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曼皇鼍皇曼曼曼薯量曼曼曼曼曼曼曼舅曼篡。一i | i 。;i i|i i 皇曼鼍曼曼毫曼量曼曼曼曼皇量曼 中文摘要 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是一种展示民族文化整体面貌的文化实践活动。节 日与生产、生活、信仰、民间艺术、民间文学都有密切的关联,并通过这些活动 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节日的社会文化意义就在于节日期间所包含的特定的风俗 习惯。因此,岁时节令能够突出地反映风俗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山东地方志对岁 时节日的记载详细,反映出山东地域文化的特质。对其作全面的文化解读,将有 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齐鲁文化的历史意蕴。 本文主旨是通过对山东地区地方志中岁时节日资料的全面梳理,对山东地区 的岁时节日习俗作整体的文化解读。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 ,介绍本选题的选题缘起与意义、学术史的回顾以及研究 现状、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山东方志所见 岁时信仰习俗,第二章“山东方志所见岁时饮食习俗 ,第三章“山东方志所见 岁时民间文艺 , 第四章“山东方志所见岁时民间游艺 从岁时与信仰、饮食、 民间游艺、民间文艺的关联出发,对山东地区岁时节日作整体的文化解读。 第三部分论述山东方志所见岁时节日习俗的走向。 本文运用历史学、文献学与田野研究方法对山东岁时节日习俗进行分析与研 究,有助于将山东岁时节日习俗的历史传承、发展脉络和现实意义更为真实地展 现出来。 关键词:山东方志岁时节日习俗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f e s t i v a l sw i t hal o n g h i s t o r y a r ec u l t u r a l p r a c t i c e s h o w c a s i n go u r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a lp a n o r a m a f e s t i v a l sa r ec l o s e l yc o n n e c t e dw i t h p r o d u c t i o n ,l i f e ,b e l i e f , f o l ka r t sa n df o l kl i t e r a t u r e ,w h i c hi nt u r ni n f l u e n c ep e o p l e s d a i l yl i f e t h es o c i a lc u l t u r a lv a l u eo ff e s t i v a l sl i e si nt h ec u s t o m sa n dh a b i t si n v o l v e d i nt h ec e l e b r a t i o no ft h ef e s t i v a l s t h e r e f o r e ,s e b s o n o lf e s t i v a l sc a nw e l lr e f l e c t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an a t i o na n dar e g i o n t h ed e t a i l e da c c o u n t so ft h es e a s o n a l f e s t i v a l si nt h ec h o r o g r a p h yo f 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r e f l e c tt h ec u l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 ,a n dc o n s e q u e n t l yt h ec o m p l e t ea n dp r e c i s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 t h el o c a lc h r o n i c l e sw i l lh e l pu sb e t t e ri n f o r m e do ft h eh i s t o r i c a lm e a n i n go fq i l u c u l t u r e t h et h e s i si si n t e n d e dt om a k eat h o r o u g hc u l t u r a l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f e s t i v a l c u s t o m si n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b y o r g a n i z i n gt h em a t e r i a l sr e l a t e dt os e a s o n a l f e s t i v a l sr e c o r d e di nt h ec h o r o g r a p h yo f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 t h e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t h r e ep a r t s p a r to n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w h i c hd e a l sw i t ht h er e a s o na n dt h ev a l u eo ft h ec h o i c eo f