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with”与“和、跟、同、与”英汉对译分析.doc_第1页
“and、with”与“和、跟、同、与”英汉对译分析.doc_第2页
“and、with”与“和、跟、同、与”英汉对译分析.doc_第3页
“and、with”与“和、跟、同、与”英汉对译分析.doc_第4页
“and、with”与“和、跟、同、与”英汉对译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nd、with”与“和、跟、同、与”英汉对译分析 吴海燕李俏 摘要:本文分析了“and、with”与“和、跟、同、与”分别作为连词、介词时的英汉对译情况及留学生学习偏误。只有在“and”表并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与“和、跟、同、与”进行一一对译,“with”表示协同关系时常与介词“跟”对译。从内部对比分析了“和、跟、同、与”4个词分别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习惯上的异同,旨在为外国留学生学习“和、跟、同、与”以及汉语教材中英语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对译同性同义词偏误 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中的“和、跟、同、与”后,往往会产生许多问题,不知如何准确使用这几个词。汉语中虚词“和”“跟”“同”“与”词义相同,且均可作连词使用,亦可作介词使用,属同性同义词。在学习过程中看似简单,很少注意区别它们之间不同点,加之有一些汉语教程中对生词附有相对应的英文单词解释,但某些词语并不能与所给的英文单词在用法上一一对应,因此给学习者带来更多的困惑。如: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教程为例,此系列教材中的语言技能类一年级教材第一册(上)第十一课我们都是留学生中,出现句子“张东和田芳也都是留学生吗?”,课后生词表中列出生词:和h【连】and。第三册(下)第十九课无声的泪中课后生词表中列出生词:与y【连】and。教材中对“跟”进行的解释为:跟gn【介动】with。据此类推,学习者很容易记住“和、与”与“and”,“跟”与“with”的对译关系,却难以分清“和”在“与”的使用上的区别,在很多汉语句子表达中出现较多问题。例如: (1)Hewascoldandhungry. *他冷和饿。 (2)Heplayedthepianoandshesang. *他弹钢琴,和她唱歌。 (3)Shebrushedherteethandwenttobed. *她刷完牙,和上床睡觉。 (4)Iagreewithyou. *我跟你同意。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看到,学习者将母语中的“and”都一一对译为“和”,将“with”都对译为“跟”,现行的许多汉语教材中都在用英语单词解释汉语生词,这一方法固然有其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点,“和h【连】and”“与y【连】and”这样的释词方法往往使学习者产生误解,认为“和、与”与“and”是一一对译的关系。事实上,“and”与“和、与”能进行一一对译的情况是很少的。“with”与“跟”对译时也存在英汉句法结构差异问题。 英语中“and”可有以下几种使用情况:表示并列、列举;表时间性顺序;表结果;表转折;表示递进;表连续;表目的;连接数词;表伴随附加;“and”与“good,nice,rare”等形容词连用,构成“goodand,niceand”和“rareand”等,强调其后的形容词。英语中“with”可有以下几种使用情况:表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关系;表带着或拥有某物;表以什么手段或用某种工具;表同意、支持;表反对;表原因或理由;表同时或同一方向,“随着”;复合结构表行为方式或伴随情况;加上,包括在内;表示与某人或某事有关系;表示比较关系;表让步关系。 一、“and”与作为连词的“和、跟、同、与”英汉对译分析及学生偏误分析 由上文分析可见,事实上在“and”的诸多用法中,只有为数不多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与汉语连词“和、跟、同、与”一一对译。至于上文提到的汉语教材中把“和”用英文单词“and”来解释,在分析完“and”的众多用法后,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面对我们觉得较为简单的连词“和、跟、同、与”,他们在使用中为何问题多多。