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2-吡嗪甲酸铬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研究.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2-吡嗪甲酸铬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研究.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2-吡嗪甲酸铬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研究.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2-吡嗪甲酸铬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研究.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2-吡嗪甲酸铬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吡嗪甲酸铬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研究目 录摘要IAbstractII引言1第一章 概 述21.1 配位化学研究的概述21.1.1 配合物的定义、种类及合成方法21.1.2 配位化学的发展及应用21.1.3 金属配位聚合物研究概况31.1.4 吡嗪羧酸类配合物的研究概况31.2 吡嗪羧酸类配体的结构特征和配位模式41.3 选题目的和意义4第二章 N-(2-羟基苯甲酰基)-2-羟基苯并酰肼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研究52.1 引言52.2 实验部分52.2.1 试剂与仪器52.2.2 配合物的合成原理62.3 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62.3.1 配合物Cr2(OH)2(pca)4的晶体结构62.3.2 配合物Cr2(OH)2(pca)43H2O的晶体结构92.4 结果与讨论13结论14致谢15参考文献162-吡嗪甲酸铬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研究摘要:吡嗪和吡嗪羧酸衍生类配体在结构上具有特殊的性质,能够通过数量众多的配位点与金属进行配位,作为重要的有机桥联配体被广泛使用。2-吡嗪羧酸是一种含氮杂环配体,在有机-无机化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与金属间可以通过桥联作用合成配合物,配合物属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多样的结构引起科学研究者的兴趣,因此在近年来日益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配合物因具其结构、磁性、以及反应机制等特点在无机化学、生物模拟及分析化学等研究领域中均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对这类有机配合物构效关系的探索,有利于在新型功能材料的合成及探索生命机理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吡嗪及其羧酸衍生配体对很多有机化学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合成了Cr2(OH)2(2-pca)4和Cr2(OH)2(2-pca)43H2O,并对配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研究。关键字:2-吡嗪甲酸 金属配合物 晶体II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Pyrazine-2-Carboxylic Acid Chromium Metal ComplexesAbstract: Pyrazine and its carboxylic acid derived ligands have special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can be coordinated with metals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coordination sites. They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important organic bridging ligands. 2- pyrazine carboxylic acid is nitrogen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ligand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inorganic organic metal complexes, and through the synthesis of the bridging effect are important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because of its specia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versity caused by the strong interest of chemist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recent years. The structures, magnetic properties, spectral