t h i st o p i c ;t h er e t r o s p e c ta n dt h ee x i s t i n gs t a t eo fr e s e a r c hi nt h i sf i e l d ;t h er e s e a r c h m a t e r i a l sa n dm e t h o d s p a r tt w o :t h em a i nc o m p o n e n to ft h et h e s i s i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o n e :b e l i e fc u s t o m sw i t hr e s p e c tt os e a s o n a lf e s t i v a l sr e c o r d e di nt h e c h o r o g r a p h yo f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 c h a p t e rt w o :d i e t a r yc u s t o m sw i t hr e s p e c tt o s e a s o n a lf e s t i v a l sr e c o r d e di nt h ec h o r o g r a p h yo f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 c h a p t e rt h r e e : f o l ka r t sw i t hr e s p e c tt os e a s o n a lf e s t i v a l sr e c o r d e di nt h ec h o r o g r a p h yo f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c h a p t e rf i v e :f o l kg a m e sa n da r t sw i t hr e s p e c tt os e a s o n a lf e s t i v a l s r e c o r d e di nt h ec h o r o g r a p h yo f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 t h i sp a r tg i v e sad e t a i l e da n d t h o r o u g hc u l t u r a l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i nd i f f e r e n ta s p e c t sr a n g i n gf r o mb e l i e f , f o o dt of o l k r e c r e a t i o n sa n da r t s p a r tt h r e e :t r e n d so ft h er e s e a r c ho ns e a s o n a lf e s t i v a l sa n d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 f e s t i v a l s t h et h e s i sa n a l y z i n ga n ds t u d y i n gt h es e a s o n a lf e s t i v a lc u s t o m si n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b a s e do nh i s t o r i c a ld o c u m e n t sa n df i e l dr e s e a r c h c l e a r l yp r e s e n t s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i n h e r i t a n c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p r e s e n tv a l u eo ft h es e a s o n a lf e s t i v a lc u s t o m s k e yw o r d s :c h o r o g r a p h yo fs h a n d o n gp r o v i n c e ;s e a s o n a lf e s t i v a l s ;c u s t o m s 4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菇级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 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者签笾坠撇名:盗丑生了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作为一种时间性的习俗,传统节日与时序结合构成 历法性节日,或称岁时节旧。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节日是一种展示民族文 化整体面貌的文化实践活动。是民族文化最基础的部分。民众通过节日的活动获 得了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这些理想与追求在共同的节日活动中构建了同质 化的民众心理。因此,传统节日增强了中国民众文化共同意识,增强了民族的文 化认同,具有巨大的文化能量。 同时,节日与生产、生活、信仰、民间艺术、民间文学都有密切的关联,并 通过这些活动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节日的社会文化意义就在于节日期间所包含 的特定的风俗习惯。因此,岁时节令能够突出地反映风俗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 地方志的编撰中,岁时节日始终是重要的内容,一般是必不可少,记载也较为详 尽。它们一律是按全年的月序排列的。