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乐都区XX年传染病疫情分析.doc_第1页
海东市乐都区XX年传染病疫情分析.doc_第2页
海东市乐都区XX年传染病疫情分析.doc_第3页
海东市乐都区XX年传染病疫情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东市乐都区XX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卫祥录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海东市810700 【摘要】目的:了解海东市乐都区xx年传染病发生及变化规律,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网络直报的xx年海东市乐都区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xx年海东市乐都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8种893例,发病率为341.01/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2.53%。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100.05/10万)、肺结核(79.81/10万)、手足口病(69.12/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病(38.95/10万)、梅毒(25.20/10万),占乙丙类传染病总数的84.66%。无死亡病例。结论:肺结核、乙肝、肠道传染病是危害乐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农民、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是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特点;流行病学分析 法定传染病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及时报告的传染病。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是我国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为了解当前我区法定传染病发生水平、构成及流行特征,给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今后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信息和参考依据,现将xx年海东市乐都区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传染病疫情资料我区医疗机构及外地报至本地病例修正统计年报。 1.2方法 首先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统计下载。然后采用Microsoft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使用发病率、死亡率和构成比等指标进行描述分析。 2结果 xx年全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893例,报告发病率为341.01/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2.53%。无死亡病例。 2.1甲乙类传染病 xx年全区未报告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11种577例,报告发病率为220.34/10万。与上年相比下降15.52%;无死亡病例报告。 2.1.1传染病发病、死亡位次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排在前10位的是肺结核、乙肝、梅毒、丙肝、痢疾、麻疹、甲肝、淋病、戊肝、肝炎(未分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65%。与上年比较,肺结核由去年的第2位升至第1位,乙肝由去年的第1位降至第2位。 2.1.2流行病学特点分布 按时间分布: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较多的分布在3、4、5月份,占全年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2.41%,与xx年相比,高发月基本一致。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最低的为10月份,占全年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6.41%。xx年各月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分布比较均匀,原因是报告发病数较高的前4种传染病每月分布差异不大。 2.2丙类传染病 xx年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316例,报告发病率为120.67/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68.05%,上升的疾病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 2.2.1发病位次 在丙类传染病中发病居前五位的依次是: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包虫病,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05%。 2.3疾病分类情况 2.3.1疾病分类 乙类传染病11种557例,其中呼吸道传染病3种226例,构成比为25.31%;发病较去年同期上升3.20%。分别为肺结核209例、麻疹15例、猩红热2例。肠道传染病4种36例,构成比为4.03%;发病较去年同期下降5.26%。分别为菌痢17例、甲肝12例、戊肝4例、肝炎未分型3例。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4种315例,构成比为35.27%。发病较去年同期下降26.06%。分别为乙肝198例、梅毒66例、丙肝45例、淋病6例。 丙类传染病7种316例,构成比为35.39%;发病较去年同期上升68.09%。分别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102例、手足口病181例、风疹12例、流行性腮腺炎16例、流行性感冒2例、包虫病2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例。 3讨论 我区xx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341.01/10万,与xx年同期相比上升2.53%,这主要与肺结核及手足口病的上升有关。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梅毒为我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其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梅毒主要发生于农民,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好发于春夏季;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主要发生于散居儿童,好发于夏秋季;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流感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报告病例为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学校和托幼机构;鉴于以上情况应加强与教育部门间的协作,做好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监测,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将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都存在重复报告,诊断不准确,报告卡填写不规范现象,成为影响传染病发病水平和发病趋势准确的主要因素,因此统一、规范诊断、报告标准,将利于提高对传染病疫情的分析判断。 今后慢性传染病的肺结核、乙肝是加强疫情管理的重点疾病。农民、儿童、学生是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农村及医疗条件差的地区是传染病防制的重点地区。 参考文献 1张更荣,李自钊,马桂芳,陈益洲,李瑞兰.1980xx年河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xx,953-955. 2刘灿兰,赵琳娜,秦元安.手足口病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