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Delphi+SQL_电子人事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Delphi+SQL_电子人事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Delphi+SQL_电子人事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Delphi+SQL_电子人事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Delphi+SQL_电子人事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系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林洋电子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姓 名: 专 业: 学 号: 指导老师: 2008年4月26日林洋电子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摘要:本论文从现代电子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出发,以Delphi 7为开发工具,使用后台数据库引擎SQL Server 2000,为企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人事单位管理、人事信息管理、人事信息查询、用户管理等服务,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对员工管理的需要。关键词:电子人事管理系统;Delphi 7;SQL 2000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moder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of the status quo, to Delphi 7 for development tools, the use of background database engine SQL Server 2000, for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to provide units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personne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information, such as user management Services, to meet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needs of the staff. Key words: Electronic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Delphi 7; SQL 2000目录第一章 绪论31.1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31.1.1信息及信息化31.1.2系统、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41.1.3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发展51.1.4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6第二章 数据库理论和SQL语言82.1数据库技术82.1.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82.1.2关系数据库92.1.3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创建数据库112.2 SQL语言介绍132.2.1 SQL基础132.2.2 SQL语句 DDL与DML复杂操作实现16第三章系统规划与系统分析173.1系统规划173.1.1系统设计的背景173.1.2系统开发的目标173.1.3系统的功能简介183.2可行性分析183.2.1系统的初步调查183.2.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193.3业务流程分析203.4需求分析203.4.1应用需求分析213.4.2数据流程分析213.5功能分析234主程序清单245模块界面24设计小结25参 考 文 献26致 谢:27第一章 绪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深入到企业和组织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出现,Internet网络及计算机通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信息系统广泛影响并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信息技术(系统)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关系,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系统)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不仅是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在开发与实施信息系统时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只能将计算机引入企业管理,才能真正形成企业信息化、现代化的组织形式、管理和运用方式,才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增强员工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1.1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1.1.1信息及信息化从哲学意义上来看,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务的属性。信息是具有价值性,实效性,经济性,可以减少或消除事务不确定性的消息,情报,资料,数据和知识。信息理论的创始人申农说:“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数据和信息这两个词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容易混淆,因此我们必须搞清楚。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会对接收者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它对决策者能增加知识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的数据。数据是记录客观事实的符号。