在记述节令的同时,许多民间的行为和信 仰也随之被记述。如元霄的观灯、清明的踏青、重阳的登高等。不仅有活动方式 的描述,行为意义的说明,而且还常常有历史源流的探索。山东地方志对岁时节 日的记载详细,反映出山东地域文化的特质。对其作全面的文化解读,将有助于 我们更深刻的理解齐鲁文化的历史意蕴。 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西方 文化扩展政策对我国固有的民族文化造成严重的冲击。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逐 步认识到岁时节日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自2 0 0 8 年起,将清明节、端午节、中 秋节纳入国家法定节日系统,这无疑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在此背景中,研究 山东岁时节日的文化意象,将会大大丰富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增强中华民族的 凝聚力。 二、学术史的回顾 岁时节日研究一直是民俗研究的重要领域。对节日进行科学的研究已经出现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众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节日民俗的调查以及描述,一是对 节日习俗源流的考辨。近三十年来,节日研究有了重要的进展,取得的十分丰富 的学术成果。仅专题性著作就达几十部之多。如范玉梅的中国的民间节日( 人 民出版社,1 9 8 6 ) ,韩养民、郭兴文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 9 8 7 ) ,范勇、张建世的中国年节文化( 海南人民出版社,1 9 8 8 ) 宋兆麟、李 露露的中国古代节日文化( 文物出版社,1 9 9 1 ) ,简涛立春风俗考( 上海 文艺出版社,1 9 9 8 )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 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0 ) 、岁时 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中华书局,2 0 0 2 ) 等。其中,韩养民、郭兴文的中 国古代节日风俗是国内较早对古代节日包括除夕、元旦、元宵、清明节、端午 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起源及其流变进行综合研究的著作。简涛的立 春风俗考是一部研究岁时节日的力作。作者综合运用历史学的历史考证法和民 族学的结构分析法,成功地重构了立春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在此基础上, 对官方礼俗与民间习俗的关系、历史变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萧放荆楚岁时记 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 生活对民众时间观念和民众岁时生活的研究颇具特色。 除节日民俗的著作外,还有数百篇论文散见于各种杂志。这些论文有的是个 案研究,亦有通论之作。既有对节日起源的追寻,也有对节日流变的梳理。如叶 涛的岁时节日综述( 载民俗研究1 9 8 6 年第1 期) ,张泽咸的唐代的节 日( 载文史3 7 辑) 、张弓的敦煌春月节俗探论( 载中国史研究1 9 8 9 年第3 期) 、中古盂兰盆节的民族化衍变( 载历史研究1 9 9 1 年第l 期) 、 庞朴的寒食考( 载民俗研究1 9 9 0 年第4 期) ,常建华的清代的岁时节 日风俗( 载南开史学1 9 9 0 年第2 期) 、刘晓峰记重数节日序列及其阐释 系统的形成( 载民俗研究2 0 0 5 年第3 期) ,张勃的寒食节起源新论( 载 西北民族研究2 0 0 3 年第3 期) 等。 结合山东地方志进行地方风俗研究相对较少。李万鹏、简涛山东方志风俗 论初探是迄今为止对山东方志中风俗资料进行研究的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他们 认为山东方志的编纂者对风俗的概念、风俗的内容与范围、风俗的功能与作用都 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探究了政治、宗教、经济、地理环境、历史与风俗的关系, 提出了自己关于移风易俗的理论。他们得出了结论:“我国关于风俗的记载和风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俗理论的研究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开始了,而且风俗在后世的方志编纂中一直作为 独立的门类。山东为齐鲁故地,文明之邦,其风俗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典型性和 代表性的。山东方志不仅包含着极其丰富的风俗资料,也蕴含着相当深刻的风俗 理论,这是一笔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认真整理和深入开掘其中的风俗理论资源, 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理论体系,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必 定是很有益处的。刀 对山东风俗文化中岁时节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节日的起源、流变与现实存 在。岁时节日习俗涉及众多的民俗事项,对各类岁时民俗事项都有若干的研究成 果。 吕伟达、赵建民、李志刚等较早开展了山东岁时节日饮食的研究。吕伟达山 东年节食俗初探圆认为山东年节食俗文化具有古老传统。主要体现在1 、某 些年节食俗是人类饮食发展历史长河中古老阶段的“纪念一。2 、某些年节食品 与食俗保持着原始古老的形式。