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王各庄5.0Mta动力煤选煤厂初步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王各庄5.0Mta动力煤选煤厂初步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王各庄5.0Mta动力煤选煤厂初步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王各庄5.0Mta动力煤选煤厂初步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王各庄5.0Mta动力煤选煤厂初步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目录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前言11 厂区概况21.1 项目隶属关系及地理位置21.2 工程地质和地震情况21.3 气候特征21.4 水源供应及排水条件32 原料煤基地42.1 煤源及煤质43 社会经济环境53.1 社会经济状况53.2 环境状况53.3 区域发展规划及有关政策53.4 地质资料54 煤层及煤质条件74.1 选煤厂类型及工作制度75 煤质资料综合与分析95.1 筛分资料综合与分析95.1.1 筛分试验资料审查,综合与灰分校正95.1.2 筛分资料综合结果分析105.2 浮沉资料综合与灰分校正115.2.1 浮沉资料综合115.2.2 浮沉资料的灰分校正115.2.3 方案一:13mm分级入选135.2.4方案二 混合入选245.2.5选煤方案的比较336选煤方法与工艺流程的制定346.1原则工艺流程制定346.2工艺流程过程367 选煤产品计算377.1 原煤准备作业计算377.1.1 预先筛分作业377.1.2 手选作业:377.1.3 破碎387.2 分选指标的计算387.3 介质流程计算407.3.1 流程计算所需的各项指标407.3.2 给料中煤泥水计算417.3.3 产品的平均粒度和密度计算417.3.4 补加浓介质性质计算427.3.5 工作介质性质计算427.3.6 旋流器一段分选作业计算437.3.7 精煤脱介作业计算457.3.8 旋流器二段分选作业计算487.3.9 中煤脱介作业计算507.3.10 矸石脱介作业计算527.3.11 分流量、补充水及补加浓介质量计算557.3.12 煤泥旋流器分选作业计算567.3.13 精煤段磁选作业计算587.3.14 粗煤泥筛分作业计算597.3.15 中煤段,矸石段磁选作业计算604.3.16 浓缩作业计算627.3.17 补加新介质及稀释用水量计算627.4 数质量流程计算647.4.1 精煤段647.4.2 中煤段717.4.3 矸石段737.5 水量计算768 工艺设备选型与计算788.1 设备选型与计算的任务和原则788.1.1 设备选型的原则788.1.2 不均衡系数的选取788.2 原煤准备作业设备的选型与计算798.2.1 预先设备筛分选型与计算798.2.2 破碎设备798.3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808.4煤泥重介质旋流器808.5 脱介设备选型与计算818.5.1 精煤脱介筛分设备选型与计算818.5.2 中煤脱介筛分设备选型与计算818.5.3 矸石脱介筛分设备选型与计算828.6 分级设备选型与计算838.7 脱泥筛858.8 磁选机858.9 介质桶868.10 离心脱水机设备878.10.1 浓缩设备选型878.10.2 压滤设备选型888.11 辅助设备的选型与计算898.11.1 输送机的选型计算898.11.2 给煤机的选型计算968.11.3 水池的选型与计算968.11.4 泵的选型计算969 主要生产车间工艺布置989.1 原煤受储车间工艺布置989.1.1 受煤车间的工艺布置989.1.2 储煤仓的工艺布置989.2 筛分车间工艺布置989.3 三产品重介洗煤车间工艺布置989.4 产品装车仓工艺布置9910 车间和厂区工作环境和环境保护10010.1 粉尘的危害与防治10010.1.1 粉尘的形成及其危害10010.1.2 粉尘的治理10010.2 噪音的危害与防治10110.3 工业场地环境保护与绿化10110.3.1 选煤厂污染及其控制10110.3.2 厂区绿化10211 选煤厂技术经济指标10311.1 选煤厂劳动定员编制10311.1.1 选煤厂生产工人劳动定员明细表10311.1.2 劳动定员汇总表10311.2 设计成本计算10411.2.1 总成本10411.3 分离后成本10511.4 工程概算10611.5 经济评价10711.5.1 总利润10711.5.2投资利润率10711.5.3 投资收益率10811.5.4投资回收期1081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811 结论110致谢111参考文献112附录A113附录B116前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少,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呈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各地区的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分布也不理想。