properties, reaction mechanisms and ligand reactions of complexes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field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biolog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Th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these complexes, and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ynthesis of new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life mechanism. In view of this, Cr2(OH)2(2-pca)43H2O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a series of structur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complexes. This not only enables us to have a clearer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ynthesis, chemistry and structural chemistry of metal complexes containing hydroxyl and carboxyl ligands, but also has som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practical applications.Keywords:Pyrazine-2-carboxylic acid; Metal Complexes; ligands引 言吡嗪是一种被日益重视的桥连配体,在化学领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吡嗪能够与金属离子之间产生价轨道重叠,是一种潜在的磁交换递质。羧酸类配体也具有桥连作用,并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磁场交换路径。羧酸根常在配体与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领域中得到大量应用,因其具有多样的配位形式。羧酸根的独特性在于其既可以提供氢键(-OH),同时又能作为氢键的受体,因为羧酸根的这种特点,羧酸类配合物可以在单元和单元间形成氢键。同时有吡嗪基团和羧酸根基团的配体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与金属离子配位更易形成具有新颖独特结构和性能奇特的配合物,即吡嗪羧酸类配合物。吡嗪羧酸类化合物在结构上含有O和N两种供电子原子,是一种优秀的能与金属配位的配体。常被用在电子转移和磁化学研究领域作为活性配体。目前,吡嗪羧酸类金属配合物在合成方法、结构和性质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但其低温热容、溶解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等热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物质的热容对其显热式储能性能有紧密的影响。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通过理论计算出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参与的反应焓、是分析其热力学平衡常数及理论产率等性质时必须依据的数据之一。16第1章 概 述1.1配位化学研究的概述1.1.1配合物的定义、种类及合成方法由具有接受多个不定域电子或孤对电子的一定数量的原子或离子(中心原子)和可以给出多个不定域电子或孤对电子的一定数量的离子或分子(配位体),完全或部分通过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1。包含由中心原子或离子与几个配体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相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单元。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称作配位化合物2。按照配位原子的差异可以把配合物分为含氧类有机配体配合物、含氮类有机配体配合物和含氧、氮类有机配体配合物。含氧类配合物主要为羧酸配合物,此类配合物由羧基氧进行配位。含氮配体多为吡啶、咪唑等含氮元素杂环配体,此类配合物中由N进行配位。常用的合成方法为溶液法、扩散法、水热合成法、微波法3。合成过程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决定,因此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1.1.2 配位化学的发展及应用配位化学属于无机化学的新进建立且发展迅速的副支学科,又称为络合物化学。现代配位化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为金属原子或离子与有机物和无机物反应生成拥有配位化合物特征以及反应、构造、键的形成、制备方法和分类。配位化合物因为其新颖且独特的拓扑结构和在能力材料以及分子辨认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得到了人们尤其是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配位化学和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化学工程、有机化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十分紧密的关系4。