3 、某些年节食品包含着丰富的古文化语言。峨 东省的年节食俗与外来习俗有着交流与融合。同时他认为山东年节食俗是一宗传 统的文化财富,可以在丰富饮食文化、发展旅游事业等多方面进行开发,还可以 作多方面文化研究的对象。赵建民试论胶东“礼馍 的价值取向及其时代意义 对作为岁时节日的礼馍品种进行了论述,认为包括春节的各类神虫、圣鸡、元 宝,元宵节的四季面灯,清明节的面燕和乞巧节的巧果等岁时食品是胶东地域艾: 化的重要体现。李志刚则对著名市井小说金瓶梅的岁时节日饮食进行了研究 与还原,并推出金瓶梅宴。李宁“月独特的仲秋面食回介绍了山东地方岁 时食品。此外,李万鹏、山曼、张士闪、李新华等对岁时民间游艺、民间艺术进 行了探讨。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本文主旨是通过对山东地区地方志中岁时节日资料的全面梳理,对山东地区 的岁时节日习俗作整体的文化解读。我们所依靠的资料主要为现存的山东各个时 期的地方志。 西民俗研究1 9 9 1 年第2 期。 o 民俗研究1 9 9 1 年第3 期。 o 民俗研究1 9 9 5 年第2 期。 西民俗研究1 9 9 0 年第3 期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所使用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明清至民国时期以来各地所修县志、府志。我们所运用的材料主要见 于丁世良、赵放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 第二,近年来,山东各地政府编写了新的地方志,其中有不少有民俗志, 如山东省志民俗志等,这也是我们可以赖以了解山东岁时节日民俗演变的 重要资料。 第三,由各地文化工作者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撰写的各地风俗专著。如青 州民俗、枣庄民俗等。这些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各地地方志资料为基础的。 对他们的利用可以很好的补充方志材料的不足。 本文所研究的是山东地区岁时习俗,这种习俗历史悠久,与地方社会和地方 文化联系密切,至今还在当地民众的生活中传承与延续。而我们希望解读的是具 有历史感与立体感的“活态的岁时节日风俗,因此,我们的研究将采用文献与 田野作业相结合的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本文在很大的程度上必须倚重文献资料。在尽量全面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 上,通过翔实的考证理解方志编撰者的观点,结合中国与山东历史文化的发展脉 络,对山东岁时节日习俗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的过程作全面的论述。 二、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是民俗学方法论的一大特色,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不仅 是一种获得资料的方法,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如何敏锐的感受活态的岁 时节日风俗是本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笔者在对山东岁时节日进行田野作业 时,尽量发现线索、挖掘材料,对与岁时节日相关的习俗保持较大的敏感度和较 强的感知力,从而尽可能真实全面地记述民众在岁时节日中的心理与行动,为进 一步的分析、探讨提供比较扎实的基础。在田野调查中,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和 口头询问相结合的方式。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曼皇曼鲁曼鼍曼皇鼍曼皇曼皇量皇曼曼曼曼皇曼鼍量量曼篡i i _ i 鼍曼曼曼! 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皇曼舅曼皇曼量皇曼皇曼皇璺曼皇曼舅蔓曼皇皇曼曼舅曼曼 第一章山东方志所见岁时信仰习俗 信仰与岁时节日的关系之密切,远远超出其他民俗事项。著名民俗学家齐涛 认为我国古代节日可以分为五大类型,即时令性节日、祭祀性节日、祈禳性节日、 社交游乐性节日和纪念性节日。他还认为我国古代节日的基本源头有三条,即 社会生产与生活、原始崇拜和自然禁忌。 无论从岁时节日的起源和类型看,节 日都与民众信仰紧密相连,是民众的精神寄托。山东方志所记录的岁时节日信仰 所反映的正是山东人们的精神寄托。 一、山东方志所见岁时节日神灵 1 、紫姑 民国二十三年济阳县志:“上元节,妇女或有请紫姑以卜为戏者。 嘉庆十四年庆云县志“上元,村女请紫姑卜休咎。一 2 、蚕姑神 民国二十四年临朐续志:“旧志载,正月五日祀蚕姑神,十六日浴蚕种, 是日, j , j l 女以五色米杂七孔针炊糜作巧饭食之,日益智,今俗犹然也。一 3 、牛、马神 乾隆二十八年福山县志记载:“上元,祭牛、马王神,饷耕牛。名日试 犁。 4 、仓神 乾隆二十七年乐陵县志载:“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日。以糕祀仓神。 5 、龙 民国三十年潍县志稿:“二月二日,俗呼为龙抬头日堋。 6 、文昌星君 乾隆二十七年乐陵县志载:“二月,三日,士流祭文昌星君。一 民国三十年潍县志稿:“二月,三日,为文昌帝君诞辰。俗谓帝君司文事 于科目,夙有灵感,士人多于是日祀之且醵金聚饮,谓之文昌会m 。 o 齐涛:中国民俗史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 9 9 2 年,第1 1 8 1 1 9 页 o 齐涛: ,河南大学出版社1 9 9 ;2 年,第1 1 5 页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社神( 土地) 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二月,二日,各村祀社神。 