根本原因在于只有在“and”的第一种用法中:表示并列、列举时,能实现与汉语连词“和、跟、同、与”对译,即便如此,我们还要注意到,“and”表示并列、列举时,也并非所有情况下都能一一对译。如: (5)Heplayedthepianoandshesang. *他弹钢琴,和她唱歌。 (6)Heisalawyerandpoet. *他是一位律师和诗人。 以上句中“and”虽也表并列,但却不能译为“和、跟、同、与”。 (一)“and”与“和、跟、同、与”直接对译情况分析当“and”表示并列时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and”才能与“和、跟、同、与”直接对译。 1.连接表示人、物称谓的名词。 (7)TomandMary汤姆和玛丽 (8)trainandplane火车跟飞机 (9)EnglishandChinese英语与汉语 2.连接表示时地的名词。 (10)BeijingandShanghai北京和上海 (11)morningandnight早上同晚上 3.连接表示方位的名词 (12)theeastandthewest东边与西边 (13)upstairsanddownstairs楼上和楼下 4.连接人称代词 (14)heandI他跟我 5.连接表平等的、结构相近的动词及短语,同时谓语动词前或后必有共同的附加成分或连带成分。 (15)Toprofessandtopracticearequitedifferentthings. “说”与“做”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16)Sitwhereyoucanseeandhearwell. 坐在你能够看得清楚和听得清楚的地方。 6.在否定句中,省略“not”或“no”,“and”改成“or”后,“or”可以对译为“和、跟、与、同”。 (17)Thereisnoairandnowateronthemoon.Thereisnoairorwateronthemoon. 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二)“and”与“和、跟、同、与”不能直接对译的情况分析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and”虽表示并列,但不能与“和、跟、同、与”对译,有其他相应的汉语词语与之对译。 1.“and”连接两个名词,表示同一人称的两个不同属性。对译为“兼”。 (18)Thescientistandscience-fictionwriterwillgiveusatalkthisafternoon. 那个科学家兼科幻小说作家今天下午来给我们作报告。 (19)Heisalawyerandpoet. 他是一位律师兼诗人。 2.“and”连接两个相同的复数名词,则强调该词所指的人和物有各种各样。对译为“各种各样、这样那样”。 (20)Therearewomenandwomen. 有这样那样的女人。 (21)carsandcars 各种各样的汽车 3.“and”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重复的词,表示连续、反复。对译为“又、不停地”等。 (22)Wetriedandtriedbutfailedtoopenit. 我们试了又试,但未能把它打开。 (23)Theywaitedforhoursandhours. 他们等了好长时间。 (24)Hetalkedonandonandon. 他不停地说呀说。 4.“and”可以连接形容词,而“和、跟、同、与”一般不连接形容词。可对译为“而、而且、又”,或不译。 (25)Thismanwastallanddark. 这个男人又高又黑。 (26)Theladywasthinandelegant. 这位女士苗条优雅。 (27)Thetalkswereheldinacordialandfriendlyatmosphere. 会谈是在亲切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5.连接结构不同的动词及短语,用顿号表示或不译。 (28)IreadandwatchedTValldaylong. 我整天读书、看电视。 (29)Shestartedtocryandshout. 她开始哭叫。 6.“and”可以连接词、短语和句子。“和、跟、同、与”是词语连词只连接词和短语,不连接句子。当“and”连接并列的句子时,用逗号表示。 (30)Iwenttohishouseandhecametomine. 我去他家,他来我家。 (31)Heplayedthepianoandshesang. 他弹钢琴,她唱歌。 由此可见,“and”在句子中连接的成分比较复杂,但从以上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与汉语连词“和、跟、同、与”对译的情况并不多。