在研究对象方面,配位化学对结合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从研究分子到材料合成等各个领域都对功能体系的分子设计更加重视。新型功能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逐渐成为配位化学的研究热点。这类配合物在催化活性、导电性、非线性光学性质、电致发光、磁学性质和抗癌活性等方面均展示出重要的物化和生化特性。对于开发新型功能材料,探索了解生命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验指导意义。由于人们对配位化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其应用的范围随之增加。对配位化学的细致研究可以更加了解配合物对金属表面的缓蚀以及保护作用、能够不断升级技术以更好的对金属及金属元素进行提纯分离、广泛应用于中成药的研究中、在生物化学中使用广泛及研究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1.1.3金属配位聚合物研究概况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都十分独特,因此在功能高分子研究领域中被当做重要的研究对象,这类配合物是一种既保持有机高分子特性又具有无机金属特性的高分子材料。金属配位聚合物具有新颖的结构和奇特的性能,在理论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展现出优秀的热、力、光、电、磁学性质,因此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有希望在信息传播与储备、光电子纤维、照相技术、静电印刷方法、催化剂、半导及超导体、陶瓷等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对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能够对探索及制备新型材料、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开发新产品和工艺变革等方面都有深远的研究意义。近年来,发达国家对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我国在1970年代末期开始对这个领域加以研究,但目前来说仍不够深入,仍需要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做出拥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1.1.4吡嗪羧酸类配合物的研究概况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其特殊的网络架构,以及在各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性能而被广泛关注。羧酸配位聚合物在配位化学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其在结构上具有有趣且独特的的拓扑结构以及在功能材料方面所拥有的潜在应用价值,其逐渐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吡嗪-2-甲酸上的两个N原子和两个羧基氧原子既能够作为供电子原子,同时也是氢键受体。因为这些特性,吡嗪-2-甲酸具有促进形成超分子组装的作用。吡嗪-2-甲酸可以通过和金属配位得到种类多样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这些杂化材料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在化学催化领域和发光材料科学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世界学术范围内,研究人员利用2-吡嗪甲酸的性质合成具有特殊性质的配合物有大量报道。如ASGoher等人利用2-吡嗪甲酸与叠氮桥合成了具有一定磁性的Cu(pzc)(N3)n;Delia.M等人合成出碘配位的CdI,将其与吡嗪-2-羧酸进行反应,形成了CdI(Pzc)(H2O)n。这种配合物被大量用于功能配合物方面。Chutia等人首先合成了Co和Cu,并将其与2-吡嗪甲酸反应合成新的配合物,通过将配合物密封装入Y型超笼分子筛并负载到铝和硅的表面,得到了特殊的新型负载型金属配合物。Kirillova等人在2-吡嗪甲酸和过氧化氢环境下,利用钒的配合物催化氧化异丙醇到丙酮和催化氧化环己烷到环己基过氧化物,得到具有突破意义的发现,即在H转移的过程中配体能够发挥过渡态稳定的作用。Eliseeva等人合成了新型的铕和铽的2-吡嗪甲酸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发光性能展开深入研究,得到2-吡嗪甲酸上的两个氮原子可以对相应的镧配合物的相对量子效率具有强烈影响的结论5。1.2 吡嗪酸类配体的结构特征和配位模式吡嗪酸类配体的结构特征有:(1)吡嗪羧酸配体同时具有拥有不同功能的配位原子N和O,这些配位原子能够和不同的金属原子进行配位。羧基上的氧原子具有丰富多样的配位模式,桥联能力强,可采用单齿、双齿、三齿、四齿桥连模式;(2)根据去质子化程度的差异羧酸配体带来附加的配位模式,可作为氢键的给体或受体,在氢键作用的驱动下合成配合物;(3)共轭环上同时存在电子施受体基因,易形成具有多齿结构的螯合物;(4)芳香环的存在使配体的刚性增大,易于具有周期性结构晶体的生成,有利于构建结构更加稳定的大尺寸网络结构,芳香环共轭体系对电子间传递有促进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磁耦合等性质6-7。