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之石壕吏教案 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如古今异义词和一些特殊词语的意义。 、初步把握杜甫诗作主要风格,理解“诗史”和“诗圣”的含义。能力目标: 1、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体会诗作蕴含的思想感情,品精炼的语言。 2、了解“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情感目标: 1、体会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情怀。 2、通过学习此诗,帮助学生放宽胸怀,使视线不局限于个人荣辱得失。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蕴含于诗作中的思想感情。 2、理解杜甫的“诗圣”之誉和其诗作的“诗史”之名。难点:了解“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二、 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方法:朗读法和问答法为主,合作探讨法。教学手段:多媒体三、 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诗三首的前两首,望岳和春望,请同学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这两首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石壕吏,板书课题和作者。(二)、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 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的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整个变化过程,特别是他亲身经历的“安史之乱”时期所作的三吏、三别更是真实的反映了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三吏包括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包括无家别、新婚别、垂老别。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听朗读录音,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疑难字句。2.带着以下问题朗读课文问:(1)诗中交代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 (2)诗中主要人物是有哪些?明确:(1) 暮、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 官吏、老妇3.复述故事。(四)、课文分析第一自然段:1.讲解字词 暮:傍晚、黄昏。投:投宿。夜:晚上。走:古义,跑。今义,行走。看:应付。 翻译:傍晚的时候投宿在石壕村这个地方,有差役晚上到这儿来捉人。老头子越过墙逃跑了,老太婆打开门出去应付。2.诗中为什么不说招兵或征兵,而要说是“捉人”?前面加一个“夜”字有何作用?明确:“捉人”一词在如实描绘中寓有揭露批判之意,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就更丰富了。3. 面对官吏来捉人,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明确: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段解:这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点明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几句话就将矛盾展开,为下文老妇致词营造了紧张恐怖的气氛,交代出了老妇致词的由来。这几句写的是故事的开端板书:暮投石壕村 老妇致词的由来 开端第二自然段:1.讲解字词 呼:大声吆喝。怒:愤怒。啼:啼哭。苦:凄苦。翻译:官吏吆喝得是多么的愤怒,老妇啼哭得是多么的凄苦。2.官吏与老妇的“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反映出了什么?明确:两组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反映出官吏与老妇之间的尖锐矛盾。段解:这简单的两句总写了官吏进门时的横暴凶残和老妇的悲伤痛苦,揭示了鲜明的阶级对立和惨重的阶级压迫。第三自然段:1.讲解字词 致词: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的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的话。翻译:(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官吏)说话。戍(sh),注意与戊(w)、戌(x)的区别。新:指最近。翻译:三个儿子都到邺城去防守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有两个儿子最近战乱中死了。且:暂且。翻译:活着的人暂且苟且活着,死的人永远逝去。室中:家中。出入:出去进来。去:离开,这里指改嫁的意思。裙:古义,泛指衣服,今义,专指裙子。出出入入没有完整的衣服。翻译:家中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完整的衣服。虽: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翻译: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今晚跟丛你一起回营去。 赶紧应征河阳需要的劳役,还能够赶得上准备早炊。2.在老妇致词的内容中说了几层意思?明确:三层 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段解:这里借老妇的口述,紧扣“怒”字和“苦”字展开情节,写出了这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封建官吏的凶暴和冷酷。小结:从“吏呼一何怒”到“出入无完裙”这一部分都是老妇在自诉不幸,痛苦的诉说着自己的苦,是这个故事的一个发展过程。从“老妪力虽衰”到“犹得备晨炊”这里写的是老妇被逼无奈,为保家人平安,自请服役。同时将这个故事推向了高潮。老妇自诉不幸和自请服役都是老妇“致词”的内容板书:老妇自诉不幸 发展 老妇自请服役 高潮老妇“致词”的内容第四自然段:1.讲解字词 夜久:到了夜深。绝:停止了、消失。如闻:好像听到。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翻译: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2.“夜久”一词说明了什么?明确:反映出老妇一再哭诉和官吏百般逼迫的漫长过程。 3. “如闻”二字可以看出诗人此时在干什么?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诗人并未睡觉,而是在仔细的倾听对老妇一家的同情之情4.从“独与老翁别”中“独”字可以看出什么?明确:老妇已经被捉走,流露出一种悲凉的气氛5.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两句可以体会到什么?明确:体会到诗人那种难言之痛和吞声之苦。段解:这几句写老妇被捉走后家庭的凄惨景象。儿媳泣不成声,出入无完裙,诗人最终只能和逃跑归来的老翁作别。老妇被捉,诗人独与老翁作别是老妇致词的结果,同时将故事推向了尾声,写的是故事的结局。通过作者从“夜久”到“天明”的感受,进一步表现诗人对战争的怨愤和对人民的同情。板书:独与老翁作别 老妇致词的结果 结局(五)疑难解析 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解答,教师归纳。(六)分析主题思想明确:这首诗是书写民间疾苦的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思考问题: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老妇的致词,在写老妇致词时诗人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明确:藏问于答、明暗结合 概括出了双方的矛盾,虽然没有直接写吏的蛮横凶暴,但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了。(七)拓展延伸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逾墙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理由。(八)课后作业续写本文。(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将杜甫诗三首的这三首诗都学完了,通过学习这三首诗,我们知道了杜甫被称为“诗圣”,而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和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临汾市隰县2025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摸底考试含解析
- 山西省朔州一中2025届高三校模拟考自选模块试卷含解析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Unit 5 Part A 第三课时
-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数学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年重庆市江津区高三考前全真模拟密卷物理试题试卷(5)含解析
- 江西省九江市评估2025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解析
- 山东工商学院《中医健康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宁第十四中学2025届高三单科质检化学试题含解析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器视觉基础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毕业论文答辩模板:巅峰展示5
- 对公账户注销委托书
-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竖式计算题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邮政金融工作述职报告
- 研发项目审计报告样本
- 新能源汽车维修完全自学手册
- 刑事案件及分析报告
- 滴灌技术知识讲座
- 海外大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 个人办理退休手续流程
- ArchiCAD入门中文教程清晰版pd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