总体看来,当“and”表示并列时,连接表示人、物称谓的名词;连接表示时地名词;连接表示方位的名词;连接人称代词;连接表平等的、结构相近的动词及短语;在否定句中,省略“not”或“no,and”改成“or”后,这些情况下“and”才能与“和、跟、同、与”直接对译。 (三)学生偏误分析 由于受英语句法结构及“and”的使用影响,学生在使用“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使用“和”连接形容词 *(32)天气晴和暖和了。 *(33)我今天高兴和愉快。 2.使用“和”连接结构不同的动词及短语 *(34)我们回家,喝咖啡和看电视。 *(35)我们三点回来和睡觉。 3.使用“和”连接句子 *(36)祝你们天气好和旅行快乐! *(37)业余我喜欢去北京看长城和吃一大只烤鸭在著名的餐馆。 二、“with”与作为介词的“和、跟、同、与”英汉对译分析及学生偏误分析 从对介词“with”与“和、跟、同、与”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with”的使用情况中,多数不能与汉语介词“和、跟、同、与”一一对译。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基本上把“跟”用作介词和英语中“with”表示协同关系的情况相对应。因此相比之下,“跟”的偏误要比“和”的偏误少一些。 (一)“with”与“和、跟、同、与”直接对译情况分析 “和”“跟”“同”“与”作介词使用时,和英语中“with”的意义和用法比较相近。“With”与“和、跟、同、与”能直接对译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协同关系。 (38)Youcangowithme. 你可以和我一起去。 (39)Iwillstaywithyouuntilyoufindajob. 我将跟你呆在一起,直到你找到工作为止。 2.表示反对 (40)TheAlliedForcesfoughtwithGermany. 盟军跟德国交战。 3.与某人或某事有关系 (41)Iamnotconcernedwiththeaffair.我跟这件事无关。 在表示“与有关系”时,除了“with”,介词“和,跟,同,与”有时还可与英语中的“to”对译。如:Hisreportisrelatedtome.她的报告跟我有关。 4.表示比较关系 (42)Comparedwith(to)hermother,sheistaller. 和她妈妈相比,她要更高些。 在表示比较关系时,除了“with”,介词“和、跟、同、与”有时还可与英语中的“to,as”对译。如:Mybagisthesameasyours.我的书包跟你的相同。 (二)“with”与“和、跟、同、与”不能直接对译的情况分析 虽然与连词“and”相比,介词“with”与“和、跟、同、与”不能对译的情况要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因为受到英语的影响,学生在使用的时候,还是有把不能对译的情况对译而产生的偏误。 1.英语短语结构问题 在表示协同关系时,“with”可以与“和、跟、同、与”对译,这种结构为“动词with”,但是,我们知道,在英语中,并不是所有“动词with”的结构都表示协同关系。请看下面的例子: *(43)他们认为韩国菜很好吃,我跟他们同意。 TheythinkKoreanfoodisverydelicious,Iagreewiththem. 在上面的例子中,“agreewith”属于动词的固定搭配,在汉语中应该直接翻译成“同意”,而不能对译。因此,这句话在汉语中应该表达成“他们认为韩国菜很好吃,我同意他们的意见。” 因为学生对译,所以出现了“我跟他们同意”这样的偏误。 2.汉语语序问题 学生在使用连词“和”的时候,经常因为把“and”英汉对译而多加了“和”,并没有什么语序方面的问题。但在使用“跟”的时候,学生会说出这样的句子: *(44)我要去大理跟我的朋友。 IwillgotoDaliwithmyfriends. *(45)我住在宿舍里跟一个美国人。 IliveinthedormwithanAmerican. 在英语中,介词短语一般都放在句子的后面,但是在汉语中,介词短语作状语的时候,应该放在主语的后面、动词的前面,用来引进动作的对象。从上面的句子可以看出,因为受到母语的影响,学生在使用介词“跟”的时候直接对译,并没有做语序方面的调整,因此也产生了语序方面的问题,和英语短语结构问题相比,语序偏误是学生使用过程中的主要偏误。 “和、跟、同、与”作为介词时,可以表示多种关系,可与英语中的许多词进行对译,常见的如:“to,with,as”。 (46)IwenttoDisneylandwithmymother. 我与母亲一起去了迪斯尼乐园。 (47)Sheisstayingwithmeatahotel. 她正跟我住在旅馆里。 (48)Mybagisthesameasyours. 