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程检测仪表与应用实训指导书 实训一、电位差计的使用实训二、温度变送器的校验实训三、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与安装实训四、差压变送器的校验与使用实训五、实训一、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校验一、 实训目的1. 通过本实训,会用电位差计;2.能对热电偶变送器进行校验;3.能根据测量数据确定法变送器的。二、实训设备1.电子电位差计; 2.毫安表; 3.直流可变电源; 4.精密电阻等。三、实训原理用电位差压计输出标准电势代替热电势,作为变送器输入,以检查变送器输出。通过调节零点电位器你、量程电位器使变送器的输出满足要求,再按温度变送器量程的0%、25%、50%、75%、100%检验点校验。四、实训内容与步骤1.接线。画出校验接线图,并按图1接线,检查正确后通电。图1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校验接线图2.热电偶变送器校验 (1)查热电偶所对应的分度表,列出温度-毫伏对照表,并测量环境温度,查出对应毫伏值EAB(T0,0)。 (2)输入零点信号(0mV),调节零点电位器使输出为4mA。输入满度信号,调节量程电位器使输出为20mA。反复调节零点、量程电位器使输出均满足要求。(3)分别输入0%、25%、50%、75%、100%,测量输出电流应分别为4mA、8mA、12mA、16mA、20mA。 3.计算变送器精度。实训一、智能数显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对智能型数字式显示仪表有一个感性认识。2. 了解智能数字仪表的参数设定方法。3. 能正确使用智能数字仪表。二、实验设备1. 智能型数字调节器一只:AL808,本实验只做温度显示部分。2. 电阻箱一只:ZX56或ZX32,模拟热电阻测温,0.02或0.05级。3. 手动电位差计一台:UJ33D-1,模拟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0.05级。三、数字式显示仪表显示仪表分为模拟式显示仪表和数字式显示仪表。模拟式显示仪表发展较早,目前仍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它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直观、清晰地反映被测参数的变化趋势。但是准确度较低,测量速度慢,不利于信息加工处理,难以与计算机连用。数字式显示仪表是相对于模拟表而言的,不再用指针位移来显示被测参数,具有准确度度高、误差小、信号远距离传输的优点。目前数字显示仪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微机化、智能化,这类带有微处理器(单片机)的数显表,除了对被测参数显示之外,还具有自动校正误差、故障诊断、参数设定、数据通讯等功能,在我国已经广泛生产并应用于各种生产过程。 四、实验接线图与测量有关的接线,如图1所示。AL808220V AC + 热电偶接线方式 Rt 热电阻接线方式图1:背面接线图五、AL808型智能数字调节器简介实验中使用的AL808型智能温度调节器,可以输入各种类型的温度传感信号或温度变送信号,即可以配接各种分度号的热电偶(具有热电偶冷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热电阻以及各种电压电流线性信号,这是模拟表无法比拟的,不仅能够显示被测温度,还具有调节(PID)功能。本实验只对温度显示部分进行实验。 1. 面板 PVSV OP1 OP2 PAMP MAN AL1 四位LED显示器(大) 四位LED显示器(小)LED状态显示灯 A/MPAR 按键 图2:面板示意图. 数值显示(LED显示器)上排-“一般显示状态”显示测量值,“组态参数设定状态”显示组态参数代码。下排-“一般显示状态”显示被控参数的设定值,“组态参数设定状态”显示相应组态参数的设定值。. 状态显示(LED显示灯)OP1-加热控制输出状态。 OP2-冷却控制输出状态指示。PAMP-曲线程序控制状态控制指示。MAN-手动控制指示。AL1-报警1指示。以上状态显示与调节功能有关,本实验不必考虑。. 按键PAR-参数设定按键。A/M-自动/手动调节切换键。-参数设定状态设定参数值增加键。-参数设定状态设定参数值减小键。本实验只用到PAR、三个键。2. 组态参数的设定. 