数据并不只是数字,所有用来描述客观事实的语言、文字、图画和模型都是数据。数据和信息的概念是相对的,对于第一次加工所产生的信息,可能成为第二次加工的数据。同样,第二次加工得到的信息可能成为第三次加工的数据。这也和物质生产中的原料和产品的关系相似初级加工得到的产品,可能成为进一步加工的原料。信息作为对接权者行为有影响的新知识,它有以下特征:它以一定的符号形式表示,这是信息的符号性;它包括明确的内容,要向接权者传达一定的事件,这是信息的语义性;这一内容事先为接权者所不知,但与他进行决策有关,对决策特产生影响,这是信息的有效性。综上所述,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表达的资料经过解释就是信息,也就是说,信息是我们对数据的解释,或者说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根据这个定义,那些能表达某种含义的信号、密码、情报、消息都可概括为信息。管理信息是对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后得到的。管理信息有如下特点:信息量大。企业中有大量的原材料信息、物资设备信息、生产信息、人事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等。来源分散。企业内各部门、各产供销环节,企业外的市场、客户、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同行及相关企业都有企业有用的信息。这使得信息的收集困难化,复杂化。信息处理方法多样。企业中信息处理决非单纯计算。常用方法有记录、核对、分类、检索、合并、传输、存贮、输出等。管理层次与信息特性有关。不同的管理层次与不同特性的信息打交道,因此,所采用的信息处理技术也大不相同。信息技术对文化与教育、对法律和政策、对生活方式及各种社会活动方式、乃至对国际关系都有重要影响。1.1.2系统、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是由若干人和设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有机结合起来的整体。而信息系统简单地说就是:输入是资料,经过处理,输出是信息的系统。信息系统的主要部分是为了产生决策信息所制定的一套有组织的应用程序。信息系统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示。但不管何种形式,其输出的结果总是我们所需要的信息。(1)输入:捕获或收集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原始数据;(2)处理:将原始输入的数据转换成更具有意义的形式;(3)输出: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递给人或用于生产活动中。信息系统还需要反馈,它将输出信息返送给组织的有关人员以便帮助他们评价或校正输入。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了解系统的组织、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几方面的功能。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系统,是一种信息系统,是组织(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同企业有关的各种事件和对象的信息,并将这种信息提供给企业内外的系统用户。为了达到提供有用信息的目的,系统内必须实现某些过程,特别是信息联系过程和变换过程。系统接收各种数据,将它们转变为信息,将数据和信息加以存贮并将信息提供给用户。管理信息系统并不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它的任务主要是提供信息作为决策过程中的参考。但是,就象有些日常事务的决定可以由电子计算机做出一样,信息系统也可参与决策。这就使信息系统和决策过程之间失去明确的界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电子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送、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信息系统。它能实测企业(组织)的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进行辅助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长远规划的目标。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1.1.3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信息系统的功能。此外,它还具备其特有的计划、控制、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1)计划功能。根据现存条件和约束条件,提供各职能部门的计划。如生产计划、财务计划、采购计划等。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2)控制功能。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加以控制。(3)预测功能。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或模拟方法,根据现有数据预测未来。(4)辅助决策功能。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从大量数据中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和满意解,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以期合理利用资源,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概念是在60年代提出的。当时,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到金融、商业、政府部门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主要的应用是数据处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1954-1964)电子数据处理阶段(EDP)。此阶段以单项数据处理为主,如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工资管理等。第二阶段(1964-1974)管理信息系统阶段(MIS)。在这期间,由于高速度的处理机、高速度大容量的存储器与器件有了突破性进展,使得计算机应用系统从单项应用的EDP发展到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的应用阶段,使得MIS日渐成熟,具有了控制、预测、辅助和决策的功能。第三阶段(1974-1980)决策支持系统阶段(DSS)。在此阶段解决的主要是面向高层管理,大范围的决策问题以及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第四阶段(1980-)职能管理系统阶段(IMS)。