民国三年庆云县志记载“二月二日,是日,土地圣诞,县治多演剧。 民国二十四年莱阳县志记载:“二月二日,俗谓之龙抬头,以蛰虫 始振也。田家以香烛、爆竹祀土地祠,即祈谷于社遗意。 8 、花神 乾隆二十七年乐陵县志载:二月朔日为花朝, 同治三年宁海州志记载:“二月,十五日,日花朝,日中和。 9 、东岳大帝 民国二十九年历城县志记载:“三月,三日,上马鞍山蟠桃宫。多登岱, 起岳社。 民国二十九年历城县志记载:“四月,八日为浴佛节,遍乡士女咸上 东岳庙、北极庙。” l o 、雹神 民国三年庆云县志记载“三月,十五日,男女雹泉庙烧香。 光绪十八年邹县续志记载:“六月朔日蒸馒头祭神于中雷,日“祭雹 冰。六日食炒面。” 1 l 、碧霞元君 乾隆二十七年乐陵县志载:“三月二十八日,赛太山碧霞元君。 康熙十二年蓬莱县志记载:“四月,十八日,人多赴密神山庙庆碧霞 元君生辰。 乾隆十八年博山县志记载:“四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凤凰山麓碧霞元君行 宫香会,设优戏,商货云集。 1 2 、药王 乾隆二十七年乐陵县志载:“四月二十八日,赛药王。 民国三年庆云县志记载“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庙烧香。 食用龙胆。 康熙十二年蓬莱县志记载:“四月,二十八日俗诣药王庙庆药王生辰。 1 3 、关羽 国二十九年历城县志记载:“五月十三日,作醮社祠关侯,燕饮戏 剧为乐。 l o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曼量曼曼曼曼曼曼曼量曼鼍i 一一一i e l i 一 一i ;i o i ;i 鼍曼曼曼量量曼鼍曼量曼舅曼曼曼皇曼量曼皇曼曼曼! 皇曼 嘉庆十四年庆云县志记载“六月二十四日,赛关帝。 1 4 、牛郎织女、天孙 乾隆二十七年乐陵县志载:“七月七日,妇女夕陈瓜果脯厅中,祭天孙。 民国二十五年牟平县志记载:“七月七日晚为七夕。妇女设瓜果祀牛 女以乞巧。 1 5 、土谷神 嘉庆十四年庆云县志记载“八月十五,是夕,农家祭土谷神,日青苗 社。 1 6 、城隍 宣统三年滕县续志稿载:“十月朔,城隍神出巡,依仗雍容,一般僧道 随之以行,而偷闲少年则扮异样小鬼为前导焉。 乾隆十八年博山县志记载:“三月二十五日,俗谓城隍神诞辰,奉神 者咸集庙酬醮,于是日奉神出巡,并陈优戏三日。 1 7 、山神 宣统三年滕县续志稿载:“六月六,设短足几于道旁,炷香于炉,其接 山神乎? 一 1 8 、颜文姜 乾隆十八年博山县志记载:“三月十五日、四月十八日、七月三日谒颜 文姜庙,酬香愿,四方毕至。 1 9 、芒神 康熙十二年齐河县志:“立春前一日,作泥牛、芒神。 同治三年宁海州志记载:“二月,十五日,日花朝,日中和。村 舍作中和酒,祭句芒神以祈年谷。 道光十九年文登县志记载:“立春,以土牛首红白等色占水旱,以句 芒神鞋帽占晴雨。+ 2 0 、灶神 宣统三年滕县续志稿载:“十二月,二十三日辞灶,以梁秸心为马,献 灶糖于神前,若饯行然。一 民国二十四年德县志记载:“十二月,二十三日祀灶神,日辞灶,祭 品必用饴瓜、粘糕。一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民国二十二年齐河县志载:“十二月,二十三、四日,各家设果品,作 黍糕,以市上饴作奇巧花样祀灶神,谓之辞灶。 嘉庆十四年庆云县志记载“除夕,祭祖先,迎新灶君。 此外,还有天地、祖先、门神等。 二、山东方志所见占i - - j 俗 l 、元宵节灯占 一种为即以元宵节所放之灯占卜年成。如: 道光二十年济南府志载:“元夕试灯,十四日主麦,十五日主谷,十六 日主豆。月明风恬为收灯,主丰年。 乾隆二十七年乐陵县志载:“元宵张灯火,凡三夜。十四日主麦,十五 日主谷,十六日主豆,月明风恬为收灯,有风为歉,无风为丰,名为占岁灯。 民国二十三年济阳县志记载:“上元节,自十四日起,至十六日止,农 民以此三日有风无风占丰歉。” 民国二十四年莱阳县志记载:“灯时,候风色及灯结花状卜菽麦丰凶二 十一日为麦生日。 另一种是用面灯占卜。如道光二十六年招远县志记载:“尝以三夜风色 候早晚田丰歉。又作面灯十二,各照月序蒸之,以卜水旱,颇验。 民国二十四年莱阳县志记载:“又依月序作面盏十二蒸之,验其干湿以 卜水旱。或以面作蛇形埋于谷仓,或置窗台,谓之神虫。 2 、请紫姑 民国二十三年济阳县志:“上元节,妇女或有请紫姑以卜为戏者。” 3 、正月二十五日打囤祈麦 道光二十年济南府志载:“正月,二十五日为添仓日,打灰囤祈麦”。 民国二十四年德县志记载:“二十五日为填仓日,前一夜以灰画地, 名为打囤,中置五谷一撮,覆以砖或瓦,至日出揭去曝之,是日无大风,即 为收囤。 4 、二月二占丰年 乾隆四十一年淄j i i 县志:“二月,二日,纳五谷于中央,覆以( 辟下瓦) , 占丰年也。 1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宣统三年滕县续志稿载:“二月二日,以灰围地,上作规式,中掘一坎, 埋五谷子内。验其生芽与否,以卜岁所宜谷。 光绪元年陵县志载:“仲春二月二日,打灰囤祈谷。” 道光十二年商河县志记载:“二月朔日为中和节,唐时为金钱会。今 人但以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日引龙线,招福祥也。 民国二十四年莱阳县志记载:二月二日,俗谓之龙抬头。各 庭院或街巷、场圃,用灶灰画圈,谓之打灰囤,中置菽麦、杂粮,以灰掩之, 伺鸡啄以卜丰歉。 5 、花朝占 乾隆二十七年乐陵县志载:“二月望日为花朝,以日景之晴阴占果之 丰啬。 道光十二年商河县志记载:“二月望日为花朝,以日景之晴阴占果实 之丰歉焉。 6 、三月三卜 光绪元年陵县志载:“三月,季春月三日,视阴晴卜桑贵贱。 民国二十四年莱阳县志记载:“农家谓三月一日、二日雨则主旱。 7 、八月一日占水旱 嘉庆十四年庆云县志记载“八月一日,田家作黍縻,曰来风糕,是 日雨主旱。 8 、九月九占雨雪 崇祯历乘记载:“九月:”谚语云: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农家以此卜雨雪。 9 、冬至占 民国二十四年莱阳县志记载:“十一月,士民宴食为乐,至夜祭先祖。 是日测树木影,验来岁水旱。 1 0 、照田蚕 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除夕,置草一束于门前熟之,日照田蚕,亦日照 听。