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物理试卷(A).docx_第1页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物理试卷(A).docx_第2页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物理试卷(A).docx_第3页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物理试卷(A).docx_第4页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物理试卷(A).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物理试卷1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红光照射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2关于光学现象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X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光电效应现象B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3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4关于以下核反应方程式:(1)(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Z相同BY与Z相同C方程(1)是核聚变反应D方程(3)是核裂变反应5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6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则a+b可能是( )ABCD7某月球探测卫星先贴近地球表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其动能为,周期为;再控制它进行一系列变轨,最终进入贴近月球表面的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其动能为,周期为.已知地球的质量为,月球的质量为,则为ABCD8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已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由此可求得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B火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C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D火星和地球受到的太阳的万有引力之比9如图所示,a、b和c都是厚度均匀的平行玻璃板,a和b、b和c之间的夹角都为,一细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以人射角从O点射入a板,且射出c板后的两束单色光射在地面上P,Q两点,由此可知A射出c板后的两束单色光与人射光平行B射到P点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较大C射到P点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波长较长D若稍微增大入射角,光从b板上表面射入到其下表面时,在该界面上有可能发生全反射10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1.4天有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A11.4天B7.6天C5.7天D3.8天11长期以来“卡戎星”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r12.0104km,公转周期T16天。2006年3月,天文学家新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轨道半径r24.8104km,取,则它的公转周期T2最接近于 ()A11天B23天C35天D83天12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两导轨间连有一电阻R,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在两虚线间的导轨上涂有薄绝缘涂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h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刚要滑到涂层处时恰好匀速运动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仅与涂层间有摩擦,动摩擦因数=tan,其他部分的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棒到达涂层前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在涂层区导体棒做减速运动C导体棒到达底端的速度为D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1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L的区域内,两个边长均为a(aL)的单匝闭合正方形线圈甲和乙,分别用相同材料不同粗细的导线绕制而成,且导线的横截面积S甲: S乙=1:3。将线圈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位于磁场的左边界,并使两线圈获得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若甲线圈刚好能滑离磁场,则()A乙线圈也刚好能滑离磁场B两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电量相同C两线圈完全进入磁场后的动能相同D甲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热量Q1与乙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热量Q2之比为14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如图所示,飞船首先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轨道I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到达轨道II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III(轨道半径可近似当做R)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在轨道I上的运行速率为B飞船在轨道III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C飞船在A点点火变轨的瞬间,速度减小D飞船在A点的线速度大于在B点的线速度15俄罗斯联合核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114号“超重”元素的存在,该元素的“寿命”仅为半秒,其质量数为289,它的原子核经过多次衰变可变为铋209(Bi),关于这种“超重”元素,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核内中子数为289B它的核内质子数为289C它的原子核可能经过20次衰变和9次衰变后,变为铋209D如果它形成中性原子,其核外电子数为17516如图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角,M、P两端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的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其他部分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t0时对金属棒施一平行于导轨的外力F,金属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下列关于穿过回路abPMa的磁通量、磁通量的瞬时变化率、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q以及a、b两端的电势差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17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建成以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将包含多颗地球同步卫星,这有助于减少我国对GPS导航系统的依赖,GPS由运行周期为12小时的卫星群组成,设北斗星的同步卫星和GPS导航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R1:R2=a1:a2=(可用根式表示)18(1)完成核反应方程:ThPa+(2)Th衰变为Pa的半衰期是1.2min,则64gTh经过6min还有g尚未衰变19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如果入射光的频率不变而强度增加,单位时间产生的光电子数(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如果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填增加、减小或不变)。