这个阶段强调的是综合管理功能,多维服务模式,人机协调的、智能化的、集成化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功能等。1.1.4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单元有:信息源、信息接收器、信息管理者和信息处理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C/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和B/S结构(浏览器/Web服务器体系)。(1)CS模式基于局域网的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的结构,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应用系统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客户端、数据库管理及全部信息集中在服务器端,而客户端相对简单、方便。其常采用两层或三层结构(见图l-1、图1-2)。图1-1 CS两层结构图图1-2 CS三层结构图图1-3 BS三层结构图客户端应用软件向服务器发出访问请求,服务器按要求组织数据。并通过网络把结果传送给提出请求的客户机。客户机处理或显示结果数据,两者之间是请求与服务的关系。在双层结构中,应用程序的功能被分成两个进程:客户端进程和服务器进程。客户端进程处理数据输入和用户界面的问题,服务器进程执行数据的确认。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被定位到单个机器或者网络中的不同机器,客户机从用户那里得到输入的数据,从而把数据传送到服务器进程中,服务器进程实施逻辑规则确认数据的数据。(2)BS模式BS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新型MIS系统平台模式。把传统CS模式中的服务器分解为一个数据库服务器与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从而构成一个三层结构体系(见图1-3)。第一层,客户端是标准的浏览器(如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将HTML代码转化成图文并茂的网页。网页具备一定的交互功能,应允许用户在网页提供的申请栏上输入信息提交给后台,并提出处理请求。这个后台就是第二层的应用服务器。第二层,应用服务器将启动相应的进程来响应这一请求,并动态生成一串HTML代码,其中包含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的浏览器。如果客户机提交的请求包括数据的存取,如数据的获取,数据的修改,数据的有效性验证等。应用服务器还需与数据库服务器交互完成这一处理。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应客户请求独立进行各种处理,而后数据结果返回应用服务器,再传至客户端。在B/S体系结构系统中,用户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许多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B/S结构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客户机上只需配置少量的客户端软件。服务器将担负更多的工作,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将在服务器上完成。浏览器发出请求,而其余如数据请求、加工、结果返回以及动态网页生成等工作全部由Web Server完成。实际上B/S体系结构是把二层C/S结构的事务处理逻辑模块从客户机的任务中分离出来,由Web服务器单独组成一层来负担其任务,这样客户机的压力减轻了,把负荷分配给了Web服务器。第二章 数据库理论和SQL语言2.1数据库技术2.1.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综实现还需要数据库的支持。数据库顾名思义,就是存储数据的仓库,是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和处理数据的重要工具。当人们面对一大堆信号和数据记录时,如“产品”信息包括上千种产品的名称、供应商、类别、单价、数量、库存量等。如果将它们无序地存放在计算中,则很难进行筛选、更新、删除、统计等处理。这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利用数据库将这些数据存储起来。数据库存取是高度结构化的,它考虑到了各项记录之间、数据之间的关联。可以说一个数据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便于用户进行统一管理,方便进行查找、检索、统计等操作。还可以方便地将新数据添加进来和将过期的数据删除掉。数据库的性质是由其中的数据模型决定的。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如果依照层次模型进行数据存储,则该数据库为层次数据库;如果依照网络模型进行数据存储,则该数据库为网络数据库;如果依照关系模型进行数据存储,则该数据库为关系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所管理的数据,都是依照关系模型进行存储的,因此其数据库为关系数据库。从20世纪60年代起,数据管理进入数据库时代,数据由数据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使用数据库而设置的软件。20世纪70年代初,数据库领域出现了数据关系模型,进而关系型数据库以数据的关系模型为基础而诞生。数据库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核心和管理对象。所谓数据库,就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数据组织在一起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上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满足用户长期需求的产品。开发的主要过程为: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把它们转变为有效的数据库设计。把设计转变为实际的数据库,并且这些数据库带有功能完备、高效能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软件邻域研究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主题,产生于60年代,3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并且,近年来,随着World Wide Web(WWW)的猛增及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据库技术之时成为最热门技术之一。数据库由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DBMS则由开发人员和用户通过应用程序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它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用户数据、元数据、索引和应用元数据。