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24、5、7自然灾害的防御368一、选择题2010年第19号热带风暴“尼伯特”(Nepartak)10月11日8时(北京时间)中心位置在北纬22.3度,东经142.6度,中心气压998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18米/秒,移向东北,移速15千米/小时,七级大风圈半径100千米。“尼伯特”已向东北方向移动,对我国无影响。据此回答13题。10月11日9时FY2C红外云图1图中的红外云图是下列哪种地理技术系统得到的()。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2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主要应用的地理技术系统是()。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3对台风进行监测,利用的是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A气象监测网 B地震监测网C水文监测网 D海洋环境监测网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RS、GIS和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应用。监测台风利用的是RS,预测台风移动的方向利用的是GIS,对台风进行监测,利用的是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气象监测网,而非海洋环境监测网。答案1.A2.B3.A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45题。4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 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5对1950年与1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湖泊蓄水量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围湖造田情况D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解析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显示灾害的主体(洪水)对客体(人员)的影响,从而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对不同年份的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分析,可以比较出湖面的变化,从而分析出湖泊面积是增加还是减少,也就是了解围湖造田情况。答案4.A5.C二、综合题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和土质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解析本题主要借助统计资料图考查滑坡的成因及分布等相关知识。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坡度的大小与滑坡发生的关系,从曲线的变化看,坡度15左右时,对应的面积最大,说明此坡度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从乙图中可看出,砂质土壤对应的频率最大,说明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再结合滑坡发生的水文条件分析应对措施即可。答案(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材料二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1)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 ()。A目标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B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成果C目标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D目标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2)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震灾的动态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灾害的发生(3)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4)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解析第(1)题,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教材中的基础内容。第(2)题,运用遥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但是既不能够分析出地震发生的原因,更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第(3)题,比较两幅图片,可以看到地震后河道出现间断,大面积的滑坡等。第(4)题,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可对灾情实况监测,并且在灾后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答案(1)A(2)BC(3)地震后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4)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8读中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中国_建设的基本框架,覆盖我国主要的_区、_区、_区和_区。(2)我国最大的防护林工程是_防护林体系,其主要功能是_;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生态作用在于_。(3)库容大于10亿m3水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地区,原因是_。(4)地面沉降治理城市分布在_地区,简析地面沉降的原因_。(5)中国防护林体系属于_防御措施中的_(方式),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防灾减灾工程的分布与作用。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中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有水源林、防风林、海防林、护田林等类型,覆盖我国的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及台风区等。答案(1)生态工程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盐碱台风(2)“三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