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七律长征习题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七律长征习题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七律长征习题苏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七律长征习题苏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七律长征习题苏教版撰写人:_时 间:_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山的逶迤,山的险峻,山的巍峨,山的磅礴,让人想起五岭,想起五岳山之美,在于悬崖峭壁,峰峦叠嶂;在于云蒙树梢,雾流涧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山,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贤,沉稳是他的天性,不露声色地诠释着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肃穆, 山,虚怀若谷,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虽然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也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词语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词语注上汉语拼音。 逶迤(wi y)磅礴(png b)(3)请在第段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示例:生命的庄严(或:生命的神圣)(4)第段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即使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也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2揣摩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1)万水千山只等闲(只当作平平常常的事)(2)乌蒙磅礴走泥丸(像小泥丸一样地滚动)3填空题。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一般有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这首诗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两句表明胜利大会师已为期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标已基本实现,胜利即在眼前。4综合性学习。在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之际,八年级(1)班举行了“长征精神伴我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感受长征】班级将出一期以“感受长征”为主题的板报,请你设计几个栏目。(至少2个)示例:长征路上的故事、重走长征路、我心中的长征。(2)【歌颂长征】班级将开展一次以“我唱长征之歌”为主题的歌唱比赛,请你为比赛设计一段开场白。示例: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忘却的一页,它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对新中国的建立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现在,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唱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祖国的热爱。(3)【走近英雄】如果你是校园小记者,你将有一次采访红军老战士王承登的机会,你会预先设计一个什么问题呢?材料:王承登,102岁。他7岁成了孤儿,16岁参加红军,从一名小小的红军战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重机枪手,为革命出生入死,多次负伤,经历过红军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加过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场大战平型关战役。示例:王爷爷,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我很感兴趣的是,在您的战斗生涯中,给您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是怎样的?雪山忠魂(4)【长征英魂】仔细观察图片雪山忠魂,根据所给背景介绍为下面的对联拟写下联。背景介绍: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兵站部部长吴先恩率部翻越党岭山时,发现有许多冻僵的战友遗体被埋在雪里。有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们掰开这只手一看,里面是党证和一块银元。上联:圣洁的雪山,铭刻着烈士的英名下联:英雄的身躯,铸成了巍峨的雪峰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5用“/”标出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6结合诗句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腾细浪”“走泥丸”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五岭山脉在红军眼中的形态以及红军翻越乌蒙山的疾驰状貌,表现了红军战士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暖”和“寒”都是写人的感受。前一句烘托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心情,后一句突出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艰险以及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诗歌中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诗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眼是不怕(填词)。(2)这首诗虽只有56个字,但却高度概括而且艺术地反映了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它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你仿照第一幅画面的概括方法,概括出另外四幅画面(45个字)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8怎样理解尾联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尾联写长征最后的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二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三军”指“红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写这首诗时,红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翻越岷山,“三军”一词表达了毛泽东对红二、四方面军的殷切希望和信任,更表达了他对夺取长征全面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释】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9上阕从哪些角度来写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上阕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景。通过西风、长空、鸣雁、霜花、晨月、马蹄声、喇叭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凄冷、悲壮的画面。10“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勾勒了怎么样的典型环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勾勒了云贵高原冬日的典型环境。肃杀的西风、迷茫的长空、凄厉的雁声、寒冷的霜花、斜挂的残月等诸多景观相互组合,不仅点明了进军途中的季候特点,而且调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官,引人置身于这铁铸般的严酷之境,领略到红军于险山恶水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壮烈情景,以及不辞辛劳、不畏艰险去争取胜利的顽强意志和英雄气概。11为什么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中“从头越”三个字用得好?这三个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从头越”笔势豪放,将全词推向高潮,这两句不仅歌颂了红军攻克娄山关的战绩,而且表现了毛泽东对敌人的藐视和对长征必胜的坚定信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