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新型反应型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docx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新型反应型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docx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新型反应型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docx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新型反应型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docx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新型反应型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反应型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目录摘要IAbstractII引 言1第一章 概述21.1荧光化学传感器21.1.1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组成21.1.2 荧光化学传感器结构分类21.1.3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应用41.2 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反应类型41.2.1 氢键型41.2.2 路易斯酸型41.2.3 氢键和路易斯酸混合型51.3反应型氟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特点和分类51.4实验设计的依据6第二章 氟离子荧光传感器的合成72.1 实验准备72.1.1实验药品72.1.2 实验器材72.1.3 仪器设备82.2 合成方法82.2.1合成路线82.2.2 实验步骤92.3 实验探索12第三章 实验分析143.1核磁图分析143.2 质谱图分析16实验结果与讨论18致 谢19参考文献20新型反应型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摘要:氟离子(F-)半径最小,具有电负性高和碱性强的性质。因其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在生活应用中起重要作用。氟离子与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密切相关。少量的氟化物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预防龋齿,治疗骨质疏松症,而大量的摄入则有可能会导致氟骨症,以及癌症等疾病。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它的识别与检测。F-的检测方法一直在不断的更新中,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大型的设备操作比较繁琐,还受到一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新型传感器能适应很多复杂环境,更方便和灵敏。虽然目前用于检测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已经有很多了,但这些传感器主要在于有机硼化物和氢键质子给体。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较新型反应型传感器的优点在于它的选择性更高、更灵敏,并且在水中也可以实现对氟离子的检测。本文主要是研究基于硅氧键断裂的闭环型反应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利用氟离子和硅有强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稳定的Si-F键,并通过荧光的变化来测定其他物质中氟的含量。关键词:氟离子 荧光化学传感器 闭环反应型 硅氧键 ISynthesisofa novelreactivefluorescentchemsensor for fluorineionAbstract:The fluorine (F -) radius is the smallest, with high electronegativity and alkalinity. Therefore, it has some special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emistry, biology, medicine and military affairs. Fluoride 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The right amount of fluoride is beneficial to the human body, but what will have a degree, too much will receive anti - effect! Less human intake can prevent dental caries,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a large number of intake can cause fluorosis, urolithiasis, and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 Therefor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tection of its recognition! Up to now, there are a lot of fluorescent sensors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fluoride ions, but these sensor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organic boride and hydrogen bonded proton donor.