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后习题答案最新整理.doc_第1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后习题答案最新整理.doc_第2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后习题答案最新整理.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课中思考题】想一想,这几段诗歌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主张?提示:其一:缩小贫富差距,节制财富集中;其二:中庸思想和中立的立场;其三:公正、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阅读与思考】比较雅典财产等级划分与权利分配的关系。结合梭伦的诗句,想一想:梭伦所主张的“公平”实质上是什么?提示:实质上是另一种不公平。它在公民集体内部形成一定的平等,但在否定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的同时,承认公民内部因贫富不均而造成的不平等。【解析与探究】1.观看下图,请思考:为什么雅典人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充分享受民主权利和更好地履行公民义务?提示: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一定公民都有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例如参加公民大会、担任公民法庭陪审员和其他职务等。而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公民才能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能力,了解法律,在公民大会中演讲等。例如实行陶片放逐法(或贝壳放逐法)就要求公民能将欲放逐者的名字写在陶片(或贝壳)上,才能实现这一民主权利。2.想一想,这两位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的身上具有哪些令人钦佩的优秀品德?提示:他们身上具有正直无私、热爱祖国、重视法治、希望建立公正社会、不贪恋名利等品德。关于此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自我评测】1.简析梭伦改革的时代背景及实施改革的必要性。提示:梭伦改革前雅典实行贵族政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的运作。由于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至公元前7世纪末,农民抵押土地的记债碑在雅典四郊比比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愤愤不平。下层平民和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庇护债权人的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及改革的基本特点。提示:主要措施:梭伦改革始于经济领域。他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土地又回到平民手中。梭伦还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 为了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难题,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梭伦的政治改革同样倾向于平民。他改革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此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只由他的财产资格来决定,而不再取决于他的出身。 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民主化改革。他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并创立了两个新机构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取代战神山议事会的部分职能。 基本特点:梭伦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他以财产资格取代政治权利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3.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梭伦的经济改革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命运,有利于获得人身自由的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梭伦的政治改革同样倾向于平民,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梭伦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力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中思考题】1.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提示:发生在公元前656年的“包茅之贡”是指齐国借天子之威集合诸侯对日益强大的楚国进行打击的历史故事,而最终以楚国屈服于齐国的压力向周天子进贡结束。这一史实说明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强大的诸侯借天子名义,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壮大自己,周天子也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以求生存。王室衰微是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集体表现。2.在井田制下,人们是怎样处理公田与私田关系的?提示:井田制所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根据孟子对井田制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就说明,井田制下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与私田的比例为1:8,私田位于公田的周围,人们首先集体完成公田的耕作才能去耕作私田。统治者凭借这种土地制度剥削人民。3.这是管仲赋税改革后齐国出现的劳作情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的情况?提示: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改革,规定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这就在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所以出现了父子兄弟晚睡早起、辛勤耕作而不怕劳苦的现象。【解析与探究】结合材料一、二,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说明当时的社会与西周比较有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进步意义?提示:原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旧的贵族势力逐渐没落,政治经济权力的分配原则由原来单纯依靠血缘逐渐转向依靠对国家的贡献为主,旧贵族的地位受到了冲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局势动荡,旧制度逐步瓦解,西周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受到巨大的冲击。 