20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边长为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在t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B均匀地增大到2B。在此过程中,线圈中的磁通量改变量大小_,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_21如图所示,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冲击式电流计”来测定通过某闭合电路的电荷量.探测器线圈和冲击电流计串联后,又能测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已知线圈匝数为n,面积为S,线圈与冲击电流计组成的回路电阻为R.把线圈放在匀强磁场时,开始时线圈与磁场方向垂直,现将线圈翻转180,冲击式电流计测出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q,由此可知,被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_.22如图甲所示,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线框的右边紧贴着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的边界,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从t0时刻开始,线框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0时刻穿出磁场图乙为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中的F0、t0均为已知量则tt0时刻线框中电流I_;tt0时刻线框的发热功率P热_23如图,用干涉法检查表面质量,产生的干涉条纹是一组平行的直线,若劈尖的上表面向上平移,干涉条纹将_(选填“变窄”“变宽”或“不变”);若使劈尖的角度增大,干涉条纹将_.24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 杨第一次在实验室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图中M为光源,N是有一个小孔的屏,O是有两个非常靠近大小相同的小孔屏,两小孔与N上小孔的距离相同;P为像屏(1)该实验设置O屏的目的是_;(2)呈现在P屏上的光的干涉图样应该是图2中的_(填“甲”或“乙”)25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在研究磁通量变化时感应电流方向实验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图甲所示是电流通过灵敏检流计时指针的偏转情况,图乙是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时灵敏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1)(单选)图甲电路中串联定值电阻R主要是为了()A减小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源B增大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源C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保护灵敏检流计D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便于观察灵敏检流计的读数(2)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当磁铁向上抽出时,检流计G中指针是_偏(填“左”或“右”);继续操作如图丙所示,判断此时条形磁铁的运动是_线圈(填“插入”或“抽出”)(3)通过完整实验,最后归纳总结出关于感应电流方向的结论是: _26一个静止的铀核(原子质量为232.0372u)放出一个a粒子(原子质量为4.0026u)后衰变成钍核(原子质量为228.0287 u )。(已知:原子质量单位,相当于931MeV)写出核衰变反应方程;算出该核衰变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假设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钍核和a粒子的动能,则钍核获得的动能有多大?27如图甲,MN、PQ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 = 37角固定,M、P之间接电阻箱R,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 0.5T。质量为m的金属杆a b水平放置在轨道上,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现从静止释放杆a b,测得最大速度为vm。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vm与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轨距为L = 2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求:(1)杆a b下滑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及R=0时最大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2)金属杆的质量m和阻值r;(3)当R = 4时,求回路瞬时电功率每增加1W的过程中合外力对杆做的功W。28如图所示,无限长金属导轨EF、PQ固定在倾角为=53的光滑绝缘斜面上,轨道间距L=1 m,底部接入一阻值为R=0.4的定值电阻,上端开口。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T。一质量为m=0.5kg的金属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ab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0.2,ab连入导轨间的电阻r=0.1,电路中其余电阻不计。现用一质量为M=2.86kg的物体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b相连。由静止释放M,当M下落高度h=2.0 m时,ab开始匀速运动(运动中ab始终垂直导轨,并接触良好)。不计空气阻力,sin53=0.8,cos53=0.6,取g=10m/s2。求:(1)ab棒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vm;(2)ab棒从开始运动到匀速运动的这段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R和流过电阻R的总电荷量q。29如图(a)为一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电流传感器(电阻不计)能将各时刻的电流数据实时通过数据采集器传输给计算机,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同步显示出I-t图像。平行且足够长的光滑金属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导轨平面与水平方向夹角=30。轨道上端连接一阻值R=1.0的定值电阻,金属杆MN的电阻r=0.5,质量m=0.2kg,杆长L=1m跨接在两导轨上。在轨道区域加一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闭合开关s,让金属杆MN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其始终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此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如图(b)所示的,I-t图像(g取10m/s2),求:(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在t=0.5s时电阻R的热功率;(2)估算01.2s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及在R上产生的焦耳热;(3)若在2.0s时刻断开开关S,请定性分析金属杆MN 04.0s末的运动情况;并在图(c)中定性画出金属杆MN 04.0s末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模拟试卷(A)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B 2D 3B 4C 5A 6D 7C 8C 9超纲 10D 11B 12AC 13AD 14B 15C 16BD 二、 填空题17. 4的1/3次方,4的1/3次方:418. e 219.增加 增加20.Ba2/2 nBa2/2t21.qR/2nS22.F0/BL 32F02t0/2523.不变 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