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ensors, the new type of sens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and the detection of fluoride ion in water! In this paper, a new type of reactive fluorescent 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silicon oxygen bond breaking is studied! Fluoride ion and silicon have strong interaction, can form a stable Si-F bond, and through the change of fluorescenc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fluorine in other substancesKey word:fluorinon fluorescent chemical sensor closed loop reaction type silicon oxygen bondII引 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生活等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等问题。而阴离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开始非常的关注阴离子的识别和检测。而F-就是这类中一个,它是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摄入少量的可以预防龋齿,骨质疏松等病1。大量的摄入氟离子对人体危害很大,会影响人的发育或者会出现氟化骨,氟斑牙还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一些问题2。所以如何快速而准确的对氟离子的检测变的尤为重要。 传统的检测方法有离子色谱法,选择原则电极法,氟试剂比色法和荧光探针法。 荧光化学传感器,操作简单方便、高效灵敏,选择性很好所以越来越受到关注和使用。虽然检测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效和便捷,但人们仍然积极探求更新的方法。20第一章 概述1.1荧光化学传感器荧光化学传感器其本质是光化学传感器。它是利用荧光的变化来传达传感器与被识别对象作用后化学信息的变化。具有高的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其灵敏度可以达到10-9甚至10-113。它的组成分别为分子识别部件(recognizer),替续器部件(relay)以及报告器部件(reporter)可以概括为3R。3R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感器,识别、传递、表达系统。它可以识别外来物种,并且能在识别后,通过器件相关途径,将捕获外来物质的信息传递出去,使人们得到有关的输出信息。1.1.1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组成荧光化学传感器有三部分,分别为识别部件、替续器件和报告器件4。识别基团是可以和外来物质相互作用的基团。替续器部件是连接识别基团和报告基团的桥梁。报告基团的功能是将信息传递出去。这三部分相互关联着,如果其中一个部件出现问题,传感器将不可能正常工作。识别基团结构中的部分基团可以和外来物种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共价键,或者通过配位键,氢键,范德华力等一系列相互作用与不同的离子或者分子选择应性结合,形成两分子或者多分子的大分子体系。识别基团的设计在传感器的选择性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传感器的识别性质和性能。报告器主要作用是通过它将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及时传递出去,使人们能及时有效的知道器件所获得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器件的灵敏度好与坏,则主要取决于器件的报告器。替续器它在荧光传感器中属于桥梁作用,它在接收到识别基团的信息后按照一定的传递方式传递给报告器。虽然用作接受体和报告器的连接纽带,但并不是说它是无关紧要的,反而是起到了带有制动或者中继作用的重要部件。替续器的设计和运用,在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中可以看出研究人员的光化学研究水平。怎样灵活的运用和发挥光物理知识,将在替续器中体现出来。1.1.2 荧光化学传感器结构分类荧光化学传感器大部分来说分子基团都比较大表现出一些奇怪的形状。大致可分为镊子状荧光化学传感器,三爪型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冠醚型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环糊精体系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等。镊子状荧光化学传感就是它的外形具有镊子状。从合成的角度出发,合成具有镊子状的传感器可以从镊子的母体开始,一般作为起始化合物的多为胺类化合物,如下图1.1所示; 已二胺 1,4-双(3-氨丙基)哌嗪 图1.1 胺类母体从上面的化合物中可以看出来,它们都带有氨基,通过化学反应,在氨基上再连接上可以和外来物质反应的长臂链段,它的功能是识别受体并承担者向外传递信息的任务。三爪型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可以看做是镊子状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发展,由二维平面形式发展成三维立体机构。三爪型合成原料一般为三(氨乙基)胺,三乙醇胺等。这类传感器可以用来识别H2PO4-,HSO4-,主要是因为氢键的相互作用。当化合物被质子化后除了氢键的存在,还有季铵盐阳离子与被检测阴离子物种间相互作用存在。冠醚型的荧光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大环结构化合物,具有特殊意义5。它自身可以用来识别碱土金属和碱金属离子,并且在它自身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修饰包括桥键化和支化,可以得到结合能力更强的穴状结构接受体。它是一种空穴结构,当对不同直径的金属离子识别时,选择性的好坏受限制与冠醚尺寸和离子尺寸是否相匹配。当两者尺寸大小相匹配时就有很好的选择性否则就会有很差的选择性。环糊精体系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研究很早,但具有发光能力的环糊精 衍生物研究不是很多。因为它是一种光化学惰性的化合物,本身不具有光敏基团,要想得到具有光敏功能的化合物就要在其上面连接上一个对光敏感的基团。 