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共25题 每题2分 共50分)1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2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中能量数值最大的是B.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D.部分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3下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和的某过程B.阶段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过程生成水C.过程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能量D.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4下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物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B.该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比例为1:1C.该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对中心粒ww#w.wl!n(100.#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D.该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比例为1:2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指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B.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C.细胞分化使一个个体的各种细胞具有不同的遗传信息D.细胞分化是由于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6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癌变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有机体的衰老B.各种致癌因子可改变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而诱发癌变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D.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7如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与蛋白质含量无关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端比端葡萄糖含量高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端比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8下列关于内环境组成及物质成分的选项,正确的是钙离子、葡萄糖血红蛋白、呼吸酶血浆蛋白、尿素CO2、激素A.甲;B.乙;C.丙;D.丁;9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wln?100.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_B.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htt(p:/.wl$n100.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C.在a中发生电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10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a点不能测到膜内外的电位变化,而b、c、d、e四个点能测到膜内外电位有变化,该现象说明了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B.兴奋在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D.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膜的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11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B.兴奋传导方向是C.受损时,刺激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中12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B.图甲中(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C.图乙中CO2浓度最高处在线粒体,其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D.图乙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13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www.wl_n100.?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中枢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产生渴觉C.寒冷时下丘脑接受刺激通过体液调节减少散热D.下丘脑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14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性激素A.B.C.D.15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16下图表示人体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糖原和氨基酸都属于A的组成成分B.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增加C.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靶细胞发挥作用D.当A液渗透压小于C液渗透压时,易导致组织水肿17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ht#tp:/.wln100.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20:!/.wln100.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则小于20时的散热速率18有关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国足运动员在足球场上完成点球过程中,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增加,以帮助他完成射球动作B.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C.人体内因为缺乏某些激素会引起疾病,例如:呆小症、侏儒症、甲亢、糖尿病等D.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19.w|ln%100.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B.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wln100.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20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B.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C.抗原一旦突破由皮肤、黏膜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组成的防线就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D.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21如图所示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与T细胞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IV侵入人体前几年,大部分被免疫系统杀灭B.在杀死HIV的过程中,浆细胞并没有发挥作用C.HIV往往不是造成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D.随着T细胞数量不断减少,人体免疫功能逐渐丧失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过敏反应B.抗体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C.免疫调节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D.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都属于免疫器官23.如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X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其中能够形成X细胞的是A.效应T细胞和T细胞 B.T细胞和记忆细胞C.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B细胞和浆细胞24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证明生长素的产生依赖光照B.实验二证明顶端产生的生长素能向下运输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分布不均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生长素25.http:*/.wln100.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25222根据下图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a b cB.c b dC.b a cD.a = b = 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8分)如图为人体内的反射弧示意图及其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属于反射弧中的;图乙中的是除作用于神经细胞外,通常还可以作用的两类细胞是腺体细胞、。(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填“单向”或“双向”)传导,但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的;刺激B处时,该处膜电位变为。(3)兴奋在结构乙中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4)成人不但能够憋尿,还能在没有尿意的时候排尿,但是当人因受伤丧失意识后就会像婴儿一样尿床。该现象说明大脑皮层与脊髓之间的关系是 。27(10分)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请回答以下问题:(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 (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情况下,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如果 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部位 .wln100.c|om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受损。28(10分)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1)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器官是 。(2)抗利尿激素对尿量的调节是通过图中 模式。(3)若甲模式中,靶腺为性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 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4)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通过丙模式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其反射弧是 ,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 。29.(10分)如图 1 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 2 表示免疫过程,X 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表示抵御病原体攻击的第 道防线,图 1 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 、 (填字母)。(2)图 2 中的效应T细胞不但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且此类细胞还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 的细胞,这些细胞死亡的方式属于 。(3)艾滋病病毒攻击图 1 中的细胞 (填字母)此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产生 (填专用名词),这种物质作用于 细胞(填名称),促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 细胞(填字母)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的能力基本丧失。(4)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是 。30(12分)下面是生物小组模拟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过程而设计的实验,回答问题:A:制备疫苗(略)B: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的有效性 (1)他们用家兔做实验动物,设计了以下实验,其内容不完整,请按要求补充。实验假设:该疫苗可以刺激家兔产生相应的抗体。实验材料:家兔、疫苗和必需的器具、药品若干。方法步骤:把该疫苗注射到实验家兔体内,一段时间后,对实验家兔注射_,发现注射了疫苗的家兔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从而得出实验结论:疫苗使实验家兔获得了免疫力。上述实验过程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理由是:_。(2)他们设计了具体全面的实验步骤,验证以上实验结论:将_,随机等分成甲乙两组。:/$/.wln100.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甲组接种疫苗,乙组接种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分别_。