2.1.2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relation database)是若干个依照关系模型设计的数据表文件的集合。也就是说,关系数据库是由若干张完成关系模型设计的二维表组成的。与文件系统的数据文件不同,我们称一张二维表为一个数据表,数据表包含数据及数据间的关系。一个关系数据库由若干个数据表组成,数据表又由若干个记录组成,而每一个记录是由若干个以字段属性加以分类的数据项组成的。在关系数据库中,每一个数据表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一独立性的唯一标志是数据表的名字,称为表文件名。也就是说,每一个数据表是靠自身的文件名与其他文件保持独立,一个文件名代表一个独立的表文件。数据库中不允许有重名的数据表,因为对数据表中数据的访问通过表文件名来实现的。关系数据库中各个数据表的独立性,使用户在使用数据表中的数据时,可以简捷、方便地存取和传输。在关系数据库中,有些数据表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数据表之间的这种相关性是依靠每一个独立的数据表内部具有相同属性的字段建立的。一般地,一个关系数据库中会有许多独立的数据表是相关的,这为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及充分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关系数据库由于以具有与数学方法相一致的关系模型设计的数据表为基本文件,不但每个数据表之间具有独立性,而且若干个数据表间又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使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并能得以迅速普及。关系数据库具有以下特点:以面向系统的观点组织数据,使数据具有最小的冗余度,支持复杂的数据结构;具有高度的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的逻辑结构及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无关;由于数据具有共享性,使数据库中的数据能为多个用户服务;关系数据库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同时提供了各种控制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性控制。安全性控制可防止未经允许的用户存取数据;完整性控制可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并发性控制可防止多用户并发访问数据时由于相互干扰而产生的数据不一致。2.1.3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指数据库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包括定义、更新及各种控制,都是通过DBMS进行的。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把DBMS看成是某种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具体实现。根据数据模型的不同,DBMS可以分成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等。MS SQL Server2000就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模型。关系模型主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关系模式相当于前面提到的记录类型,它的实例称为关系,每个关系实际上是一张二维表格。关系模型和层次、网状模型的最大判别是用关键码而不是用指针导航数据,表格简单用户易懂,编程时并不涉及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关系模型是数学化模型。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化语言,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BMS的特点和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设计工具子系统、运行子系统和DBMS引擎。设计子系统有一个方便数据库及其应用创建的工具集。它典型地包含产生表、窗体、查询和报表的工具。DBMS产品还提供编程语言和对编程语言的接口。运行子系统处理用设计子系统开发的应用组件。它所包含的运行处理器用来处理窗体和数据库的数据交互,以及回答查询和打印报表等。DBMS引擎从其他两个组件接受请求,并把它们翻译成对操作系统的命令,以便读写物理介质上的数据。DBMS引擎还涉及事务管理、锁、备份和恢复。创建数据库(一)数据库模式数据库模式定义了数据库的结构、表、关系、域和业务规则。数据库模式是一种设计,数据库和应用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域是一列可能拥有的值的集合。必须为每一个表的每一列确定域。除了数据的物理格式外,还需要确定是否有些域对表来说是唯一的。数据库模式的最后一个要素是业务规则,它是对需要反映在数据库和数据库应用程序中的业务活动的约束。业务规则是模式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他们指定了无论什么数据变化到达DBMS引擎,允许的数据值必须满足的约束。不管无效的数据变化请求是来自窗体的用户、查询/修改请求还是应用程序,DBMS都应该拒绝。遗憾的是,不同的DBMS产品用不同的方法实施业务规则。在某些情况下,DBMS产品不具备实施必要业务规则的能力,必须以代码形式把它们编入应用程序。(二)数据库设计信息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库设计分五个步骤: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与加载测试。(1)数据库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将业务管理单证流化为数据流,划分主题之间的边界,绘制出DFD图,并完成相应的数据字典。(2)概念设计的任务是从DFD出发,绘制出本主题的实体关系图,并列出各个实体与关系的纲要表。(3)逻辑设计的任务是从E-R图与对应的纲要表出发,确定各个实体及关系的表名属性。(4)物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所有属性的类型、宽度与取值范围,设计出基本表的主键,将所有的表名与字段名英文化(现在很多软件能支持中文字段,如MS SQL Server,我就是用的中文字段名),实现物理建库,完成数据库物理设计字典。(5)加载测试工作贯穿于程序测试工作的全过程,整个录入、修改、查询、处理工作均可视为对数据库的加载测试工作。要设计出一个好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除满足系统所要求的功能外,还必须遵守下列原则:基本表的个数越少越好。