1.1.3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应用荧光化学传感器在离子和分子检测与识别的应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利用分子原理研究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荧光化学传感器在小分子,离子等方面的检测与识别有了很大的进步6。社会发展让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开始重视对污染物的监控,一些毒性很大的离子利用化学传感器使得检测变得很容易了7。例如对Pb2+,F-等物质的检测。还应用在生物活性物质检测和细胞成像,近红外荧光以及时间分辨检测等方面8。荧光化学传感器是一个新的领路,它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虽然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但确有了取得了很大进步,它的发展让我们对生命体系有了了解,还有助于我们对对未知领域的探索。1.2 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反应类型氟离子具有高电负性和强碱性,在人的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9。所以氟离子的识别与检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具有成本低,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等优点10。随着科学的进步发展,研制出了很多氟离子荧光传感器,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1.氢键型;2.路易斯酸受体型;3.氢键和路易斯酸混合11。1.2.1 氢键型氢键是一种有方向的作用力。氢原子可以和非金属元素中的N.O,F这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形成氢键。由于氟离子电负性很强,所以氟离子与质子可以形成作用力很强的氢键,甚至可以发生去质子化12。比较常见的氢键供体包括N-H和O-H基团。比较常见的氢键间接位置有脲,硫脲13,氨基,酰胺14,酚类化合物等15。氢键型氟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反应原理是氟离子与传感器分子的连接位置点质子酸中心形成强烈的氢键或者将质子除去。传感器分子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由荧光信号或者颜色变化传递出来16。1.2.2 路易斯酸型路易斯酸是指可以作为电子对接受体的原子,分子,离子或者原子团,是一种亲电剂试剂17。路易斯酸可以和路易斯碱反应。路易斯酸是一种配位型,它的中心金属原子包括有 Sb、Zn等。非金属原子有B、Si等。氟离子是一个路易斯碱,所以可以根据路易斯碱的特点设计出一个以路易斯酸为受体的荧光传感器。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很多以路易斯酸为受体的传感器被报道出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硅氧键,硅碳键,有机硼化物,硅氧键断裂诱导分子内成环反应以及金属络合物18。1.2.3 氢键和路易斯酸混合型 还有一种是把质子酸为中心和路易斯酸为中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传感器,这样新的荧光传感器上同时存在两个氟离子识别位置。这类传感器称为氢键型和路易斯酸混合型氟离子荧光传感器。James等人设计了一个以1,8-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的荧光探针19。传感器有两个氟离子识别位置,一个是N-H,另外一个是硼酸酯基团。传感器在乙腈溶液中,加入氟离子,探针在448nm处最大吸收峰减弱移动到470nm同时在波长590nm处出现一个很强的吸收峰,传感器颜颜色发生变化。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加,传感器的颜色逐渐消失。 图1.2 识别氟离子的原理1.3反应型氟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特点和分类 反应型荧传感器是探针和被检测的物质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可以根据产物和原料在反应前后在光学或者电学信号的变化,从而实现对被检测物质的识别。反应型荧光传感器具有四个特点20:1.探针能快速识别被检测物质。2.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3.具有高灵敏度,在低浓度时仍然能快速检测21。4.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有很多反应型荧光传感器被报道出来,一般可以分为三类22:1.化学传感器和被测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化合物,从而实现对被测物质的检测。2.化学传感器和被检测物反应后,被测物质和传感器中的一部分一起脱离化合物。例如氟离子和有机硅化物传感器的反应。3.传感器和被测物质反应后,探针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传感器没有脱离基团,被测物质也没成为探针一部分。1.4实验设计的依据以上是对传感器一些方面的介绍。氟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它的功用很大,但同时危害也很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对它的用量,从而使对氟离子的检测就变的很重要23。从人们开始研究检测到目前已经有很多方法被报道出来,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传统的检测方法不断被提高和取代。虽然传统的一些检测方法也能很好的检测氟离子但是成本比较高,而且操作复杂,因此它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被淘汰掉。旧事物的凋零必然会有新事物的出现,荧光化学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操作简单所以越来越成为氟离子检测的主流方法24。现在大部分传感器主要是氢键型和路易斯酸受体。大部分氢键型传感器由于也能和水形成氢键因此在溶液中的检测受到限制25。路易斯酸型氟离子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而且比较稳定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本实验是基于硅氧键断裂的反应型荧光传感器。其依据是由于氟离子电负性性大,半径小,能和硅原子形成非常稳定的Si-F键。所以氟经常被用到有机反应中的脱硅反应中26。