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pdf_第1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pdf_第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pdf_第3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pdf_第4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运用复合系统的相关理论以及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等 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如下: 1 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宏观背景、发展现状、发展目标以及国内外有关高等教 育转型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内涵,构建了多样化高 等教育系统的框架。 2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模式、历程和 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结得出了具有普遍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启示。 3 提出了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四个复杂要素,即高等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 和效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四个复杂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给出了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的概念模型。 4 通过对“教育一经济”复合系统(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即e d e e 复合系统) 构成、关联的系统分析,建立了转型期e d e c 复合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协 调发展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 5 运用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战略目标进行了预测,在深 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历程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转型 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其实施对策。 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 对于正在进行中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 值。 关键词:系统科学复合系统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发展模式 a b s t r a c t f r o mt h e a n g l e o fs y s t e ms c i e n c ea n d m a k i n gu s e o ft h er e l a t e d t h e o r y o f c o m p o u n ds y s t e ma n dt h em e t h o d so f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i e sa n ds y s t e ma n a l y s i s ,t h i s p a p e rm a k e s a l li n t e n s i v er e s e a r c ho np r o b l e m s c o n c e r n i n g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a s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t h er e s e a r c hf o c u s e s m a i n l y o nt h e f o l l o w i n gp o i n t s 1 o nt h eb a s i so fa n a l y z i n gt h em a c r ob a c k g r o u n d ,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a n d o b j e c t i v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h i n a s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a sw e l la st h er e s u l t so f r e s e a r c h o n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b r o a d ,t h i sp a p e r e l a b o r a t e so n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w o r k so u taf r a m e w o r ko fa d i v e r s i f i e d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2 u s i n gt h e m e t h o do f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i e s ,t h i sp a p e rh a sm a d ea ni n t e n s i v e r e s e a r c ho nt h ed i f f e r e n t p a t t e m s ,c o u r s e s a n df e a t u r e s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u s ,b r i t a i na n dj a p a na n dh a so b t a i n e dm u c h i n s p i r a t i o n w h i c hi so fu n i v e r s a lg u i d i n ga n dr e f e r e n t i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3 t h i sp a p e rp u t sf o r w a r df o u ri n t r i c a t ek e ye l e m e n t si n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s y s t e m ,i e q u a l i t y , s c o p e ,s t r u c t u r ea n db e n e f i t h a v i n gt h o r o u g h l y a n a l y z e dt h e s ef o u re l e m e n t sa n dt h e i rc o r e l a t i o n sb yw a yo fs y s t e ma n a l y s i s ,i t o f f e r san o t i o n a lm o d e lo fc o o r d i n a t e d e v e l o p m e n tw i t h i nt h e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a l s y s t e m 4 b y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a n a l y z i n gt h e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c o n n e c t e dr e l a t i o n so ft h e c o m p o u n d ”e d - e c ”s y s t e m ( t h ec o m p o u n ds y s t e mo fe d u c a t i o na n de c o n o m y ) ,t h i s p a p e rs e t su pp a t t e r n so f 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c o o r d i n a t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c o m p o u n d e d e cs y s t e md u r i n gi t s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n do f f e r sam e t h o do fe v a l u a t i o nb a s e do n f u z z yn e u r a ln e t 5 u s i n gt h em o d e l o fm i n i - w a v en e u r a ln e t ,t h ep a p e rh a sm a d ea p r e d i c t i o no f t h e s t r a t e g i co b j e c t i v e o f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c h i n a s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a n do nt h eb a s i so fa n a l y z i n gt h ec o u r s ea n da c t u a lc o n d i t i o no fc h i n a s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i t p u t sf o r w a r d ac h o i c eo f p a r e r n so f c h i n a s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a p o l i c yt ob ee m p l o y e d i ni t se n f o r c e m e n t t h i sp a p e rh a so f f e r e dan e w p a t ha n dm e t h o df o rr e s e a r c h i n gt h er e f o r