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预告登记_第1页
论预告登记_第2页
论预告登记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预告登记薛宝国(政法学院,法学专业,2004级1班,041210048) 摘要:预告登记是不动产登记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于保全不动产物权的请求权、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信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该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预告登记的基本理论,主要对预告登记的概念、特点和性质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为预告登记的主要内容,分别对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效力、发生及消灭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第三部分为对我国预告登记的思考,肯定了预告登记制度在我国确立的积极意义,并对其完善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关键词: 预告登记;物权变动;物权;债权 On the Advance Notice RegistrationXue Bao-guo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Law ,Class 1 Grade 2004, 041210048)Abstract: The predicting resignation is a kind of important institutions of the immovable property registration. It is important for maintaining the future actions of the real estate right, the rights of the persons, the security of transference and the credit of economy.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regulated the basic concepts. It regulated the concept, feature and n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regulated the main mechanism of the advance notice registration. The author comments on the range, effects, happening and disappear of the advance notice registration. The third chapter regulated the thinking about the advance notice registration in our country. It affirmations the value of the system and suggests to perfect it.Key words: advance notice registration; alteration of real right; real right; obligatory right 引 言预告登记是大陆法系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它通过赋予债权请求权以物权的对抗效力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它起源于普鲁士法,在德国、日本、瑞士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物权法第二十条对预告登记也作了规定,由此而确立了预告登记制度。目前,我国的不动产立法尚不完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在商品房预售市场中存在一定的混乱。预售人在商品房尚未建成而不能进行不动产登记的情况下,将一房卖与多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处于弱势地位的预购人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房屋作为人们最重要的生活资料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利益受到侵害、不能得到房屋的预购人的利益仅仅进行债权法上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法律特设了预告登记制度,它通过将债权请求权进行登记,使其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使出卖人与第三人所为的有害于债权的行为无效,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权利。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预告登记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物权法第二十条关于预告登记的规定进行了分析,对其进一步地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一、预告登记的基本理论(一)预告登记的概念 预告登记,即为保全将来的不动产物权的变更、转让和消灭的请求权而进行的登记。它将债权请求权予以登记,使其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使妨害其不动产物权登记请求权所为的处分无效,以保障将来本登记的实现。预告登记是与本登记相对应的一项登记制度。本登记是已经完成的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是现实物权的登记,实质是终局登记,当事人所期待的物权变动效果得以实现。预告登记是相对于本登记而言,它所登记的不是现实的不动产物权,它是在确定的财产权登记条件还不具备时,为了保全将来财产权变动能够顺利进行而就与此相关的请求权进行的登记。王轶.物权变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65. 预告登记制度是由德国中世纪民法所创立的一种制度,由于预告登记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不动产物权变动中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且便利于法院判决的执行,因此为各国立法所规定。