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热学 第4讲 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1页
(云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热学 第4讲 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2页
(云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热学 第4讲 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3页
(云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热学 第4讲 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4页
(云南专用)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热学 第4讲 物态变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物态变化,预学案记易,精讲案学易,预学案记易,考点一温度和温度计,即学即练,1.(2018白银)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小华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而言,它的内能(选填“密度”、“质量”或“内能”)在增大。,特别提醒,1.温度计读数时看清示数变化规律,示数往上增大时温度在零上,示数往下增大时温度在零下;2.未经下甩的体温计可以测出比原示数高的温度,测低于或等于原示数的温度时,显示的依旧是原示数。,考点二熔化和凝固,即学即练,2.(2018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C)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特别提醒,1.对于晶体,只要熔化或凝固未完成时,温度都保持不变;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考点三汽化和液化,即学即练,3.(2018荆门)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B)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4.(2018咸宁)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D)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B.C.D.,考点四升华和凝华,5.(2018呼和浩特)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即学即练,特别提醒干冰不是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容易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押图练通易,精讲案学易,类型一辨识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近三年云南3次,昆明2次,曲靖2次),【命题解读】此类题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考查,主要是判断所描述现象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常以自然现象(如:雨、雪、霜、露等)或生活现象(如:“白气”、“白粉”、人工降雨等)为背景。,例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B)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B.C.D.,命题思路解决此题要掌握: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失分警示雾的成分是小水珠,属于液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霜的成分是小冰晶,属于固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真题实战,1.(2018河南)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汽化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液化成小水滴或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类型二温度计的读数(近三年昆明1次),【命题解读】此类题多主要围绕着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读数考查,有时也会在实验探究题中考查,其中体温计读数的考查频次较高。,例2(2017昆明)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39.1。,命题思路通常图中会给出整支温度计或温度计的一部分,让考生根据图中显示的数字判断出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进行读数。失分警示注意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真题实战,2.(2018湘西州)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B)A.方法aB.方法bC.方法cD.a、b、c三种方法都对,类型三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近三年未考),【命题解读】此类题通常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考查,偶尔也会在实验探究题中考查。题设多来源于生活,从一些生活实例中考查考生对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进行辨识,一般难度不大。,例3(2018枣庄)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B)A.给头发吹热风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命题思路此类题往往是挖掘一些生活实例,要求考生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辨析出题设与哪个因素有关。,真题实战,3.(2018北京)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是否有关。,类型四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近三年云南1次),【命题解读】此类题通常在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查,考查学生辨别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以及考生对图像的解读。,例4(2016云南)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晶体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加热至2min时,将甲和乙紧密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不会(选填“会”、“不会”或“不一定会”)发生热传递。由图像还可以反映出它们的一些性质,请任意写出一点乙晶体的熔点为60。,命题思路此类题常给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要求考生辨别出对应的图像,或给出晶体熔化、凝固中的其中一个图像,考查考生对图像的识别和解读图像中的温度变化、熔化时间、熔点、物质状态等。失分警示晶体熔化或凝固时虽然温度不变,但却需要吸热或放热。,真题实战,4.(2017盐城)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液态,此过程中物质吸收(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易混点辨析,例5(2018威海)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A.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试真题练易,命题点一估计温度,1.(2016云南)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A.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5kgB.学业水平考试期间室外气温约为50C.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40cmD.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2.(2015曲靖)以下估计较合理的是(A)A.平时在餐厅里吃的过桥米线,汤的温度低于100B.课间做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1分钟C.坐在座位上上课时,黑板上的字处于人眼的明视距离上D.提起一桶家用饮水机的桶装水大约需要500N的力,命题点二辨析物态变化,3.(2017昆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4.(2015昆明)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D)A.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不见了C.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没有了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5.(2014曲靖)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爽,是因为(C)A.水液化吸热B.水液化放热C.水汽化吸热D.水汽化放热,6.(2014昆明)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B),7.(2013云南)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使空中的水蒸气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熔化成水形成雨。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出热量液化形成的。,8.(2015云南)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熔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放出(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命题点三温度计读数,9.(2014曲靖)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4。,10.(2015昆明)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36.8,命题点四熔点和凝固点,11.(2013云南)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该金属熔点高于100B.该金属熔点低于26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12.(2017云南)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熔化;在没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做出如下猜想: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通过比较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中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低于(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C是错误的。(3)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增大,体积减小(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过实验行易,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命题点】1.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由下往上;2.石棉网的作用:使物体受热均匀;3.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4.固体颗粒大小的选择:粉末状(受热均匀);5.使用水浴法(也叫隔水加热法)加热的好处:使固体受热均匀;6.搅拌器的作用:使固体受热均匀;,7.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图像;8.分析图像:根据图像判断各段物质的状态、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熔点、熔化时间等;9.实验结论: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也需要吸热,温度一直升高。,例1(2018齐齐哈尔)李悦和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开放日,合作“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冰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可知冰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喜欢探究的李悦和同学们接下来撤去部分器材,装置稍加改动并倒掉一部分水,“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图丙所示,他们发现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需继续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3)同学们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表。,请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答案如右上图所示,根据图像,你发现的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温度下降得越来越慢。如果要喝一杯奶茶,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A.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B.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案A的冷却效果较好。,即时巩固(2018威海)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均匀受热;减缓实验速度,便于观察记录。(2)由图乙可知,A(选填“A”或“B”)是冰,该物质在第4分钟时的状态为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增大。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不能持续吸热。(3)加热1分钟,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石蜡(选填“冰”或“石蜡”)的比热容较大。,实验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命题点】1.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由下往上;2.石棉网的作用:使物体受热均匀;3.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4.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5.加热时间太长的原因:(1)水量太多;(2)水的初温太低。改进措施:(1)减少水量(倒出适量的水);(2)提高水的初温(用温水加热);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图像;7.分析图像:根据图像判断温度变化、吸放热情况、沸点等;,8.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点随气压升高而升高;9.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10.撤去酒精灯后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石棉网还有余热,向烧杯传递热量;11.实验结论:液体沸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