我国炼焦煤的特点是:分布不均。山西省炼焦煤储量占全国54.52%,其他地区储量不大;煤种比例与需求相比极不协调。气煤储量占炼焦煤保有储量比例较大。各煤种质量及可选性差别较大。炼焦用煤的质量指标为:灰分,一般焦炭灰分每升高1%,炉渣量约增加3%,每吨生铁消耗焦炭量增加1.7%2.0%,生铁产量约降低2.2%3.0%,炼焦用煤灰分一般控制在10%以下,最高不超过12.5%,炼焦配煤的灰分最高不超过16%;硫分,焦炭含硫会高会增大生铁的热脆性,通常焦炭硫分每增加0.1%,煤炭消耗量增加1.2%2.0%,生铁产量减少2%,此外,煤炭含硫量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选煤是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原煤的洗选加工,减少原煤中的含矸量,改善煤炭资源的质量。根据煤种不同,洗选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不同规格的产品。因此选煤可以很好的提高煤炭利用率,节约能源,以此给企业带来罪的经济效益。所以建立选煤厂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1世纪以来,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大力推广高效、无公害的洁净煤技术,使得我国选煤工艺不断更新完善及选煤选厂和设备向大型化、合理化发展,选煤工业和选煤技术迅速发展。煤炭经过洗选,工业锅炉或窑炉按设计要求燃烧块煤,可节煤18左右,减少烟尘排放量40以上;可见,用户使用经过洗选加工后的煤炭,其节能效果相当显著,并且由燃煤产生的烟尘和SO2的排放量也相应减少化。因此,应加大煤炭洗选力度,使用户用上符合自己质量要求的产品,既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节约矿产资源。本设计任务是设计处理量为5.0Mt/a的矿区型动力煤选煤厂,工作制度为330天/年,16小时/天,采用三班制,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对原煤的煤质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评定原煤的可选性。制定原煤分选工艺流程,进行流程计算以及工艺设备的选型与计算,对厂房进行工艺布置,绘制主要生产车间的剖面图,最终对本次设计进行技术经济评价。1 厂区概况1.1 项目隶属关系及地理位置王各庄矿位于唐山市东北部,距唐山市约30Km,有专用铁路、公路与外界相通。地处华北北部,临近京、津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向南、向东毗邻天津港、京唐港,紧邻古冶车站和京津唐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图.1-1 地理位置图Fig.1-1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map1.2 工程地质和地震情况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提供的地震动参数区划,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1.3 气候特征区内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季干燥、夏季湿润、降水集中、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等特点。全年平均气温在10-11.3之间,年最高气温38.1,最低-19,全年最低气温一般在每年的一月份,平均-15.4。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春季少,时有早春。年平均降水量554.9mm,年最大降水量934.6mm,年最小降雨量372mm,日最大降雨量186.8mm,年最大蒸发量2714.3mm,年最小蒸发量360.4mm。当地的风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受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影响,该地区盛吹西北风;夏季,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春秋两季是冬季风和夏季风的过度季节,风向多变。