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I).doc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I).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I)注意:政治历史地理同堂分卷考试 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4分,52分)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铁犁牛耕发展 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2俗谚“种田种得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3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言语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是(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A BC D4.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6.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这一变化说明()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7汉武帝时下诏规定:有工商业户籍的商人及其家属,都不能占有田地,有敢于违反法令而购买田地的,官府要没收他们的田地。此规定旨在()A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B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C防止国有土地的流失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8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度,几乎涵盖了当时各个手工业部门。这实际上反映了()A官营产品的盗卖严重B官营产品难以保证质量C官营生产的管理严格D国家注重垄断市场经营9.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 B. C. D. 10“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该诗最早可能创作于A1921年B1927年C1935年D1945年11敌机飞临南京为拉贝日记的南京卷,是德国商人约翰拉贝于1937年9 月至1938年2月在南京撰写的日记,同时还附有拉贝保存的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及其详实说明。该史料可用于研究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始末B中国局部抗战的事迹C日本在中国制造屠城事件D国共联合抗战的原因12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早产儿。”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空想性 B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坚定性C正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D他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13xx11月,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这样评价的依据是A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C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 D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二、非选择题(48分)阅读下列材料: 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二应有客户(佃户)原租系省庄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即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 旧五代史周太祖纪材料三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9材料四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董煟救荒活民书请回答: (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2)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生存的诸因素。(4分)(3)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内在矛盾。(4分)15(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宫城,东西4里皇城,东西5里,115步城市,总110区以朱雀街为界,街东54坊及东市街西54坊及西市。”材料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到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布匹,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丝银帛交易之所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罢瓦内中瓦子莲花栅,牡丹栅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材料三:广东佛山镇“晨,街西坊工聚之织造老板供给纺工棉花二斤,收回棉纺一斤”“织造各种布匹,工人共约五万人,工作需要紧急时,工人就大量增加。仅此地约二千五百家织布工场远胜苏杭”。手工业发展史请回答:(1)材料一描绘的是哪座城市?“市”和“坊”有何区别?(3分)(2)材料二描绘的是哪座城市?同材料一相比有何新特点?(3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情况?通过材料三和前两段材料的描绘,你对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有何认识?(4分)16(14分)“熊猫外交”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达到顶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熊猫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老大哥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被送到苏联。引自新华网材料二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和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分别先后两次致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的一对大熊猫”。对外文化联络局最终的答复是,必须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和领取交换的动物。如因美国政府阻挠而交换不成,那就算了。这件事最终没有办成。1972年堪称“熊猫外交年”。熊猫玲玲和兴兴赠送美国,这是1949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国家。熊猫外交简史材料三现在在日本、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德国、奥地利有熊猫。2017年6月24日,载着大熊猫“梦梦”“娇庆”的专机在万众瞩目下抵达柏林。外界似乎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熊猫大使的足迹足以说明两国关系之冷热。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熊猫,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变化。熊猫外交简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新中国首次“熊猫外交”对象是苏联。(6分)(2)从材料二“熊猫外交”的历程可见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算起,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国际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的基本准则。工业革命以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再到分散化发展的变化趋势。 摘编自王嘉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探索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中国际贸易主要倡导国的三种变化趋势,任选一种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xx春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1.D 2.D 3.D 4.A 5.C 6.D 7.B 8.C 9.D 10.C 11.C 12.D 13.C14.(1)自耕农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2分)自耕农具有较强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2分)(2)有利因素:王朝初期往往采取奖励垦荒和扶植自耕农的政策。(2分)不利因素:国家加于自耕农的沉重徭役负担;自耕农经济难以抵抗自然灾害;地主的土地兼并。(2分)(3)王朝统治的安定依赖于大量自耕农的存在,但是政府的剥削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又不断地破坏自耕农经济,形成古代社会的一个深刻的矛盾。(4分)15(1)唐朝长安。“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坊”为住宅区。3分(2)北宋东京。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区域,出现了“瓦肆”。3分(3)清朝。丝织业发展,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增加多。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但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的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只能缓慢发展。4分16(1)(6分)新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孤立、包围、封锁;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而苏联当时对中国人民的态度友好;加强中苏关系的需要。(2)(4分)变化: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美国方面: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处于守势。中国方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需要。(3)(4分)国家利益和世界局势17.示例一:工业革命后至一战前后,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是英国。(6分)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外侵略扩张提供了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2分) 示例二: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是美国。(6分)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两极格局下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经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