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课外实验)实施现状及对策探讨.doc_第1页
成都市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课外实验)实施现状及对策探讨.doc_第2页
成都市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课外实验)实施现状及对策探讨.doc_第3页
成都市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课外实验)实施现状及对策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课外实验)实施现状及对策探讨 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637002)陈娟鲍正荣熊志威 1简介 “家庭小实验”(xx年人教版改称为“课外实验”),是课堂实验的延伸和补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教师重视实验但不重视“家庭小实验”。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的形式,调查分析了教师对“家庭小实验”的态度以及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解决了教师和学生想做实验但又没大规模进行课外实验的问题。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简称以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而对于化学实验教师的指导程度可强可弱,活动场所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堂外,探究的问题可书本也可源于生活。基于此,教科书提出“家庭小实验”栏目(人教版在xx年改版后该栏目叫做“课外实验”,本文中仍以“家庭小实验”来称呼)来弥补实验只能在学校里做的缺陷。所谓的家庭小实验,是指尽最大可能使用生活中易找到的仪器和药品,代替学校实验室特殊的仪器、药品,在课外进行的实验。 2成都市家庭小实验的实施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笔者采用访问和问卷的方式共调查了成都市1所私立学校、7所公立学校(4所市区内,3所市郊区)的共计47位一线初中化学教师对家庭小实验的态度,以及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调查问卷发出47份,收回47份,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见表1。 通过表1反映的情况中,值得欣喜的地方是:学生对做实验的渴求度、兴趣很高;学生回家做实验的愿望也很强烈,占80?85%,其中自己回家做过实验的,占12.26%;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化学实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39?21%的教师提倡学生分组实验。以上3点为“家庭小实验”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也反映了不好的一面:向教师咨询过在家做实验的人较多,但真正实施实验的人却很少,只占12.26%;教师重视实验但是大部分是演示实验,占60.78%,分组实验只占39?21%,而真正的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几乎没有。 为什么在重视实验且又明白学生对实验的渴求却不重视学生实验,特别是学生真正意义自己动手操作的“家庭小实验”呢?笔者从几个调查项目分析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见表2。 从表2可以分析出“栏目所给药品和仪器在现实生活中不易找到”、“课程太紧没时间讲”、“栏目所讲和考试知识关系不大,没必要做”是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导致了教师处理“家庭小实验”的方式主要是以“学生看,教师简单分析”、“只花12min让学生简单看下实验”为主,没有真正贯彻教科书设立“家庭小实验”的初衷,导致其功能没有得到体现,也间接导致学生对“家庭小实验”的态度:想做但不知道如何入手。 3解决“家庭小实验”薄弱现象的对策 3.1端正教师的观念 “课程太紧没时间讲”,这种想法是没有真正的理解“课外实验”的含义。正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才拓展到“家庭小实验”,它需要的只是教师在实验初级阶段对实验技能、原理、安全方面等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2教师应做个有心人 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仪器及药品的替代品。例如酸碱指示剂的实验中石蕊、酚酞在生活中难以找到,但是可以用其他替代品代替,如用海棠花或紫甘蓝代替石蕊或酚酞。又如可以用艾畅(一种小儿感冒药)的吸管代替滴管,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输液管代替导管,等等。 3.3利用家庭小实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针对“栏目所讲和考试知识关系不大,没必要做”这个原因,同样以制作“叶脉书签”为例,如果单纯以出现在试卷上的频率来看确实考核机率较低。但是它的作用在于了解NaOH的腐蚀性,是对开展学生安全实验和事物两面性的教育,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 3.4将演示实验转换成家庭小实验 教师不能只将眼光集中在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而完全可以将重要实验如双氧水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等转换成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做实验、教师最后给予评价。这样课堂的任务分散到了家庭,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4以自制酸碱指示剂为例设计一个家庭小实验 实验器材见表35。 该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教授酸碱盐知识点之初做这个家庭小实验,增加了学生学习酸碱盐知识的兴趣,明显感觉到学生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积极性提高了;其次,学生对酸碱指示剂有关考题的答题正确率提高,特别是有关的实验探究题;再次,学生的实验操为技能也有所提高;最后,部分学生咨询可否将其他实验改作家庭小实验,说明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善于探究的精神提高了。 5结论 本文仅仅是对成都市部分中学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意在唤醒广大师生对“家庭小实验”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