新变化:西周时期,宗族国家合一,形成了依靠血缘宗法维持的世卿世禄制度,贵族可以世袭权力。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微使原来的政治制度受到冲击,贵族不能再单纯依靠世袭来分享国家权力,国家根据人的能力、学识、才干和功劳选拔任用官吏。 进步意义:由世袭官职到根据人的才能功劳任用官员,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的封闭性和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使众多的有才之士进入仕途,提高了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自我评测】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转型?它们变法的目的是什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关系与西周时期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周天子地位衰落,已不能控制诸侯,随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的加剧,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逐渐瓦解;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使用奴隶集体耕作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中,上古时期的社会制度逐渐瓦解,新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土地私有制在社会的动荡中萌芽并在秦朝统一后确立,为后世所沿用。 变法的目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本国的实力,达到富国强兵,以求在残酷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中生存壮大。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相对于春秋时期各国的改革,有什么变化?提示:影响: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变法国家的实力,打击了旧的贵族势力,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的地主阶级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变化: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战国时期的变法不再仅仅在经济领域,而是对政治、经济各方面都进行改革,比春秋时期的改革更加全面,影响也更深刻。春秋时期的改革只是动摇了旧的制度,而战国时期的改革在摧毁旧制度的同时也逐步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基本上完成了社会的转型。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中思考题】1.南门徙木的举措起了什么作用?提示:南门徙木可以说是政治家商鞅在变法前夕精心策划的一场政治秀,其作用主要是取信于民,使老百姓相信政府,遵守政府的法令。但是它也只是使老百姓对政府的法律知道避趋,意识到不要视政府的法令如儿戏而已,我们不可将其作用人为拔高。按当时法家“民可乐成而不可虑始”的观点,这种政治秀只是使人民明确并执行政府法令,并不需要人民理解政府的法令,同时为其后来变法法令的推行奠定了基础。2.这是战国策韩策一中记载的当时的人对秦国军队的评论,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提示:这则材料主要对比了秦国军队与山东六国军队的战斗力,说明秦国军队的强悍是山东六国所不能比拟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从地理上讲,秦国地处西方偏僻之地,与游牧民族杂居,文化传统与中原地区有很大的差异,民风剽悍。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推行的奖励军功和严肃军纪的措施,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阅读与思考】请结合这一历史背景,分析商鞅“更制其教而为男女之别”、“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等措施的政策导向和历史影响。提示:春秋战国以来,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提高,个体劳动取代了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的强制性集体耕作,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为适应社会的转型,商鞅规定“更制其教而为男女之别”、“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对男子成年而不分家立户的要加倍征收赋税。这就改变了秦国保守的戎、氐等少数民族中男女杂居、父子同住的生活方式,鼓励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强大和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解析与探究】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变法的功过成败于历史影响。提示:商鞅变法的功绩: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运动。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腐朽势力,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改变了秦国卑弱落后的面貌,使之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之首。 商鞅变法的弊端:为保证变法的实施,商鞅迷信法律,推行严酷的法令,既抑制了旧贵族的反抗,也压制了人民的不满,树敌太多,最终不仅导致其个人悲惨的结局,也对后来秦国乃至秦朝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都是对法家思想极端推崇所带来的恶果。 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商鞅变法不仅壮大了秦国,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变法中所确立的许多制度为后代所沿用。【自我测评】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提示: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实行什伍制度保证部队兵源,全国设立县制,官吏由国君任免,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法律上推行什伍连坐制度和轻罪重罚的原则,加强对百姓的控制;思想文化上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控制。 历史意义: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为深远的变法运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面貌,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并为后来吞并六国、完成国家统一打下了基础。它所创建和推行的政治制度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2.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可以归纳为哪几个因素?