m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c h i n a s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w h i c h h a sa n i m p o r t a n t t h e o r e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a n dp r a c t i c a lv a l u ef o rt h ec u r r e n t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h i n a sh i l 曲e re d u c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s y s t e ms c i e n c e ,c o m p o u n ds y s t e m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o o r d i n a t ed e v e l o p m e n t ,p a t t e m s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独创性声咧 本人声明所晕交的学位沦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沦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小包含为获得墨盗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巾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嬲 签字隰珈2年住月三n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_ r 解叁鲞盘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鑫生盘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黝 导师签名 媲。蟓 签字日期:莎b 嵫年2 月2 日 签字日期:g 碗叹年磁月文r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国加入w t o 、国际政治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 赋予了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 遇。如何不断通过进行自身改革、发展来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已成为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社会在转型发展,经济在转型发展,高等教育同样 面临转型发展任务。因而,在现阶段,综合运用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理 论成果开展中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 纪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1 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主要涉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背景、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以及高等教育 发展目标等方面。 1 1 1 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背景 2 l 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建立在2 0 世纪及以前人类积累起来的全部文明成果 基础上的2 1 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政治、教育、文化、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将 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对世界各国来说,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 一场严峻的挑战。 1 国际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态势 ( 1 )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据粗略估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 9 世纪是每5 0 年增 加l 倍,2 0 世纪中叶是每1 0 年增加1 倍,当前则3 年至5 年增加1 倍。由于科技 知识的激增,新学科不断涌现,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正在加快。面对世界范围内科 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各国纷纷建立和完善其科技创新系统,以抢占科学技术发 展的制高点,从而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 。 ( 2 )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产业蓬勃兴起并且正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较 大比例,目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 e c d ) 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 0 以上都来自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知识与信息广泛应用于包括传统的工业部门在内 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从而大大提高了这些部门的生产效率。在知识经济时代,科 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决定性因素,高校也成为社会生 产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作用越来越大。只有拥有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知识创新 能力的国家,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地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章绪论 ( 3 )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关系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经济实力 的消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值得注 意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的差距在持续扩大。 ( 4 ) 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加剧。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问的交流与 融合,国际文化交流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世界的面貌。与此同时,东西方文化之 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仍将继续存在。高校不但本身就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 而且肩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增进国际文化合作的社会责任。跨 越文化界线的合作与交流能扩大人们的文明视野,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 使人们能够面对一个多元的世界而熟练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包括不同文化、不 同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高校应该是文化交流的过滤器,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作 出评价和选择。 2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有识之士逐渐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关系 到本国2 1 世纪国力兴衰的一个关键因素,开始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前景探讨 高等教育在2 1 世纪发展的战略和策略,高等教育正在兴起又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浪 潮。从世界范围看,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 1 ) 在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上,呈现出由经济社会边缘到经济社会中心的 趋势。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功能,正是知识传播、生产 和应用的直接体现,因而是知识产业的最核心部门。高校逐渐从象牙之塔走向十字 街头,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动力源,成为社会进步 的轴心机构。 ( 2 ) 在高等教育规模上,呈现出从精英到大众方向发展的趋势。伴随着世界 范围内的社会民主化浪潮,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要求不断得到加强。人们对 高等教育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即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而且还蕴藏了巨 大的生产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总量将不断扩大和向更多的人开放,并且 在可预见的将来继续保持这种趋势。 ( 3 ) 在高等教育形态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了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多 样化的教育和培训,各种新型院校应运而生。 ( 4 ) 在高等教育管理上,呈现注重民主和科学的趋势。现代大学的内部组织 以及它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各国高等教育普遍实施的成本补 偿制度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学生及其家长对参与学校管理的呼声日 益高涨,在当代高等教育管理中出现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趋势。 ( 5 ) 在高等教育教学上,呈现出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 第一章绪论 学方式的个性化等特点。进入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界开始对一度统 治大学校园的“职业至上论”进行反思,普遍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造就 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表现出综合化的特点。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网络、远程通讯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个性 化成为现实。 ( 6 ) 在高等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拓展,强调学习的终身化、社会化和国 际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越来越频繁的职业更换,使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今 天的高等教育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传统的高等教育及其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仅仅对青年一代传授知识以备在未来工作中使用,而是高中后持 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1 1 2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若干问题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2 0 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从1 9 4 9 年到1 9 9 8 年的4 9 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增长了4 9 4 l 倍。与之相适应,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 3 7 8 倍,呈现出高度的关联性。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新统计口径,1 9 9 8 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达到9 7 ,约是1 9 4 9 年0 3 7 的2 6 倍,2 0 0 0 年突破1 1 。经过5 0 年的发展和调整,我国已基本形成了 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从沿海到内地和边远地区的高等教育布局 结构和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多规格人才需要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我国高等教育在目前也面i 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挑战 主要表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 合理分配、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得到解决:高等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的转变和教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分布及民众需求相适应的程度还很不够。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需 要处理的若干问题,主要是: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数量与质量;统一性与多样性: 国际化与本土化;公平与效率等。 1 。1 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教育部于9 8 年制订的面向2 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高等 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 5 ,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 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 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今后1 0 年,我国1 8 2 2 岁高等教育阶段人1 3 将表现 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的情况下,要实现中央在第三次全教会上 提出的2 0 1 0 年前后“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 5 左右”的目标,全国各类高等教育( 包 第一章绪论 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其他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 的在学人数,将至少达到1 6 0 0 万人左右。我国劳动人口基数如此庞大,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对 策,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就不会有显著的提高,如此大规模的数量发展 必定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从而引发教育内部的深刻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 9 9 2 年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为落实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 战略,也加快了自身的改革发展步伐。经过不断探索和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在实践 中正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和发展之路。以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高 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高等教育单一由政府包揽办学的体制已经打破, 条块分割的局面正在转变;投资体制正在由单一的财政拨款向以财政拨款为主、多 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方向转变;招生改革和“并轨”、缴费上学顺利实施;毕业生 就业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渐入佳境。这些都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然而,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宏观背景变化以及时代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历 史使命,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高等教育本身,也包 括高等教育的辅助支持系统。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精英走向大众;从 国内走向国际等等。伴随着社会和经济转型,高等教育也在逐渐转型和发展。因此, 从转型和发展的视角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转轨时 期所必须采取的思路和方法。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世界典型国家转型时 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期内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研 究,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在转型发展时期的战略目标、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这种研 究尽管不很完备,但从理论和实践上给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对于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新 的途径和方法。 1 2 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概述 开展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首先耍弄清涉及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概念。 同时要对国内外有关此项研究的现状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1 2 1 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内涵 教育作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逐步从为少数人服务进展到为 第一章绪论 大多数人服务,直至向全民普及。这种文明的进步,在历史上被人称为教育大众化。 从教育的高低层次而言,教育大众化又是与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相伴,从初等教 育逐步向中等、高等教育延伸。