1.4 水源供应及排水条件选煤厂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水源取自自备矿井水,选煤厂电源接自矿井电源。2 原料煤基地王各庄矿筹办于1906年,兴建于1909年,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老矿。煤的牌号为肥煤,采用炮采和综采基本实现机械化采煤生产。2.1 煤源及煤质煤的牌号为肥煤,采用炮采和综采基本实现机械化采煤生产。一、建设规模开滦有限责任公司王各庄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后年处理原煤能力180万吨,属大型选煤厂。二、工作制度工作制度为每年工作330天,每天工作16小时。两班生产,一班检修。三、生产能力年处理原煤能力500万吨,日处理能力15151.52吨,小时处理能力946.97吨。3 社会经济环境3.1 社会经济状况古冶区内有部属、省、市大中型企业30余家、区属企业46家,乡、街企业92家,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村办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669家。主要产品有煤炭、钢铁、水泥、耐火材料、陶瓷、医药、纺织、服装等300多个品种。古冶区农业前景广阔,全区耕地面积12万亩、水浇地面积4.3万亩,高效益菜地1万亩,果园2.46万亩,养殖水面1万亩,开发潜力较大。1988年,古冶区被国家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区内已有外商投资企业29家,实际利用外资1212万美元,产品出口企业34家,年可创汇500万美元,外贸交货值超过2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3.2 环境状况煤炭的地面运输及存贮对环境造成污染。选煤厂的建设本身就是一项节能环保工程。煤炭通过洗选后,减少了煤炭中的杂质和矸石量,提高了产品质量及发热量,减少了矸石等杂物运输而消耗的能源,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污染。3.3 区域发展规划及有关政策为减少燃煤造成的SO2排放,减少矸石长距离运输造成的运力浪费,必须提高煤炭质量。选煤厂技术改造工程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有关政策。3.4 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位于唐山市古冶区王各庄矿院内,地貌上属于山前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场地内未发现河道、沟、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地层基本稳定。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水,该场地附近无污染源且远离污染源,根据以往工程经验,该场地土无腐蚀性,故设计施工时可不考虑本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混凝土中钢筋、钢结构等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场区内一层杂填土层力学性质差异性大,呈松散状,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建议以第二层粉土作为地基持力层,并对基础底面以下进行换填处理,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内无可液化土层,场地标准冻深为0.80m。4 煤层及煤质条件4.1 选煤厂类型及工作制度本选煤厂为动力煤煤选煤厂,设计生产能力5.0Mt/a,精煤主要用于炼焦。选煤厂每年工作天330d,日工作小时数16h ,两班生产(每班作业8h),一班检修。开采甲乙两层煤,按固定比例混合入选,粒度和密度组成见筛分和浮沉试验结果表,煤层系数:KA=0.5;KB=0.5。4.1.1 原煤筛分试验结果表表4-1 A煤层筛分试验结果表Tab.4-1 A coal screening test results table粒级/mm产物名称产率质量占全样/筛上累计/Ad/100手选煤2.0121.66夹矸煤4.7355.76硫铁矿-矸石3.9894.07小计10.7210.7263.5910050手选煤3.6021.47夹矸煤5.5255.61硫铁矿-矸石3.6691.65小计12.7823.5056.3150合计23.5023.5059.635025煤22.5046.0050.272513煤18.4264.4240.02136煤15.8280.2438.1563煤9.1389.3737.1430.5煤7.7397.1034.110.50煤2.90100.0034.1605076.5041.48毛煤总计100.0045.75原煤总计92.36表4-2 B煤层筛分试验结果表Tab.4-2 