但各国对预告登记的称谓并不一致,德国民法典中设有预告登记和异议登记;瑞士民法典中把债权的预告登记、处分权限制的预告登记和假登记三种类型的登记统一称为预告登记,其中前两种相当于德国的预告登记,后者相当于德国的异议登记;日本民法典中和德国预告登记相对应的是假登记,但日本民法中也有预告登记,相当于德国的预告登记。陈华彬.外国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130.我国的预告登记的概念来源与德国,学术界将预告登记翻译为“预先登记”、“预登记”、“暂先登记”等,我国物权法使用了“预告登记”这个词,统一了其称谓。(二)预告登记的特征 综合各国立法以及我国物权法第二十条对预告登记的规定来看,预告登记具有以下特征:1.担保性预告登记的担保性,即预告登记的目的在于保护将来实现债权。申言之,预告登记是一种必须在不动产登记簿上登记的担保手段,它是为了保障债权人实现其进行物权权利变更的债权请求权。它限制债务人的权限,使得债权人在债务人违反义务进行处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物权。王志红.关于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9):58.因此,物权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句规定,“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2.从属性预告登记的从属性,即债权请求权的存在是进行预告登记的前提条件。申言之,只有存在债权请求权时才能进行预告登记,如果以取得、变更和消灭不动产物权为目的的债权请求权因履行、免除、诉讼时效经过、债权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等原因而消灭时,则预告登记也随之自动消灭;当债权请求权已经获得实现时,预告登记也依法消灭;如果不动产因法院的判决、政府的征收而办理了新的登记时,预告登记也归于消灭。基于此,物权法第20条第2款规定“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此处预告登记不能单独转让而必须随同被担保的债权而转让,此时受让人有权申请登记机关进行更正登记。3.优先性预告登记的优先性,即预告登记后,债权请求权便取得相对于同一标的物上其他未经预告登记的债权请求权优先行使的效力,并可以排斥某些影响其实现的物权。物权具有排他性,但债权的平等性允许同一标的物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质相同的债权并存。某一债权请求权进行预告登记后,也并不排斥其他与其内容相同的债权请求权的存在,而只是取得了优先于其他债权请求权行使的顺位。即使有些并未预告登记的债权请求权行使完毕,并完成了物权登记,也不妨碍经过了预告登记的债权请求权的行使,并且与之内容冲突的部分无效。物权法对此未作具体规定。(三)预告登记的性质预告登记的性质,在理论上存有一定的争议,在我国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一认为,预告登记通过使被登记的请求权具有明显的物权效力强化债权,属于一种典型的物权化的债权,王泽鉴.民法物权(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8.此说为通说。 其二认为,预告登记仅仅是一种登记法上的制度,在不动产登记簿上予以记载后,以保全对不动产物权请求权为目的,产生了可以对抗事后意欲发生物权变动的第三人的特别效力。王泽鉴.民法物权(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65.其三认为,预告登记产生期待权的效力,它仅仅保护预告登记权利人将来取得的权利,权利人并不能立即获得直接的支配权。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55.我国物权法实际上采纳了第一种观点,强调预告登记在实体方面上对登记簿上记载的物权人的处分权的影响和对预告登记人债权的强化作用。因此,预告登记是债权物权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所谓债权物权化,是指债权具备了物权的某些效力。从各国法律的规定来看,预告登记的对象基本上是限于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请求权,这种请求权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行为产生的,权利人虽有权请求义务人将不动产物权转移给权利人,但并不能完全阻止义务人对不动产物权再行处分,因此,这种请求权应依然属于债权的性质。但是,如果不对义务人的行为予以限制,则权利人的权利就很难得到保障,因此,通过预告登记制度来预防这种危险,使得违反预告登记的债权处分权无效。这种无效使预告登记的请求权经过公示后具备了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从而使得这种债权请求权具备了物权的排他效力。可见,预告登记使得债权请求权具备了物权的效力,形成了债权物权化的现象。房绍坤,吕杰.创设预告登记制度的几个问题J.法学家,2006(2):53-54.11二、预告登记的主要内容(一)预告登记的范围预告登记的范围即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设立了该制度的国家对此均有规定。从各国规定来看,除日本的预告登记适用于保全物权和债权的请求权外,德国、瑞士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预告登记仅适用于保全债权的请求权。在我国物权法中并未作详细的规定,只笼统地规定“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这一规定是非常模糊的。为使预告登记能真正涵盖需要保全的请求权,发挥预告登记制度的应有功能,应当将预告登记的范围予以明确。杨立新,宋志红.预告登记的性质、效力和范围探索J.法学杂志,2003(5):76-78.本文根据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规定将预告登记的范围归纳为三类:1.保全目的在于移转或消灭不动产物权的请求权不动产物权的移转请求权,表现为因土地或建筑物所有权及他项权利的让与,例如因买卖合同产生的所有权移转请求权、因抵押协议产生的抵押权设定请求权等,都可以申请预告登记。不动产物权的消灭请求权,是指涂销权利的请求权,例如在抵押法律关系中,因抵押人清偿了债务,由此产生的涂销抵押权的请求权,该项权利可以申请预告登记。2.全不动产物权内容或顺位变更的请求权不动产物权内容的变更,包括土地使用权存续期间的变更,抵押权所担保债权范围的变更,典权回赎期限的变更等,享有上述变更请求权的权利人均可申请预告登记。