我的包跟你的一样。 介词“和、跟、同、与”表示共同、协同关系时,可与英语中的“with”对译;表示指示动作的对象时,可与英语中的“to”对译;表示与某事物有联系时,可与英语中的“to,with”对译;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时,可与英语中的“as,to,with”对译。 三、“和、跟、同、与”异同分析(一)作为连词的“和、跟、同、与”异同分析从上文分析情况看,“and”在某些情况下能与“和、跟、同、与”直接对译,但学习者随之产生的新问题则是:“和、跟、同、与”都可作为连词使用,都具有表示平等联合关系,连接类别或结构相近的并列成分,那么“和、跟、同、与”又有何异同?是否都可相互对换?事实上,“和、跟、同、与”作为连词时都具有相同的语法意义,都可表示平等的联合关系,可连接两项或两项以上类别、结构相近的并列成分。如:(49)听和说也比较容易。 (50)同意这个方案的人只有你跟我。 (51)桌子同电脑已经放好了。 (52)梁山伯与祝英台 连词“和、跟、同、与”在语法意义上没有太多的区别,需从使用习惯上来分辨其异同。 1.“和”的使用频率较高 (53)一把雨伞和一瓶香水。 (54)当然,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人都有好坏之分。 (55)男人和女人有很大的不同。 2.“跟”较多使用在口语中 (56)你以为有多少人去了,只有老张跟我。 (57)这两天出门旅游,伞跟常备药都要带上。 (58)我跟他一组那可不行。 3.“与”多用于书面,常用于书名和标题中 (59)人群是何等兴奋与激动。 (60)红与黑 (61)梁山伯与祝英台 可见,对“和、跟、同、与”作为连词而言,一般情况下,习惯使用“和”;“跟”较多用于口语;“与”则是多用于书面,常用于书名和标题中;作为连词“同”基本上不使用。 (二)作为介词的“和、跟、同、与”异同分析 “和、跟、同、与”作为介词时,可与英语中的“to,with,as”等词进行对译,而对于介词“和、跟、同、与”在使用中有何区别呢?作为介词“和、跟、同、与”都可放到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表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对象,表示关涉对象。如: (62)你可以跟我一起去。 (63)她头发的颜色同她母亲的一样。 (64)我将与你呆在一起,直到你找到工作为止。 (65)他和我一样高。 从语法上看,“和、跟、同、与”在句中都可互换使用,需要从使用习惯上分析其中的差异性。 1.“跟”作为介词使用频率高于“和”,且多用于口语表述(后文将有分析) (66)今天的电影很好看,跟我一起去吧。 (67)我的想法跟他一样。 2.“与”“同”常用于书面表达及正式场合中 (68)与您谈话,我感到非常荣幸。 (69)领导安排你同他一起去上海出差。 “和、跟、同、与”英汉对译及习惯用法表 四、留学生“和、跟、同、与”使用频率分析 (一)数据分析 虽然汉语中的“和、跟、与、同”是一组同义同性词,它们在上面所说的一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但是,留学生在使用的时候有其侧重点,在对9个学生181篇日记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和、跟、同、与”的使用情况。 学生使用“和、跟、与、同”情况表 通过柱状分析图可以看到,在4个词中,“和”“跟”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为50.92和47.85;“与”的使用频率很低,为1.23;“同”的使用频率为0%。 (二)原因分析 1.教学大纲中词语级别分析 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编写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可以看到上述情况的出现是有原因的。在大纲中,“和”“跟”属于甲级词,“同”“与”属于乙级词。甲级词是最常用、最简单、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词,乙级词次之。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最先接触到的是“和”“跟”这两个词语。这两个词在汉语中也是最常用的词语。同时,编者还对词性给予了标注,分别是:和(连、介);跟(介、动、连);与(介、连);同(介、连)。从编者对词性顺序的编排,可以看到编者的侧重点:侧重“和”作为连词的用法、“跟”作为介词的用法。这种编排顺序对学生学习这几个词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