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黄摩西的中国文学史【摘要题】文学史研究【正文】黄人(摩西)中国文学史,其编撰时间比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的出版年代(1910年)整整要早六年,应属国人所著第一部本国文学史。孙景尧先生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王永建先生“苏州奇人”黄摩西评传(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二书,分别列有专章,集中评介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但未引起学界足够注意。本文拟再作些介绍,并且呼吁重印该书。成书过程黄摩西中国文学史,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有两套,一套二十九册(缺一册),另一套三十册(其中一册为抄本),后者很可能是海内外现存的唯一全帙。书由国学扶轮社出版,有光纸竖排铅印。开本:20cm13.2cm;每面12行、行29字。总计约160万字。每册首页右侧均题“中国文学史东吴大学堂课本”。未印出版时间。全书内容,前有“总论”、“略论”、“分论”,其后即为上世、中世、近世文学史,迄于明代。每一历史阶段以及章节多有绪论、结语;大量篇幅为作品选,其间杂有按语、点评、注释。按王永健摩西评传:东吴大学堂正式成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首任校长为美国人孙乐文(DavidLawrenceAnderson)。同年,黄摩西即受聘为该校“国学教习(教授)”。据其同事徐允修于民国十五年(1926)所著东吴六志志琐言(利苏印书社出版)云:光绪三十年,西历1904年,孙校长以本校仪式上之布置略有就绪,急应厘定各科学课本;而西学课本尽可择优取用,唯国学方面,既一向未有学校之设立,何来合适课本,不得不自谋编著。因商之黄摩西先生,请其担任编辑主任,别延嵇绍周、吴瞿安两先生分任其事。一面将国学课择要编著;一面即用誊写版油印,随编随课。故编辑之外,又招写手四五人,逐日写印。如是者三年,约计所费已达银元五六千,所编东亚文化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五六种。孙先生以此事着手业经三年,理应择要付印,因由黄先生将文学史整理一过。此书系其自己手笔惟发抄各家程式文时,致涉繁泛。书虽出版,不合教课之用。正欲修改重印,先生遽归道山,遂致延搁多年。今春,有王均卿先生(系先生之老友,在中华书局任编辑者),愿负修改之责,完成合适之本,付诸铅印,不日即可出版矣。上述记载说明,摩西中国文学史应有三种版本:(一)“随编随课”,“逐日写印”的油印本,属于当年用于教学的内部讲义。(二)由黄先生“整理一过”,且已“出版”,但“不合教学之用”的一种版本。(三)摩西死后,由王均卿修改整理的“合适之本”。现存的国学扶轮社本当然不是油印本,但也不可能是王均卿整理本(这两种本子至今均未发现),因为其内容恰恰留有“发抄各家程式文”“致涉繁泛”、作品选读的其他部分也相当庞杂、章节体例不够统一等粗疏特征。故可认定:这正是摩西在逝世之前“整理一过”,“虽出版”但“不合教学之用”的那个版本。摩西卒于民国二年(1913),国学扶轮社成立于宣统三年(1911),摩西即为创办人之一,由他主编的普通百科新大辞典亦由国学扶轮社出版(1911年5月印行)。由此可知摩西中国文学史的正式出版时间,应该略迟于林传甲本。但是,据王永健先生介绍,光绪丁未(三十三年)四月(1907年6月)出版的东吴学报第十一期和同年年底亦由东吴大学出版的学桴第二年第一期上,曾经连载摩西华离期及暧昧期横决力及反动力一文,注曰:“节录正科第一年讲义”,属于这部中国文学史的重要部分。所以,其“节录”的公开发表时间,仍然早于林传甲本。摩西学贯中西,中国文学史中包括他的许多学术见解,这在清朝末年是非常新颖、独特的。下面仅就文学观、文学史观和方法论略作述介和解读。关于文学观摩西在该书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文学定义”中说:中文里的“文学之名,始于孔门设科。”