像人类对真理的追求一样执着、坚定, 这正是我们生活中应当倡导的基本原则,更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具体体 现。”2 6 5 徐丽娜:“在社会中处于显赫地位的视觉文化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带来了 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作为中小学美术教育 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应该对视觉文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 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形式,充实新的教育内容,完善评价体系等, 使中小学美术教育更加适应这个视觉文化时代,并与之真正融合。”2 7 6 李赞:“视觉文化时代,对图像信息的依赖已经涉及到文化、艺术、传播 等多个领域,而网络环境下q q 视频,m s n ,f l a s h ,多媒体网络文本 等各种可视化交流工具使用的普及将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传播系统内部的 作用模式。”弱 7 樊昌秀:“随着影视、报刊、网络和通信的发展,图像作为信息传播的一 种方式,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育资源中图像信息也 在急剧增加,以幻灯片、影视图像、计算机多媒体视频资料和网络图片 等多种形式出现。相对于文字读写能力的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在美国 等发达国家已有较成熟较系统的研究,而在我国才刚刚开始。目前,教 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有很多都涉及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而摄 影基础更是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在第一学期,其基础性不容忽视,其 中的构图理论和光线运用的学习是视觉读写能力提高的基础。如何在摄 2 6 侯令荧术教育:另一种读圈方式 ,黄素翻、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 论文集 【c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2 7 页 徐硼娜,视觉文化背景- f n 4 、学美术教育) ,黄素喇、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届海峡两岸美术教 育交流会论文集) 【c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1 3 2 页 2 李赞,视觉文化对教育传播若干影响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 1 9 影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2 9 另外,港台地区的部分学者也已较早地开始关注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的美术 教育,并且在开发适应于视觉文化时代背景的中小学、甚至大学美术课程上做了 许多一线的实践研究,在这其中教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学者: 。1 郭祯祥:“随着时代更替,艺术教育的内涵亦应进行相应调整。在后现代 的氛围中,视觉已取代读写,成为今日人类传播咨询的最主要媒 介,视觉文化也成为社会表象的主脉,并成为艺术教育的新养分之一。 因此,后现代艺术教育的职责之一,便是要引导学生建立对其生活中各 式各样视觉影像思考与解读的能力。3 0 2 陈琼花:“视觉文化涵盖艺术、一般文化与生活的实践,以此作为艺术教 育学习的对象,将更具社会与生活的面向。从日常生活中的影像、生活 中有意义的沟通与实践,以至于艺术作品的结构与意涵、科技媒材的创 发与运用等,教材的范畴得以更为扩大:而学习者透过这些对象的学习, 其知觉辨识、审美思辨、制作及创作能力,乃得以提升。当然,学校专 业与一般艺术教育之内容,更可以因培育目标之不同与艺术专业技能需 求之差异,得以较为具体的权重衡量。” 3 陈美玉:“当前学生在生活环境中所接触到大量由视讯科技带来的各种 围绕视觉文化但价值相悖、形态多元、多重编码的并置现象讯息,其表 现手段与意涵错综复杂:要了解沉淀在其中的价值资讯与目的,便须能 解读其一切外显符号与深层意义的关系,没有敏锐的独立批判性反思能 力和历史文化脉络的探究,就不容易在此找到个人的定位。把视觉文化 纳入课程,赋予学生多元的认知能力是迫切的。”3 2 樊吕秀,摄影教育中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2 0 0 7 郭祯样,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丧国与台湾的发展经验) ,黄索翻、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届海 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 【c 1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t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2 页 ,1 陈琼花,视觉文化的品鉴) ,刘仲严主编,i 文化与艺术教育:当代的观点l 【q 香港教育学院出版, 2 0 0 4 年1 2 月初版,第1 0 3 页 3 2 陈美天,传统方法培育的美术教师能教好当代视觉文化吗? 黄素啊、刘仲严、区洁爱主编,第四届 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 l q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出版,2 0 0 3 年1 2 月初版,第1 3 8 页 2 0 第二节针对“视觉文化时代 的思考 中学美术教育 从当下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虽说对“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思 考起步较晚,但已有一大部分具有前瞻性的学者开始越发关注其重要性,在各个 领域和层面不懈地呼吁,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参考。可是,就从事一 线美术教学工作的广大教师层面,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还较为缺乏,相应的实践 研究更是少有染指。 基于以上的现状,笔者始终在思考当今中学美术教育,究竟应该围绕何种中 心? 注重何种能力? 培养何种心态? 一兼顾“学科 、“儿童 与“社会 三个中心 早前影响我国美术教育的思想曾经引发过关于“学科中心”、“儿童中心”和 “社会中心 的讨论。 1 “儿童中心论”:杜威所提出的“儿童中心论”主张儿童是起点,是中心, 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以儿童为中心”, 体现在教育过程,它要求教师应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使每个学生都能 发展他们的特长,尊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做中学”是杜 威教学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在理论上是以他的经验论哲学观和本能论 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是对传统教育的教学进行全面否定的一个中心论 据。 2 “学科中心论”:艾斯纳的d b a e 美术教育模式主张美术课程应该是一 个独立、连贯、系统、严谨的课程体系,在美术教育理论上最突出的贡 献在于它归纳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强调美术教育的特殊价值及其不可替 代性。它更强调于美术本身语言系统及技能技法的传承。 3 “社会中心论”:这种观点主张培养人才以当今社会发展所需之能力为首 要任务。其实,早在巾国晚清时期1 9 0 2 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就 指出过“图画”学科中需培养适合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制图技能。 以上三种教育思想均有各自的着重点与优势,但笔者个人认为,处于“视觉 文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学美术教育,却应当适应于当下时代的多元化背景,兼顾 2 l 学科本体、儿童发展和社会需求三大要素,即以“学科”、“儿童”与“社会”三 大中心为综合,多元化地考量我们的新时代中学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