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故乡”征文选登:梦回故园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由.doc_第1页
“重新发现故乡”征文选登:梦回故园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由.doc_第2页
“重新发现故乡”征文选登:梦回故园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由.doc_第3页
“重新发现故乡”征文选登:梦回故园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由.doc_第4页
“重新发现故乡”征文选登:梦回故园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新发现故乡”征文选登:梦回故园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由 关于作者: 蔡秀清:女,土族,高校学报,现居拉萨。 TA说TA的故乡: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羌族故地,公元前111年归属汉帝国版图,唐宋时期曾为吐谷浑、吐蕃属地,世事沧桑,古代文明在这里融合、变迁,开出了土族、汉族、藏族、回族等各民族相互包容发展的绚丽之花。 山托住蓝天,油菜花和麦子为山穿上美丽新衣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羌族故地,公元前111年归属汉帝国版图,唐宋时期曾为吐谷浑、吐蕃属地,世事沧桑,古代文明在这里融合、变迁,开出了土族、汉族、藏族、回族等各民族相互包容发展的绚丽之花。宋代建造的白马寺、明万历年间建造的“湟水北岸诸寺之母”佑宁寺、明天启四年建造的钟鼓楼等人文景观闻名遐迩。从互助县的地名可以深切感受历史上宗教文化的盛行,比如威远镇附近有大寺村、小寺村、寺壕子存、大寺路村,还有远一些乡镇的寺尔村、尕寺加村等。我家就在威远镇小寺村,村里的山名叫小寺山,据说是赤列(龙)的龙尾,每年的夏秋季节村民都会举行“求雨”或“挡雨”仪式,到神山赤列山(龙王山)祭祀。因为龙尾保佑,堪称好地方。翻检记忆深处故乡的印痕,无法擦拭,今略记快乐童年和快乐学习的片段,慰藉伤感的思乡之情。 因为家住在龙尾山脚下,所以山成了我记忆中最为美好的地方。因为没有封山育林一说,所以那时候小寺山上的草没有现在这么高。除了小寺沟里种植了大片的树木外,庄廓后面山上的几棵树时不时地让村民砍了,或当柴火烧了,或拉去修建马棚之类的。只是那几处泉水喷涌的地方长了大片的黑刺(即沙棘),那是孩子们的最爱,每年夏秋季节,我们都去剪黑刺粒,也不嫌酸,大口大口地吃,或者挤出汁放点稀有的白糖让奶奶们喝。我前些年回家想上山玩,可是因为封山育林,草长得很茂盛,还有成片的树林,加上腿脚没有小时候灵巧,竟然只爬了几十米高就退回来了,心中莫名怅然,这座小山可是洒播了我童年笑声的地方。 草长莺飞时节,我们十几个小伙伴就天天在山上玩,捉蚂蚱、拔扫帚(其实是去拔做扫帚的各种草,这些草根据用途,可以制作成扫案板的、扫灶台的、扫炕的、扫院子的等等类型的扫帚)、揪野葱、挖野蒜、摘黄刺花吃,附带着用美丽的馒头花(狼毒草)编制花环,在玩耍的过程中,干了许多活。当然,也有闯祸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小伙伴吃了狼毒花径上的白色汁液差点死掉,被大人们好好地训了一顿。冬日暖阳季节,大家就在山上扫“滩渣”(就是用老笤帚刮地皮上的草渣,用来填炕取暖,我的记忆里老是缺吃少衣、缺取暖做饭的柴禾和煤炭。)、拾“地娃”(好多地方叫地达菜,黑色的薄薄的地衣植物,用来做包子或者汤)、挖牛荆条和面干肠(两种可以吃的植物,嚼在嘴里感觉有面粉,甜丝丝的味道)。 小时候从没有为没钱发愁过,好像大家都没钱;穿的是老大穿完传老二,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衣服;踩的是妈妈做的布鞋,高中毕业前我没穿过皮鞋;过年才能吃到荤腥菜那时候物质上很贫穷,可是精神很富裕。快乐并没有因为没钱而减少,甚至不记得大人们的脸上也挂过愁字。山顶上有个电视转播台,每天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就爬到山顶上去看电视,直到电视荧屏显示“再见”,我们才连滚带爬地下山回家。 21世纪初因为附近厂子过度开采,山体滑坡,半座山都坍塌了,山上的那个转播台的残垣断壁只剩一点点。老人们不断惆怅“龙脉”挖断了,坏了村子的风水和运势。我知道坍塌了的这半截山确实是个好地方,是古老故事中那有生命的龙尾,是村子小庙的原址,山顶上还有人们祭祀的“毛集”(注音,类似于敖包)。滑坡了,从此再也看不到那淙淙的山泉水,连那条不知磨破了多少童鞋的小路,连接我村和山后的白崖村、塘巴村等地的小路也不见了踪迹。甚至我们曾经追赶太阳,想看看太阳落在山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崖豁”也没有了。xx年回家,嫁到外地的邻居家的迎梅姨回娘家来看我母亲,她说她进村最为难受的是看到那塌了的山。 迎梅姨大不了我几岁,小时候我放牛,她牧马,据说牛马羊吃了带露水的草长得壮,所以每个假期的清晨我带着作业和干粮,跟着她出门,我骑着老实的老母牛走不快,她却纵马飞奔,系在脖子上的红纱巾迎风飞舞煞是好看,我会唱的青海“少年”,一半是从她那里学到的,可惜天各一方,小时候的伙伴们多年未曾谋面,不知道过得好不好? 