主键的个数越少越好。键是表间连接的工具,主键越少,表间的连接就越简单。字段的个数越少越好。所有基本表的设计均应尽量符合第三范式。数据库的设计中,如何处理多对多的关系和如何设计主键,是两个有着较大难度、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下面我们着重从SQL应用、数据库设计范式和查询优化等方面来分析本课题的系统关键技术和实现难点并加以解决。2.2 SQL语言介绍2.2.1 SQL基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查询语言)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语言。SQL通常使用于数据库的通讯。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声称,SQL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句通常用于完成一些数据库的操作任务,比如在数据库中更新数据,或者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使用SQL的常见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Sybase、Microsoft SQL Server、Access、Ingres等等。虽然绝大多数的数据库系统使用SQL,但是它们同样有它们自立另外的专有扩展功能用于它们的系统。但是,标准的SQL命令,比如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和Drop常常被用于完成绝大多数数据库的操作。MS SQL Server就是用的Transact-SQL。SQL语言有着非常突出的优点,主要是:(1)非过程化语言;(2)统一的语言;(3)是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非过程化语言:SQL是一个非过程化的语言,因为它一次处理一个记录,对数据提供自动导航。SQL允许用户在高层的数据结构上工作,而不对单个记录进行操作,可操作记录集,所有SQL语句接受集合作为输入,返回集合作为输出。SQL的集合特性允许一条SQL语句的结果作为另一条SQL语句的输入。SQL不要求用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方法,这种特性使用户更易集中精力于要得到的结果;所有SQL语句使用查询优化器,它是RDBMS的一部分,由它决定对指定数据存取的最快速度的手段,查询优化器知道存在什么索引,在哪儿使用索引合适,而用户则从不需要知道表是否有索引、有什么类型的索引。统一的语言:SQL可用于所有用户的DB活动模型,包括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程序员、决策支持系统人员及许多其它类型的终端用户。SQL为许多任务提供了命令,其中包括:(1)查询数据(2)在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记录(3)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对象(4)控制对数据和数据对象的存取(5)保证数据库一致性和完整性以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上述各类操作提供单独的语言,而SQL将全部任务统一在一种语言中。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由于所有主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支持SQL语言,用户可将使用SQL的技能从一个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转到另一个,所有用SQL编写的程序都是可以移植的。262.2.2 SQL语句SQL功能强大,是一种完备的数据处理语言,不仅用于数据库查询,而且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修改和更新,概括起来,它可以分成以下几组: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于检索或者修改数据;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于定义数据的结构,比如创建、修改或者删除数据库对象;DCL(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用于定义数据库用户的权限。DML组可以细分为以下的几个语句:SELECT:用于检索数据;INSERT:用于增加数据到数据库;UPDATE:用于从数据库中修改现存的数据;DELETE:用于从数据库中删除数据。DDL语句可以用于创建用户和重建数据库对象。下面是DDL命令:CREATE TABLE,ALTER TABLE,DROP TABLE,CREATE INDEX,DROP INDEX下面是一个简单SQL语句的例子:我们使用SQL语句来从JBXX表(基本信息表)中检索职工编号为000001的职工姓名:SELECT姓名FROM JBXXWHERE职工编号=00000 DDL与DML数据定义语言DDL:它是用来创建和修改数据库结构的一种语句,包括Create、Alter和Drop语句。数据操作语言DML:包括数据查询与数据更新。数据查询主要是由Select语句完成,这一点不再赘述。而数据更新所造成的风险大大超过数据查询。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在更改期内保护所存储的数据的一致性,确保有效的数据进入数据库,数据库必须保持一致性,DBMS还必须协调多用户的并行更新,以确保用户和它们的更改不至于影响其它用户的作业。用于修改数据库内容的SQL语句主要有以下三个:(1)Insert,向一个表中加入新的数据行(2)Delete,从一个表中删除数据行(3)Update,更改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数据Insert标准语法:INSERT INTO table_name(col1,col2.)VALUES(value1,value2.)下例要将职工号为000001作为一个新的工资记录加入临时工资表OWNER中Insert Intoowner(职工编号,金额,日期,备注)values(000001,20.00,2006-5-12,加班1小时)Insert语句还可以将多行数据添加到目标表中去,在这种形式的Insert语句中,新行的数据值不是在语句正文中明确地指定的,而是语句中指定的一个数据库查询。添加的值来自数据库自身的行,在某些特定的状态下,这是非常有用的。多行Insert语句为拷贝数据提供了一种紧凑而高效的方法,但在本系统中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仅是使用循环依照上面的用法来完成多个记录的插入。Update语句用于更新单表中选定行的一列或多列的值。要更新的目标表在语句中定义,Set子句则指定要更新哪些列并计算它们的值。Update语句总是包含Where语句,而且Update语句比较危险,所以必须明确地认识到Where语句的重要性,Where语句被用来指定需要更新的行。