按下“PAR”+“”键(先按下“PAR”键不放再按下“”键)3秒进入组态参数设定状态。. 单独按“PAR”键,选择组态参数代码(每一个组态参数代码都有确定含意)。每按一下自动选择下一个组态参数代码。. 单独按“”或“”键修改所选组态参数的设定值。. 在组态参数设定状态下,不按任何键16秒自动回到一般显示状态或到最后一个组态参数代码再按一下“PAR”键回到一般显示状态。与调节参数有关的设定略。六、本实验用到的设定参数AL808型智能温度调节器,可配接热电阻(Pt100、Cu50)、热电偶(S、R、T、J、B、K、E)、线性输入(-10-50mV)信号,自由输入,通过相应的组态参数设定。显示值单位、显示值修正、报警类型、控制方式(手动/自动)、调节规律、控制输出信号类型、正反作用选择、通讯等也可通过相应的组态参数设定,功能强大。与本实验相关的组态参数见表1。 表1:与本实验相关的组态参数组态参数代码相应参数名称 设 定 值 范 围 说 明OFSt输入误差修正值-9.99-99.99修正固定误差C-F测量值的单位C(摄氏度)线性输入(-10-50mV)信号时,该组态代码不出现。F(华氏度)Sn输入信号CAtcK型热电偶E tcE型热电偶r tcR型热电偶S tcS型热电偶b tcB型热电偶t tcT型热电偶rtdPt100热电阻.rtdPt100热电阻(带一位小数)CuCu50热电阻.CuCu50热电阻(带一位小数)Lin线性输入.Lin线性输入(带一位小数)PrE远传压力电阻信号.PrE远传压力电阻信号J tcJ型热电偶说明: 按下“PAR”+“”键进入组态参数设定状态。上排显示组态参数代码。 单独按一下“PAR”键,上排自动显示下一个组态参数代码。说明: 进入组态参数设定状态后,下排显示组态参数代码的参数值。 按“”或“”键,修改所选组态参数代码的参数值。七、实验内容与步骤(一)配接热电阻输入信号1. 按热电阻输入方式接线。2. 热电阻分度号为Pt100(测量范围-200-1000,是固定值).将组态参数代码“Sn”的参数值设定为“.rtd”(温度显示值带一位小数)。.将组态参数代码“CF”的参数值设定为“C”。.0.0修正。将Rt的阻值调至100.00,将组态参数代码“OFSt”的参数值进行修改,让测量值显示0.0。.选择实验点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记录于表2。表2:配接Pt100热电阻测温数据记录表t实()-150.0-100.0-50.00.0100.0200.0Rt()t示()t()t实()300.0400.0500.0600.0700.0800.0Rt()t示()t()注:Rt的值查Pt100分度表。3. 电阻分度号为Cu50(测量范围-50-150,是固定值).将组态参数代码“Sn”的参数值设定为“.Cu” (温度显示值带一位小数)。.0.0修正。将Rt的阻值调至50.00,将组态参数代码“OFSt”的参数值进行修改,让测量值显示0.0。. 选择实验点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记录于表3。表3:配接Cu50热电阻测温数据记录表t实()-40.00.050.0100.0140.0Rt()t示()t()注:Rt的值查Cu50分度表。(二)、配接热电偶输入信号1. 按热电偶输入方式接线。2. 热电偶分度号为K-镍铬-镍硅(测量范围-250-1350,是固定值).将组态参数代码“Sn”的参数值设定为“CAtc”。.0.0修正。输入EK(0,t0)电势值,将组态参数代码“OFSt”的参数值进行修改,让测量值显示0。t0为室温。. 选择实验点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记录于表4。表4:配接K热电偶测温数据记录表t实()-100-500100200300400500EK(t实, t0)t示()t()t实()600700800900100011001200EK(t实, t0)t示()t()注:EK(t实, t0)的值查分度表并计算。3. 热电偶分度号为T-铜-康铜(测量范围-200-400,是固定值).将组态参数代码“Sn”的参数值设定为“t tc”。.0修正。输入ET(0,t0)电势值,将组态参数代码“OFSt”的参数值进行修改,让测量值显示0.0。. 选择实验点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记录于表5。表5:配接T热电偶测温数据记录表t实()50100150200250300350400ET(t实, t0)t示()t()注:E(t实, t0)的值查分度表。八、实验结论1.配接Pt100热电阻时,温度示值最大引用误差为 (该表测量范围-200-1000,是固定值);你认为准确度等级是 。 