尽管与后来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但是由流溯源,略名考实,“则虽谓中国文学皆范围于孔门诗礼之中而不过,无不可也。”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之初的当时,不仅中国文学已经发生了由简而繁的巨大变化,而且西方文学及其文学观念也已传入中国,“故欲定一文学之界说”,极为困难。他在叙述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时所采取的策略,是“姑就历史之习惯,以定其称谓之异同”。但是,作为全书引论,他要着重介绍的则是当时西方学术界流行的、中国读者感到十分新颖的文学观念。在论述“文与文学”的关系时,摩西首先引述日本大田善南文学概论所介绍的巴尔扎克、阿图诺、狄比图松、科因西哀四种文学定义,以为均有不够明了之处。接着,他以烹苦斯德英吉利文学史对于“文学”的界说为基础,对照薄士纳比较文学、朋科斯德文学形体论等西方著作的相关内容,从“文学之目的”、“读者之标准”、“表显之技巧”、“文学之精髓”、“文学之资料”和文学对于美的要求六个方面详加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美构成文学的最要素”,“而美则属于感情,故文学之实体,可谓感情云。”文学应求“不变不易之美”,“趋时者非美,违时者亦非美;偕俗者非美,戾俗者亦非美。此种消息,固难为率尔操觚者言焉。”因为,这既是艺术情趣问题,又是美学理论问题;既是艺术风格问题,更是艺术实践问题。同时,摩西也强调了“真”、“善”两个要素的重要性:“远乎真者,其文学必颇”,“反乎善者,其文学亦亵”(总论文学之目的),所以,文学之美也是应与“真”、“善”相统一的。以“美”即“感情”为文学第一要素,这是贯穿摩西中国文学史的一个主体观念。还有一个主体观念则是“自由”乃文学之本性。摩西在该书总论文学史之效用中说:“文学为语言思想自由之代表”,“今古中外,苟以文学名家者,未有不具不羁之气概,爱智之精神者。”而“语言思想之自由,政治、习俗固未尝明为制限,而亦不能制限也。”他之所以将中国的“上古文学史”称为“文学全盛期”,主要理由即在于此一时期的中国文学,曾经达到过“极大自由”的高峰,其标志就是以楚辞为代表的“南方文学”。摩西说:春秋之世有“公”无“私”,“政治上能矫其弊者惟秦(秦穆始霸,其所用蹇叔、百里奚、山余、公孙枝诸人,皆借才异地,无一右族),故秦卒代周。文学上能矫其弊者惟楚,故南北学派分峙,而使春秋以上阀阅之文学,一变而为战国处士之文学;博物数典之自然文学,一变而为穷理尽兴之爱智文学;樽俎坛坫折冲之文学,一变而为名山大川传人之文学。冲决周公、孔子以来种种专制之范围,人人有独立之资格,自由之精神,咸欲挟其语言思想扫除异己,而于文学上独辟一新世界,而志均力敌,遂亦成为连横合纵之大国。”“是则非战国之能造此文学,实文学之能造此战国也。”这是对文学之“自由本性”及其作用、意义的刻意揄扬。(按摩西对于周公、孔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又是充分肯定的,详后)作为文学观,对于“自由本性”的关注成为摩西考察文学历史动力和运行机制的一个主要的理论焦点。有意思的是,这个观点还在逻辑上蕴蓄着颠覆“真、善、美统一论”的能量;对此,摩西固然并无自觉,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基于上述文学观,摩西反观中国古代文学,以为虽具悠久之传统、“典重雄奇之本质”,但有两大弊端:一曰“佞”,二曰“诞”。“佞”是专制的恶果:“下之事上,贱之事贵,以反逆为大恶,以媚兹为义务,歌功颂德,既便于口吻,掩过饰非,遂流于记载。”而所谓文者,竟至“愈郑重则愈失真,愈冠冕则愈无当”!“诞”是迷信的流毒,同时又是“佞”的一种变态:“盖佞者虽屈于威力而阿谀以取容,其心实有不甘,遂别出一术以隐为抵抗,或挟最高之天权,或挟最尊之师权,或挟最信仰之鬼神权,上与君主分席。其始或出于不得已,虽明知其诡谲,而姑用以自振,日久成习,则渐多无病之呻吟,且以不经为矩矱;而君主之黠者反利用之,以为粉饰太平之具,以塞觊觎非分之萌。既佞既诞,愈诞愈佞”,“上下互售其欺”,因而成为文学第二大弊!必须指出,摩西是主张“文学或不免于诞”,亦即认为文学必然要有“铺张扬厉,神奇变化”的,“然必肆而能敛,奇不诡正,斯有所征信而垂后。”