提示:从根本上说,商鞅变法的法令顺应了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需求,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打击了旧贵族的腐朽势力,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起来。 商鞅变法得到了当时秦国最高统治者秦孝公的全力支持。 改革时奖罚分明,厉行法治,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也使社会下层对国家法令能够严格遵守。 两次变法,时间比较充裕,计划周密,落实贯彻有力。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中思考题】北魏颁行俸禄制度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提示:可以达到。俸禄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官吏的贪污现象。在俸禄制实施前,因为官吏没有收入来源,所以官吏的贪赃枉法、巧取豪夺是“合情合理”的、必然的。现在由政府统一发放俸禄,官吏们有了合法的收入,就不能通过其他手段聚敛财富了。并且当时还出台了严厉惩治贪赃枉法的法令,肯定对纠正官场的风气有较大的影响,多数官吏是可以奉公守法的,不会触犯法律,所以实行俸禄制是可以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的。 俸禄制不一定能彻底清除贪赃枉法的现象。当整个社会和官场风气比较清正的时候,贪赃枉法现象会少。反之,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监督机制,总会有个别贪心重的人会以身试法,当个别现象得不到有效的纠正和制裁时,会进一步恶化社会风气,使贪污受贿盛行,进而败坏整个社会风气,一些官吏在拿俸禄外还会捞取更多的不义之财。【阅读与思考】仔细观察插图,看一看左图中孝文帝及其侍从的服饰与哪个俑的服饰较为相似。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提示:孝文帝及其侍从们的服饰与汉服俑的服饰较为相似。原因是经过孝文帝实行汉制、移风易俗的改革之后,汉族服装已经被广大鲜卑族民众所接受,孝文帝及其身边的人更是以身作则,在这场改革中起到表率作用。【解析与探究】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材料一说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材料二放映当时南方人对于地处长江以北的洛阳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它在少数民族统治下必然破败萧条,尽显荒芜。但是,经过孝文帝的经营,洛阳城繁荣兴旺,礼仪犹在,民人殷富,景象完全超乎南朝人的想像。 两段材料说明孝文帝高瞻远瞩,为鲜卑民族的未来发展而勇于改革,开创千秋伟业。他不但具备迁都的智谋,还具备发展的眼光,更具有建设、繁荣洛阳的能力。【自我评测】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提示: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了对广大汉族人民和农耕文明十分发达的黄河流域的统治。当时北方的柔然各部经常在冬天进入大漠以南进行劫掠,北魏都城平城常年处于柔然强敌的侵扰之中。柔然的威胁使北魏政权不能全力在中原地区谋求发展,严重制约了鲜卑族经济文化的进步,阻碍了鲜卑族汉化的进程。 拓跋部在进入中原初期,遇到汉族世家大族和广大民众的积极抵抗或消极逃亡,为了缓和与中原地区汉族的矛盾并适应新的政治形势,鲜卑族开始学习效仿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如招募汉族地主参议政事,或在统治思想中引入儒家思想观念,不断用汉族文化影响鲜卑族民众。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然有所缓和,但由于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的巧取豪夺、统治阶级的过度压迫和剥削,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为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快鲜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冯太后和孝文帝先后进行了社会改革。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提示: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总体概况有几个方面:推行均田制,解决土地问题。主要内容是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废除旧的基层统治机构宗主督护制,改行直属州郡的三长制。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亩、户口和征收赋税,征调徭役、兵役,以及维持地方治安。整顿吏治,推行俸禄制和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官吏的俸禄由政府统一筹集发放,杜绝私自在民间征收和贪赃枉法现象。迁都洛阳。保障北魏政权对广大北方地区的有效统治。实行汉制,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改鲜卑族姓为汉姓,并“定姓族”;宣布汉语为正音,禁止人们说鲜卑语;政府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3.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提示: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其势力的恶性发展,有助于招募农民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加强了政府对地方的管理。整顿吏治,推行俸禄,严惩贪赃枉法,有助于清除历来官府鱼肉百姓之积弊,对于加强封建政权建设有积极作用。迁都洛阳和提倡汉化政策有力地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加快了鲜卑族的发展和进步。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中思考题】1.阅读这些材料,你对青苗法怎么看?提示:对实施青苗法产生的影响,材料中有四种观点:王安石认为它可以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打击和抑制高利贷势力。苏辙认为该法侵害了富裕人家的利益,韩琦认为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导致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神宗认为该法只是关乎政府能否增加收入,不会造成其他影响。学生可根据该法的内容,并参考以上几种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2.阅读材料,思考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提示:维护地方治安;逐步实行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促进军队纪律的改进和战斗力的提高,并节省军费开支。【阅读与思考】阅读上述材料,想一想,他们争论的焦点在哪里?他们的理财观念各有什么合理之处,各有什么不足?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王安石变法是否做到了“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提示:他们争论的焦点是理财问题。司马光理财观念的合理之处是提出理财要节流,贵族官员乃至皇室都要以身作则节约开支;不足之处是把善理财于搜刮百姓财富混为一谈。王安石理财观念的合理之处是不增加百姓负担却增加国家的收入;不足是低估国家财政不足的隐患,并认为皇帝对大臣的赏赐不会影响富国,不应节约。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但地方官员执行不善,造成了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解析与探究】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精神。