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结果的对照观察.doc_第1页
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结果的对照观察.doc_第2页
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结果的对照观察.doc_第3页
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结果的对照观察.doc_第4页
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结果的对照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结果的对照观察 四川省威远县中医医院四川省威远县642450 【摘要】目的:比较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结果。方法:在xx年4月28日至xx年4月28日期间收集100例接受血常规检测的人群为探索人员,抽签化分组,即对照组实施末梢血检测,共50例,观察组实施静脉血检测,共50例。结果:两组受检者PLT、MCHC、MCH、MCV、RBC、HCT、WBC存在差异性(P0.05),对照组重复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 1.2方法 本次使用的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为XS1000i型号。观察组抽取受检者静脉血2ml,且装在相应的EDTA-K2抗凝管中,并保持动作轻柔的颠倒混匀,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对照组抽取受检者末梢血,本次受检者均一律选用左手无名指侧面,保持血液100ul,并加入相应添加抗凝剂的子弹头小试管内充分摇匀,注意动作不能过大,保持动作的轻柔。本次操作均需由同一检验人员完成,用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观察指标 分析静脉血、末梢血重复(第一次检测和第二次检测)的结果。 对比两组受检者的PLT、MCHC、MCH、MCV、RBC、HCT、WBC。 1.4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PLT、RBC、MCH、HCT、MCHC、WBC、MCV采用T检验,用(XY)表示,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如表1所示。分析本次实验,可发现对照组抽取末梢血后,第一次检测结果和第二次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如表2所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常规指标均存在差异性(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目前我国最常使用的实验室指标为血常规,且内含有多种指标,能够反映机体生理、病理水平,具有较高的社会利用价值。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检验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血液分析仪开始广泛用于临床,促使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准确度均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临床学者发现不同的血液标本实施血液分析仪检测,仍可得到不同结果,对此需统一血液抽取方式,从而提高检测结果正确率。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近年来已成为血常规快速检测首选方式,且能够直接检查全血,从而能够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精准性,降低认为稀释样本而产生的误差,利用价值较高。目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常用于十八项或更多指标中,比如PLT、HGB、MCV、RBC、WBC等,除了能够用于普通血常规检查外,还能够提供血细胞分布直方图,利于血液病或贫血种类的筛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具有线性范围广、重复性好等特点,常在静脉血或末梢血两种模式下实施检测。分析本次实验,可发现静脉血中血小板低于末梢血血小板,其主要是由于当末梢指端受损后,可形成血栓形成,从而促使血小板聚集于受损部位,激活血小板,且能够在指尖破损后,形成一个含有成分的血流,并缓慢流至血浆或血小板内,从而导致结果误差的发生。除了血小板水平存在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也均存在差异性,主要是由于: (1)末梢血白细胞明显高于静脉血,主要是由于末梢手指刺破后,可导致WBC水平增加,应激应激反应,且混入组织后,导致白细胞假性升高,促使血小板聚集,这也是导致两次检测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2)末梢血可受疾病因素、外界环境改变、情绪波动、应激反应、局部瘢痕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通过指尖穿刺,可导致局部组织受到挤压,引起末梢循环障碍,血液被稀释,促使局部组织深入组织液中,从而启动凝血机制,形成凝血块,导致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MCV、RBC、PLT等指标的升高。 传统的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等,近年来,随着分析仪器的广泛应用,血小板形态学检测、血小板平均值测定、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红细胞平均值测定等指标也开始广泛用于临床2。在采取末梢血液时,可因为在手指侧面进行抽取,能够产生一定应激反应,引起一阵疼痛感,导致机体温度普遍较低,促使白细胞升高,同时末梢血还可因为皮肤清洗不干净,导致结果错误,且存在一定局限性,不适用于皮肤病、指尖红肿、甲沟炎、指尖有伤口患者,其可导致其他成分混入血液中,导致误诊。而静脉血和身体全血具有一致性,且不受机体局部组织影响,稳定性更高,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静脉血能够更好反映机体真实情况,且利于样本的重复性测定,从而确保准确率3。 从静脉血反复检测角度分析,两次检测结果均不存在差异性;从末梢血反复检测角度分析,第二次检测的PLT(214.859.75)109/L、HGB(115.8212.46)g/L、RBC(5.361.47)1012/L、WBC(8.850.42)109/L均高于第一次检测结果;从血常规各项指标对比角度分析,观察组PLT(220.429.58)109/L、RBC(5.190.43)1012/L、WBC(4.821.45)109/L均低于对照组PLT(262.855.42)109/L、RBC(7.080.18)1012/L、WBC(6.721.51)109/L(P0.05)。由此说明,静脉血检测结果更为平稳,且干扰因素较小,利用价值性更高。而通过重复检测末梢血,可发现两次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性,由此说明,末梢血误诊率较高,不可作为推广的首选检测方式。 总而言之,静脉血和末梢血均具有操作简单、利用性高等特点,但相比之下,静脉血误诊率较低,联合血液分析仪检测,能够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