2.配接Cu50热电阻时,温度示值最大引用误差为 (该表测量范围-50-150,是固定值);你认为准确度等级是 。3.配接K热电偶时,温度示值最大引用误差为 (该表测量范围-250-1350,是固定值);,你认为准确度等级是 。4.配接T热电偶时,温度示值最大引用误差为 (该表测量范围-200-400,是固定值);,你认为准确度等级是 。九、注意事项1.UJ33D-1手动电位差计的量程选用50mV档,并要调零,处于输出状态。2.AL808智能型数字调节器,输入信号类型不同接线方式也不同。3.接不同输入信号类型(组态参数设定后),一定要对指示值进行修正(修改“OFSt”的参数值),使指示值准确。修正不好,将影响其它实验点数据的准确性。4.模拟热电偶输入负信号时将UJ33D-1手动电位差计输出端反接。5.准确度等级是最大引用误差的系列化。十、问题与思考1.配接热电阻测温均采用三线制,智能数显表也不例外,但为什么没有规定引线电阻的阻值?2.使用前不进行0度示值修正(OFSt),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3.通过本实验,有什么体会?附录:分度表1. Pt100热电阻t()-200-150-100-500100200R()18.5239.7260.2680.31100.00138.51175.86t()300400500600700800850R()212.05247.09280.98313.71345.28375.70390.482. Cu50热电阻t()-50-40050100140150R()39.2441.4050.0060.7071.4079.9882.133. K热电偶 冷端温度为0t()-100-50011121314E(t,0)-3.553-1.8890.0000.4370.4770.5170.557t()15161718192021E(t,0)0.5970.6370.6770.7180.7580.7980.838t()22232425100200300E(t,0)0.8790.9190.9601.0004.0958.13712.207t()4005006007008009001000E(t,0)16.39520.64024.90229.12833.27737.32541.269t()110012001300E(t,0)45.10848.82852.3994. T 热电偶 冷端温度为0t()891011121314E(t,0)0.3120.3510.3910.4300.4700.5100.549t()15161718192021E(t,0)0.5890.6290.6690.7090.7490.7890.830t()2223242550100150E(t,0)2.0354.2776.702t()200250300350400E(t,0)9.28612.01114.86017.81620.869实训三、弹簧管压力表的拆装与校验一、实训目的1.通过本实训,熟悉弹簧管压力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弹簧管压力表零点、量程、线性度的调整及示值校验方法; 3.学会正确使用活塞式压力计检验压力表; 4.掌握仪表精度等级的确定方法。二、实训设备1. 活塞压力计一台(用砝码或标准压力表);2. 01.6MPa 标准压力表(0.25 级)一块,1.5 级01.6MPa 普通压力表一块;3. 取针器一个,中、小螺丝刀,300mm扳手和200mm扳手各一把;4.工作液若干,建议用变压器油。三、实训原理本实验采用比较法,利用手摇式压力泵给标准压力表和被校压力表同时施加压力,根据两仪表对同一信号的指示差别,对被校压力表进行校对。四、实训内容与步骤1压力表的认识与拆装1)观察被校压力表的面板结构,记录其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对没有零值限制的压力表而言,垂直时观察其零值误差是否超标并进行记录。2)松开被校压力表表盖紧固螺钉,取下表盖,用取针器卸下指针和刻度盘,观察压力表内部结构及机械传动情况。2压力表的校验按图所示,连接好系统,通过压力表校验台上的压力发生器给标准压力表和被校压力表施加相同压力,采用比较法,对被校压力表进行校验。1)将阀a、b、c关死,手摇压力泵旋至最深位置。在油杯10中充入适量的工作液,一般在油杯的3/4位置即可。打开活塞压力计的进油阀11,逆时针转动摇把,把油抽到活塞筒内,然后关闭进油阀11。 2)打开截止阀b、c,在未安装压力表的情况下旋进手摇泵活塞,直到压力表安装处没有气泡而有工作液溢出时,关闭截止阀b、c。打开进油阀11,旋出手摇压力泵以补足工作液,再次关闭进油阀11即可。