他作为弊端而攻击的“诞”,实质不指文学想像,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国民劣根性。为了说明这一点,他把中国古代文学放到世界文学史里加以比较:“观于世界文学史,则文学之不诚,亦初级进化中不可逃之公理。创世之纪,默示之录,天方夜谭,希腊神话,未尝非一丘之貉,不当独为我国诟病。惟彼之贤于我者,华与实不相掩,真与赝不相杂,而除一上帝外无赞美之文,除几种诗歌小说外无神怪之说,即间有之,而语有分寸,尚殊奴隶之卑污;事有根据,不等野蛮之迷信。故其国民,皆以诚为至善,以诳为极恶,外交内政昭如划一,以固其国础。文学未始无功焉。”由此可见,摩西对于文学之美、文学之情感性的认识,又是以“立诚”与否为判断标准的。关于文学史观摩西在总论历史文学与文学史中谈及“历史”与“文学”及“文学史”的区别时指出:若将“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加以考察,可以看到“文学之演进,诚散见于历史中,而历史只能吸收之,而不能包括之”;若将“文学”作为一个宽泛概念加以考察,又可发现“历史”亦“多含文学性质”,甚至可以视为“文学之一部分”,然“历史”所注重者,毕竟“在史实不在词藻”。另一方面,若将“历史”作为一个综合的概念加以考察,则其“分类,有自然的,有精神的,前者为种族、地理、物产等,政治、宗教、教育诸史,则属于后者,文学史亦其一也。”若将“历史文学”也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加以考察,则其“分类,有模范的,有叙述的,前者为文谱、文论等,而文学史则属于叙述。”他又在总论文学史之效用中指出:作为“精神”的、“叙述”的历史,文学史的效用,即在于“就既往之因,求其分合沿革之果,俾国民有所称述,学者有所遵守。”以上属于文学史的共性,即任何国家的文学史都必然具有的性质。“文学史”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一种没有前例可循的著述类型。所以,摩西详细分析了我国旧学既“重文学”又“独无文学史”的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弊端:由于没有文学史,我国历来“所以考文学之源流、种类、正变、沿革者,唯有文学家列传(如文苑传,而稍讲考据、性理者,尚入别传),及目录(如艺文志类)、选本(如以时、地、流派选合者)、批评(如文心雕龙、诗品、诗话之类)而已。而所持者又甚狭,既失先河后海之旨,更多朝三暮四之弊”,难免“执近果而昧远因,居一隅而失全局”;以至进入二十世纪,仍“有己而无人”,“多美此而剧彼”,“无世界之观念”,阙“大同之思想”。此“皆因无正当之文学史以破其锢见也”。可知摩西撰写这部中国文学史,其立意不仅在于“保存国粹”,而更在于希图以此突破国人锢见,促进“世界观念”之形成。只有把中国文学史置于世界文学史中加以考察,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它的缺点,也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它所具有的独特“世界地位”和宝贵的“世界价值”。所以,摩西在揭露中国文学弊病的同时又指出:放眼全球,可与中国比肩的国外古文明,只有“巴比伦与埃及”;“印度、犹太”、“希腊、罗马”,均已属于后起者了。上述诸国“当时之文学,虽极发达,要其继续,不过百年。”至于“今之英、法、德、美,虽以文物睥睨全球,而在千百年前,方为森林中攫噬之图腾,乌有所谓文学者?故以文学之谱牒言,独我国可谓万世一系,瓜瓞相承,初未尝稍杂以非种,即或求野求夷,吸收新质,要为文学生活上营养之资,而不能乱文学生殖上遗传之性。今虽过华屋而叹陵夷,窥明镜而羞老大,然一息犹存,当有待盖棺而论定;百足相辅,安见不一旅之中兴?”这段论述的意义,不仅在于体现着国粹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从学术角度揭示了中国文学史所具有的延续数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原生性”和“本土性”特征,这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摩西提到的那些文明古国,其“原生”文化都遭到过灭绝或断裂的命运。