标准语法:UPDATE table_nameSET columnname1=value1,columname2=value2.WHERE search_conditionDelete语句标准语法: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condition复杂操作实现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归类、汇总、映射、索引、子查询等复杂操作,相应的支持与实现如下:(1)GROUP BY方法GROUP BY子句语法为:SELECT column1,SUM(column2)FROMlist-of-tablesGROUP BYcolumn-list;这个GROUP BY子句将集中所有的行在一起,它包含了指定列的数据以及允许合计函数来计算一个或者多个列。在本系统中在显示数据时用到了此语句来对查询所得的内容排序然后再显示。(2)组合条件和布尔运算符以下的SQL语句中就含有组合条件:SELECT column1,SUM(column2)FROMlist-of-tablesWHEREcondition1ANDcondition2;下面是一个示例:SELECT身份描述FROM ID,userWHERE ID.身份编号=USER.身份编号and user.职工编号=000001;这条SQL语句是从user、id表中查找职工编号为000001职工的身份描述,第三条语句中如果其中有一个条件为假,那么就什么都没有显示。(3)UNION子句有些时候,需要一起浏览多个查询的结果、组合它们的输出,我们可以使用UNION关键字。第三章系统规划与系统分析3.1系统规划3.1.1系统设计的背景系统项目主要来源于XX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随着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员工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员工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公司员工繁杂,来源、层次良莠不齐。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就需要有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员工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所以针对这种现状因此决定为企业界开发一个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3.1.2系统开发的目标系统开发的目标是:提高企业人事管理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方便人事部门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人事工作者和企业领导提供员工工作和成长的统计数据和预测信息,为教育和领导员工提供支持。促进人事的管理和教育逐步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本课题(或项目)要实现的最终目标:(1)设计一种提供决策支持的MIS,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应用流行的或者先进的数据库系统,设计优秀的查询和统计功能,提供较好的决策支持;(2)开发出一个实际的可以正确运行的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并在硬件平台上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可靠性。使企业人事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3.1.3系统的功能简介做到用计算机进行人事数据的录入、操作(包括增加、删除、修改等),建立新员工的相关档案,更新员工的各种信息,删除脱离企业员工信息,可以任意查询每个员工的情况等功能。3.2可行性分析3.2.1系统的初步调查在正式立项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是对系统的初步调查。初步调查是在使用单位的高层进行的,系统分析员站在高层观察使用单位的现状,分析现有系统的运行情况。初步调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般调查和信息需求初步调查。前者包括了解使用单位当前的信息流程,明确使用单位改造的需求以及确定系统目标和主要功能;后者是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调查组织系统的工作职责及活动和各种职能部门所要处理的数据,还需了解环境信息,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信息。通过初步调查,主要确定了公司的人事组织机构和人事管理流程。公司属民营企业,企业的决策者是董事会(设董事长一名,副董事长若干)。鉴于企业的性质和项目开发的目的,本系统将不涉及董事会成员的管理。公司的行政组织机构图见图3-1。图3-1 XX公司的行政组织机构图3.2.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对于信息系统来讲,一个系统的可行主要是从技术可行、经济可行、操作可行这三个方面来解决系统可行,也是可行性研究的根本任务,也是为以后的行动提出更好的建议。对于本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如下:(1)由于XX公司地处川东的一个小城市达州,大多数员工的文化水平有限,所以开发这个系统能让这些员工能很快掌握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结构不能复杂化,界面要大体的这一功能可行。(2)由于公司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开发这款软件在经济上一定能让人接受,也就是经济可行。(3)技术可行是主要的,不能让这个软件设计有BUG产生,用户使用的时候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系统用户肯定不能接受,这一功能也是可行的。经过大量资料查询、搜集、平衡、筛选,确定利用DELPHI 7.0语言与SQL Server 2000软件结合开发本系统。根据前面DELPHI 7.0软件开发工具的特点以及开发本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得出,采用此软件开发本系统是可行的。开发本系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国家对企业的重视不断提高,要使企业能够长期发展、壮大必须从管理入手,企业的人事信息管理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将计算机与企业的人事信息管理相结合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大突破。在决定开发本系统之前,我已做过调查,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对于许多普通企业都在使用计算机,所以使用本系统的这个外部条件还是可以的。本系统操作方便,只要略懂计算机操作的人都可使用。所以对于推广本软件的应用也是可行的。3.3业务流程分析在实际调研中,主要通过座谈、询问及发放征询意见表等方法来了解公司对信息系统的需求情况。