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2 0 世纪4 0 年代至7 0 年代 先后跨入大众和普及教育阶段。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以美国马丁特罗教授为代表 的一些西方学者在研究各自国家教育大众化中,形成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学 说与理论。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以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段论”学说 为背景材料,从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转变一转型,以及转型过程中,量的扩大和 质的提高一发展的角度考察研究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转变过程中的部分问题。 1 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内涵 阿萨s 诺勒斯( a s as k n o w l e s ) 主编的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 1 9 7 8 ) 指出,“大众教育”( m a s se d u c a t i o n ) 一词产生于欧洲,但它却在美国这块教育 沃土上生根、发芽和壮大。苏格兰于1 6 6 0 年颁布的教区学校法( p a r i s hs c h o o l a c t ) 提到要对儿童实行“大众教育” ( m a s se d u c a t i o n ) ,这部地方法规还引用 了普及教育( u n i v e r s a le d u c a t i o n ) 的概念。一个世纪后的1 7 6 3 年,普鲁士国王 腓特烈( f r e d e r i c k ) 大帝在发表全国学校规程中确立了“义务教育”( c o m p u l s o r y e d u c a t i o n ) 制度,大众基础教育从此推行开来,并逐步延伸至中等教育阶段。到 2 0 世纪初,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出现了大众教育从中等教 育阶段迈向高等教育阶段的延伸的趋势。1 9 6 2 年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 h n j 、h 伯 克利分校的马丁特罗教授于1 9 6 2 年撰写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一文,提出了 “大众高等教育”( m a s s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 这一概论。1 9 7 3 年,马丁特罗教 授在考察美国高等教育的量的扩张和质的变化的基础上,撰写了从精英向大众高 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论文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 5 以下、1 5 一5 0 和5 0 以 上为界,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的 阶段,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各个阶段的内涵进行了质的界定”。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伴随着高等教育量和质的变化,这种量和质的变化特征 标志着高等教育的真正转变,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的转 变过程称为高等教育转型。 2 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 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由于其复杂性、多重性和模糊性,很难形成一个比较 公认的定义。纵观各种研究,从不同视角对高等教育发展大致有以下几种定义:” 第一,从哲学意义上进行定义。哲学意义上的“发展”一般有三种含义:一是 把社会发展看做是与一系列逻辑概念的辩证演进,体现了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二 是社会学上“变迁”的意思,也即通常所说的事业发展;三是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含 第一章绪论 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 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因此,有人认为:“最广义地理解,教育发展是一种社 会存在,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是一个从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 较高的水平或地位。严格说来,教育发展包含数量扩张、结构转换、质量提高、速 度加快、效益增高、条件改善、成效扩大、平等和稳定程度提高等。” 第二,从经济学视角进行定义。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 这一量的扩大,还包括产业结构的演进,以至社会生活的变化等诸方面的发展。同 理,有人认为“教育发展是指教育结构的演进以及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三,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定义。一般系统进化论的基本结论认为:进化是通过 决定和非决定的交替,通过变化中的自我保持,通过在由危机性失稳造成的分叉中 进行随机的并可能是混沌的重组;是一步一步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展开的。因 此,有研究认为,教育发展应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它至少包括以 下7 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教育规模的扩大,主要指各级各类学校数量的增加和 办学规模的扩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数的增加;二是人均所受教育程度比重的提 高,即一个国家中所受的各级教育程度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三是教育科 学化水平的提高,这表现在课程设置、学科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测量、决 策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化:四是教育体制的进步:五是教育结构趋向合理化,主要看 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以及所培养的人才的数量、质量是否符合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六是教育质量的提高;七是教育系统的后劲增强,即系统具有 一定的活力和较高的效率。 本文研究是从转型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出发进行分析,即从规模、结构、质 量、效益等4 个方面考察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应是一种适应社会和个人需 要,系统结构优化、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效益、符合教育目标的有质量的数量增长。 以上四个指标相互作用、协调均衡构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这种发展最终体现在 对社会的适应性上,即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 相协调。 3 高等教育目前面临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 转型就是改革“,在转型中发展,指的是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到大众化过渡过程 中,积极创造高等教育发展的条件,以改革促发展。通过高教领域的五大改革,促 进高等教育的全面进步。 在发展中转型,指的是在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以顺利完 成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过渡。通过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逐步提高高等教育 的供给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最终实现高等教育 第一章绪论 大众化。 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前人没有从事过的事业。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 中国家尽管也经历了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阶段,但都遇到不同的问题,采取了各自适 合本国国情的措施,这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参考。 1 2 2 国内外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战后部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继在2 0 世纪5 0 6 0 年代完成了高等教育从精英 向大众化的转型,按照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部分国家在2 0 世纪后半叶 相继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集中反映在研 究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极少涉及转型发展方面的论述,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 对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目前还未见到。鉴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与高等教 育大众化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紧密联系,本文将介绍国内外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及高 等教育发展方面的部分成果,并以此为参照,进行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研究。 