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岁时信仰的民众寄托 l 、岁时信仰体现了山东民众对农业生产的关注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大约七千年前的裴李岗与 磁山文化遗址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农业。从此,农业生产就成为中国民众最重 要的活动。农事活动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活动,也包含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 切活动,为了消灾、促产和庆祝丰收而被民众信仰的神灵、巫术等信仰活动同样 属于农事活动的范畴。由于“许多农事活动,又常常因其不同的针对性,而在不 同季节的各个特殊而固定的节日来举行,形成了农事信仰活动明显的时间性特 征。”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渴望风调雨顺以获得农桑的丰收是长久以 来萦绕在山东百姓心头的美好愿望。毕竟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人类是无法 摆脱对神秘力量的崇拜与信奉的。在山东,与农业相关的信仰体现为对神灵的祈 求及以占b 为代表的巫术行为,与岁时节日密切相连。“体现出人们对农作物生 长周期和天气变化规律的认识同古老信仰相交融的特点 ,因为“每一个节日都 有特殊的意义,这个意义又总是带有极强烈的神秘色彩。” 山东方志所记载的岁 时节日信仰的内容无处不透露出民众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如牛马在农业生产中具 有重要的地位。对此不仅要祭祀牛马神,还会在某些特定的节日里对劳苦功高的 耕牛进行犒劳。如齐河、博山、莱阳等地都有清明节饭牛的习俗。一般是煮一锅 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以犒劳它一年的辛劳。俗谓“打千骂万,清明一饭。 再如山东古代丝织业发达,对蚕桑极为重视。流行于江南的蚕桑信仰也被山 东人吸收。据搜神记记载,“吴县张诚,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南角。举手 招诚日:此是君家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作白粥,泛膏于上( 祭我 也,必当令君蚕桑百倍) 以后年年大得蚕。”此神明显为江南的地区性蚕 神,但据民国二十四年临朐续志记载:“旧志载,正月五日祀蚕姑神,十六 日浴蚕种,是日小儿女以五色米杂七孔针炊糜作巧饭食之,日益智,今俗犹然也。 山东临朐的祭神习俗明显受这个故事的影响。 山东许多地区的岁时占卜也与农业密切相关。紫姑,是六朝以来南方流传颇 广的女性神。据刘敬叔异苑记载,紫姑本是一家的小妾,后因不堪大妇虐待 。安德明:农事禳灾:一种特殊的农事信仰活动 ,民俗研究1 9 9 7 年第1 期。 圆安德明:农事禳灾:一种特殊的农事信仰活动,民俗研究1 9 9 7 年第l 期。 o 叶涛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山东民俗,甘肃人们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7 9 页。 o 搜神记卷4 张诚遇神。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感激而死,六朝民间将她奉为神灵。荆楚地方在正月十五晚迎紫姑,“以卜将 来蚕桑,并占众事。 山东地区民间同样将其吸收。民国二十三年济阳县志 就记载:“上元节,妇女或有请紫姑以卜为戏者。 再如打囤占卜的习俗在山东极为普遍。虽有正月二十五填仓节日和二月二中 和节两个时段,但目的都是祈求上天对自己的护佑以获得好的收成。正像民国二 十四年德县志记载:“二十五日为填仓日,前一夜以灰画地,名为打囤, 中置五谷一撮,覆以砖或瓦,至日出揭去曝之,是日无大凰,即为收囤。 宣统 三年滕县续志稿也载:搿二月二日,以灰围地,上作规式,中掘一坎,埋五 谷于内。验其生芽与否,以卜岁所宜谷。 2 、岁时信仰反映了山东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生观 医学不甚至发达的古代,普通百姓缺医少药,有病无钱医治,所以往往要祈 求神灵的护佑。药王的信仰就是这种心态的具体表现。山东各地多建有药王庙, 以祭祀被作为药神的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人,或建三皇庙,祭祀皇帝 著医书、神农尝百草。在相对固定节日对药王进行祭祀也就非常普及。乐陵、庆 云、等地都有在四月二十八日赛药王的习俗。 家庭的和谐与婚姻的美满是人生的追求。由此而出现的岁时神祗崇拜内容丰 富多彩。 由于盼望人丁兴旺,享受天伦之乐而祭祀送子之神的例子有祭泰山碧霞元 君。泰山碧霞元君是山东地区极具特色的信仰,从明代开始,其职责增加了使妇 女多子并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的内容。由于农业社会中多子多福观念的流行,加之 医疗条件差而导致的儿童夭折,使其信仰在山东地区广受崇拜。泰山奶奶庙和碧 霞元君庙遍及山东各地。岁时信仰中也有固定的日期祭祀她。如乾隆二十七年乐 陵县志载:“三月二十八日,赛太山碧霞元君。 可以令家庭和睦的神灵有灶神,它是天帝派到人间的监察大员。根据人们的 表现向天帝汇报,以决定对人的奖励与惩罚。腊月二十三、四日是山东地区固定 的送灶神回天宫的日子。如宣统三年滕县续志稿载:“十二月,二十三日辞 灶,以梁秸心为马,献灶糖于神前,若饯行然。民国二十四年德县志记载: “十二月,二十三日祀灶神,日辞灶,祭品必用饴瓜、粘糕。 民国二十二年 齐河县志载:“十二月,二十三、四日,各家设果品,作黍糕,以市上饴作 。乾隆二十七年乐陵县志、民国三年庆云县志 1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奇巧花样祀灶神,谓之辞灶。 