提示:意志坚定、直率无讳、据理力争、百折不挠。2.当时的人和后人是从哪些角度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提示: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理想远超常人,但新法用人不当,对北宋的政治和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后人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新法毁坏了原有的制度,任用奸邪之人,最后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法的实施对革新北宋社会政治、促进生产力发展有积极作用。3.你是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提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使 “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变,变法的进步作用值得肯定。但王安石变法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尽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地主阶级统治;变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处境,所以农民的负担仍然沉重;且由于用人问题,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自我评测】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中期“三冗”和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提示:“三冗”指的是冗官、冗兵、冗费。它是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造成的。北宋初期,为了防止文官武将专权,采取了“分化事权”的办法,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由此形成“冗官”的弊端。为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少数民族的南侵,不断扩充军队,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造成“冗兵”问题。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都给北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北宋吸取中唐以后武将拥兵、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实际领兵作战的将领往往是临时委派,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导致指挥失灵和军队战斗力低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的局面。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提示:主要内容是:富国之法,包括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强兵之法主要有省兵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此外还改革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历史作用: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为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以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经过实施新法,政府收入增加,财政状况大为好转,军队战斗力得以提高,国力有所增强,在实现富国强兵方面是有一定成效的。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课中思考题】1.旧的意识形态能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占据统治地位吗?提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这里可以宗教改革为典型例证来证明这一点。宗教改革前,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要求打破旧的天主教会的沉重束缚,所以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2.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有何独特之处?提示:中世纪后期的英国是一个王权日趋强化的民族国家,那里的宗教改革首先是自上而下发起,从王室利益需要出发而进行的,其结果主要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都铎王朝的统治。此外,一个没有像德国和法国那样发生宗教战争,也是由于有比较强大的国家力量起到了控制全局的作用3.耶稣教会为什么要不择手段进行传教?提示:耶稣会成员绝对服从教皇和上级,他们深入宫廷,结交权贵,开办医院和学校,运用一切方式为天主教服务。其主要目的是为维护天主教的政治、经济利益,从思想上控制人的精神世界。在海外传教中,它一方面充当殖民侵略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4.今天的世界是否已经完全实现了宗教宽容?提示:就基督教各宗派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宗教宽容。但是,在不同的宗教之间和其他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实现宗教宽容仍需时日。“冷战”结束后,宗教冲突更显突出,并且与民族冲突、政治冲突、经济冲突等交织在一起。提倡宗教宽容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解析与探究】1.阅读以上材料,说明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分析马丁路德的主张与天主教会的区别。提示:原因:材料一表明教会要掠夺德意志人的钱财;材料二表明教会通过兜售赎罪券骗取德意志人的钱财;材料三表明路德愤起揭穿教会的骗局,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区别:教会主张通过教会赎罪和得救;路德主张真诚地悔过就可以得救,无须经过教会。2.结合以上材料,探究“异端”一词的内涵,思考宽容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示:“异端”的本义指非正统的宗教派别,是一个宗教用词,在希腊原文中,意思是“选择”或“选择的行为”;在圣经中,引申为党派的意思,指一群兴趣及信念相同的人共同聚集一起。在基督教的历史中,总是在某一宗教斥责另一宗教时使用,故在基督教的语境下“异端”一词有负面含义。在教材给出的材料中,“异端”基本上符合上述本义。指的是非正统的或与某一教派、某一区域的宗教信仰不一样的人。进一步看,称别人为异端包含着排斥异己和思想文化专制的意思,违背宗教宽容的原则。现代社会中,宗教纷争仍然是一个复杂问题。实现宗教宽容,有助于维护人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自我评测】1.结合历史背景,阐述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提示:宗教改革以前,天主教在欧洲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控制着个阶层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拥有巨大的政治权力,占据大量的财富和经济资源,是欧洲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和主要支柱。