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第一课时:回顾物质的性质,4、物理性质有:(1)、(2)、(5)、(8)因为它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有:(3)、(4)、(6)、(7)因为它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订正作业:,5、白色晶体(固体)咸味易溶于水不溶于油,复习提问:,1、如何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2、用你熟悉的一种物质来描述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铁Fe等生活(教室、校园、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1、炼丹、炼金术对化学实验的贡献,发明化学实验器具,发明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加热,发明分离物质的方法:过滤、蒸馏,2、化学实验,实验探究,观察现象,记录现象、数据、结果,科学分析,做出结论(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并获得化学知识),3、科学探究的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观察化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或步骤):1、观察对比:实验前物质实验后物质,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等,2、实验过程中:,是否有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沉淀、声音等现象,3、分析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或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说明了化学实验很重要,我们必须学会观察、操作、设计和评价实验。,介绍新知:新课导入,活动与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线状,较硬,由石蜡制作,白色、半透明、固态、圆柱状,有轻微的气味,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硬度较小密度小于水而且难溶于水,介绍新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安静、持续燃烧,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方有黑烟,火焰分三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石蜡有可燃性,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外焰部分碳化变黑,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介绍新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现象,实验探究步骤,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4、熄灭时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有白烟从烛芯飘出,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气,而后燃烧。,介绍新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哪去了?是消灭了、还是变成了其它物质?若变成其它物质?是什么物质?,问题与分析,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文字表达式,介绍新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化学学习特点,讨论: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实验中应关注那些方面?,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石蜡能否燃烧、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否使石灰水变白色浑浊。,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是否受热熔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微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课堂练习: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均匀地被烧黑B、放置在外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C、放置在内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D、放置在焰心的部分被烧黑最重2、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得出可靠的结论,B,学生练习,学生练习,3、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如下内容: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蜡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点燃蜡烛,可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你如何知道哪层温度最高: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和。,小,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中,约2s后取出,发现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变化最大,外,水,二氧化碳,作业:整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活动记录,并写出探究报告。,第二课时:回顾旧知,问题探究: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是什么成分呢?有人提出三种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形成的。(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实验中发现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白烟。(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3)吹灭蜡烛,立即去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假设,因为。,A,不是二氧化碳,水蒸气,C,A、B,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没有可燃性,活动与探究实验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或查找资料学到的知识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D、,介绍新知: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介绍新知: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用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好,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介绍新知: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步骤2:取两个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步骤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少,步骤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而另一块上有水雾出现,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介绍新知: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吸入空气,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水,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介绍新知: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或者说:(结论)1、人体吸入的气体中主要含有较多的氧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少量的氧气。,学生练习,1、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生成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从冰箱中取出杯子,杯体温度较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凝结在杯子外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温泉养生服务创新研究-全面剖析
- 墙面毛细施工方案
-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质量监控例题带答案
- 轮滑世界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英语写作竞赛辅导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营养咨询与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创业保险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艺术创作小组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数字化信贷工厂与运营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艺术品慈善拍卖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教学建议-把握中考方向、共研备考策略课件
-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研究-以蚂蚁集团为例12000字(论文)】
- 2023版个人征信模板简版(可编辑-带水印)
- 外教社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6版)PPT课件Unit-22
- 2023年陕西特岗学前教育学科真题真题
- 痕迹检验概述
- 塔里木河课件
- 麻醉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标准
- DB37-T 5225-202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技术标准
- ASTM B658 B658M-11(2020) 无缝和焊接锆和锆合金管标准规格
- 《自然资源听证规定》(2020年修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