1.3选题目的和意义随着超分子科学的发展,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堆积形态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超分子体系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氢键、堆砌作用力、电子给体-受体相互作用等弱作用力,其中,从无机到生物层次的多种体系都受氢键的关键影响。氢键在分子构造、聚集状态和功能各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2-吡嗪甲酸分子在氢键的影响下相互连接,结构特点为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吡嗪羧酸类配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无机化学、生物模拟和分析化学等学科领域内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8-9。第2章 2-吡嗪甲酸铬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研究2.1引言吡嗪羧酸是一类含有N、O多齿多功能的有机配体,具有配位点数量众多,能力强,方式多样等特点,能够与金属离子以多种方式进行桥联作用, 有利于合成具有新颖结构的异核金属配合物。吡嗪羧酸配体可以与软硬程度不同的金属进行离子配位;结构上具有提供-堆积作用的吡嗪环;氢键给体和受体数量多,可以形成复杂的超分子氢键网络;含有丰富的配位原子,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配位方式10。2-吡嗪甲酸( Pyrazine-2-carboxylic acid) 属于氮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5H4N2O2,分子量为124.10,其外观为白色的针状结晶,能够升华,m.p.225(分解),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醚、氯仿、苯等。可以作为一种中间体,应用于药物吡噻硫酮和比嗪酰胺的合成,在医药化学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11。同时,2-吡嗪甲酸还能够与过渡金属和稀土元素等金属进行配位,因此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重要的配位试剂。2-吡嗪甲酸结构为平面结构,具有排列紧凑的空间结构,空间位阻小,有四个可能的配位点,与金属反应可以有多种配位方式,因此被选择作为配体。苯环上的两个N原子和羧基上的两个O原子可以面向不同方位作为供电子原子,促进配位键的形成。这些原子也可以作为氢键的受体,对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起引导作用。本次实验用2-吡嗪甲酸与过渡金属反应,合成了2个金属配合物,Cr2(OH)2(pca)4(1)和Cr2(OH)2(pca)43H2O(2)。2.2实验部分2.2.1试剂与仪器2.2.1.1 试剂2 -吡嗪甲酸(2-pyrazinecarboxylic acid)来自Acros公司,三乙胺、铬盐和其它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2.2.1.2 仪器X-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未经校正),Perkin-Elmer 2400II型元素分析仪、Bruker Smart-1000CCD型X-射线单晶衍射仪。2.2.2配合物的合成原理2.2.2.1 Cr2(OH)2(pca)4的合成2-吡嗪甲酸(0.372g,3mmol)溶解于5ml水中,搅拌下滴入三乙胺(0.303g,3mmol),搅拌10min,加入溶解于10ml水中的CrCl36H2O (0.266g,1.00mmol),混合搅拌30min后在170的条件下溶剂热合成四天,然后以10/h的速度降至室温,得到红色针状晶体。产量:62mg; 产率:21%,熔点:241-245。元素分析:C20H14Cr2N8O10;计算值:C 38.11%,H2.24%,N 17.78%;实测值:C 37.42%,H 2.36%,N 17.45%。2.2.2.2 Cr2(OH)2(pca)43H2O的合成2-吡嗪甲酸(0.248g, 2mmol)溶解于5ml水中,搅拌下滴入三乙胺(0.202g,2mmol),搅拌10min,加入溶解于10ml水中的CrCl36H2O (0.266g,1.00mmol),混合搅拌30min后,在170的条件下溶剂热合成四天,然后以10/h的速度降至室温,得到红色针状晶体。产量:103mg;产率:32%;熔点:239-243;元素分析:C20H20Cr2N8O13;计算值:C 35.10%,H 2.94%,N 16.37%;实测值: C 34.84%,H 2.66%,N 16.08%。2.3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2.3.1配合物Cr2(OH)2(pca)4的晶体结构Cr2(OH)2(pca)43H2O与铬配合物Cr2(OH)2(pca)4均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其晶体学数据为:a=1.56635(15),b=0.84770(6),c=1.97460(18)nm,=90.6450(10)。C20H20Cr2 N8O13,mr=684.44,v=2.6217(4)nm3,dc=1.734gcm-3,f(000)=1392,=0.913cm-1,z=4,最终r=0.0447,wr=0.1120,用于3251个可观测点。在晶体结构中,每个铬原子处于六配位环境,分子间通过C-HO氢键作用,组装成一维链状和二维网状结构。