3)将标准压力表和被校压力表分别装在压力表校验器左右两个接头螺母上,打开针阀b、c,用手摇泵加压即可进行压力表的校验。4)先检查零位偏差,如合格,顺时针方向转动手轮,使压力计的压力增加,可在被校表测量范围的20%,40%,60%,80%,100%五点做线性刻度调校,每个校验点应分别在轻敲表壳前后进行两次读数,然后记录各校验点处被校表和标准表的指示值,记录在表1中。以同样的方法做反行程调校和记录。5)零点、量程有误差时,调整后再测取数据,重复第3)、4)步骤,直到得到合适的结果填入表 内。 图1 弹簧管压力表调校连接图1测量活塞;2砝码;3测量活塞筒;4工作活塞筒;5工作液; 6压力表;7手轮;8丝杠;9工作活塞;10油杯;11进油阀;a、b、c、d锥阀3.调整被校压力表当被校压力表误差较大(低于精度要求)时,需对压力表进行校正,其调整步骤如下: 1)打开压力表盖,用取针器小心取下指针,然后拿下刻度表盘; 2)根据校验结果,调节“调整螺钉”,改变拉杆的位置,试调压力表量程; 3)装上表针、刻度盘重新检验,观察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否则,重复上述3)、4)步骤,重新测取数据填入表。表 压力表校验记录表被校压力表 型号 测量范围 精度标准压力表 型号 测量范围 精度压力表校验仪名称 型号 原 始 记 录标准压力/MPa被校压力指示值/MPa轻敲后被校压力指示值/MPa绝对误差/MPa正反行程示值之差/Mpa正行程反行程正行程反行程正行程反行程零值误差实测基本误差轻敲位移量回差结论及分析4.注意事项。 1)实验前先调节水平调整螺钉校正活塞压力计的水平,使水平泡的气泡位于中心位置。 2)压力泵油不能抽得太快,防止空气进入;3)做下行程实验时应先降压,后取砝码,避免顶坏测量活塞,造成漏油; 4) 做上、下行实验时,压力必须保证递增或递减; 5) 用取针器取下压力表指针时,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损坏零件,装针时也应小心,不能用力敲打; 6) 实验完毕,卸去砝码,打开油杯阀门,将油全部顶回油杯中。5校验数据分析处理根据校验得到的原始数据,计算被校压力表的基本误差及变差,并分析误差产生原因,给出校验结论。五、实训报告认真编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内容。六、思考题1为什么要排除压力表校验器内的空气?2为什么要求轻敲表壳时,仪表示值的变动不应超过基本允许绝对误差的一半?3被校表的量程不合适时应如何调整?实训四、差压变送器的认识与调校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调校方法;2.熟悉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二、实验设备1.1151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一台;2. 24V DC稳压电源一台;3. 活塞压力计一台;4. 250精密电阻1只;5. 数字电压表或标准电流表1台;6. 01.6Mpa标准压力表1快。三、实验原理差压变送器是把介质压力通过隔离膜片和硅油传递给测量膜片,测量膜片起着弹性元件作用,随它两边的差压而变形,测量膜片的位移与差的大小成正比。并由它两侧的电容极板检测,再通过电子线路把测量膜片和电容极板之间的差动电容转换为420mA DC电流信号输出。四、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图 校验接线图1.准备工作。按图 连接电路和活塞标准压力计。图中精密电流表和数字电流表选择其中之一。变送器有4 个接线端,上部两个标有Signal 接电源,下部两个标有Test,用于连接内阻小于 8的电流表。请勿将电源接到下部,防止烧坏反极性保护二极管,造成断路。在连接引压管时必须缠密封带,必要时可以做密封实验,否则就造成压力不稳,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预热15分钟后才能调试。2.零点调整:零点和量程调整螺钉位于变送器表头壳体的铭牌后面,零点螺钉上标有Z,量程螺钉下标有R,如图所示,移开铭牌即可调整。顺时针转动调整螺钉,变送器输出电流信号增大,逆时针调整则输出减少。调校方法为:输入压力下限值,调整零点螺钉使变送器输出4mA(或1V);输入压力上限值,调整量程螺钉使变送器输出20mA(或5V)。由于零点和量程相互影响,需反复调整几次,直到零点和量程都满足要求。图 零点和量程调整螺钉3.