B coal screening test results table粒级/mm物名称产率(%)灰分(%)硫分(%)5025煤17.0064.312513煤17.8060.13136煤18.6044.001.2763煤16.0032.502.4830.5煤15.8021.401.060.50煤14.8025.310.85500合计100.0042.151.31毛煤总计100.00原煤总计(除去大于50mm级矸石和硫铁矿)100.005 煤质资料综合与分析5.1 筛分资料综合与分析5.1.1 筛分试验资料审查,综合与灰分校正1)对原始大筛分资料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审查,将错误的数据和结果改正过来,然后根据入选比例将所有入选煤层大筛分资料综合成一个结果。当原煤最大粒度大于入选上限,对大于入选上限的煤需要进行破碎后入选时,须对破碎级那部分煤的筛分试验资料进行综合。对于缺少大于入选上限煤的破碎筛分资料时,则假设破碎后的粒度组成与同煤层原煤自然级粒度组成相同,各粒度级灰分用大于入选上限灰分进行校正。综合过程简单叙述如下:2)对于自然级来说,确定各层煤在入厂(选)原煤中所占的百分数表中,KA =50%,KB =50%,K=50%+50%=100%。将各层煤占本层煤的粒度级别分别换算成占入厂(选)原煤的百分数如表中第4栏和第7栏。3)将占全样各个数值按等粒级相加,即得原煤各粒级的含量。如表中。4)综合后各粒度级的灰分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例如,表中,第11栏各行为5)对于破碎级来说,从表中,可以确定破碎级各煤层在入厂原煤中所占的百分数其它各行各列的计算方法同自然级相似。两层原煤+50 mm破碎级综合表的灰分校正简略步骤如下:破碎级筛分资料的灰分校正是以实验前煤样的总灰分(+50 mm的灰分为26.24%),来校正筛分后的各粒级灰分。6)得知这些系数之后,然后重复用步骤2、3、4的方法,将破碎级资料用同样的方法换算成占入选原煤的百分数进行综合。7)将自然级和破碎级的数量和灰分进行综合,其结果填入表中。5.1.2 筛分资料综合结果分析图 5-1 原煤累积粒度特性曲线Fig.5-1 Coal particle size curve由表数据和图5-1可以进行煤质资料的分析:1)+50mm粒级情况:将+50mm粒级的煤采用分选的方法分开并进行分析实验,得到煤、矸石的含量和灰分。从综合的那栏数据可以得知原煤中含有夹矸煤,含矸等级为低矸等级。对于+50mm粒级,设置检查性手选,除去金属及杂物,即可满足精煤的灰分要求。无需设置机械排矸。2)各粒级含量分析:甲层煤及乙层煤各粒级的质量百分数差别较大,说明原煤粒度分布还算均匀。两层原煤大颗粒含量较少,而且灰分较高,说明煤质较坚硬。3)各粒级的质量分析:各粒级的灰分与原煤灰分差距比较小,说明原煤的粒度分布均匀。两层煤各粒级的的灰分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减小,这表明原煤的煤质脆比较易碎。4) 原煤主导粒级为502.5mm,产率为19.75%,灰分为56.31%;原煤次主导粒级为2513mm,产率为18.11 %,灰分49.90 %,两者均为洗选加工的主要处理对象。5.2 浮沉资料综合与灰分校正5.2.1 浮沉资料综合浮沉试验资料综合的原则与方法和筛分资料相似,是按等密度级综合的原则进行。简单叙述如下:1)将自然级、破碎级中各密度级所占本级质量百分数换算成占全样的质量百分数,然后按等密度级相加得该煤层自然级和破碎级0.550mm的综合浮沉质量百分数,如表2-4、表2-5和综合的密度级的灰分用加权平均法求出。2)将本层自然级和破碎级进行综合,只要将自然级和破碎级分别综合后的总量进行综合即可。3)将两层煤的自然级和破碎级分别综合得到浮沉资料。5.2.2 浮沉资料的灰分校正浮沉资料灰分的校正基本步骤如下:浮沉资料的校正通常采用调出量法。校正的基准为筛分综合表中的相应粒级综合校正灰分值为准。注意煤泥灰分不校正,则式中:灰分校正系数,此值可正、可负,%;筛分表中参加浮沉各粒级的综合校正灰分减去综合浮沉表中浮沉煤泥的灰分,%;综合浮沉表中各密度级累计灰分(去泥),%。校正前后的灰分仍为除去浮沉煤泥的灰分,但其方法假定各密度级灰分不变,调整各密度级质量百分数。即,1) +2.0 kg/L密度级质量百分数增加x %,同时相应减少-2.0 kg/L密度级的质量分数x %,其总质量百分数仍为100 %。增减x %后,建立新的平衡关系如下:得:式中:校正值,%;筛分表中参加浮沉各粒级的综合校正灰分减去综合浮沉表中浮沉煤泥的灰分,%;综合浮沉表中各密度级累计灰分(去泥),%; +2.0 kg/L密度级灰分,%; -2.0 kg/L密度级灰分,%。2) 按校正值x将大于+2.0 kg/L和-2.0 kg/L密度级的质量百分数进行调整。考虑到x应按比例分配到+2.0 kg/L和-2.0 kg/L各密度级中去,则有:式中:分别为+2.0 kg/L密度级调整后和调整前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2.0 kg/L密度级调整后和调整前的质量百分数,%。