1 国外部分研究成果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 m a r t i nt r o w ) 和麦克内 ( t r m cc o n n e 1 ) 教授等人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就以“高等教育大众化” 为题,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对象,从社会学角度对高等教育的规模、观念、功能、 招生、管理等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发表了从精英到大众、普及高等教育等论著, 创立了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与“模式论”。其主要贡献有以下两方面:第一, 他在研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以高等教育所容纳的 学生数量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即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g r o s se n r o l i m e n tr a t l o s )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程度并划分其历史发展阶段的量化指标,尤其 重要的是,他还对所划分的各阶段的质的区别作了多维度的分析,总结出了关于一 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的发展理论,即高等教 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论。他将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与质的变化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的研究 方法与思想,使原先表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单调数据有了丰富的质的内涵,也使 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一质的飞跃有了量的参照系。第二,马丁特罗教授关于高等 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与思考,是通过对欧美高校学术人员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 道路的不同价值取向的分类,将欧美一些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概括为四种模 式,即传统的精英主义、传统的扩张主义、精英主义改革、扩张主义改革“。实际 上,这四种模式也就代表了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四种不同方向的选 择。这种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的探讨与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践的研 究结合在一起的方法,不仅为后人提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思路,而且还为发 展中国家选择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参照。当然,随着时间的 第一章绪论 推移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马丁特罗教授对其本人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修正和发展。 1 9 7 8 年,他参加了在瑞典达拉罗( d a l a r o ) 召开的主题为“过程与结构”的高等教 育研讨会,他在所提高的精英与大众高等教育:美国的模式与欧洲的现实论文 中。1 ,重新审视了其1 9 7 3 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和模式论的思想框架。他 认为:“当初只是致力于构筑一个简单的概念化图式或模式,用于进一步比较分析 发达工业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构建这个图式或模式只是初步的尝试,存在甚多的 局限和不完善。后来我发现当年我所提的观点在有的情况下得到了延续和发展。我 相信一些分析框架仍获得了很大的收获,虽然我没有继续研究。但在某些方面,特 别是我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也将沿袭美国的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 假设性预示,现在被1 9 7 3 年以来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所证明是个明显的错误。” 1 9 9 8 年5 月3 1 日,他参加了在日本广岛召开的“日本高等教育研究学会学术研讨 会”,在所提交的会议论文从大众高等教育走向普及中“4 “,从新旧世纪之交高 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入手探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新特征,对自己早先提出的高 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的“普及教育”的内涵作了新的解说。他认为,高等教育 发展的最后阶段是走向学习社会,而不局限于传统的青年普及教育。 1 9 7 5 年日本东京大学的清水羲弘出版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书,探讨日本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转变的进程。1 9 8 2 年英国布来得福德 ( b r o d f o r d ) 大学的e g - 爱德伍兹( e g e d w a r d s ) 教授出版面向每一个人 的高等教育一书,描绘了美国2 0 世纪初以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并分析了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学生人数的变化。1 9 9 5 年英国里兹大学彼 特斯考特( p e t e rs c o t t ) 教授着力研究政府、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发 表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意义。1 9 9 7 年日本广岛大学有本章教授等发表了大众 化阶段高等教育状况与前景等论著,着眼于“后大众( p o s t m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 阶 段高等教育”的研究。 2 国内部分研究成果 国内著名学者滕大春教授于1 9 8 1 年引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撰文介绍了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1 9 8 9 年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陈学飞在美国高等教 育发展史一书中较明晰地简介了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三阶段”论。1 9 9 7 年华中理工大学高教所叶欣茹撰写硕士论文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及对 策。1 9 9 8 年以来,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办的外国高等教育资料( 2 0 0 0 年) 后改名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开始较为系统地介绍马丁特罗等国外学者 有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文献。目前,国内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题的研究论文有 2 0 0 多篇,专门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或途径”为题的研究论文有潘懋 第一章绪论 元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刘海峰、郑若玲的自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 大众化的重要途径,边星灿的建立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是发展大众化高等教 育的重要途径,陈乃林的多样化与开放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谢 作栩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房剑森的高等教育发展论等。 谢作栩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理论探讨与实 践经验研究中国如何走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以社会 需要为主导方向,以多样化的体制为保障,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从政府拨 款为主到依靠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民营化必将成为近期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 最后,依据理论和数据,构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合理区间模型, 作为宏观调控的依据。 1 3 系统科学与高等教育 用系统科学的观点考察高等教育,使我们能够用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思想来研 究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并且借鉴系统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范畴,有助于深入分 析研究高等教育尤其是转型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 1 3 1 系统科学概述 1 系统的定义 w e b s t e r 辞典认为:所谓系统,是有机体或组织起来的整体;是形成某种 结合整体的各种理性观念和各种原理等的复合体:是有规律性相互反应或相互依 存的某种形态而构成的组合。