线性调整:调整活塞压力计使输入压力为量程的1/2,此时输出应为12mA(或3V),如不符合要求时,则调节线性度电位器,再重复2、3、4步骤直至满足要求,线性误差不超过调校量程的0.1%。除零点和量程调整外,放大器板的焊接面还有一个线性微调器,如图所示。一般在出厂时按产品的量程调到了最佳状态,不在现场调整。如果的确需要调整线性,应按下述步骤进行。 图 线性阻尼调整螺钉(1)输入所调量程压力的中间压力,记下输出信号的理论值 12mA 和实际值I 之间的偏差I 12。 (2)计算: 输入满量程的压力,若偏差为负,则调满量程输出,使之增加I ;若偏差为正,则将满量程输出减小I 。例如,变送器最大量程为200kPa,实际使用量程为40kPa,量程中间压力20kPa 时偏差11.95120.05mA0,则I 1.5mA,应调整线性微调器,使满量程输出增加 1.5mA。 (3)再重复2、3步骤直至满足要求,线性误差不超过调校量程的0.1%。4. 阻尼调整。阻尼微调器用来抑制由被测压力引起的输出波动,其时间常数在0.2s (正常值)和 1.67s 之间。出厂时,阻尼器调整到逆时针极限的位置上,时间常数为 0.2s。可在现场进行阻尼调整,顺时针转动阻尼微调器阻尼时间增加,时间常数调节不影响变送器5.分别把量程的0%、25%、50%、100%的压力信号加给差压变送器,先读取正行程时对应的输出电流(电压)值,然后依次减小压力信号读取反行程时的输出电流(电压)值,记录在表中,计算基本误差和变差,判断仪表是否合格。表 差压变送器校验记录表校验点/%标准输出/mA正行程反行程回差输出实测/mA/%输出实测/mA/%/%0%25%50%75%100%实验结论及分析6.零点迁移调整假设调校的1151系列差压变送器的原量程为00.1Mpa,现在将它的零点迁移到0.02Mpa,即新量程为0.02Mpa0.1Mpa,则迁移调整的过程如下。迁移前,先将量程调整到需要的数值,即重复2步骤,然后进行迁移。如果量程起始点的迁移不大,可以直接调节零点电位器来实现。当正迁移时,在不加输入压力信号,调零点电位器使输出小于4mA(或1V),然后给正压室加给定的正迁移量所需要的压力信号,此时输出信号应为4mA(或1V),否则调零点电位器。如果迁移量过大,假如变送器有正负迁移开关,则需要将开关拨动一下,迁移开关有正和负各一只,都装在接线盒里,根据正负迁移的需要相应地拨动正负迁移开关,然后加入给定的量程起始点压力,此时输出信号压力位4mA(或1V),否则调零点电位器。零点调整后,给变送器输入量程上限压力信号,此时输出应为20mA(或5V),如有偏差可微调量程电位器。将零点、量程反复进行调整,直到合格。最后进行一次精度校验,并做出变送器迁移后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五、注意事项1.接线时要注意电源电压值和极性,严禁与220V交流电源相接;2.正负迁移后,其量程上下限均不得超过量程的极限;3.实验前要认真阅读指导书;4.根据被校仪表的测量范围统一确定量程和迁移量;5.在做实验前先观察仪表的可调部件的位置并掌握正确的调整方法。七、思考题如果将差压变送器的测量范围改为-20Mpa80Mpa,请问仪表调校接线图应是怎样的?实验三 温度变送器的认识与调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温度变送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其工作原理; 2.掌握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热电阻变送器的零点、量程调整及精度校验方法。 二、实验设备 1.热电偶温度变送器,KBW1121型 1台; 2.热电阻温度变送器,KBW1241型 1台;3.标准电位差计,UJ36 1台;4.毫伏信号发生器 1台;5.精密直流电阻器, ZX-54 3台;6.标准电流表 2台。三、实验原理 温度变送器有二个类型:1.将直流信号U线性地转换成420mA直流或15V直流电压输出的直流毫伏变送器;2.将温度信号t线性地转换成统一的420mA直流电流信号I和15V直流电压信号U输出的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和热电阻温度变送器。其调校原理是利用毫伏信号发生器模拟热电偶产生对应不同温度值的毫伏信号,作为变送器的输入信号,利用精密电阻箱产生对应于不同温度值的电阻信号,作为变送器的输入信号,通过调整相应的电位器,从而实现变送器的零点、量程的调整和精度的校验。