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建设的实践、认识和体会_第1页
校园网建设的实践、认识和体会_第2页
校园网建设的实践、认识和体会_第3页
校园网建设的实践、认识和体会_第4页
校园网建设的实践、认识和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校园网建设的实践、认识和体会 (注:本文于 2001 年 11 月全文刊登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培训专刊上,并已被 2002 年全国教育信息化论坛正式录用) 【内容提要】 镇海中学千兆校园网工程始于 1999 年下半年,至 2000年 9 月全面建成。目前,校园网已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实际运行,正在学校的教学、办公、管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在许多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当初预期的设计目标。本文作者是该项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实际使用者之一,文章回顾和总结了笔者在参与校园网建设和应用的实践过 程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校园网 计算机 信息技术 教育 实践 体会 一、 概述 2 / 8 镇海中学是一所有着九十年办学历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指示精神,早在 1984 年初就开始了计算机的普及和教学工作,并被省教委确定为我省首批进行该项试点工作的二十余所中学之一,十年后,在 1994 年 11 月被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和中国计算机教育奖励基金理事会评为我省唯一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先进集体, 1999 年学校又被进一步确认为浙江省全国现代 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之一。在进入世纪之交之际,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学校在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校的最优发展办学模式的同时,根据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形势及我校的实际需要,决定加快实施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和力度,并确立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最优模式内涵的新思路,在 1999 年下半年全面启动了千兆校园网工程,期间经过了大量的考察、论证,并对方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于 2000 年 3 月确定了最终的实施方案,至 2000 年 9 月,投资 800 余万元,覆盖了校园内十四幢教学、办公、生活等建筑中 700 余个节点的镇海中学千兆校园网全面建成。该项工程不但为校园内的三十多个教室和一些重要的教学场所以及办公室内的每位教师都配备了通过校园网实现Internet 访问的实际网络教学和办公环境,同时,每个教室和一些重要的教学场所还完成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及3 / 8 音像系统等设备的配备,有二个配备有学生每人一台专用电脑的创新班多媒体网络教室也作为校园网的 20 余个子网中的二个分别通过光缆与校园网直接挂接,从而使我校的现代化教育设施达到了目前国内一流的水平,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也因此有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校园网建成并 实际投入运行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一年多来,其对学校的教学、办公、管理等各方面的作用已日渐显现出来,当初预期的一些设计目标正逐渐成为现实或被超过,作为该项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实际使用者之一,下面将谈谈自己在参与校园网建设和应用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二、 校园网是新世纪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科教兴国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当前国力的竞争其关键是在科技,而决定科技实力的基础在于教育,也就是说,在信息时代我们不仅迫切 需要高科技,更需要有大批能够不断创造和驾驭高科技的新人,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培养和造就这种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重任,为此,教育应该而且也必须要先行。实际上,由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周期性长这一显著的特点,在客观上也要求教育必须要4 / 8 面向未来,适当地超前发展。 然而,面对着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面对着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使人类社会从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到学习方式发生的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的现实,传统的教学环境和形式、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对象和观念、教学评价和管理等在很多方面都已 感到越来越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基础教育面临着信息化的严峻挑战。 但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开放性和跨时空性的重要特点却又使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因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对所有地区、所有学校和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几乎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而当今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又能够为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中小学之间的跨时空联系与交流建立起与以往所完全不可能有的条件和模式,这就为贫困落后地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共享发达地区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跳跃式发展 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其中,建设校园网就是实现这种联系与交流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这也应该是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根本目的和重要意义之所在。因此,校园网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而且将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跳跃5 / 8 式发展的一个有力的杠杆和有效的途径,更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 校园网建设应充分发挥各方特长,做到优势互补 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考虑,千兆校园网目前已是相当成熟的技术,并都有现成的模型可供照搬照抄,但是我们认为,建设校园网的根本目的应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因此它决不只是一个把软硬件进行简单堆积的纯技术问题,而应该是围绕着应用这个最终的目的来全面地考虑,基于这样的观点,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光靠网络公司一家是难以胜任的,而是应该让有关技术专家与教育专家等一道进行多方的协作,充分发挥出各自的长处。 例如,网络公司可发挥其在技术方案设计及系统集成经验方面的优势,学校方面则明显地对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具体 应用需求具有发言权,而电信部门在综合布线方面有着人员、设备、技术、经验等的明显优势,专业教育软件公司又在为学校提供较为成熟和实用的教育管理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方面拥有优势,电脑工作站及相关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供应商则应充分考虑让他们发挥对其相关产品的售后服务等保障方面的优势,等等。因此,我们在充分考虑了上述众6 / 8 多因素后,在整个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了以应用为本、可持续发展、总体设计、分块实施、发挥优势、加强协调的原则,从开始进行系统需求分析、调研考察和总体方案设计的半年时间内,就由校方与几家较具经验和 实力的网络公司共同根据我校的实际应用需求和网络技术发展之现状,对总体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商讨、论证、修改和优化,期间共进行过四次较大的改动,力求方案在技术和应用方面既能满足学校当前的实际应用需求又能适应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在综合布线阶段,则由电信发挥优势,来具体组织和实施布线方案,并由校方配合网络公司共同进行监理,对系统基本硬件软件的安装和集成则由网络公司负责实施,其他各个环节,如教育教学资源的组织和配置、教师及相关人员的基本操作培训、系统各部分的维护保障等方面,我们也都始终围绕着应用这个中心,同步紧紧跟上。 由于博采了众长,并注意及时在各部门间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因此,整个校园网建设在实施过程中较为顺利。 四、 校园网取得成功的最终标志应体现在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和乐于使用上 建设校园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教育和教学上的实际应7 / 8 用,是要探索和营造一种在网络文化的新环境下,超越传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模式,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飞跃,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打好基础的有效模式,因此在设计和建设中不但要考虑到网络环境下学校的教学、办公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性需求,更应着眼于在网络建成后,是否能让 师生们都能广泛、自觉地参与进来,并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乐于使用,因为这才是衡量校园网最后成败的关键!而这很重要的又将取决于我们所设计和提供的网络环境和资源等能否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方便实用、轻负担、高效益等重要特色。我们的主要设计思路是: (一 ) 让网络时刻在师生们的身边 这个思路的目的是要通过将日常的教学、备课、办公、培训、自学、科研等各种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使它们能够为师生们构成一个边办公、边学习、边培训、边应用的理想和高效率的工作与学习环境,让网络时刻都在你的身边。为此,我们不 但为每个教室、办公室内的每个教师及一些重要的教学场所全部都配备了电脑,还将数字投影仪、实物展示台、音像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都配备到了每个教室及一些重要的教学场所,师生们在这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和工作环境下,结合学校开展的一些针对具体环境的必要的8 / 8 操作培训,大家从一开始就处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效果和进展都十分显著,原先曾经有人担心过的可能会对教师造成较大负担的情况不但没有发生,而且老师们不论是男女老少,都非常乐意使用,并从高效率的工作效果中逐渐偿到了甜头。 关于是否一开始就全面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