5.2.3 方案一:13mm分级入选1)13mm以上筛分资料综合表5-2 甲、乙两层原煤筛分试验结果综合表表5-2 A,B two layers of raw coal screening test results table粒级(mm)产物名称A层(K150%)B层(K250%)综合(K100%)本层/%全样/%Ad/%本层/%全样/%Ad/%本级/%全样/%Ad/%1234567891011 100手选煤3.121.56 21.66 1.56 1.56 21.66 夹矸煤7.343.67 55.76 3.67 3.67 55.76 硫铁矿 - - 矸 石6.183.09 94.07 3.09 3.09 94.07 小 计16.648.32 63.59 8.32 8.32 63.59 10050手选煤5.592.80 21.47 2.80 2.80 21.47 夹矸煤8.574.29 55.61 4.29 4.29 55.61 硫铁矿 - -矸 石5.682.84 91.65 2.84 2.84 91.65 小 计19.849.92 56.31 9.92 9.92 56.31 502534.9317.4650.27 48.8524.4364.3141.8941.8958.46 251328.5914.30 40.02 51.1525.5860.1339.8839.8852.92 13100.0050.00 50.75100.0050.0062.18100.00100.0056.47 表5-3 A层煤自然级浮沉试验结果表粒级100mm10050mm5025mm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密度级16.6463.5819.8456.3134.9350.14Kg/L占本级/%占本层/%灰 分/%占本级/%占本层/%灰分/%占本级/%占本层/%灰分/%123456789101.872.8511.90 82.50 62.6012.23 82.50 52.99 18.26 82.50 合 计100.0016.3463.81100.0019.5456.39100.00 34.4550.13 煤 泥1.800.3051.35 1.510.3051.35 1.36 0.4851.35 总 计100.0016.6463.59100.0019.8456.31100.00 34.9350.14 续表5-3粒级2513mm13mm产率/%灰分/%产率/%灰分/%密度级28.5940.02100.0050.71Kg/L占本级/%占本层/%灰分/%占本级/%占本层/%占全样/%灰分/%1111213141516171.838.1410.79 82.50 53.92 53.1826.5982.50 合 计100.0028.2939.90100.0098.6249.31 50.70 煤 泥1.050.3051.35 1.381.380.69 51.35 总 计100.0028.5940.02100.0010050.00 50.71 表5-4 B煤层自然级浮沉试验结果表 粒级5025mm2513mm1350mm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密度级Kg/L48.8564.3151.1560.13100.0062.17占本级/%占本层/%灰 分/%占本级/%占本层/%灰 分/%占本级/%占本层/%占全样/%灰分/%1234567171819201.874.0435.89 79.7969.4935.34 7871.70 71.2335.62 78.90 合 计100.0048.4864.58100.0050.8660.3100.0099.3449.67 62.39 煤 泥0.760.3730.650.560.2930.000.660.660.33 30.36 总 计100.0048.8564.31100.0051.1560.13100.00100.0050.00 62.17 表5-5甲乙两层煤浮沉试验综合表 密度级A层B层综 合校正/kgL-1占本级/%占全样/%Ad/%占本级/%占全样/%Ad/%占本级/%占全样/%Ad/%占本级/%占全样/%Ad/%123456789101112131.853.92 26.5982.50 71.70 35.62 78.90 62.85 62.2180.44 62.85 62.2180.46 小计100.0049.31 50.70 100.0049.67 62.39 10098.9856.57 10098.9856.59煤 泥1.380.69 51.35 0.660.33 30.36 1.021.0244.56 1.021.0244.56 总 计100.0050.00 50.71 100.0050.00 62.17 10010056.44 10010056.47 表5-6 0.5-50mm粒级原煤浮沉试验综合表 密度级产率灰分累计分选密度0.1/kgL-1/%/%浮物沉物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密度级产率/%/%/%/%/%/%/kgL-1/%1234567891.862.85 80.46 100.00 56.62 62.85 80.46 小计(去泥)100.0056.59煤 泥1.0244.56 总 计100.0056.47 根据表5-6绘制出原煤可选性曲线。