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教会对社会进步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必须打碎教会对欧洲社会发展的桎梏。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与世俗政权的勾结与争斗,教廷和一些教士的极端腐化,都使得各阶层民众对之日益不满。上述这些矛盾在德意志尤为尖锐,直接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的首先发生。2.结合马丁路德的主张,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提示:路德初期的宗教改革主张可归纳为“信仰得救”,即“因信称义”原则。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的虔诚信仰,圣礼不是主要的,更不需要教士的监督和干预。圣经高于一切,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建立廉俭教会,反对教阶制和繁杂的礼拜仪式,主张神甫可以娶妻。政教分离(这是近代债权国家观念的萌芽)。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宗教手段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提示:欧洲宗教改革是15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席卷欧洲的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它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积极响应,个别国家的君主大力支持,部分贵族也积极投入,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发动天主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实际上是对现存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反抗,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俭教会”的要求。它和文艺复兴运动并称为早期资产阶级的两大反封建斗争,为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第11课 综合探究:体会移风易俗课中思考题1、比鲁人孔子和齐人管仲的思想差异提示:孔子尊崇西周的礼制,反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管仲在齐国推行改革,是法家思想的先驱。2、从生存环境、经济基础、政治风格、文化传统、施政方针等方面分析齐鲁风俗差异的原因提示:生存环境及经济基础:(1)鲁国地处古黄土层地带,经济以农耕为主,民风淳朴守成;(2)齐处于沿海地带,有工商鱼盐之利,生活富足,民风奢侈开放。政治格局和文化传统:(1)鲁国处于军事战略要地,为西周宗室,文化上充分体现了西周的礼制;(2)齐国地处偏远,为异姓诸侯,礼法控制相对松弛,在风俗上对周俗多有变革创新。施政方针:(1)从孔子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实践来看,鲁国具有重视既有的秩序、反对改革政治传统的环境;(2)齐国则是春秋列国中较早进行改革并富有成效的诸侯国。3、分析汉、匈风俗差异的原因。提示:汉以农耕经济为主,生活环境和政治秩序相对比较稳定。匈奴为游牧经济,生活上迁徙频繁,政治上多战乱和动荡。4、材料反映晚明社会风俗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提示:风俗变化的表现为:(1)拜金主义盛行;(2)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某些意义上的提高,绅士们出于金钱的考虑与他们交游通婚;(3)读书人的生活方式亦体现出一些奢华和市井的符号。其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背景方面:如张居正改革大力推广一条鞭法,不但促进了白银的使用而且加强了农民、农产品与市场的联系,在客观上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5、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把倡导贞节新风当作巩固政权、嘉保太平的重要保证?提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其原因。一:秦兴起于偏僻的西陲,被中原认为与戎狄同俗、不识礼义德行,故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就极力改变落后的风俗习惯。这一过程有利于秦的强大和实现统一,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其统一。二:关于会稽刻石,顾炎武认为,过去越地“欲民之多,而不复禁其淫 ,传至六国之末,而其风犹在,故始皇为之厉禁,而特著于刻石,以此与灭六王、并天下并提而论,且不著之燕齐,而独著之与越。然则秦之任刑虽过,而其坊民正俗之意,故未始于三王也”。三: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控制,以稳固统治。6、彼得大帝为什么要剃须易服?提示:革除旧的风俗习惯,促进俄国风俗和文化的西化,推动俄国的改革。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的变化一般来说是一次全面的社会改革所必不可少的一环。7、请思考,乾隆皇帝与彼得大帝在对待礼俗、礼仪,以及改革图强方面的态度有何差异?这种差异对清朝和俄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差异:彼得大帝是主动学习西方的礼俗、礼仪,这与他学习西方、改革图强的目标是一致的,也是他所极力推动的改革的一方面;乾隆皇帝固守传统的礼仪制度,妄自尊大,无视西方技术等比当时中国先进的东西。影响:彼得大帝成功地开启了俄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8、孙中山为什么要革除前清官厅称呼?归纳辛亥革命至今称谓及交往礼仪的变化,说明移风易俗的社会内涵?(1)逐渐消除旧时代的残余影响,体现社会平等。(2)略。第12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中思考题】1.你读过19世纪的俄国文学作品吗?你对那些作品中所描述的俄国现实有什么感受?提示: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果戈理、普希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作家的相关文学作品,指导学生分析这些作品中所描述的俄国现实生活,学会分析和掌握历史学习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班级内交流并畅谈感想。 19世纪的俄国是个沙皇专制的农奴制国家。反专制、争自由、对自由的歌颂、对民主的向往是俄国文学的主旋律。如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用辛辣讽刺又不失幽默的笔触描写了那些庸俗卑鄙、愚昧贪婪、腐朽堕落的地主贵族,把俄罗斯农奴制度刻画得淋漓尽致。当时俄国两次人口登记之间死去的农奴(死魂灵),在户口册上还未被注消姓名,法律上仍被视为活人。作品塑造的五等文官乞乞科夫,正是利用了这点做投机生意。他前往边远省份低价买来“死魂灵”,然后趁新的人口登记未到之际,以高价抵押或向政府申请配给大量荒地,这样买空卖空的生意使他的财产由父亲留下的“四件破旧的粗呢小衫,两件单皮里子的旧长衫以及微不足道的一点钱猛增到几十万卢布”。作品通过描述乞乞科夫及沙皇俄国的贪官污吏,鞭挞和嘲讽了俄国的农奴制等黑暗的社会现实。