其中来自两分子2-吡嗪甲酸的2个氮原子、2个羧酸基氧原子和2个桥连羟基上的氧原子,结构上呈现出畸变的八面体几何构型12-14。配合物Cr2(OH)2(pca)4中包含四个2-吡嗪甲酸、两个铬原子和两个OH-离子,两个铬原子均为六配位且配位环境相同。Cr1与两个2-吡嗪甲酸的羧基O3、O5原子和两个OH-离子的O1、O1A原子配位形成两个稳定的五元环,构成八面体的赤道面,键长Cr1-O1为1.978 , Cr1-O1A为1.950 ,Cr1-O3为1.944 ,Cr1-O5为1.992 。来自于两个2-吡嗪甲酸的N1、N3原子占据八面体的两个轴向配位点,键长Cr1-N1为2.058 ,Cr1-N3为2.083 ,键角N(1)-Cr(1)-N(3)为166.62,Cr1处于变形八面体配位环境中。O1、O1A原子桥连两个铬原子形成一平面四边形, 键长Cr1-O1为1.966 ,Cr1-O1A为1.955 ,键角O(1)-Cr(1)-O(1A)为78.7(5),Cr(1)-O(1A)-Cr(1A)为101.3215,16。配合物Cr2(OH)2 (pca)4分子间存在C-HO氢键作用,分子间通过C3-H3O5(CO)之间的距离为3.2967 ,键角为131.299)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 图2-1配合物1的分子结构图图2-2配合物1的一维链状结构(为清晰起见删除所有氢原子)表2-1配合物1的晶体学数据及修正参数Empirical formulaFormula weightTemperatureWavelength()Crystal systemSpace groupa ()b ()c ()a () ()g ()V (3)ZD (gcm-3) (mm-1)F (000)Crystal size (mm) range ()Limiting indicesReflection collectedIndependent reflections (Rint)Absorption correctionMax. and min. transmissionRefinement methodData/restraints/parametersGOFR1 and wR2 I 2(I)R1 and wR2 (all data)Largest diff. Peak and hole (e -3)C20H14Cr2N8O10 630.39298(2) K0.71073MonoclinicP2(1)/c7.355(8)22.84(3)13.871(16)9094.706(13)902322(5)41.8031.01312720.32 0.20 0.151.78-25.02-8h8, -27k18, -16l1558042048 R(int) = 0.1711Semi-empirical from equivalents0.8629, 0.7376Full-matrix least-squares on F22048 / 438 / 1811.000R1 = 0.1713, wR2 =0.4970R1= 0.1887, wR2 = 0.51021.771, -0.949表2-2配合物2的部分键长()和键角()Cr(1)-O(3)1.948(11)Cr(1)-O(5)1.993(10)Cr(1)-N(3)2.083(13)Cr(1)-N(1)2.059(12)Cr(1)-O(1)1.966(11)O(3)-Cr(1)-O(1)#192.6(5)O(1)-Cr(1)-N(1)90.7(4)O(3)-Cr(1)-O(1)167.0(4)O(5)-Cr(1)-N(1)89.2(4)O(1)#1-Cr(1)-O(1)78.7(5)O(3)-Cr(1)-N(3)92.6(5)O(3)-Cr(1)-O(5)97.2(5)O(1)#1-Cr(1)-N(3)95.1(4)O(1)#1-Cr(1)-O(5)169.3(4)O(1)-Cr(1)-N(3)97.7(4)O(1)-Cr(1)-O(5)92.4(4)O(5)-Cr(1)-N(3)80.1(4)O(3)-Cr(1)-N(1)80.6(5)N(1)-Cr(1)-N(3)166.6(5)O(1)#1-Cr(1)-N(1)96.8(4)Cr(1)#1-O(1)-Cr(1)101.3(5)对称操作码: #1 x,y,-z+3/22.3.2配合物Cr2(OH)2(pca)43H2O的晶体结构配合物Cr2(OH)2(pca)43H2O中包含四个2-吡嗪甲酸、两个铬原子、两个OH-离子和三个游离的水分子,配合物中两个铬原子均为六配位。Cr1与两个2-吡嗪甲酸的N1,N3原子和两个OH-离子的O1、O2原子配位,形成两个稳定的五元环,构成八面体的赤道面,键长Cr1-O1为1.930 ,Cr1-O2为1.942 ,Cr1-N1为2.067 ,Cr1-N3为2.067 。来自于两个2-吡嗪甲酸的羧基O3、O5原子占据八面体的两个轴向配位点,键长Cr1-O3为1.972 ,Cr1-O5为1.975 ,键角O(3)-Cr(1)-O(5)为167.54,Cr1处于变形八面体配位环境中。Cr2与两个2-吡嗪甲酸的羧基O7,O9原子和两个OH-离子的O1, O2原子配位,形成两个稳定的五元环,构成八面体的赤道面,键长Cr2-O1为1.947 ,Cr2-O2为1.946 ,Cr2-O7为1.967 ,Cr2-O9为1.961 ,来自于两个2-吡嗪甲酸的N5,N7原子占据八面体的两个轴向配位点,键长Cr2-N5为2.051 ,Cr2-N7为2.050 ,键角N(5)-Cr(2)-N(7)为166.62,Cr2处于变形八面体配位环境中。O1, O2原子桥连两个铬原子形成平面四边形,键长Cr2-O1为1.947 ,Cr2-O2为 1.946 ,键角O(1)-Cr(2)-O(2)为79.45(11),Cr(2)-O(2)-Cr(1)为99.8217。配合物Cr2(OH)2(pca)43H2O分子间存在C-HO氢键作用,分子间通过C19-H19O6(CO)之间的距离为3.374 ,键角为136.379)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18。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复合物结晶Cr2(OH)2(pca)43H2O属于单斜晶系,Cr1()离子显示出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与O(1),O(2),N(1),N(3)形成基面,O(3),O(5)占据轴向位置。