其绘制方法如下: 由表5-6中2、3栏做出灰分特性曲线(线);由表5-6中4、5栏做出浮物曲线(线);由表5-6中6、7栏做出沉物曲线(线);由表5-6中8、9栏做出比重0.1含量曲线(线);由表5-6中4、8栏做出密度曲线(线)。图 5-6 入选煤层可选性曲线Figure 5-6 The selected coal washability curve分析表5-6浮沉试验结果综合表及图5-6可选性曲线可知:该煤的主导密度级为1.8kg/l,其产率为62.85%,灰分为80.46%。1)该煤中1.8kg/l密度级含量高,表明该煤综合样的高密度物含量高。3)根据入选原煤可选性曲线中曲线说明,其上部呈平缓,灰分高并且质地均匀,下部灰分高且曲线接近水平,表明矸石含量高。4)根据入选原煤可选性曲线中的曲线上端的形状近于垂直,表示原煤中低密度很多,若密度稍有增减,则浮煤量增减很大;而曲线另一端与灰分坐标轴接近,并且形状变化缓慢接近于水平,这表明原煤中高密度的矸石较少,且在此处密度稍有变化,沉煤量变化不大。由于入选原煤为动力煤煤,所以精煤理论灰分确定为12.00%、13.00%、14.00%三个级别,对应的理论分选密度为1.59g/cm3、1.64g/cm3、1.69g/cm3。根据可选性曲线,确定出如下方案。表5-7 方案1读图与计算结果Tab.5-7 Plan 1 map reading and calculation results产率/%灰分/%精煤32.1712.00中煤4.9843.38矸石62.8580.46合计100.0056.59分界灰分/%60.43理论分选密度/g/cm-31.59煤的可选性难选表5-8 方案2读图与计算结果Tab.5-8 Plan 2 map reading and calculation results产率/%灰分/%精煤34.6113.00中煤2.5463.21矸石62.8580.46合计100.0056.59分界灰分/%58.34理论分选密度/g/cm-31.64煤的可选性难选表5-9 方案3读图与计算结果Tab5-9 Plan 3 map reading and calculation results产率/%灰分/%精煤37.0114.00中煤0.1451.58矸石62.8580.46合计10045.22分界灰分/%55.15理论分选密度/g/cm-31.69煤的可选性难选表5-10 产品结构及选煤方法综合比选表Tab.5-10 Product mixes and the coal dressing method synthesis ratio chooses the table项目精煤产率精煤灰分基价比价中煤产率中煤灰分总售价最优方案方案BA32.1712.005501304.9843.386.55亿元B34.6113.005501302.5459.916.83亿元C37.0114.00550 1240.1463.216.18亿元由此可知最优方案为方案B。2)13mm以下筛分资料综合表5-11A、B两层原煤筛分试验结果综合表 Tab.5-11A, B two layers of raw coal screening test results table粒级(mm)产物名称A层(K150%)B层(K250%)综合(K100%)本层/%全样/%Ad/%本层/%全样/%Ad/%本级/%全样/%Ad/%1234567891011136.0煤44.4622.23 38.15 28.5314.27 44.0036.50 36.50 40.44 6.03.0煤25.6612.83 37.14 24.5412.27 32.5025.10 25.10 34.87 3.00.5煤21.7310.87 34.11 24.2312.12 21.4022.99 22.99 27.41 0.50.0煤8.154.08 34.16 22.7011.35 25.3115.43 15.43 27.65 130合计100.0050.00 36.71100.0050.00 31.46100.00 100.00 34.09 毛煤总计100.0050.00 45.75100.0050.00 42.15100.00100.0043.95 表5-12甲层煤自然级浮沉实验表粒级136mm63mm30.5mm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密度级44.4638.1525.6637.1421.7334.11Kg/L占本级/%占本层/%灰 分/%占本级/%占本层/%灰分/%占本级/%占本层/%灰分/%156789101112131.836.24 15.34 83.86 34.47 7.84 80.59 24.48 4.44 82.89 合 计100.00 42.3337.65 100.00 22.7436.14 100.00 18.1530.44 煤 泥4.79 2.1350.41 11.39 2.9250.24 16.46 3.5850.41 总 计100.00 44.4638.26 100.00 25.6637.74 100.00 2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