不动产顺位的变更,以抵押权为例,在同一不动产上设有第一顺位的抵押权人甲和第二顺位的抵押权人乙,如甲承诺向乙让与优先顺位,则乙依此让与享有对第一顺位抵押权人甲的优先顺位让与请求权,为保全该项让与请求权,可以申请预告登记。3.保全附条件或或附期限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请求权当事人可以特别约定不动产的物权变动附条件或者附期限,并就条件的成就或者期限的到来发生效果,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的请求权可以申请预告登记。例如,甲将房屋借给乙居住,双方约定待借用期间届满时,甲将房屋出卖于乙,在此情形下,乙可以就附有期限的房屋所有权的移转请求权申请预告登记。(二)预告登记的发生预告登记的发生,是指预告登记权利人根据义务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向登记机关申请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请求权纳入登记,由登记机关在不动产登记簿上予以记载的事实。因为预告登记的效果是使债权请求权具有某些物权的性质,因此,预告登记的发生并非可以由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来决定,而是具有无权法定的性质,由法律对其成立要件加以规定。预告登记通常要具备以下要件:1.实质要件预告登记的实质要件,即登记机关所要审查的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存在旨在引起物权变动的债权合法;(2)物权的名义权利人与债权的义务人具有同一性;(3)登记名义人同意办理预告登记。预告登记的目的在于保全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债权请求权,因此预告登记的发生,首先应存在引起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合法的债权行为。另外,当物权的名义权利人与债权的义务人具有同一性,且登记名义人同意办理预告登记,这就可以初步判断登记名义人的处分行为属于有权处分。因此,在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时就可以初步判定预告登记的实质要件已经具备。于海涌.论不动产登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72-273.2.程序要件预告登记的程序要件,即预告登记的发生所需经历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当事人提出预告登记的请求。预告登记可以由登记名义人和债权人共同提出,也可以由债权人单独提出,但必须同时向登记机关提交登记名义人同意办理预告登记的书面证明。当事人在提出预告登记的申请时,还应提交相应的材料,用以证明自己权利的合法性,并便于登记机关审查与决定登记。(2)登记机关的审核。登记机关主要审查登记申请是否符合预告登记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3)将预告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中登记注册。登记申请经审查后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登记机关应为其办理登记,将该预告登记记载于登记簿中,此为预告登记成立的标志,也是预告登记发生效力之时。(三)预告登记的效力预告登记的效力是指不动产债权请求权经过预告登记对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的行为产生的法律拘束力。预告登记的效力是预告登记的核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全债权的效力预告登记保全债权的效力,即预告登记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违背预告登记的处分行为无效。其大致表现为:在预告登记设定后,预告登记义务人实施的处分行为将使预告目的不能实现时,该处分对于预告登记权利人没有法律效力。这实际上限制了预告登记义务人的处分权,从而为预告登记保全的债权请求权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关于处分行为的无效,在立法例上有几种选择,如禁止其后的登记、禁止登记名义人再为处分或采取相对无效主义。刘生国.预告登记制度及其在我国的创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154-156.物权法第20条第1款规定“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显然,我国物权法采取的是绝对无效的观点。申言之,预告登记后,登记名义人处分不动产时,其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的债权效力不受影响,但是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这一规定对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确立预告登记保全债权的效力是十分必要的。2.保全顺位的效力预告登记保全顺位的效力,是指由于预告登记已经表明了被担保的请求权经过履行后将要产生某种不动产物权,因此将来该物权一旦产生后就会取得预告登记所具有的顺位。德国民法典第883条第3款规定:“以转让某项权利为请求权的标的时,该项权利的顺位按预告登记日期加以确定。”日本不动产登记法第7条规定:“本登记的顺位依假登记的顺位而定”。可见,预告登记保全顺位之效力即保全将来本登记的效力。当预告登记推进为本登记时,该本登记的权利,位于预告登记后,本登记前所为之一切权利之前。物权法对预告登记的保全顺位效力没有规定。3.破产保护的效力预告登记破产保护的效力,又称为预告登记的满足效力,基于该效力,经预告登记的请求权可以在不动产物权人陷于破产时对抗其他债权人,从而使预告登记所保全的请求权得以实现。在相对人已破产,但请求权的履行期限尚未到来或者履行条件并未具备时,权利人可以将作为请求权标的的不动产不列入破产财产,从而使请求权发生指定的效果。房绍坤,吕杰.创设预告登记制度的几个问题J.法学家,2006(2): 53-54.德国破产法第24条规定:“为保全破产人的土地权利,或破产人所为登记的权利让与、消灭,或权利内容、顺位变更请求权,在登记簿内记入预告登记时,债权人对破产管理人得请求履行。”日本民法中,所有权转移的假登记与本登记之间,作为标的的不动产被编入破产财团时,仍无碍于办理本登记。如办理了本登记,得以其所有权的取得权对抗破产债权人。这一效力,应同样适用于相对人死亡,其财产纳入继承程序的情形,即继承人不得以继承为由要求涤除预告登记。我国法律对此亦无相关规定。4.预警的效力预告登记之预警效力与其保全权利之效力以及保全顺位之效力一脉相承,正是因为预告登记具有权利保全和顺位保全之效力,因此预告登记在本登记前对于第三人具有预警的作用。