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地理第4单元人类活动与地域联系课时分层作业附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鲁教版.docx_第1页
2018秋高中地理第4单元人类活动与地域联系课时分层作业附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鲁教版.docx_第2页
2018秋高中地理第4单元人类活动与地域联系课时分层作业附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鲁教版.docx_第3页
2018秋高中地理第4单元人类活动与地域联系课时分层作业附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鲁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课时分层作业学业达标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画面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砍伐B草场退化C土壤污染D沙尘暴2若画面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生态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林产品短缺珍稀动物减少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臭氧层破坏ABCD【解析】图中显示的是滥砍森林的行为,属于生态破坏。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的森林遭到破坏会导致旱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同时还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答案】1.A2.D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经验: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34题。3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B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C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4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A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B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C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解析】第3题,由题干“内陆海水入侵”“水系联网”“调整农业结构”,可推知当地由于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从而导致海水入侵。第4题,水系联网工程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反映了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答案】3.D4.C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56题。3“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可持续发展C生态可持续发展D文化可持续发展3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B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满足城市发展需要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D全面关停重化工厂,大力治理环境污染【解析】第5题在可持续发展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第6题“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和“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全面关停重化工厂,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是片面的,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答案】A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鸭晚2个多月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45题。4“慢生鸭”饲养者在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5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ABCD【解析】第4题,这种做法既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又保证了鸭农的高利润,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公平性原则。第5题,“绿色食品”是指在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中做到无毒、无害。的生产方式有害人体健康,不属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答案】4.A5.B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读图回答68题。6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A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B人类尽可能地索取自然资源C人类不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服务7巴伯在其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A生态属性B社会属性C经济属性D环境属性8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A增加绿地面积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发展教育,减少并消除文盲D预防和治理污染【解析】第6题,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其核心内容是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第7题,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巴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侧重经济属性。第8题,“增加绿地面积”“预防和治理污染”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C项正确。【答案】6.A7.C8.C冲A挑战练9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材料二漫画“断指”还是“成功”。(1)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2)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还是“成功”,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新苗仍然可以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解析】第(1)题,属于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内容。第(2)题,“断三指,留其两指”的发展,实际上忽略了其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