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二章第十四课时地形地势和气候实战演练.doc_第1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二章第十四课时地形地势和气候实战演练.doc_第2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二章第十四课时地形地势和气候实战演练.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二章第十四课时地形地势和气候实战演练撰写人:_时 间:_(20xx日照中考)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读我国经纬网和山脉分布图层叠加图(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回答13题。1正确反映30N沿线地势的是( )2正确表示图中字母区域地形分布的是( )3图中体现我国食物原材料丰富的信息有( )河湖众多国土面积广大南北跨纬度广地形复杂多样A B C D(20xx青岛中考)读“省级行政单位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完成 45 题。4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甲冀太原 B乙闽福州C丙青西宁 D丁皖武汉5图中山脉,既是重要地形区分界线,又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和 B和C和 D和6(20xx德州中考)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也常常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大兴安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我国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D我国主要农耕区和牧区畜牧业区的分界线7(20xx东营中考)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a是太行山脉,其东侧是华北平原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甲、乙两省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A BC D(20xx济南学考)下图是我国东部四个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89题。8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冬季普遍低温 B夏季气温相差很大C雨热同期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9造成哈尔滨和广州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 D地势(20xx青岛中考)读“中国温度带图”,完成1011题。10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年一熟 B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丙一年三熟 D丁一年两熟到三熟11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A甲水稻、油菜 B乙春小麦、花生C丙冬小麦、棉花 D丁青稞、甘蔗12(20xx衡阳中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xx 年,航拍中国 第一季在中央纪录片频道上映,展示了区、 陕西省、海南省等省区的地理特征。材料二中国简图(1)完成下表_山脉南侧地形区北侧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太行山脉东侧地形区西侧地形区_黄土高原(2)A 省的简称_,邻国B_。纪录片中,海南省的代表性糖料作物是_。(3)列举市的世界文化遗产。_(4)拟计划在雅鲁藏布江修建水电站,你的观点是赞同还是不赞同? 并说明理由。(至少说明一点理由)_ _ _ _ _ 1图中沿经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2(原创)小明的爸爸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在我国不同地区拍了许多景观照片。小明帮爸爸整理照片时,有一张照片贴错了标签,你能帮她找出来吗( )A沙漠边的绿洲上棉田广布塔里木盆地B一望无际的水稻田随风泛起金色的波浪长江三角洲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青藏高原D山坡上一片片碧绿的茶园长出了嫩嫩的新叶东南丘陵3玲玲在QQ上和贝贝聊天时说:“我的家乡山清水秀,石奇洞美,茅台酒、中草药、传统手工艺品等远销海内外。”玲玲的家乡所属的地形区与温度带正确的组合是( )A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区B云贵高原、亚热带C黄土高原、暖温带D东北平原、中温带4对图中省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省与乙省以太行山脉为界B乙省简称是晋,位于黄土高原上C丙省、丁省均位于亚热带D丁省行政中心是南昌,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57题。5下面对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B三个城市中,城市多雨期最长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D三个城市中,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6“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7若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B2.A3.D4.B5.D6.C7.D8.C9.A10.B11.A12(1)天山华北平原(2)陕或秦蒙古甘蔗(3)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任写两个即可)(4)赞同。理由:雅鲁藏布江流经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当地煤、石油等能源缺乏,大拐弯处人口稀少,淹没损失小,移民数量少。不赞同。理由:西藏地区人口城市稀少,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小;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