第三人不得无视预告登记的存在,相反,其应通过预告登记认识到预告登记权利人日后为本登记的可能性,从而不为妨害预告登记所保全的权利(或权利顺位)之行为,而且,第三人也不能以不知预告登记为由为善意之抗辩。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57.预警效力是预告登记的应有之义,物权法对此未作规定。(四)预告登记的失效预告登记的失效是指在既存的登记中,基于原始的或事后的理由而使登记的事项不适法,从而消灭登记的行为。预告登记失效的标志就是其在登记簿中的记载被涂销。我国物权法第20条第2款对预告登记失效的原因作了规定: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综合来说,预告登记失效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请求权不存在或消灭预告登记对其保全的请求权具有依附性,随着请求权状态的改变而变动。当请求权消灭时,预告登记所依据的法律关系无效或撤销,预告登记的效力也溯及既往地消灭。另外,预告登记所依据的假处分命令被取消时,预告登记亦归于消灭。鲍尔施蒂尔纳德.德国物权法(上册)M .张双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43.2.预告登记的目的实现预告登记只是对不动产物权请求权的登记,其本身并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只有将来本登记时,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预告登记的命运与效力依赖于将来的本登记,转化为本登记是预告登记消灭的正常状态。当预告登记推进到本登记后,预告登记自然失效。3.除斥期间的经过由于预告登记一经完成,就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义务人与第三人之后发生的物权关系将受到影响。预告登记所保全的权利人届时若不行使其权利,法律就没有必要保护“权力上的睡眠者”,应当赋予义务人及其利害关系人涂销预告登记的权利,王洪亮.不动产物权登记立法研究J.法律科学,2000(2):40-43.预告登记由此而消灭。4.权利的抛弃预告登记是对债权提供的保障措施,其源于预告登记权利人的意志,预告登记权利人自愿放弃其权利,同意义务人实施违背预告登记的处分时,预告登记不产生对抗力,处分对权利人发生法律效力。当然,抛弃预告登记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限。需要强调的是,预告登记的失效并不意味着预告登记权利人的本登记的登记请求权也同时失效。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权利人因为各种原因怠于及时申请本登记,导致三个月的期间届满,在此之后,预告登记失效。此时,虽然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人重新获得处分的权利,的确增加了权利人最终实现物权变动请求权的风险,但这并不妨碍权利人直接依据其在先的法律行为要求变更登记。从这个角度出发,预告登记失效的法律后果首先是解除了登记簿上记载的预告登记义务人的处分限制,其次是减弱了预告登记权利人取得物权的保障。朱岩、高圣平、陈鑫. 中国物权法评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2.三、对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思考 (一)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确立及其意义从预售商品房合同的登记制度到地方立法中的预告登记制度,到最后物权法中预告登记制度的确立,我国预告登记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极长的过程。过去由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统一的物权法,而实践中对预告登记制度又确有需要,一些地方性法规纷纷出台,但由于上位法的缺位,导致各个地方性法规关于预告登记的规定有很大的差别。我国新颁布的物权法建立了预告登记制度,预告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登记制度中的一个革命性的亮点,这是国家立法中第一次明确对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作出规定,它规定了预告登记的范围、登记的效力和消灭的原因,至此,对于将来发生的不动产物权的发生、转让和消灭,权利人可以进行预告登记来保全自己的请求权,以实现将来的物权变动。在我国创设预告登记制度大体上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能更好地协调物权与债权的利益虽然传统法理赋予了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但法律在保障物权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在价值、使用价值上的不可替代性,当合同相对人所期待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对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时,作为利益平衡的机制的法律,应当认可这种变动对相对人的意义,并以法律予以保障。王利明.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预告登记通过将物权变动请求权物权化的方式,将物权法的规则施于债权法,通过赋予债权法上的请求权以排他的物权效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当前的所有权人及其他物权人的处分权,以维护其利益,符合现实生活的迫切需要。2.有利于实现交易安全,减少交易成本为了防止交易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保证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交易双方充分了解交易客体的权属情况是基本前提。假如缺乏信息公告制度,当事人势必会投入精力和费用去调查、了解,这不仅增加交易成本阻碍交易关系,而且会给欺诈行为提供机会,扰乱交易秩序。预告登记制度本身就是物权公示的种类之一,通过预告登记可以告知潜在的交易方该不动产上已设立具有排他性权利的事实,警示第三人若从事与之相冲突的物权变动将被确定为无效,从而减少了交易费用,达到维护交易安全的目的。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47.3.