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思路】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的过程上,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与合作学习。【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是怎样形成的。【教法】实验探究法【学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实验分析法【教学准备】一块平面镜,一块玻璃板,支架,一张8K白纸,一盒火柴,若干支高度不同的蜡烛(有两根等高),刻度尺。【教学过程】:(一)观察:师:请同学照着镜子,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当自己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观察,为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师:请回答你发现了什么?生答:(二)探究活动: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教师概括归纳记录,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像到镜的距离和物体到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2、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物体靠近或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怎样变化?4、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能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你们肯动脑筋,表现很好。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出问题: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的距离和物体到镜的距离可能有什么关系?(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猜想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允许有不正确的猜想。)师:我们应如何验证这些猜想的正确性?生: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方案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教师针对交流中暴露出的问题加以修正,并梳理学生的设计,筛选出最合理的探究方案。在学生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问题:()实验时,为什么要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解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分别去确定平面镜和玻璃板中像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看不到平面镜后面的蜡烛,无法确定它是否与像完全重合,所以不用平面镜。而使用玻璃板成像时,可以看到后面的蜡烛是否与像完全重合,所以使用玻璃板。(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3)怎样判断后面的蜡烛与像已经完全重合?在玻璃板的后面左右移动蜡烛,直到从不同位置看起来后面的蜡烛和像完全重合为止。(4)试验时,为什么用两支相同的蜡烛?通过此实验可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等效替代法”。(5)引导学生:至少要将蜡烛的位置改变一次,再重做一遍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后面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别忘记录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并注意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实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不要让蜡油烫到手,实验完毕要及时熄灭蜡烛。()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收集各小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将有代表的实验数据投影在屏幕上。学生通过分析屏幕上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 第二次 分析论证:学生填写好表格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会得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等。 (4)师问:你还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物和像位置的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很容易发现平面镜成像的又一特点:像和物位置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学生在完成实验的同时并完成实验探究报告。 三、课外实验课外实验是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在课外用一些简单的仪器或自制的仪器独立地进行观察与思考的实验形式。课外实验的组织形式是非常自由的,可以在某个时间段完成,可以选择在学校、家庭、社区等地方完成,一般没有具体时间和地点。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精喹禾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与生活的融合家居中语音识别的应用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人社部员工劳动合同企业年金与福利待遇合同
- 2025年度退货商品退换货时限协议
-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与文化传承
- 业务信息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监控病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发展下的新型石油化工设备防爆检测技术
- 玉器加盟合同范本
- 科技助力商业发展-新产品前瞻
- 重症监护-ICU的设置、管理与常用监测技术
- 2024版高一上册语文模拟试卷
- 法律顾问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知道网课智慧树《哲学导论(湖南师范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防止员工集体离职合同
- 加油站合作协议书
- Office办公软件理论知识考核试卷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