主要了解的用户有:(1)单位负责人;(2)使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人事科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3)单位信息管理负责人;(4)负责运行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通过对以上人员的需求调查得知,以前的人事管理办法,工作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低。因而,建立一套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公司诸多负责人对系统的需求虽然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用户的信息要求:随时查询人员状况,进行人事信息汇总,对记录能随时删除、插入及恢复。(2)用户的处理要求:能随时增加、删除,修改每一个职工记录,并能打印单据。(3)对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的要求:要保证每个记录必须完整,不能被他人非法窃去。本系统的逻辑模型主要是以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描述工具,以信息系统中应有的数据流程和数据结构来描述系统。3.4需求分析所谓需求分析,就是指在整个系统开发工程中,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把要解决哪些问题,满足用户哪些具体的信息需求调查分析清楚,从逻辑上或说从信息处理的功能需求上提出系统的方案,即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办提供依据。其核心是目标分析与需求分析,最后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3.4.1应用需求分析公司人事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和公司普通员工。企业领导(这里指董事会)的需求是总体上查询公司所有的职工情况、职工工资开支情况及个人业绩情况,为企业的人事调整提供决策支持。人事管理人员(这里指人事科负责人)对公司所有员工都应该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包括职工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待遇、升降奖惩等等,并及时按公司规定予以更新人事信息,同时还要从广大员工的反馈信息中提取修正依据,纠正现有人事信息。普通员工(这里指除上述二者外)的操作仅仅只是上报变动信息、查看查询与个人相关的工资信息、福利信息等等。企业领导应该具有使用系统的一切权限,即“系统管理员”权限,也就是所可以查看、修改、删除所有人事信息。但是,企业领导一般不会直接操作系统,而是指令人事部门负责人给出详细的人事信息汇报,因此,系统也不将考虑企业领导的操作问题。人事管理人员(或人事部门的操作员)才是实际操作系统的人员,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必须通过他们进入系统。系统所需的信息量大,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较高。应该提供对人事信息、工资福利信息、总体工资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及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信息查看及维护。人事管理人员按规定可以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统计员工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添加、删除和修改图书员工的工资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公司的总体人员和工资信息。但是,删除某条员工基本信息记录时,应实现对该员工工资记录的级联删除。并且还应具有生成人员和工资的统计报表,及员工的个人工资凭条。普通员工一般不能直接登录本系统,只可以申请查看本人相关情况,而且也不能直接要求修改。在特殊情况下,经授权可以以“操作员”的账号登录,此时不能做任何的修改,只可以查看部分人事信息。3.4.2数据流程分析根据以上所做的需求分析,并略掉一些细节(如不考虑用户的登录;对记录的维护),得出以下的三层数据流图,即提出系统的初步逻辑模型。(一)数据流程图(DFD)1.数据流程图(DFD)顶层图及说明如图3-2所示。图3-2 林洋人事信息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图注:实际上企业领导与普通员工都不是直接操作系统的人员,而是通过人事管理人员间接与系统打交道。2.数据流程图0层图如图3-3所示。图3-3 林洋人事信息管理系统0层数据流图3.人事信息处理中心的1层数据流程图如图3-4所示。图3-4人事信息处理中心的1层数据流图其他处理都相对简单,就不再赘述了。(二)数据字典(DD)由于数据流程图只是对数据处理及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行说明,未对数据的详细内容及加工过程进行说明,而这正是数据字典所要表达的。它能将数据流程图中全部数据流及其组成部分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加工等描述清楚,便于后序工作系统设计的进行。3.5功能分析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企业人事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的。本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1)系统管理:用户及权限设置、修改密码、员工备注编辑、计算器、帮助、系统安全退出等一系列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2)人事管理:招聘、面试、录取和离职(岗位说明、增员需求单、增岗需求单、招聘登记、面试登记、入职通知书、入员基本信息登记、离职交接),存档费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登记、劳动合同历史、劳动合同到期预报),查询统计(招聘查询、面试查询、公司员工统计、年龄、文化、职位统计表、在册人员增减变动表)等。(3)薪资管理:考勤登记,考核登记,工资生成(在岗职工工资生成、小时工工资生成),查询统计(考勤查询)等。(4)福利保险管理:养老保险(公司比利、养老保险登记、个人费用记录、缴费情况表、收支月报),大病医疗(大病统筹登记),福利费(福利费登记、福利费查询、福利费报表),劳务费(劳务费登记、劳务费查询)等。(5)培训管理:部门培训计划登记,培训实施计划,培训项目实施表,员工培训档案,年度培训计划汇总,年度实施计划汇总,查询统计(部门培训计划查询、培训实施计划查询、培训项目实施查询)等。(6)劳保物品管理:岗位劳保物品配备标准设置,劳保发放名单管理等。(7)奖惩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