有利于健全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我国民法通则第72条及合同法第133条规定,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移转,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不动产物权变动属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我国一些法律仅就不动产物权变动粗略地规定了应当登记,否则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但并未建立健全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在国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规定了预告登记、异议登记及更正登记等,与不动产的本登记构成了完备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为建立完善的不动产制度,全面保护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创设预告登记制度。(二)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完善我国的预告登记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物权法第二十条对预告登记的范围、效力和消灭做出了规定,但只有一个条文,相对于德国民法典的六个条文和瑞士民法典的四个条文来说就显得十分单薄,这些规定还是比较原则性、概括性,缺乏操作性,还要在具体的不动产登记立法中对预告登记进行详细规定。我国预告登记制度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完善:1.预告登记发生的条件方面根据相关的物权法理论,预告登记的发生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当事人同意时纳入登记;二是因为请求权处于不诚实的行为造成的危险中而需要保全时,根据单方面的申请由法院发布命令而予以登记。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57.德国、日本的法律中都有相关的规定。而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二十条的规定,预告登记发生的条件是“按照约定”,即债务人书面同意后,其有协助权利人登记的义务。但是,如果债务人不同意或不协助时,债权人的利益应如何保护,物权法则未作规定。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承认法院的临时处分命令可以产生预告登记的效力,即可以通过单方面的申请由法院决定发生命令而予以登记。2.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方面在德国民法上,可以依预告登记保全的请求权包括:以不动产物权的得丧、变更、消灭为目的的请求权以及附期限或附条件的请求权两种。参见德国民法典第883条第1款.关于我国台湾预告登记制度的适用范围,根据台湾的通说一般归纳为五条,即为保全土地移转之请求权、为保全土地权利使其消灭之请求权、为保全土地权利内容变更之请求权、为保全土地权利次序之变更之请求权、为保全附条件或期限之请求权。王泽鉴.民法物权(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65.参考文献:1王泽鉴民法物权(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6-131.2王利明.物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10-215.3孙宪忠.论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53-454.4王轶.物权变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64-187.5李昊,常鹏翱.不动产登记程序的制度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27-445.6于海涌.论不动产登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64-281.7 朱岩,高圣平,陈鑫. 中国物权法评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7-142.8陈华彬.外国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130-132.9曼弗雷德沃尔夫德.物权法M.吴越、李大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07-218.10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82-283.11房绍坤,吕杰.创设预告登记制度的几个问题J.法学家,2006(2): 53-54.12王利明.试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J.民商法学,2006(1):25-28.13杨立新,宋志红.预告登记的性质、效力和范围探索J.法学杂志,2003(5): 76-78.14杨健.我国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之若干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6(9): 89-91.15杨丽娜.预告登记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16赵悦.预告登记制度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谢 辞又是一年草长莺飞,悠悠四载,转瞬即逝。每每想到即将离开菁菁校园,告别亲爱的老师与同学,不免黯然神伤。但能够在鲁东大学完成我的本科学习,初步踏上法学研习之路,又心有所慰。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为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吴万军老师在论文写作期间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论文从选题、提纲草拟到初稿、定稿,无不凝聚着吴老师的心血!感谢周围的朋友对我的鼓励与支持,有了他们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完成这篇论文,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最后感谢我的父亲母亲,感谢他们在我身后一贯地默默关爱与付出!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