3 、岁时信仰体现了山东民众注重人伦的伦理观 在山东各地,岁时节日对祖先的祭祀是最为频繁、最为隆重的。一年之中有 多次。正如乾隆六年夏津县志所载“元旦、清明、七日( 月) 望、十月朔, 士大夫各祭于祠堂并及其墓,民间亦如之。 除夕、元旦、中元节一般是在家中 祭祀。如乾隆二十七年乐陵县志载“中元节,祭祖先,陈禾麻以荐新。”清 明、寒衣节一般是墓祭,如乾隆二十七年乐陵县志载“十月朔日,具酒脯祭 坟墓,纫彩纸为冥衣焚化,谓之送寒衣。 也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如乾隆二十 七年乐陵县志载“冬至,人家以是日祀祖先,然有行有不行。”民国二十四 年莱阳县志记载:“十一月,士民宴食为乐,至夜祭先祖。如此频繁而隆重 的岁时祭祖活动体现的正是深受儒家思想侵染的山东民众注重人伦的伦理观念。 4 、岁时节日信仰体现了山东民众劝善惩恶的道德观 作为齐鲁礼义之邦,山东民众有着爱憎分明的道德观。这在岁时节日信仰中 同样有着明显的体现。,如博山地区有祭祀颜文姜神的习俗。据乾隆十八年博山 县志记载:“三月十五日、四月十八日、七月三日谒颜文姜庙,酬香愿,四方 毕至。 这种习俗与当地的一则传说有关。博山八斗村颜氏女儿颜文姜1 6 岁时嫁 给一位姜姓人家做媳妇,没过门丈夫就死了。为伺候年长的公婆,照顾年幼的小 姑,善良的文姜留了下来,但是婆婆小姑并不领情,怨其“克死丈夫,即使 文姜日夜劳作,仍恶语相向。文姜每天都要披星戴月,到遥远的大山深处挑水。 太白金星见文姜日日挑水,历尽艰辛,心生怜悯,化作一老汉试探文姜,求她赐 水饮马,文姜爽快地递上自己喝的水,特意将好水留与公婆,太白金星深为感动, 将神鞭送与文姜,叫她回家后搭在瓮中,瓮中的清水就会取之不尽。婆婆见文姜 不再去挑水,起了疑心,趁文姜回娘家临出门时提出了瓮中的神鞭,顷刻间,大 水从瓮中涌出,如千军万马怒吼肆虐,幸好文姜还未走远,闻声回家相救,舍身 堵住瓮口,避免了一场水患。从此大水变成一股清泉终年流淌不息,形成了著名 的孝妇河源头。博山人们盖起庙宇纪念她,称其为颜奶奶。这是对美丽善良的歌 颂,也是对舍己救人行为的歌颂。又如荣成市成山头( 包括成山镇、龙须镇两镇 地方) 一带在阴历六月初五日有祭祀藤将军的风俗。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 载:“荣成县之东,距城三十里,有成山,山有成山庙,俗称始皇殿。年届阴历 六月初五日,附近各村,群趋赛会,名藤将军会。演戏五日,远近人士,咸来赶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会。至于行会各村,有一村一会者,有数村一会者,每会都用姥姆驾, 畀藤将军神位,驾之周围编挂纸宝,旗锣伞扇,为驾前驱,巡行各村。驾到时放 炮相迎,神威凛凛。会将到山,庙中道士,击饶呜钹,名日接神,迎神至庙。 迨各会皆至,群复燃香,名日参神。参神既毕,各会异神驾而回。是日,各 村午后大张筵席,名日吃会。赴会首各出钱若干,名日会印。每年轮推会 首一人,主行会及宴客、会客等事。考此会之由来,据父老云:昔者荣成东 山,海贼出没无常,居民时为劫掠。清道光时,登州藤将军率水师前来剿灭,与 贼战于鸡鸣岛,右手为贼所伤,将军忍痛,左手刃贼十八人,卒平海贼,将军亦 投海而死。后人感之,塑像于成山庙,定每年六月初五日行会。 d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 9 8 6 年,第1 1 0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山东方志所见岁时饮食习俗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础的条件,人类的饮食生活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 展。被认为中国最早的民歌集诗经,就有许多饮食的记载。而在中国的岁时 节日,饮食也占据重要位置。节日食品甚至成为某些节日的同义词,而且有许多 美好的寓意。 节日食俗从每年元旦,到除夕的夜晚,不同节日有各自的食品,历史虽有变迁, 各地也有差别,但其俗均在,这是中国民俗中的重要特色,如春节的年糕、上元 节之元宵、端午节食粽、中秋节吃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十二月初八的腊八粥、 元旦的更新饺子,都是相沿成俗的节令食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山东是古代齐鲁故地,历史悠久;山东境内有平原、山地、湖泊,黄河、运 河流过并有漫长的海岸线,地理特点明显;山东守卫京、津,北通关外,南向江 淮,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之地。这些特点对山东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山东 的地方志中对岁时节日饮食习俗的记载颇为丰富,使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山东饮 食文化与岁时节日文化。 一、山东岁时饮食习俗的特点 据山东各地方志的记载,山东岁时节日的饮食习惯有以下特点: l 、岁时饮食习俗具有同一性 由于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山东文化的历史整合中,山东各地的年节饮 食习俗有诸多的共通之处。 除夕的年夜饭,又叫“隔年饭 。在山东一般主食是用大米或小米蒸的“干 饭”或水饺,菜肴尽量精致,但都会有鸡、鱼,取“年年大吉”、“连年有余之 意。年夜饭还会故意多做,剩下许多,放到囤里,叫“仓仓囤囤,年年有余 。 吃饭时讲究全家人围坐在一桌,喝团圆酒,说吉利话,这叫“关上门来吃年饭”。 大年初一的早餐普遍是水饺。济南“元旦用面作水饺,齐俗用素馅者多,省 垣谓之水包子。市肆餐卖者谓之扁食,亦谓之水饽饽,东府谓之错( 饭旁加出) 。 1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一般称饺子为扁食。道光二十年巨野县志载:搿元旦五更早起必食水角, 谓之扁食。民国十八年单县县志载:“元旦相尚早起五更早起食匾食。 民国二十五年寿光县志载:“水饺日扁食。疗泰安县志作“偏食,滋阳 县志则作“便食 。 