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策略,临淄中学冯现丽,山东文综卷考试说明:世界地理(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4)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一、从考试说明看世界地理,特点:先是对世界地形和气候的要求,然后是对不同尺度区域(洲分区国家)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的要求。是先总论后分区的顺序。,山东文综卷考试说明: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在初中世界地理教材中第一部分是地球与地图,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复习时可以放在世界地理前面,也可以放在一轮复习中,做为首要复习的内容。,二、从高考试题看世界地理,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利用初中地理提供素材,运用高中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和说明。世界地理在高考中虽不占很大的比重,但我们的复习备考却不能忽视。,1、2010年高考试题统计,1、2010年高考试题统计,2、试题特点,、以世界局部区域图为背景,考查空间思维、综合分析等能力。试题设问的一般思路是:空间定位、事物描述、现象归纳、结果演绎、行为归因等。如浙江文综第36题。山东卷26题第一问,设计的相对要简单的多,是直接对鲁尔区气候类型的考查,所以这一问可以说是以世界地理为背景来考察必修一所学的气候类型。、结合热点问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迁移、组合知识的能力。如全国文综卷二第39题,是以中亚石油资源的开发为背景来设置题目的,是一道跨学科的综合题。,、重视文字表述能力的考查。在高考题中,对世界地理的考查角度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的判断与分析;地形特征的描述与分析;气候特征的描述与分析;河流特征的描述与分析;工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分析;区域人地关系分析与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文特征的考查越来越多,比如北京卷地理第36题就涉及到了对澳大利亚农业、工业和旅游资源的考查。,1、依据考试说明整合世界地理整合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以区域为线索整合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也可以以某一地理要素为线索整合区域。比如以高考中常考的地形要素为线索来整合世界地理、先学习总论中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其影响这部分内容属于知识铺垫,与地形要素密切关联。教学目的是掌握基本概念,联系与自然地理相关的主干知识。、再学习不同尺度区域地形特征及其影响、大洲尺度亚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分区尺度比如东南亚地形特征及其影响、国家尺度比如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对大洲、分区、国家地形特征及其影响的学习内容,主要有地形特征描述、地形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如对河流分布及流向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对亚洲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三、复习策略,2、先宏观后微观、从自然到人文,掌握知识系统。先宏观后微观主要是指,先复习各大洲、各世界地理分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再以案例的的形式来复习几个重点国家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从自然到人文是指,要从自然条件考虑到对人文方面的影响。注意把高中地理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部分内容融合在世界地理的复习过程。当然,要掌握知识的层次、脉络和相互关系,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复习的方法步骤,比如对区域特征和区域比较的学习,可以参照以下流程:,3、渗透融合高中系统地理从现在高考命题的特点看,世界地理主要是作为命题背景和切口,对于地理事实往往要求利用高中地理的原理加以解释和分析。所以,要注意和高中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如运用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解释各国农业区域分布和农产品类型;涉及到渔场时,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来解释;各地的气候运用气候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来解释;通过某国工业的分布来复习工业布局的类型和工业布局的变化;通过各国的主要城市来联系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等。有意识地融合高中地理,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理论的理解,同时容易巩固所学世界地理知识。,4、重点突破“区域定位”,“区域定位”是地理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综地理高考要求学生有清晰的空间概念和对重点地区空间位置的识记,清晰的空间概念是学好地理的基础。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包括:(1)经纬网定位要求掌握标志性经纬度,能根据经纬度进行具体区域判定。如主要大洲和世界主要区域的大致经纬度。(2)海陆位置及其他相对位置定位如西欧位于大陆西岸;如交通位置: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十字路口、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的国家或城市、波斯湾沿岸各国等。(3)自然、人文特征定位根据气候、自然带等地带性分布特征进行空间定位。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4)特征地理事物定位(形状、轮廓)根据一些突出的特征地理事物可以确定位置。如长城的符号、水系的形状、岛屿的轮廓、一些地理事物的组合关系等。(5)特殊注记信息(地名、数据等)一些熟悉的地名信息或特殊的数据信息都可以进行定位。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要以图为载体,把基本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为此,要经常进行读图、填图、析图和简单的绘图训练。要区分要素图和要素叠加图的使用,单要素图重点把握分布规律,要素叠加图要理解要素间的关系。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世界自然带图、世界交通图、世界洋流图、世界人口图、世界分区图和主要国家图等都是要常看常用的,即左图右书,常看地图,凡练必图,凡考必图,这应该是区域地理复习一个重要方法。,5要善于整合知识系统,综合分析区域特征。一个区域的区域特征,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加以归纳。这是思路问题,思路一定要明确。自然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形起伏特点、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特殊地貌等)、气候(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成因分析等)、自然带(主要分布类型、成因)、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流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水系形态、流程、流域等及影响因素)、重要自然资源。人文方面包括人口、文化、经济-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主要农作物或产品、复种制度、区位条件)、工业(主要工业部门、工业区或工业中心分布、区位条件)、交通(主要类型或干线、主要中心枢纽站或港口等、区位条件)、重要城市(位置特点、职能、发展方向、区位条件)等。,、特别要突出一个区域的突出特征,尤其是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突出特征(如区域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特征的分析及影响)。例如,高考试题中对澳大利亚的气候和资源、中亚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刚果河的水文特征的考查都是非常典型的。、要注重用比较法归纳分析区域特征比较法应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地理学习方法之一。区域比较,从范围上看,可以是较大范围的区域比较,如英国与日本的比较、中国西部与美国西部、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比较;也可以是较小范围区域的比较,如恒河三角洲与尼罗河三角洲的比较、刚果河与亚马孙河水文水系特征比较、重要海峡或运河之间的比较、城市比较等。从比较项目上看,除了对各区域间地形、气候、自然带、工业、农业、人口、生态等方面特征综合比较外,还可以比较某一地理事象在不同区域中特征的异同。如埃及、印度、美国的棉花在分布地区、自然条件上的异同;温带沙漠和热带沙漠在分布和成因上的异同。,6要特别注重评价分析区域发展与区域问题。实施区域评价,要求在整体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学会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评价(有利、不利),注意分析思路。这需要考虑区域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特征两方面。从区域自然特征入手,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优势条件(区位、优势资源等)和限制因素(如资源问题、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等);从区域人类活动(人口、产业活动等)入手,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从中寻找出可持续发展(治理与开发)的对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以较新颖的图文资料为载体,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对一些重要区域(重要资源分布区、重大环境问题发生地区、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地区、重大国际、中外关系焦点地区、地理科考区域等)的地理背景、发展问题、发展方向等进行评价、反思等等,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观察、分析、思考,尝试提出新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当然,这要求教师要有深入的备课、钻研,复习中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7、灵活运用知识结构图知识结构图,可以把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从整体角度建立完整的知识骨架,通过网络结构将其简化,从而获得系统完整又提纲挈领的知识。结构图相对于罗列或表格的形式更能体现各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分散、孤立的知识合理重组与有机整合,不仅有助于学生用网络图形的方式加强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海畅人才数字服务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余姚景隆置业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招商新检及成员公司招聘(5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沧州泊头市泊控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9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宿州市宿马园区两站两员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移动安徽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潍坊匠造食品有限公司招聘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芜湖宜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人员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招聘软件开发工程师等岗位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英文雇佣合同协议
- 贾宝玉形象分析PPT课件(PPT 30页)
- Liaison快速操作指南中文版说课材料
-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课件
- 中国晕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4 )
- 阿坝州果蔬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 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用样品制备作业指导书
- GMP附录5中药制剂ppt课件
- 课题评分表(共1页)
- 六年级趣味数学(课堂PPT)
- 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