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式喷雾器(1).pdf_第1页
踏板式喷雾器(1).pdf_第2页
踏板式喷雾器(1).pdf_第3页
踏板式喷雾器(1).pdf_第4页
踏板式喷雾器(1).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8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t 8 5 7 3 一1 9 9 7 踏 板 式 喷 雾 器 1 9 9 7 - 0 6 - 2 0 发布 1 9 9 8 - 0 1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发布 j b/ t 8 5 7 3 一1 9 9 7 前言 本标准是将 z b b 9 1 0 1 2 一8 8 踏板式喷雾器 和 z b b 9 1 0 1 3 一8 8 r 踏板式喷雾器试验万法 迸竹g 并修订的。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同时代替 z b b 9 1 0 1 2 -8 8和z b b 9 1 0 1 3 -8 8 0 本标准的附录 a和附录 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 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农 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山东省农业机械科 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严荷荣、 金仁根、 王东岳、 刘珍秀、 刘玉华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t 8 5 7 3 一1 9 9 7 踏 板 式 喷 雾 器 代替z b b 9 1 0 1 2 一8 8 z b b9 1 0 1 3一 8 8 i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踏板式喷雾器的产品型号、 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 储仓杀虫消毒并兼作建筑喷涂等用途的踏板式喷雾器( 以下简称喷 雾器 )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 标准 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 b 2 8 2 8 -8 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 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 连续批的检查) j b / t 7 8 7 5 一9 5植物保护机械名词术语 n j 2 0 4 一8 0喷雾喷粉机试验方法 n j / z 3 一8 3农机具涂漆 3 产品型号与基本参数 3 . 1 型号标记 喷雾器的型号由分类代号、 类别代号、 特征代号和主参数四部分组成. 标记如下: w t 一 口 【i 主参数: 额定流量,l / m i n 特征代号: 踏板式 类别代号: 喷雾器 分类代号: 植物保护机械 3 . 2 基本参数 喷雾器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基 本 参数 参数值 额定流量l / m i n2 - 4 工作压力mp a0. 81 . 0 杠杆额定往复次数次/ m m簇 3 0 机械工业部 1 9 9 7 - 0 6 - 2 0批准 1 9 9 8 - 0 1 - 0 1 实施 t j b/ t 8 5 7 3 一1 9 9 7 4技术要求 4 . 1 喷雾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 . 2 性能要求 4 . 2 . 1 喷雾器在工作压力 下喷雾时, 雾流 应连续、 均匀, 无喷气和气雾交替现象, 喷射部件不允许 滴漏。 4 . 2 . 2 在 。 . 8 mp a 工作压力下, 喷雾器喷头实际喷量相对于额定喷量的偏差值不得大于士1 0 %o 4 . 2 . 3 液泵的容积效率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液 泵 类 型容 积 效 率 柱 塞 泵; 3 9 o % 活塞泵) , 2 % 4 , 2 . 4 液泵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 试验压力为 1 . 8 mp a , 保持 5 m i n . 各密封部位应无渗漏, 压力下降 率不得超过 1 0 /0 4 . 2 . 5 喷雾器至少应有两级过滤装置. 其中末级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应不大于最小喷孔直径的 7 5 %. 4 . 2 . 6 喷雾器应进行可靠性试验, 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 mt t f f ) 应不小于 5 0 h o 4 3 安全要求 4 . 