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什么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提示: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改革的毕竟、改革者的身份及改革的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 俄国工业发展较晚;封建性(农奴制残余)和依赖性(外国资本)较明显;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时俄国没有形成足以推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革命力量,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亲自主持并强制在俄国发起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它仅仅局限于经济基础而并未涉及上层建筑领域,沙皇专制的封建政治体制没有变更。所以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3.“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这三条改革措施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提示:1861年“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度后,俄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方面也作出相应调整。事实上,“解放”法令实施后,地主的地方统治权和对农奴的司法权也随之逐步消亡。沙皇政府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于19世纪60-70年代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较重要的就是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它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反作用的社会规律的具体体现。它们都是俄国通过改革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4.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变革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列宁说过:“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的话说明,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引起国内的革命或改革运动,即“战争引起革命”。俄国这方面的例证主要有:克里木战争引起1861年改革、日俄战争促使1905年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二月革命等。5.有人说:“斯托雷平是革命之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提示:从斯托雷平改革的客观效果来看,可以赞同这一说法。斯托雷平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为了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和稳定沙皇政权,并没有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或者说主观上想促进革命的爆发。但其改革“扶强抑弱”,富农愈富,贫农愈贫,社会矛盾愈发激烈。改革没有缓和俄国的社会矛盾,反而使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失去了对沙皇的信任,在客观上促进了革命的爆发。【阅读与思考】欣赏下面这幅著名油画,谈谈你的感想。提示: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后,根深蒂固的封建剥削势力仍然存在,沙皇俄国农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得到改善。油画上那些套着绳索在拉平底货船的纤夫们蓬头垢面、衣衫滥缕。画面以狭长的横幅展现出这群纤夫的行列。伏尔加河畔阳光酷烈、沙滩荒芜,油画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几只破筐做点缀,景色十分凄寂。为了加强烘托人物的悲剧性、天气的干燥炎热等效果,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等色调描绘上半部的空白,使伏尔加河显得更为惨淡。列宾的画表现了俄国人民当时的悲凉现实。【解析与探究】想一想,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变革有何影响?提示: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国家环境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变革既受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受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国际环境的变化推动国家的变革。此时,挑战与机遇并存。一个国家要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我评测】1.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提示: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进行,但由于封建农奴制的存在,农民生活贫困,俄国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又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为缓和矛盾、挽救统治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2.简析“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提示:进步性: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改革也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并获得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局限性:改革不彻底。实质是地主对农民进行的“合法”掠夺,是在保护地主利益前提下进行的。当农民“解放”后,实际上已一贫如洗。改革并未触动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俄国以牺牲农民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带来不良影响:不仅农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也不能充分活跃,而且广大农民对改革不满,农民运动又发展起来。3.探讨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提示: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开始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新变化,英、法、美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近代化: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的成分也得到增长。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想法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开始传入俄国。第13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中思考题】1.