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一段时间后,_。预测实验结果:甲组家兔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率远_乙组家兔。蔡甸区实验高中高一年级6月月考生物试卷答案与解析1.A【解析】ATP在体内含量很少,可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迅速形成,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A正确;ATP与ADP不是同一种物质,ATP是三磷酸腺苷,ADP为二磷酸腺苷,B错误;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可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迅速形成,C错误;酶的催化作用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又顺利进行,D错误。【备注】本题考查ATP与ADP相互转化的有关知识2.D【解析】A项错误: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数值最大;B项错误: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物之一水;C项错误: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基质;D项正确:需氧型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完成图示全过程。3.A【解析】图中的I过程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上,III过程是细胞呼吸,其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阶段I生成的 H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用于过程,B错误;图中的过程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为其他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过程的场所是叶绿 体基质,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4.B【解析】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所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A错误;这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DNA为8,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比例为1:1,B正确、D错误;这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所以没有中心粒,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有,C错误。【备注】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图像的识别和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5.C【解析】细胞分化是指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由于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导致的,细胞分化没有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的分化、细胞癌变原因的相关知识。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有机体的衰老,A正确;各种致癌因子可改变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而诱发癌变,B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分化程度越低的细胞全能性越高,C错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D正确。本题选C。7.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图:图中A为组织液、B为血浆、C为淋巴,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组成人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I端为毛细血管动脉端,II端为毛细血管静脉端。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其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A错误;组织液A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少部分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C,B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血糖经I端到组织液并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所以II端葡萄糖含量变低,C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大量血糖经I端进入A,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经图中II端到血浆,所以II端比I端胰岛素含量高、但葡萄糖含量低,D正确。本题选D。8.C【解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判断。血浆中的有些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同时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组织液中的物质可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丙正确;钙离子、葡萄糖存在于内环境中正确;血红蛋白属于红细胞中的成分,呼吸酶也属于细胞内成分,错误;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尿素、CO2是细胞代谢废物排到内环境中,激素是细胞代谢的调节物质,也存在于内环境中,、正确。故选C。9.A【解析】传递兴奋时,处的组织液中含有能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识别的神经递质,A项正确;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B项错误;a为突触小体,在其中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C项错误;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方式为胞吐,D项错误。10.B【解析】该实验是通过对a点和b、c、d、e四个点产生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来得到实验结论的。虽然A、C、D三项内容是正确的,但是不能从该实验的现象中体现出来。解答该类试题时一定要从实验现象切入分析。11.A 12.C【解析】本题考查神经系统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图甲中刺激d点,兴奋只能传导(递)至c和e点,不能传递到b和a点,A错误;图甲中内有3个而不是2个完整突触结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B错误;由于神经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所以图2中CO2浓度最高处在中,该结构可为神经兴奋的传递提供能量,C正确;图乙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只能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错误。本题选C。13.A【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A正确;渴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B错误;寒冷时下丘脑接受刺激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C错误;下丘脑主要通过激素调节甲状腺的分泌,D错误。14.D【解析】生长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胰岛素是蛋白质,性激素是脂质,蛋白质类的如果被饲喂会经过消化道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故选D。15.C【解析】A项正确:甲和乙应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项正确:下丘脑释放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C项错误:垂体受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还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D项正确:甲状腺激素含量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着抑制作用。【备注】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6.A【解析i】分析图示可知,A、B、C分别表示血浆、淋巴、组织液。激素和氨基酸可存在于血浆中,都属于A的组成成分,但糖原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A的组成成分,A错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加,促使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正确;激素、二氧化碳等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靶细胞进而发挥作用,C正确;当血浆渗透压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时,水分子会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备注】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水盐平衡的调节、体液调节17.D【解析】A项正确:寒冷时人体能通过骨骼肌不自主颤栗增加产热;B项正确: 寒冷刺激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C项正确:寒冷时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有关;D项错误:寒冷环境中比正常人体中的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都大。18.A【解析】国足运动员在足球场上完成点球过程中,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增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以帮助他完成射球动作,A正确;产生渴觉的是大脑皮层,B错误;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C错误;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比如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起跑动作显然不是与生俱来的,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D错误。20.C21.B【解析】由图可知,HIV侵入人体前几年,HIV浓度升高后迅速降低,原因是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功能大部分正常,能将HIV大量杀死,A正确;在杀死HIV的过程中,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内环境中的HIV结合使其失去感染能力,B错误;艾滋病患者主要是由于其体内T细胞被HIV破坏,免疫功能大大降低,导致机体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而不是HIV直接导致患者死亡,C正确;由于T细胞既要参与细胞免疫,又要参与体液免疫,所以随T细胞数量不断减少,人体免疫功能逐渐丧失,D正确。答案:B22.A【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体液免疫中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是对人体细胞的黏附,B正确;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C正确;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D正确。23.B24.C【解析】实验一的自变量是锡箔罩的位置不同,能证明尖端是感光部位,A错误。实验二的自变量是有无尖端,能证明胚芽鞘向光生长与尖端有关,B错误。实验三的自变量是尖端所放的位置不同,能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分布不均匀,C正确。实验四证明了尖端产生的“刺激”是可通过琼脂块转移的物质,但不能证明该物质就是生长素,D错误。25.B【解析】本题考查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故琼脂块c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d中;又由于玻璃隔板能阻止生长素的运输,故琼脂块a和b中所含有的生长素含量相等。26.(1)传出神经 线粒体 肌肉细胞 (2)双向 单向 外负内正(3)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低级神经中枢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1)从神经节和突触结构可以看出,B为传入神经,A为传出神经,为神经递质,在效应器处,神经递质可引起肌肉收缩和腺体细胞分泌相应物质。(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3)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低级神经中枢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27.(1)不属于 (2)不能(3)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d【解析】(1)反射的发生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因此,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原因是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不能逆向传递。(3)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测量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说明是传出神经元受损;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