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备基于脱硅反应型的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在氟离子的作用下氟和硅形成化学键,从而使有机硅化合物发生脱硅反应,有机化合物结构发生了闭环变化。使化合物荧光性质发生变化,从而达到荧光检测的效果27。反应型氟离子荧光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等优点。第二章 氟离子荧光传感器的合成2.1 实验准备2.1.1实验药品表2.1实验所用药品实验试剂规格产地 4-(二乙氨基)水杨醛99%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咪唑99%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二甲氨基吡啶99%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97%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乙酸乙酯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二氯甲烷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三乙胺99%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油醚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无水硫酸镁99%天津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无水氯化钙97%天津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氯化钠分析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氢化钙碳酸氢钠丙二睛硅胶98.5%,Mg1%分析纯99%200-300目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津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江油硅胶开发有限公司 2.1.2 实验器材实验前的准备:合适药匙若干,合适单口、两口、三口烧瓶若干,合适烧杯若干,恒压滴液漏斗,分液漏斗,布氏漏斗,合适量筒若干,玻璃塞若干,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胶皮管,一次性滴管,磁子,玻璃棒,试管若干,抽滤装置,回流装置,蒸馏装置,氮气保护装置,硅胶,层析柱,三角漏斗。2.1.3 仪器设备实验所用仪器设备见表2.2表2.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一览表实验设备设备型号产地电子天平MS205DUMETTLER TOLEDO旋转蒸发仪Rotavapor R-3BUCHI(瑞士步琪)超声波清洗仪SK5210HP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加热磁力搅拌器RCT basicIKA-艾卡(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循环水式真空泵SHZ-D()北京凯亚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07385-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DZF-6050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旋片真空泵2XZ浙江黄岩天龙真空泵厂手持紫外灯上海禾汽仪器有限公司紫外分析仪ZF-I上海康华生化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移液枪DGYD-1大龙兴创实验仪器有限公司荧光分光光度计F-7000日本日立高新技术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9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电子调温加热套98-1-B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2.2 合成方法2.2.1合成路线实验是以 4-(二乙氨基)水杨醛为原料和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用咪唑和DMAP催化下反应生成产物1。然后利用产物1和丙二腈反在三乙胺催化下得到目标产物。 图2.3 合成路线2.2.2 实验步骤首先是溶剂二氯甲烷除水,取一个150mL双口烧瓶加入100mL二氯甲烷和3勺CaH2 ,磁子,搭建一个回流装置设置油浴温度为40回流6小时(回流装置上连接一个装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将回流好的二氯甲烷再用蒸馏装置蒸馏出来,油浴温度设置为55。表2.4 第一步实验药品实验试剂4-(二乙氨基)水杨醛咪唑DMAP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二氯甲烷(无水)用量10mmol(1.93g)12mmol(0.816g)0.5mmol(61mg)15mmol(2.25g)45mL取一个100mL双口烧瓶,将1.93g 4-(二乙氨基)水杨醛,0.816g咪唑,0.061g 4-二甲氨基吡啶和磁子加入烧瓶中,并再加入30mL除水二氯甲烷,。再连续抽真空,充氮气三次,在氮气保护下反应。取12mmol(1.81g)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并加入10mL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后倒入滴液漏斗中,半小时滴加完毕。氮气保护下,室温搅拌,开始时溶液为红色。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溶液为酒红色并有白色沉淀悬浮在溶液中。利用薄板层析(TCL)来辨别是否完全反应。反应12h后为红棕色和有白色沉淀。 原料 产物 图 2.5 反应12h后点板反应12小后第一次点板所采用的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 =20:1有拖尾现象而且原料点和产物点没有分开(如图2.5)。所以展开剂,由20:1调整成15:1,同时加入几滴三乙胺来防止拖尾。 第二次点板明显分开但原料点还很明显没有完全反应。 又取3mmol叔丁基二甲基 和5ml无水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后通过滴液漏斗经过十分钟滴加完毕。又继续反应2小时,点板发现原料点明显消失。