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2018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2018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2018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2018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教学课件,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1积累文言实词。2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第1课时,咏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雪景的句子千千万,看看本文的小主人公是怎样写雪的,你不妨也试看写一写。,激情导入,【课题解析】咏雪这一则被编入世说新语中“言语”一门,“咏雪”即歌咏白雪、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题目中的“期”是“约定”的意思。,自主预习,【走近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江苏徐州)人,他爱好文学,招纳文士,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了世说新语一书,古小说集,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自主预习,【知识梳理】1给加点字注音。谢太傅(f)柳絮(x)雪骤(zhu)无奕女(y)尊君在不(fu)2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用在句尾,表示疑问),自主预习,自主预习,3古今异义词。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动词,约定;今义:名词,日期)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古义:玩耍;今义:戏剧,杂技),自主预习,自主预习,5文言句式(1)省略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可译为“在”)去后乃至(“乃至”前省略主语“友”,可译为“朋友”)(2)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用“也”表判断)(3)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句,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句,应为“空中撒盐差可拟”),自主预习,看看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雪之才。,合作探究,咏雪朗读训练1自由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文本探究(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交流点拨】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2)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交流点拨】从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合作探究,合作探究,3品味语言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交流点拨】(1)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2)还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迁移拓展,请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小道韫,才气颇佳。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发挥想象,随时记录,积累素材,我们也会成为有才气的人。,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第2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冰心有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谢道韫的聪明才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它又将会给我们讲述哪一个少年聪慧的故事呢?,激情导入,自主预习,本文初读,整体感知。,陈太丘与友期,1速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交流点拨】陈太丘与友期行讲的是汉末名士陈元方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失约据理力争的故事。2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人物有几个?【交流点拨】陈太丘、友人、元方;重点人物:元方。3文章是通过哪些方法描写人物的?请分别找出有关语句。【交流点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自主预习,1文本探究(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交流点拨】“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双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2)友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交流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辞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合作探究,(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阅读元方时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合作探究,(4)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合作探究,积累有关诚信的名句。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民无信不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