正月初五,这天境内普遍吃水饺,称“捏蝎子嘴 ,有“初五吃顿面,一亩 打一担 之说。 二月二号“龙抬头,山东各地都有吃炒豆的习俗。又叫“炒蝎子爪”、“炒 蝎豆。就是炒豆粒,用黄豆炒制,有甜的,有咸的。甜的沾上糖面,咸的在盐 水泡过,香脆可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高唐之人,用黄豆盐水 泡之,经二十四小时后,将水滤去晒干,置锅中炒熟食之。其意以为春雷鸣动, 万蛰皆起,而此蛰人之蝎子,亦将出蛰。故吃黄豆,托名蝎子毒,谓吃尽其毒, 可免为其所蛰也。 鲁西南一般叫“炒料豆 、“吃豆糕 ,潍县、掖县等地称“报 捷”,谐音“爆蜇 ;郓城、滨州等地称作“炒蝎子爪,孩子们边吃边唱:“吃了 蝎子爪,蝎子不用打。”泰安则以为豆粒似虫孵,炒死吃它,虫死人安,谓之“吃 虫 。 寒食节的山东各地基本保持了不动烟火,吃冷食的习俗。民国三十年潍县 志稿记载:“清明日多以蜀秫、麦仁及各杂粮煮饭,此殆古者麦饭之遗俗。 即墨是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是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鲁南则吃单 饼、鸡蛋、麦仁或玉米仁稀饭,俗以为如果不吃,便会招致雹灾;泰安一带吃煎 饼卷野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鲁西南习惯吃用柳枝煮的带血的“头生子鸡蛋一, 说能治好痨病和哮喘病。 端午节这天早上,山东境内几乎都吃粽子和鸡蛋。山东民间做的都是甜食, 中多包枣,因此又称枣粽子,有白米和黄米两种。粽子叶多用宽苇叶。鲁西南山 区有柞叶粽子,自成风味。莱阳南乡以白面包黄米蒸食以代粽子,名为“银包金 。 “九月九,家家糗,谁家不糗过不有。 山东民间重阳节俗以糗粘糕、做花糕 为主要活动内容。粘糕用黍米、黍谷子加红豆、花生米、大枣、地瓜等,糗得稠 而不干,用筷子夹食,吃时还可以加点白糖。花糕“以面为之,五色错杂 ,双 层者蹭夹以枣栗之类的果品,单层者枣栗插于面上,插上五色小旗,谓之“花糕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 9 8 6 版,第9 9 页。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 9 8 6 版,第i 1 0 页 1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旗”,有的面上塑两只羊形,取重阳之象,谓之“重阳花糕”。 在山东有“冬至饺子夏至面 之说。各地饮食基本一致。 腊八粥,也叫佛粥;后来扩延到民间,也在这天做腊八粥,甚至也依其俗, 做粥以赐百官。这一习俗在山东旧时极为普遍。 2 、岁时饮食习俗的地域性 饮食习惯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 口味、烹调方法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饮食习俗具有了强烈 的地域性。山东岁时饮食同样也不例外。 胶东地区的年夜饭,除了饺子外,还要一种鱼形馒头,叫面鱼。一般都吃一 块“鱼头 或“鱼尾 ,寓头尾都有余。即墨的年夜饭要吃豆腐和鱼,叫做“福 有余 。这种习惯应与胶东的渔业生产有密切的联系。 二月二的饮食中还有吃面条、蒸馒头的习惯。如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祝春 龙起蛰;滕县蒸馒头,叫“蒸龙蛋”,吃面条,叫“吃龙须面,有的地方吃饼, 叫“吃龙鳞饼 ,吃菜团子,叫“吃龙蛋 。与这些地区不同的是曲阜等地则吃大 包子,不吃面,不喝小米饭,因为面条是龙须,小米叫龙籽,吃了怕影响龙,也 有的说吃面条会“抽龙筋 。可见各地对同一民俗事项有不同的文化解释。 在山东,寒食节也有不忌冷食的,如诸城一带早饭鸡蛋单饼,午饭水饺,晚 饭全家喝团圆酒;德州则习惯“吃伙饭 ,兄弟数人议定在某一家吃饭,饭后再 去扫墓;威海、栖霞、黄县等地合族公祭祖坟后,同吃祭后的馒头、菜肴,谓之 “房食”或“社 。 立秋在节日饮食方面,一般吃面条,也有吃水饺的,招远、黄县是“入伏饺 子立秋面 ,长岛则相反,“立秋饺子入伏的面 ,两地相隔不远,而风俗却如此 颠倒。诸城莱西吃“渣”,即“小豆腐”、“豆沫儿 ,是一种用豆沫和菜煮的食品。 在六月六晒衣节,临沂习惯吃面条,意为“六六大顺”;即墨吃凉面;长岛、 荣成、单县等地吃饺子,说:“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 莱阳则以 为不吃( 水饺) 会“光臭头”;邹平、淄川、济南人日出以前食炒面,和蜜食之, 据说吃后一夏天不屙肚子;日照等地采食马齿苋,避瘟毒。 山东具有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华民族的摇篮一黄河从山东入海,五岳之 首的泰山雄踞鲁中南。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捐赠的演讲稿7篇
- 施工现场工完场清管理制度
- 2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4课时)同步练习
- 租户消防安全的承诺书范文(34篇)
- 销售经理工作转正个人总结
- 高中古诗文学案:《静女》《涉江采芙蓉》
- 天津市红桥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4秋湖北省当阳市实验初级中学期中质量监测九年级物理试题人教版
- 2024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PPT课件
- 微景观制作教案PPT课件
- 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李艳林)
- 工程变更表(标准模版)
- 总结程控器工作原理LFL
- 三菱变频器fr a700使用手册
-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试卷
- 夏季反季节施工方案绿化
- 中国药科大药大动力学重点总结
- 高中生物必修一学考知识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