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茶饮料推广策划案范本.doc_第1页
“统一”茶饮料推广策划案范本.doc_第2页
“统一”茶饮料推广策划案范本.doc_第3页
“统一”茶饮料推广策划案范本.doc_第4页
“统一”茶饮料推广策划案范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一”茶饮料推广策划案范本 前 言 统一企业,1967年创立于台湾台南永康,主要从事食品制造。“统一,在台湾拥有优势的市场占有率,位居食品龙首,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产品远销日本、韩国、菲律宾、香港、印尼、马来西亚、汶莱、新加坡、泰国、澳洲、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和地区。1992年起,“统一”在大陆投资,先后在武汉、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广州、昆山、乐山、中山等地设立32家公司,投资总额突破163亿美元,成为大陆投资总额最大的台商经营者。 “统一”始终以先进的生产设备、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热忱周到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国内食品行业颇具盛名。“统一”的产品多元化,包括:汽水“(海士力”、“雪菲力”)、方便面(“统一100 、“来一桶”、“小浣熊干脆面”、“好劲道”、“巧面馆”、“好当家”等)、饮料(“统一冰红茶”、“统一乌龙茶”、“统一绿茶”、“多果汁”、牛奶e家系列等)。“统一”还涉足零售业,经营在香港、台湾、大陆都极具知名度的连锁店7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不满足“可乐”、“雪碧”、纯净水等选择上,更倾向于自然、健康的饮料。就在这种背景下,饮料制造企业推出了大量标榜自然、健康的饮品,其中就包括茶饮料。90年代,世界茶饮料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被誉为“新时代饮料”。我国茶饮料市场也迅速增长,2000年产量达185万吨,市场份额直逼碳酸饮料、瓶装水。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商家的目光,“健力宝”、“椰树”、“汇源”以及可口可乐等都企图问鼎茶饮料市场。 “统一”已在茶饮料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为了进一步开掘茶饮料市场巨大的潜力、应对竞争者的挑战、巩固市场、提高品牌忠诚度,特进行本次策划。本次策划主要塑造统一奶茶的形象以提升统一茶饮料的整体形象。 本次策划书的文本结构如下: (1)市场分析分析现有市场及潜在市场、消费者和消费趋向等市场信息。 (2)产品分析自身产品特点、对手产品特点。 (3)销售与广告分析旧有的广告内容与效果评价、对手的销售和广告策略。 (4)企业销售战略企业目标与市场战略。 (5)企业广告策划广告目标、广告对象和市场、广告策划主题、广告创意设计。 (6)广告媒介策略公共关系策略,广告预算,广告效果预测、评估,实施策略。 一、市场分析 (一)茶饮料市场发展及现状 1茶饮料的现状 茶饮料源于美国,20世纪70后代后期,日本和台湾工业化生产茶饮料,逐渐受到饮料市场的欢迎。大陆的茶饮料开始于80年代中期,大规模生产也较晚。1998年以前是我国茶饮料市场的导人期,当时的茶饮料业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市场份额小、售价较高;1999年以后,我国的茶饮料进入成长期,产量和消费量都呈膨胀式发展;19972001年的5年间,茶饮料的产量增长了280万吨,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0;2001年,我国茶饮料的产量为300万吨,占世界茶饮料市场的比重接近20,居世界第5位;目前,我国约有茶饮料生产企业近4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15家,上市品牌多达100多个,近50个产品种类。与此同时,我国茶饮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惊人,每年增长300,占我国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13,超过果汁饮料,位列饮料市场的第三位,大有赶超碳酸饮料之势。 茶饮料的迅猛发展有许多原因:其一,茶饮料的口味更符合中国人的偏好,这是茶饮料独特的吸引力所在。其二,茶饮料的消费方式与生产工艺符合现代人“天然、健康、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潮流。其三,茶饮料低热量、低脂肪、低糖,具有天然、健康、解渴、提神的特性,是理想的健康饮品、减肥饮晶。其四,茶饮料巧妙融合时尚、流行元素,深受年轻人青睐。 2我国茶饮料市场的特点 茶饮料行业已进人成长期后期,茶饮料的市场渗透串逐年上升,1999年以后,其上升势头放缓,按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判定,茶饮料产品正在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 茶饮料行业处于垄断竞争阶段,虽然茶饮料的三大厂家的市场集中度远远超过50,占据绝对领先位置,但还不能列为寡头垄断。因为茶饮料行业的产品差异相对较小,进入壁垒(技术、资金)较低。很多厂商打算进入茶饮料市场,其中不乏可口可乐这样的国际饮料巨头和“娃哈哈”、“乐百氏”、“汇源”等国内饮料强手。茶饮料市场仍然处于垄断竞争格局中。 茶饮料的市场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2004年,茶饮料全国市场渗透率达326,仅次于碳酸饮料和包装水饮料。市场渗透率高的城市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与居民人均GDP正相关,其中以深圳(609)最高,其次是广州(536)和厦门(489)。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广东省也是茶饮料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区域,更是茶饮料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华南地区的强热带气候显然是茶饮料消费大的外在原因,该地区的饮茶文化也促进了“茶饮料”的风行。昆明、苏州、杭州等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也是茶饮料消费的重要区域,武汉和郑州这样的南北方交界之地也是茶饮料消费的主要市场,“火炉”武汉尤其是饮料制造商的必争之地,几乎所有的大饮料厂家,特别是茶饮料厂家,均已在武汉设厂。 (二)现有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1竞争格局:三强鼎立 与果汁饮料当年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的情况不同,茶饮料市场主要由几大品牌掌握。调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西安和武汉七大城市消费者最常饮用的茶饮料品牌发现,“康师傅”(369)、“统一”(284)、“旭日升”(199)三大品牌的市场份额达852。从区域看,“旭日升”的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统一”和“康师傅”则占据了广东、西安、武汉等地80的市场份额。“三得利”、“娃哈哈”、“天与地”等后起之秀奋起直追,但难以追赶这三个品牌。 2竞争环境:风高浪急,暗流涌动 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角度讲,“旭日升”是我国茶饮料的“开山鼻祖”。1994年,旭日升集团的“旭日升”冰茶上市当年便获得了数百万元的市场回报,1995年,其销售额高达5 000万元,1996年飙升至5个亿,1998年达到30个亿,创造了“冰茶神话”。丰厚的市场回报吸引了大量投资。1998年,顶新国际放弃“康师傅”纯净水在全国饮用水行业的三甲地位,斥巨资杀人茶饮料市场,与此同时,“统一”也挥师茶饮料市场,试图凭借在台湾30年的茶饮料经验和雄厚的资本迅速成功。之后,“娃哈哈”、“乐白氏”、“三得利”、“汇源”、“健力宝”、“惠而康”、”麒麟”、“椰树”、?怡宝”、“旺旺”、“乔都”、“联合利华”等重量级企业也纷纷推出茶饮料。青岛啤酒与可口可乐也进人茶饮料市场,青啤与日本朝日公司联手成立青岛青啤朝日饮品有限公司,首期投资逾亿元生产乌龙茶(还推出日本口味的“岚风”高档蜂蜜绿茶),提出在该年内将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做到在全国首位。可口可乐破天荒地在中国打出多元化旗号,试图涉足包括乌龙茶、茉莉花茶、冰柠檬茶等在内的所有茶饮料品种。青啤和可口可乐掀起了我国茶饮料市场的新浪潮。 (三)消费者分析 1消费者年龄构成 1524岁的消费者是茶饮料的主要目标消费群,其次是2534岁的消费者,这两个年龄段的消费者是茶饮料的消费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