想一想,展现话反映了默罕默德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提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式军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埃及独立。2.有的学者认为,默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使他成为埃及的独裁者。试比较埃及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你自己的看法。提示:默罕默德阿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他仿效欧洲国家,改革了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领导政府各部工作。同时简化地方行政区划,把原来的15个区归并为7个省,各省又分成若干个县和乡、村。这样,这样到地方就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行政机构,埃及出现了数百年来未有的统一局面。 默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促进了埃及的统一,有利于埃及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维护民族独立。但他效仿欧洲国家进行的政治改革,并没有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而是集权力于自身,成为一名封建独裁者(关于对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分析,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定位和发挥,但要言之有理)。【阅读与思考】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以上分析有道路吗?提示:有道理。默罕默德阿里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他主要在军事和建立近代工厂即军事工业为主这方面积极效仿西方,而在推行民主制度、鼓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做得很少。这种片面的改革无法使埃及成为真正的近代国家。【解析与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评价。提示:默罕默德阿里具有远见卓识,认识到要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埃及独立,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就必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式军队。他的改革措施推动了埃及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使几个世纪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先前迈进了一大步,增强了埃及的经济、军事实力,有助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进入埃及,因而在客观上又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成长。他不但使埃及得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维护了自身的独立与主权,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而且大大推迟了欧洲殖民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虽然默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存在许多缺陷,最终因若干错综复杂的内外因素而遭致失败,但其历史功绩和深远意义却是不容抹杀的。【自我评测】1.简述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提示:政治上:改革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整顿社会治安。军事上:创办步兵学校,建立新式军队;加紧征兵;大力发展海军。经济上: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保护民族工业。文化教育上:建立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翻译军事和科技书籍。2.简析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作用。提示:参见【解析与探究】第14 日本近代化的起程明治维新【课中思考题】1.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主要是担心各藩通过对外贸易强大起来,这和中国清朝锁国有何不同?提示:清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对地方控制严密,不存在地方势力强大一说,其闭关锁国旨在切断内地百姓与海外的联系,防止“异端”思想传入。2.看一看,出岛设置了几条对外通路?为什么要这样做?提示:设置了一条通路。幕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海,严格限制日本人民与海外各国接触和贸易,仅保留与荷兰、中国、朝鲜等国的有限贸易,将长崎定为唯一的贸易港口,通路也只设置一条,以便于幕府控制贸易量及严格检查。3.想一想,倒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这一问题可结合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前后日本社会矛盾的变化和改革派进行倒幕活动的情况进行思考。即:19世纪以后,日本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欧美列强的扩张使日本面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倒幕派确定了武装倒幕的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依靠下层人民壮大倒幕力量,为推翻幕府统治奠定了基础;1868年,倒幕力量凭借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掌握了政治优势,通过武装斗争彻底消灭了幕府势力。4.日本人的姓氏反映了什么历史变迁?提示: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从此,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这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5.国营企业富冈缫丝厂和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场有何不同?提示:富冈缫丝厂采用近代机器生产,手工工场采用手工劳动。较之手工工场,富冈缫丝厂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富冈缫丝厂为政府投资,手工工场为民间投资。富冈缫丝厂对日本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6.当时,有人认为开设国会为时尚早,因为日本人尚未完全开化,不学无智,由民选议会讨论决定国家大事无异于缘木求鱼。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提示:可结合日本实行宪政政治的历史背景思考这一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政治近代化的时代趋势进行评价。明治维新期间,来自长州,萨摩等藩的下级武士长崎垄断国家政权,形成藩阀专制的局面。受西方自由民族思想影响,日本出现了自力民权运动,对藩阀专制造成冲击。题干所列的这一观点借口日本民众缺乏民主政治意识,拒绝实行议会民主政治,实质是维护藩阀专制,目的在于教学维持其特权地位和专制统治。