或者;是遵照共同的目标或寄予共同目的的:是 由许多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单体。其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性和目的性。 拉波波特认为系统概念有两种基本的定义方式:数学的、分析的定义;直觉的、 整体论的定义。 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复合体。强调了多元性和相关性是 系统概论最基本的规定性。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 物和过程组织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2 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学术界对系统论、系统科学、系统哲学和系统工程等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般 的看法是:以定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特定系统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就是系 统论,其中通过对系统的科学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就是系统科学。在系统科学中,系 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输入与输出等几对概念是十分重要的,这些 9 第一章绪论 被称之为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1 ) 系统与要素。元素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系统的元素中,有的是不宜再 作分解的,且必不可少的部分,被称为要素。 ( 2 ) 结构与功能。系统的整体属性还取决于要素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即系统 的结构。功能是系统目的得以实现的效果,是系统在与外界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它表达了目的的系统的活动,是与结构相对应 的范畴。 ( 3 ) 系统与环境。系统作为一定的有组织的整体,总是相对独立于一定的环 境之中,每一系统都是时空上有限的存在。我们把系统之外并且影响系统存在与演 化的各种集合体称为系统的环境。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客观依据,系统只有不断与环 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 ( 4 ) 输入与输出。输入与输出是系统与外界存在的基本关系,通过输入与输 出的分析可以很明确地划分系统的边界。 3 系统科学体系 我国最初接触的系统理论是一般系统论即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曾有人称 之为旧三论,因为随后出现了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等, 现在人们讲系统论或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这些理论的总和”。 ( 1 ) 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主要 研究系统的普遍原理,以系统为中心概念,以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动态性、 开放性、目的性等为基本原则。 ( 2 ) 耗散结构理论。比利时物理学家、化学家普利高津在1 9 6 7 年提出了耗散 结构理论,即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的闽值时,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系统在与外界环境发生变换过程中,能自动产生一种自组织行 为,系统的各个部分能够形成相互协同作用,通过能量的耗散和内部的非线性动力 学机制形成和维持宏观时空有序结构”。 ( 3 ) 突变理论。法国数学家r 托姆为描述现实世界特别是形态发生问题中的 突变现象而于2 0 世纪6 0 年代提出该理论。突变理论是- r 有着系统研究背景的数 学学科,在稳定性与不稳定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渐变与突变等辩证关系的论述上 对丰富系统科学做出了较大贡献。 ( 4 ) 协同学。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 9 7 0 年提出建立协同学问题,并在1 9 7 5 年建立起协同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现发展为自组织理论中一个富有特色的学派。协 同学以开放系统为研究对象,既关注无序向有序的演化过程,也关注有序到混乱的 演化规律,将有序与无序结合起来。协同学是一门综合与协作的科学,与耗散结构 第一章绪论 理论相比,协同学摆脱了热力学概念的束缚,采用了比较普遍适用的概念和方法: 与突变理论相比,它不局限于有势系统,能够处理更广泛的有序演化问题。 4 系统科学的独特性 ( 1 ) 在原理层面上的独特性 系统科学有自己独特、有效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为我们探索世界图景提供了 思考的路径。现在普遍意义上起指导作用的系统科学原理有整体性原理、有序性原 理、反馈原理、自组织原理等“”1 。 整体性原理。整体性是系统思想的灵魂,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有各部分 的功能,而且有由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而产生的新功能。 有序性原理。系统结构由低向高逐渐高移化,称为有序。对于社会系统 而言,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形成有序结构。 反馈性原理。在系统的边界内存在着反馈回路,它是系统的基本结构单 元,决定了系统的动态行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回路,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自组织原理。组织与自组织是协同学的中心课题,组织被认为是在特定 的外部干预下获得其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自组织则是系统内部在没有外 部的干预下获得的结构。 ( 2 ) 在技术层面上的独特性 毫无疑问,系统科学能够给实践带来很多有用的技术,其中系统工程可以说是 系统科学在实践中应用的总称,尽管人们对系统工程有种种解释,但并不妨碍系统 工程的技术性质与应用价值。因为系统工程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和解释是传统工程 与系统观点以及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的综合体。系统工程作为系统科学中的应用领 域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一般认为系统工程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问题的提出一系统分析一系统综合一系统优化一系统决策一系统设计一计划 实施一运行阶段一更新阶段。其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原则基本上形成共识:定量分 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部分与整体相结合;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系 统要素与外部环境相结合。 5 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在我国的研究应用,早期是从推广应用运筹学开始的。运 筹学在我国的发展始于1 9 5 5 年。那时,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我国有计划按比例的 经济建设十分需要运筹学。1 9 5 6 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运筹 学研究组;1 9 6 0 年底,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两个运筹 学研究室合并成为数学研究所的运筹学研究室。华罗庚从6 0 年代初期起在我国大力 推广“统筹法”,取得显著成就:在这同时,随着国防尖端技术科研工作的发展, 第一章绪论 我国在工程系统的总体设计组织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 9 7 8 年9 月,钱学 森、许国志、王寿云发表了“组织管理的技术一系统工程”,提出了利用系统思想 把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统一起来的见解,迅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是在我国推广应 用系统工程出现新局面的标志。 随着系统工程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各个方面广泛的应用,系统理论方面的 基础研究也有长足的发展。这方面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从1 9 8 6 年开始,钱学森亲自 指导“系统学讨论班”的学术活动。这个班的研讨活动,提炼了许多重要概念,总 结和提出了系统研究方法,逐步形成了以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巨系统( 包 括社会系统) 为主线的系统学( s y s t e m a t o l o g y ) 提纲和内容,明确系统学是研究系 统结构与功能( 包括演化、协同与控制) 一般规律的科学。 8 0 年代中期,在钱学森的指导和参与下,我国对社会经济系统等复杂系统进 行了研究,提炼与总结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以及处理这类系统的方法论,即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并于1 9 9 0 年初正式发表了“一个科学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