又继续反应三小时点板和14h图一样,说明真的完全反应,停止反应。 又加3mmolTBDMSCl 原料 产物 原料 产物12h(第二次) 14h 图2.6 反应12h,14h点板17h停止反应,溶液为红棕色(有点发绿)并有白色沉淀。将反应液倒入配制好的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白色沉淀消失,溶液分层上层为有机相(红色),下层为无机相(无色),然后用分液漏斗静置,分液。再用饱和食盐水洗涤,静置分液三次。洗涤后溶液为酒红色,然后加入几勺无水硫酸镁干燥。干燥三小时后抽滤,液体为酒红色。同时用滤液点板发现原料点处还有一个模糊的点。由于原料点和产物点在硅胶板上能分开,所以选用柱色谱法的方式提纯。将溶液进行旋蒸,到一定程度时加入四勺硅胶(200-300目)旋蒸到像硅胶那样一粒一粒的为止(如果不是很干可以通过干燥箱干燥一段时间)。选用的是干法上样,它的优点在于产物能均匀的吸附硅胶上,产物能均匀流过柱子,在过色谱柱时更容易和其他物质分开。填柱子高12CM,展开剂选用的是石油醚:乙酸乙酯=15:1。填柱子时应该将硅胶粉用展开剂混合的很稀,让硅胶粉自由下落沉积到一块,这样填的柱子没气泡和裂痕使分离效果更好。将分离出来的液体用试管依次接取,通过点板确认产物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将纯的产物液体混合一块旋蒸,最后有一部分液体旋蒸不掉,静置一段时间有白色晶体析出。将白色晶体放真空干燥箱干燥12小时,第二天点板没有原料点表示产物很纯。称量为2.1g。2.1g3.07g=0.68 所以产率为68。熔点为68.2,标准偏差为0.05,熔程较小。第二步,首先是溶剂乙醇除水,选用的方法是99.7的无水乙醇中加入几勺无水硫酸镁静置干燥。一般选择干燥12h。表2.7第二步实验药品实验试剂产物1除水乙醇三乙胺丙二睛用量10mmol(1.93g)12mmol(0.816g)0.5mmol(61mg)15mmol(2.25g)取一个50mL单口烧瓶,称量0.31g产物1,并称量0.132g丙二睛加和15mL乙醇加入烧瓶再滴入5滴三乙胺溶液显现出澄清的黄色。在氮气保护,室温磁子搅拌下反应。反应两个小时,有黄色沉淀生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5:1。产物点板呈现出一条亮带。可能是由于点板的点中既有溶液又有固体,所以展开剂不能很好地好带动产物爬板。接着就利用抽滤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液体点板依然是带状,将固体放干燥箱干燥一夜,液体敞口放置过夜又析出很多针状橘黄色固体。固体在365nm紫外灯下荧光特别的强。将少量固体用二氯甲烷溶解点板,展开剂依然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5:1 干燥后固体溶解后点板如下图。 产物1 产物2 图2.8 第二步固体干燥后点板将干燥后固体测熔点为122,但是熔程很长,可能是因为有杂质不够纯。因为反应时用的乙醇做溶剂,固体析出了。参加反应的其他物质都易溶解于乙醇,所以选择用乙醇重结晶。重结晶又进行了干燥后,点板就一个点,可是熔程还是不理想。又选择过色谱柱进行提纯。将固体溶到二氯甲烷中,选择干法进行过柱子,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5:1。通过点板确认产物,然后合并旋蒸直接得到橘黄色固体。2.3 实验探索 在第一步合成中用过三种催化剂,有咪唑,咪唑和DMAP,三乙胺和DMAP。在有咪唑的催化下,通过实验证明加不加DMAP效果差不多,反应效果很好。然而选用三乙胺和DMAP,在一样条件室温,氮气保护,搅拌下反应其效果不如其他两组催化剂。本实验第一步选用的是4-(二乙氨基)水杨醛与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也曾经进行过探索和尝试,用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来代替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选用原料有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4-(二乙氨基)水杨醛,溶剂为无水二氯甲烷,催化剂为咪唑。40氮气保护下,磁子搅拌反应。 第一次反应,反应10小时后,点板有两个点,下面点为 4-(二乙氨基)水杨醛,由于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容易水解,所以没有点板,从而认为上面的点为产物点,经过水洗,干燥,过柱子进行提纯最后的到白色固体。经过核磁图检测,发现是白色固体为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的水解产物。又进行第二次试验,一段时间后点板,将反应液,4-(二乙氨基)水杨醛和第一次得到的水解产物同时点板。发现反应物两个点,最上面的点,为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水解产物点,下面点为4-(二乙氨基)水杨醛 的点,表明这个反应没能发生。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上两个苯环比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上两个甲基位阻大很多,所以不能反应。还有可能是温度,密闭性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原因仍然需要大量实验来证明。实验第二步,查阅文献在催化剂方面进行了改变,选用哌啶代替三乙胺。反应一段时间有黄色沉淀生成,可是黄色固体荧光性很差,用二氯甲烷,三氯甲烷,DMF等溶剂都不能将其溶解,熔点仪温度升高到300仍不熔 。第二次实验,两小时结束实验后,放置数个小时后,溶液变黑。推测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哌啶失效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验证。第二步又进行了改进,首先选用钠对乙醇进行干燥,这样除水更干净避免水的干扰。选用新哌啶为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室温反应,溶液颜色为黄色,一小时后有黄色固体生成。两小时后反应停止。抽滤将固液分开,固体真空干燥12小时。固体点板就一个点,说明比较纯。通过和三乙胺为催化剂点板,365nm荧光下现象还有熔点都一样可以大致推测两个是一种物质。第三章 实验分析3.1核磁图分析 产物1的核磁图,选用溶剂为氘代氯仿。图3.1 产物1核磁图由此核磁图可以看出,在10.13ppm处峰面积为0.93,应该是醛基上的一个氢,所以峰面积为1表示一个氢。在6到8ppm之间有四个峰,7.26ppm处峰为氘代氯仿的氘,其他三个峰面积都是近似1,代表苯环上的三个氢。3与4ppm之间的四重峰面积为4,表示连接氮上的两个亚甲基上的四个氢。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