3 . 1 喷雾器整机在工作压力下喷雾时应密封良好, 各零部件及密封部位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4 . 3 . 2 空气室应逐个进行耐压性能试验, 在 2 . 5 mp a 压力下保持 1 mi n , 应无破裂、 渗漏等现象。 4 . 3 . 3 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应规定安装指南、 注意事项、 达到正常作业状态时的安全操作程序及处理化 学药品的方法 4 . 4 主要零部件技术要求 4 . 4 . 1 缸体在2 . 0 mp a 压力 下进行耐压性能试验, 保持1 m i n . 应无破裂、 渗漏等现象。 4 . 4 . 2 喷雾器配用的喷射部件在 1 . 5 mp a压力下进行耐压性能试验, 在 1 mi n内应无渗漏、 胶管破裂 等现象。 4 . 4 . 3 手持喷杆和套管焊接件应牢固可靠, 喷杆在 1 2n“ m, 套管在 2 5 n“ m扭矩作用下不允许有脱 焊 现象。 4 . 4 . 4 把手、 杠杆、 销轴、 连杆等零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工作压力下工作时不得损坏及产生明显 变形。 4 . 5 其他技术要求 4 . 5 . 1 主要零件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或其他标准的有关规定。 改用其他材料时, 应履行 材料代用手续。 4 . 5 . 2 铸件不得有明显的冷隔、 砂眼、 缩孔、 裂纹、 疏松和变形等缺陷。 4 , 5 - 3 焊接件应焊接牢固, 焊缝平整, 不得有明显的烧穿、 裂痕和漏焊等缺陷 4 . 5 . 4 镀铭、 镀锌件镀层应完整、 平滑, 色泽均匀, 附着牢固, 不得有明显的粗糙、 起泡等缺陷 4 . 5 . 5 喷雾器涂漆层应均匀、 牢固, 无明显的剥落、 流挂、 皱皮和露底现象, 符合n j / z 3的规定 4 . 5 . 6 空气室应具有一定的容积, 单缸不小于杠杆一个往复过程液泵排液量的 1 0倍, 双缸不小于 3 . 5 倍 。 4 . 5 . 7 喷雾器的所有零部件应联结牢固可靠。装配后, 用手扳动杠杆应运转灵活, 无卡阻、 磕碰等异常 现象 。 4 . 5 . 8 喷雾器外观应光洁、 平整 表面不得有可能引起伤害的尖锐突起、 锐边、 毛刺及锈蚀、 锈痕、 油污、 碰伤等缺陷。 j b/ t 5 5 7 3 -1 9 9 7 试验方法 5 . 1 喷雾器的试验分为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5 . 2 试验介质 5 . 2 . 1 喷雾器性能试验用液为不含任何悬浮固体杂质的常温清水 5 . 2 . 2 喷雾器生产试验用液为按农业生产防治要求稀释的农药液剂, 建筑喷涂作业用经过滤后实际使 用的石灰水。 5 . 3 试验条件 供试样机应装配完整, 技术状态良好。试验在常温下进行。 5 . 4 试验用仪器、 设备应在标准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限内, 其主要测量参数精度应满足表 3的要 求 表 3 测 定 参 数 精确度 重量分辨率 0 . 0 2 k g 压力 1 . 5级 时间 分 辨 率 is 流量 1 . 5级 5 5 性能试验 5 . 5 . 1 喷雾器性能试验主要考核整机及主要部件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 5 . 5 . 2 喷雾性能试验 在喷射部件管路中接入压力表, 使喷雾器在工作压力下喷雾, 进行以下观察检查: a )雾化是否良好, 雾流是否均匀、 连续, 有无喷气或气雾交替现象: b ) 喷射部件有无滴漏现象。 观察检查时间为 1 mi n , 试验过程中允许对机具进行一次性调整。 5 . 5 . 3 喷量试验 试验在喷头试验台上进行, 试验前先用专用量具或显微镜测出喷头的喷孔直径. 然后测定在 。8 mp a 压力下喷头的喷量, 测定时间不少于 1 mi n , 按式( 1 ) 计算出喷头的喷量偏差。试验重复三次, 取平 均值。 p =y 二 二 q 0 x 1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4 0 式中: 产 喷量偏差; 9 实测喷量, l / m i n ; 9 o额定喷量, l / m in , 5 . 5 . 4 液泵 容积效率测定 将喷雾器安装在性能试验台上, 拆下喷射部件, 截流阀全开。试验前, 先测量出柱塞直径( 缸筒内 径) 及柱( 活) 塞行程。启动试验装置, 使泵按额定往复次数正常工作, 测出 5 0个往复过程的液泵排液 量, 按式( 2 ) 计算液泵的容积效率。试验重复三次, 取平均值。 v n . 一方 x 1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vt - 一厂 “ 式中: 7 “ 容积效率; v -5 。 个往复过程的实测排液量, l; j b / t 5 5 7 3 一1 9 9 7 v i 5 0个往复过程的理论排液量, l 。按式( 3 ) 计算。 _ _耐 ,_ v r 一s 0 x一丁s k x 1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式中: d 柱塞直径( 缸筒内径) , mm; * 柱( 活) 塞 行程, m m; k 缸数。 5 . 5 . 5 液泵密封性能试验 将喷雾器安装在性能试验台上, 关闭出液口处截流阀启动试验装置, 将压力上升到 1 . 8 mp a保 持 5 mi n , 记录 5 mi n 后的压力终 了 值并观察有无渗漏情况, 按式( 4 ) 计算压力下降率试验重复三次 取平均值 。 0 _1 上p s p x 1 0 0 % ( 们 式中: 0 压力下降率; p , - 压力初始 值, mp a ; p r 压力终了 值, mp a 5 . 5 . 6 过滤网孔径检查 用专用量具或显微镜测出过滤网的网孔直径, 方形过滤网孔测量对角线长。 5 . 5 . 7 整机密封性能试验 喷雾器整机安装成使用状态, 在出水接头处接入压力表, 扳动杠杆使喷雾器在工作压力下喷雾. 检 查各零部件及密封部位有无渗漏 试验时间为 1 mil l , 试验过程中允许对机具进行一次性调整 5 . 5 . 8 空气室耐压性能试验 将空气室安装在耐压性能试验台上, 启动试验台 使空气室内压力缓慢 h 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 保 持 1 min . 观察空气室有无破裂、 渗漏等现象。 5 , 5 . 9 缸体耐压性能试验 将缸体安装在耐压性能试验台上, 启动试验台, 使缸体内压力缓慢上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 保持 1 m m. 观察缸体有无破裂、 渗漏等现象。 5 . 5 . 1 0 喷射部件耐压性能试验 将喷射部件与耐压性能试验台相连接, 将喷头片改为无孔圆片启动试验台, 使喷射部件内压力缓 慢上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 保持 1 mi n , 检查截流阀在全开和全关两个位置下 喷射部件有无破裂、 渗漏 等现象。 5 . 5 . 1 1 喷杆与套管焊接质量检查 将喷杆、 套管夹紧在扭力试验台上 在喷杆接头、 套管接头处加上规定的扭矩并保持 5s检查喷杆 接头、 套管接头有无脱焊现象。 5 . 5 . 1 2 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按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规定的方法进行, 有效期为 3 年 5 . 5 . 1 3 喷雾器涂漆层质量检查按 n j / z 3 的规定进行, 测定部位为空气室、 缸体及喷射部件各一处 5 . 6 生产试验 5 . 6 . 1 生产试验的 目的, 主要是考核喷雾器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作业质量、 防治病虫害效果( 用于建筑 喷涂的可考核其喷涂效果) 、 使用可靠性、 耐久性、 安全性、 调整保养方便性及使用经济性。 5 . 6 . 2 试验内容 生产试验应包括田间实际施药量、 药液附着情况、 防治效果、 生产查定、 安全卫生检查及机具综合评 定 j b / t8 5 7 3 一1 9 9 7 弓 . 6 . 3试拉万法 生产试验按n jz o 4规定的方法进行。 6检验规则 6 , 1 丁 一 6 2 6. 3 出厂的每台喷雾器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 并附有质量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方可出 喷雾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喷雾器的出厂检验按表 4规定的项目 和要求进行 表 4 序号检验项目条目检验要求 l 喷 雾 性 能4 . 2 1必 检 2 喷 头 喷 量 偏 差 4 2 2 抽 检 3 液 泵 容 积 效 率 4 2 3 抽 检 4 液泵密封性能 : _:、: 抽 检 5 过 滤 性 能 衅 必 检 6 整机密封性能 : .一:_:7 空气室耐压性能一必 检 8 使用说明书 4 . 3 . 3 抽 检 9 缸休耐压性能 4 . 4 1 抽检 l 0 喷射部件耐压性能 4 纽 . 2 抽 检 l 1 喷 杆 、 套 管焊 接 件 质 量4 4 . 3抽 检 1 2 涂 漆 层质 量 l 4 . 5 . 5 l 3 装 配 质 量 l 4 外观质量 45 . 8必检 !? 2必 检 l 5 包装质量 6 . 4 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每月应对成批大量生产的喷雾器进行一次质量抽检.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抽 取数量不得少于 3台, 按表 4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 6 . 5 型式检验 6 . 5 . 1 喷雾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 定型鉴定; b) 产品的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产品生产正常, 上次型式检验已满 3年。 