至于欧美诸国的文化,也都具有非原生、非本土的断层背景。例如英国,不列颠的原住民是克尔特人(Celt),但是自从该岛被罗马人、萨克逊人先后占领之后,罗马一基督教文化就取代了克尔特人的本土文化,而罗马基督教文化的本源,又可追溯到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然而在希腊、犹太本土,其原生文化却又早就衰微了。上述文化生态与中国是判然有别的。将中国文学史置于各自有其利弊的、不同文化的“世界语境”之中加以比较和考察,使摩西编撰的第一部本国文学史甫一面世,即已高屋建瓴而令人耳目一新。摩西既以“自由”为文学之本性,他在考察中国文学的发展轨迹时,必然就把“自由”与对“自由”的制约这两种因素的矛盾,视为贯穿整部文学史的基本矛盾和动力。在摩西的视野里,制约文学自由的因素固然包括政治,但绝非仅仅限于政治他认为:甚至在“文学”刚刚萌芽时,制约因素就已包含在自身之中了。他在略论中说:“文学之名目,虽立于有文字之后,而文学之性质,早具于无文字之先。”没有文字,文学固然无法遗传,但“拘牵于文字,反易涣文学之精神”,所以,“离绝文字,固不能见文学;瞻循文字,亦不足为文学。”以此言之,文字不就是制约文学自由本性的一个因素吗?当然,在封建社会里,制约自由的主要因素还是“专制”,但是摩西又未笼而统之地一概否定“专制”。他在评述“上世文学史”时提出“行政权”和“文学权”两个概念,并且根据具体的历史背景,分析它们对于特定时期的文学所产生的复杂作用。他说:中国文学,权舆于春秋之世,其时周公兼掌“行政”、“文学”二权,属于最大的专制者。但是,“专制之才莫大于周公,专制之法亦莫良于周公”由于“寓平等于不平等之中”,故在周公治下,不仅政治举措含“限制君权”之意,而且文学上也“有专制文学之外形,而无专制文学之实际”。孔子则为“革周公文学权之命者也”,虽无行政权却掌握了文学权,以“与行政权抗行”;故“当孔氏时,有专制文学之实际,而无专制文学之外形”。周、孔的“专制”虽各有其流弊,但都对促进“周、秦之交”的文学“全盛”起过积极作用。秦、汉之后,文学虽“全入于专制范围内”,元气日衰,但其“外形常为统一,而内容则支离破碎也。盖统之者本无实力,受统者又非出于真意”(总论文学史之效用),所以“横决”、“反动”之力并未消亡,中国文学历史舞台上的活剧只会演得更加跌宕起伏。作为史家,摩西对中国文学史的动力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涿鹿县北晨学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英语试卷含解析
- 黔东南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届黄冈八模系列湖北省黄冈市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课件 【ch04】创业项目选择
- 中外绘画教育课件
- 太阳能板安装合同
- 合同法对委托合同的规定
- 离职员工保密协议
- 铝合金门窗生产与销售合同2024
- 运输合同违约责任侵权责任
-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古代汉语上册重点提要
- 生产经理的个人简历参考模板
- PDCA肾内科提高病床使用率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职业技能大赛:电工(四级)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征求意见稿)
- L07G324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
-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中英文ENCN
- 初一数学课件(共47张PPT)
-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规定
- 东华大学游泳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