这一观点不符合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不利于日本社会近代化的全面发展。7.你认为近代化取代成功的国家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和对待邻国?提示: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姓。思考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和民族主义膨胀所导致的军国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即日本为本民族利益进行对外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自身带来了巨大损害。【阅读与思考】下图反映了明治年间东京的情况。试找出文明开化带来了哪些生活习俗的变化。提示:交通方面,使用近代交通工具,衣着方面,穿着西式服装,建筑方面,出现西式建筑,文化方面,西方的基督教得到传播。【解析与探究】分析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对待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各种态度,并结合课文总结出正确的态度应该怎样。提示:这一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姓,应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所表述的现象和表达的观点,结合课文中叙述的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积极方面进行思考。材料中反映出的态度有:积极学习、吸收西方近代文化;盲目排斥外来文明;彻底否定民族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明;为了政治需要而做出学习西方文化的姿态,迎合外国人习惯。正确态度: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文明,改革自身文化中的落后因素,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在接受外来文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文化的民族特性,善于学习和利用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促进本民族的富强、发展。【自我评测】1.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提示:18671868年,倒幕派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幕府的统治,建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明治新政府建立后,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为实现日本的近代化,对日本社会进行了改革。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废除藩国制度和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取消等级身份制度和武士特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为日本奠定工业化的物质基础。文化教育方面,推行文化开化政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改造落后习俗,发展近代教育。政治上,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2.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主要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姓,应注意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国内和国际方面的多层次分析和全面理解。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的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新兴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为明治维新提供了社会基础。武装倒幕后,改革派实际上控制了国家政权,为改革的全面推行提供了政治保证。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全面学习宪法国家的近代文明成果,对日本社会的落后因素进行改造,加快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集中力量侵略中国等亚洲其他国家,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以上因素确保了明治维新的成功。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提示:这一问题可充分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叙述进行概括,即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际地位等方面说明明治维新是日本由传统社会向近代国家演变的转折点。第15 戊戌变法课中思考题:1、 联系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想一想,他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1)其目的是利用古代圣贤、经典著作的影响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寻求救国道理;(2)在顽固派旧势力还很强大,封建传统观念在许多人的思想中还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借用儒家学说和孔子的偶像低外进行宣传可以减少阻力和压力,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斗争策略;(3)康有为的维新活动一开始就抱住孔子的理论权威和皇帝的政治权威,也表明他所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2、尝试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大意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是无法抗拒的社会变化规律。棉队恶劣的生存环境,“任天为治”、无所作为的态度是不足取的。只有发愤图强、“以人持天”、“与天争胜”,才能在竞争的世界上生存发展。3、想一想,强学会有哪些作用?联络官员中赞同变法或主张革新的人,介绍西学,宣传维新变法,刷新了一时社会风气;但另一方面,强学会成员来源不一,逐渐出现了派系各异、主观不一的情况,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影响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4、想一想,支持变法的都有那些人?为什么慈禧太后起初同意光绪帝变法?(1)维新派和帝党(2)一种说法:是光绪帝当时陈述的新政方案对她刺激不大,且面临内忧外患,她也有心革新政治、加强国力,故同意变法。另一种说法:富有政治斗争经验的慈禧虽对光绪的夺权欲望、变法要求暴跳如雷,但她最终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先放手让光绪帝变法,在变法激起顽固派势力更大更普遍仇恨的时候,再下手解决。这种让权,也是慈禧被迫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给光绪帝设下一个新圈套。同时也说明光绪帝收回权利是有限的。当然光绪帝毕竟从慈禧口中得到可独自办事的承诺,并有第三者为证,又不能不对慈禧产生一种约束。5、这些问题说明什么?说明顽固派势力的强大,且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