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调校方法 )按图正确接线;图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调校接线图)零位与量程调整根据仪表的温度测量范围,先手动调整电位差计UJ36的测量刻度盘,给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加入温度下限值所对应的热电势(要考虑冷端温度的影响),再调整毫伏信号发生器,观察输出电流表,调整零点电位器,使变送器输出信号为mA。再用上述方法调UJ36和毫伏信号发生器,给变送器加入温度上限所对应的热电势,调整量程电位器,使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为20mA。同理,反复多次调整,直到零点和量程都满足要求为止。3)精度的调整先将温度测量范围平均分成5点,量程的0%、25%、50%、75%、100%。调节UJ36型电位差计,给热电偶变送器KBW1121型分别加入各温度点所对应的热电势E9i(已减去补偿电势后的值),其相应的标准输出信号I0应分别为4、8、12、16、20mA。记下正、反行程实测输出信号I0,填入表3-1,并求出实际基本误差及变差。2.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调校方法按图3-2正确接线。根据仪表的温度测量范围,调整代替热电阻的精密直流电阻器ZX-34型,仿照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调校方法,完成零位与量程调整,以及精度的调校。记录数据与表3-1中。图2热电阻温度变送器调校接线图五、注意事项和预习要求 1)接线时要注意极性,并且在通电预热15分钟后再开始实验。2)实验中以缓慢的速度给出输入信号,保证在任何调校点不产生过冲现象。3)在调整电位器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拧怀。4)实验前,要准备好实验记录单,并查热电偶-毫伏对照表和热电阻温度-电阻对照表,将需要的数据查出并填入已准备好的记录表中。表3-1 温度变送器的调校记录表(室温: 对应补偿电势: )项目被校仪表标准仪器名称型号规格精度数量编号制造商出厂日期输入温度分值0%25%50%75%100%输入标准电动势Ei / mV输入标准电阻/输出标准输出电流I 0/ mA48121620实测值I 0/ mA正行程反行程误差实测基本误差/mA正行程反行程(I 0正- I 0反)/mA实测基本误差/%被测仪表允许基本误差/%实测变差/%被校表允许变差/%实测精度等级六、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2.实验接线图3.实验内容4.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七、思考题1)在实验中,若代替热电偶的毫伏信号发生器与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连接线断开,或者代替热电阻的标准电阻器与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连接线断开,变送器输出信号会如何变化,为什么?2)在选用温度变送器(订购仪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UJ33D-2型数字电位差计 使 用 说 明 书 一、概述 1.1产品特点和用途 UJ33D-2型数字电位差计是传统直流电位差计更新换代型产品,它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同传统工艺相结合,使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a)数字直读发生和测量电压值; b)可直读对应于输出或测量毫伏值的5种常用热电偶分度号的温度值,省却使用者查表之麻烦; c)输出标准电压信号可带负载,直接校验各种低阻抗仪表; d)采用四端钮输出方式,消除小信号输出时测量导线产生的压降误差; e)内附精密基准源,去除标准电池,避免环境污染,同时省却反复对标准要求,方便用户操作; f)带RS232标准接口,可与计算机通信。 产品在使用功能上完全覆盖原直流电位差计UJ33a,UJ33a-1等产品,可对热电偶和传感器、变送器等一次仪表输出的毫伏信号进行精密检测,也可作为标准毫伏信号源直接校验各种变送器和数字式、动圈式仪表。产品采用CMOS电路和LCD数显,功耗小,采用我厂通用型便携式机箱,内附工作电源电池盒,便于携带,适用于生产现场、野外作业和实验室使用。 1.2产品型式、规格 1.2.1型式 产品系便携式数显直流仪器。 