我的小学我的老师 看着儿子一周学习六天,还要修完6个晚自习,最为欢畅的仅仅是课余在电脑上玩各种我看不懂的游戏,我突然觉得我的父辈们很仁慈,而我却成了社会强力竞争下“迫害”孩子的杀手之一,极其残忍。劳逸结合、寓教于乐似乎成了教育的历史名词,所幸的是我在宽松欢快的环境下长大,从来没有把学习当成负担,感谢我的小学的那些启蒙老师们。 老的小寺小学的面积很小,只比普通人家的庄廓大一点点。记不大清了,大约5间教师办公室,4个大教室和1个小教室,四合院中间一个小小的操场。记得学前班(青海人都叫没(mo)年级)和一年级1个教室;二三四各年级各1个教室;五年级1个小教室,只能容下大约12人,我毕业的时候5年级只有10个人。因为那时候有“留级”制度,走着走着,不小心就把同年进校的同学丢在了二三四各年级,只有几个人才能按时完成学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小学的老师里面有几个民办教师,可是随着公职教师的加入,我们的数学、语文、历史、音乐、体育、绘画等各科都开展得很好。教过我的老师有两个祁老师、刘老师、白老师、文莲老师、虎老师、童老师、王老师和汪老师。 两个祁老师是我们本村人,年长的我们称之为大祁老师,是我家邻居,我两个玩伴的爸爸,小学校长;年轻的我们称之为尕祁老师,年龄跟我父母差不多,家里的时候称呼“阿尕”(土语,叔叔的意思)。后来教育改制,两个老师就回家了,尕祁老师成了村支部书记,大祁老师闲赋在家。大祁老师教了村里的几代人,不仅书教得好,而且很有权威性,他要一声喝学生都像个乖乖猫,尤其祁老师的手腕有点病变,还被村民们起了一个极为不雅的外号。他的手腕虽然歪了,但是很有力量,被点过额头的男生女生都会疼哭,好在我从来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大祁老师的办公室书架上放了许多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我上了二年级,就开始到校长办公室借书,借到书后我就不再是顽皮的漫山遍野疯跑的野丫头,书中的每一篇文字都吸引着我,虽然不记得任何内容了,可是也许这就是语文的力量,潜移默化中给你知识,等待你消化利用。我对文学的爱好就是从这时候奠定的,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只要见到课外书,不管吃饭、睡觉还是上课,我非得要一口气看完,所以在初中的时候,教室的检讨板上总会有我上课偷看课外书、学习态度不认真的检讨书;所以高中的时候好朋友写信严厉劝告我不要迷恋课外书了,考大学最为要紧个中的故事说不完道不清。xx年去武汉参加首届期刊博览会,见到了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杂志社的老师们的展出,倍感亲切,所有的记忆喷涌而出。似乎“玩耍”占据了记忆中的童年,学习成了“副业”。可是回忆往事,因为比别的同学爱看书,所以我才能在求学的征途中一路奔跑。 青海方言中好些字词的发音与普通话有出入,除了上文提到的祁老师因年龄论外,王老师和汪老师虽然姓不同,可是我们却根据老师的个头称呼大王老师、尕王老师,这种称呼和发音习惯记载了青海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彰显出独特的韵味。在我的老师中,刘老师也是一位慈祥的老师,我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给过我许多的帮助。我是家里的老大,虽然10岁出头,但却承担了许多责任,帮助鳏居的舅舅料理家务,所以每天早上都要迟到,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学期迟到54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刘老师对家长的责任提出了要求,但是因为学习成绩居前,老师从没有为这样的“小事情”为难我,我考到县民族中学后因为错过报名时间还帮助过我,那时候刘老师已经调到民族中学了。 在对老师的描述中,之所以写出了文莲老师的名讳,不仅是因为年龄小好多老师的名讳记不清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文莲老师从小学四年级当我的班主任起,一直跟我母亲保持着很好的朋友姐妹关系,在这些年的成长过程中,给了我无数的鼓励和帮助,铭刻在心。前几天和母亲通电话,还说起了文莲老师退休后的日子和她的健康状况。老师是领路人,人生起跑线上的指导者,严厉中有体谅和理解,管理和教学中充满了爱心和耐心,能让幼小的心灵感受社会的爱。延之,爱心和耐心应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入门的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标准,否则学历再高、学问再大也培育不出有责任心的社会公民。 自从上大学开始,总觉得没有再认真地端详过故乡,没有像小时候那样亲近过故乡。只有每年一次的探亲才能感受故乡的环境变化和经济形势变化。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故乡作为夏都西宁的后花园,成了许多人梦想中的旅游之地,这里有闻名全国的互助青稞酒,有土族的独特风情,有闲适的乡土氛围,那里幽静的田园生活、清澈的小溪、层层叠叠的树木.印在我的心里,一生一世,甚至有时会做梦回到那里,在那空旷的碧绿的海洋间飞翔,树梢打过我的耳际,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由,内心的。 在外风雨漂泊这么多年,还是怀念那个并不发达的小镇,那个曾经努力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