两种Cr(pca)单位由两个羟基配位体桥连,得到0.2975nm的铬与铬的分离结构。Cr(1)-Cr(2)-O(1)-O(2)桥接单元几乎为平面。O(1)和O(2)的偏离距离基底为0.0045nm。Cr(1)-O(1)-Cr(2)和Cr(2)-O(2)-Cr(2)角分别为100.25(12)和99.84(12),而O(1)-Cr(1)-O(2)和O(1)-Cr(2)-O(2)的角度为79.96(11)和79.45(11),这些参数在12个以前表征的双(-羟基)-桥连二聚体的核心间距和角度的范围内如下:Cr-Cr,0.2949-0.3086nm;Cr-OH,0.1911-0.1988nm;Cr-O-Cr,97.57-104.08;O型的Cr-O,75.92-82.40。在二聚体中没有晶体学上的对称性;在二聚体(Cr1)的一侧上,吡啶类化合物彼此是顺式的并且反向交联氢化氢基团;在另一侧(Cr2)上,它们彼此反转并与桥连氢氧基反应19-21。分子内分子O-HO和O-HN键稳定。在晶体结构中,复合分子和水合溶剂分子通过O-HO和O-HN氢键相互作用连接成三维网络22。图2-3配合物2的分子结构图(为清晰起见删除所有氢原子)图2-4配合物2的二维网状结构表2-3配合物2的晶体学数据及修正参数Empirical formulaFormula weightTemperatureWavelength()Crystal systemSpace groupa ()b ()c ()a () ()g ()V (3)ZD (gcm-3) (mm-1)F (000)Crystal size (mm) range ()Limiting indicesReflection collectedIndependent reflections (Rint)Absorption correctionMax. and min. transmissionRefinement methodData/restraints/parametersGOFR1 and wR2 I 2(I)R1 and wR2 (all data)Largest diff. Peak and hole (e -3)C20H20Cr2N8O13684.44298(2)0.71073MonoclinicP2(1)/c15.6635(15)8.4770(6)19.7460(18)9090.6450(10)902621.7(4)41.7340.91313920.49 0.31 0.181.30-25.02-18h16, -10k9, -22l23131614619 R(int) = 0.0379Semi-empirical from equivalents0.8530, 0.6633Full-matrix least-squares on F24619 / 0 / 3881.000R1 = 0.0448, wR2 = 0.1138R1= 0.0746, wR2 = 0.14150.882, -0.387表2-4配合物2的部分键长()和键角()Cr(1)-O(1)1.930(3)Cr(2)-O(2)1.946(3)Cr(1)-O(2)1.942(3)Cr(2)-O(1)1.947(3)Cr(1)-O(3)1.972(3)Cr(2)-O(9)1.961(3)Cr(1)-O(5)1.975(3)Cr(2)-O(7)1.966(3)Cr(1)-N(3)2.067(3)Cr(2)-N(7)2.049(3)Cr(1)-N(1)2.068(3)Cr(2)-N(5)2.051(4)O(1)-Cr(1)-O(2)79.96(11)O(2)-Cr(2)-O(1)79.45(11)O(1)-Cr(1)-O(3)94.71(11)O(2)-Cr(2)-O(9)94.75(12)O(2)-Cr(1)-O(3)93.80(11)O(1)-Cr(2)-O(9)172.58(12)O(1)-Cr(1)-O(5)94.47(11)O(2)-Cr(2)-O(7)169.70(12)O(2)-Cr(1)-O(5)96.11(11)O(1)-Cr(2)-O(7)91.41(12)O(3)-Cr(1)-O(5)167.52(11)O(9)-Cr(2)-O(7)94.73(13)O(1)-Cr(1)-N(3)171.77(12)O(2)-Cr(2)-N(7)92.41(12)O(2)-Cr(1)-N(3)93.99(12)O(1)-Cr(2)-N(7)95.21(12)O(3)-Cr(1)-N(3)80.03(12)O(9)-Cr(2)-N(7)80.32(13)O(5)-Cr(1)-N(3)91.71(12)O(7)-Cr(2)-N(7)93.14(13)O(1)-Cr(1)-N(1)95.28(12)O(2)-Cr(2)-N(5)96.05(13)O(2)-Cr(1)-N(1)173.73(12)O(1)-Cr(2)-N(5)96.55(12)O(3)-Cr(1)-N(1)90.63(12)O(9)-Cr(2)-N(5)88.61(13)O(5)-Cr(1)-N(1)80.12(12)O(7)-Cr(2)-N(5)80.18(14)N(3)-Cr(1)-N(1)91.14(12)N(7)-Cr(2)-N(5)166.60(13)Cr(1)-O(2)-Cr(2)99.85(12)2.4结果与讨论通过对2-吡嗪甲酸与金属铬反应的研究,我们得到具有单晶结构的配合物Cr2(OH)2(pca)4 和Cr2(OH)2(pca)43H2O,在两种配合物中铬原子均处于六配位的环境中,分子间通过C-HN氢键作用组装成一维链状和二维网状结构。结 论通过对实验所得配位物进行结构研究,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在含羧基的杂环配体中,氮原子和氧原子均与金属进行了配位,并与金属离子之间形成了结构与性质稳定的五元环,吡嗪酸类配体还可以通过吡嗪环上1,4位的氮原子和羧基上的氧原子与金属离子进行桥联作用,形成一维、二维乃至三维聚合物结构。2同样的金属及配体,在不同的投料配比条件下,可以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