1.2.2规格 直流信号输入输出量程:0-1999.9mV。 1.3型号的组成及代表意义 1.4使用条件 1.4.1环境温度:2015。 1.4.2相对湿度:80%以下。 1.4.3工作电源:1.5V1号干电池8节,或外接9V直流电源。 二、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 2.1结构特征 产品采用我厂直流仪器通用型便携式机箱,性能坚固可靠,面板及底座面结构排列图如图1所示。 (1)信号端钮 (2)功能转换开关 (3)导电片 (4)电源开关 (5)外接电源插座 (6)调零旋钮 (7)粗调旋钮 (8)细调旋钮 (9)量程转换开关 (10)温度直读开关 (11)发光指示管 (12)LCD显示器 (13)分度号选择开关 (14)RS-232接口针座 (15)底座搁脚 (16)电池盒图12.2工作原理 产品工作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图 2 工作原理框图电位差计发生稳定直流电压经精密衰减、隔离放大后由四端方式输出,量程转换选择所需测量输出量程范围,功能转换选择输出或测量方式,测量或输出信号经精密放大后送A/D转换成数字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后由LCD数字直读显示和送RS232通讯口。 三、技术特性 3.1主要性能参数 产品在参考条件下环境温度202,环境湿度(4575)%RH,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 1量程 测量、输出范围 基本误差 分辨力 额定负载 2V 01999.9mV (0.04%Ux+200V)100V 2mA 200mV 0199.99mV (0.04%Ux+20V)10V 2mA 20mV 019.999mV (0.04%Ux+2V) 1V 2mA *50mV 049.999mV (0.04%Ux+5V) 3V 2mA (分度号)温度直读范围(K) 01230.0 (0.1%Tx+0.2) 0.1 (E) 0660.0 (0.1%Tx+0.2) 0.1 (J) 0860.0 (0.1%Tx+0.2) 0.1 (S) 01768.0 (0.1%Tx+1) 0.5 (T) 0380.0 (0.1%Tx+0.2) 0.1 注:*50mV档量程为附加量程,显示读数末位数字步进值为3个字。 3.2温度附加误差 在额定使用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0而引起的变差不超过基本误差允许极限的100%。 3.3量程过载指示 当输出或测量mV信号超过量程满幅范围时,仪表以全“0”闪烁方式显示,当温度信号超过量程满幅范围时,仪表以全“1”闪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篮球球场整修方案范本
- 河道清淤采砂施工方案
- 重庆科技学院《大学英语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水泥构件销售方案范本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中学数学现代教育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艺术学院《实证会计研究入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药剂学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师范学院《植物生殖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 GB/T 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 第4章 毒作用机制毒作用影响因素
- 中医药方大全教学教材
- 灭火器检查表
- 固体酸催化剂的发展及应用文献综述
- 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课件
- 员工劳动纪律培训课件
- 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02
-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典型做法图集
- 高教版烹饪概论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