6 . 5 . 2 型式检验应包括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 数量应不少于 3台。 6 . 6 购货单位可按产品出厂检验项目复验产品质量, 抽样方法及合格质量水平 a q 工值由供需双方按 g b2 8 2 8的规定协商确定 7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7 . 1 际志 j b/ t 8 5 7 3一1 9 9 7 : : ; 每台喷雾器应在明显位置设有清晰的、 永久性的产品标志。 产品标志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 产品型号、 名称; b )产品商标; c ) 额定流量, l / mi n ; d )工作压力 , mpa ; e ) 制造厂名; f )制造日期和生产编号。 7 . 2包装 7 . 2 . 1 喷雾器包装应牢固可靠, 便于运输, 并有防潮、 防压措施 7 . 2 . 2 喷雾软管装箱时的弯曲内径不得小于管径的 1 5倍, 同时应避免扎瘪、 压扁等现象。 7 . 2 . 3 包装箱外面至少应标明以下内容: a ) 产品型号、 名称; b )产品商标; c )数量 ; d )包装箱体积: 长x宽x高( mxmx m) ; e ) 制造厂名; f ) 制造日期; 9 ) 毛重, k g ; h ) “ 不得倒置” 、 “ 小心轻放” 、 “ 向上” 、 “ 防潮, 和“ 防压” 等标志。 7 . 2 . 4 包装箱内应附有下列文件, 并配带备件( 易损件) 及必要的随机工具( 每台一份) 。 a ) 产品质量合格证( 每台一份) ;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每台一份) ; c ) 装箱清单。 73 运输和贮存 7 - 3 . 1 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 不得碰撞、 受潮和受压。 7 . 3 . 2 产品应贮存在千操、 通风的仓库内, 不得露天堆放. 避免与酸、 碱、 农药等有腐蚀性的物质混放。 j b/ t 5 5 7 3 一1 9 9 7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喷雾器可靠性试验 a l 故障定义及判定统计 凡喷雾器整机或零部件不能完成其规定功能或其性能恶化至规定范围以外的一切现象, 均称为故 障( 失效) al . 1 本质故障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 由于产品本身固有的缺陷引起的故障称为本质故障。 a l . 2 从属故障 由本质故障导致产生的派生故障, 称为从属故障 al . 3 误用故障 由于用户违章操作和使用引起的故障, 称为误用故障。 al . 4 可靠性考核时, 只统计产品发生的本质故障, 从属故障和误用故障不计入故障次数. 但应如实作 出记录, 并在试验报告中加以说明 al . 5 一次本质故障应判定为一个故障次数, 且只能归属于四类故障中的一类本质故障产生从属故 障时, 应按产品的最严重的后果来判定其故障类别。 a l . 6 按出厂说明书规定. 按期更换备件( 易损件) , 不作为故障处理 但应作出记录, 并在试验报告中 加以说明 a 2 故障分类 产品按照故障后果的危险程度, 分为致命故障、 严重故障、 一般故障和轻度故障四类 a2 . 1 致命故障: 危及或导致人身伤亡、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故障。如紧固后无法排除的渗漏. 空气室 破裂等。 a2 . 2 严重故障: 严重影响产品功能或规定的重要性能指标恶化, 修理费用较高, 在较短的有效时间内 无法排除的故障, 即需要更换产品外部重要零部件或拆开机体更换内部零部件的故障。如雾化性能下 降, 液泵密封性能下降, 液泵容积效率下降, 缸体破裂, 喷射部件破裂等 a 2 . 3 一般故障: 明显影响产品功能, 修理费用中等, 在较短的有效时间内可以排除的故障, 即需要更 换或修理外部零部件的故障。如喷头喷量超差, 喷杆、 套管焊接件开焊, 油漆大面积剥落等 a 2 . 4 轻度故障: 轻度影响产品功能, 修理费用低廉及在日常保养中能用随机工具或其他一般工具轻 易排除的故障。例如紧固后可排除的轻微渗漏, 螺栓松动, 滤网堵塞等 a 3 抽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3台, 抽样母体数量不得少于 1 0 0台。 a 4 试验方法 试验在试验台上进行, 将喷雾器整机安装成使用状态, 扳动杠杆使喷雾器在工作压力下喷雾, 测定 喷雾器产品发生首次致命故障、 严重故障或一般故障时的工作时间 轻度故障除外) 。试验用介质为清 水, 定时截尾试验时间为 1 2 0 h 试验过程中, 除按出厂说明书规定按期更换备件( 易损件) 外, 不允许更 换其他零件 首次故障前平 均工作时间( m t t f f ) 按下式计算: 7 j b / t 5 5 7 3 一1 9 9 7 m t t f f 一 告 买 衣 + 誉 t,) 式中: n试验台数; r 发生首次故障的台 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