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2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教版科物理八年级下册上 9-12课,第9课时 力 第10课时 力与运动 第11课时 压强 液体压强 第12课时 大气压强 在流体中运动 第13课时 浮力与其应用 第14课时 杠杆 滑轮 其他机械 第15课时 功与功率 功的原理 第16课时 机械效率 第17课时 机械能,教育科学版,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考点聚焦,考点1 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 注意 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_(可以不接触)。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_,方向_,作用在_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_,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_。 注意 相对于作用力,某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相对于反作用力,该物体就是受力物体。,作用,相互作用,相等,相反,不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 注意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_的改变(速度_的改变)和物体运动_的改变。,运动状态,形变,方向,快慢,大小,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考点2 力的描述,1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简称_,用_表示。 力的大小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 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者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牛,N,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3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注意 在用以上两种方法描述力时:(1)力的作用点应画在_上;(2)箭头方向必须与力的方向_;(3)在力的图示中,线段长度应与力的大小成正比(至少要画两个标度长度),且箭头长度应包括在线段长度_;在力的示意图中,不用比例线段而直接表示出力的大小。,内,受力物体,一致,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考点3 弹力,1弹性与塑性,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_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_有关。 常见的弹力:_等。,压力、拉力、支持力,弹性形变,弹性形变的大小,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3弹簧测力计 (1)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_,弹簧的伸长就_。,注意 弹簧测力计只有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才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如果超出弹性形变的范围,它就要损坏。 易错点 解题时容易将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长度误看成一回事。,(2)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指零刻度线及量程、分度值;拉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避免与外壳摩擦,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越大,越大,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4相互作用的力 特点:作用在两个物体上,_,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注意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考点4 重力,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_ 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_。 其中g9.8 N/kg它表示质量为_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 3方向:_。 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面是否竖直和地面是否水平。,1 kg,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地球,Gmg,9.8 N,竖直向下,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_叫重心。,注意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易错点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如救生圈的重心在其圆环的圆心上,而不是在救生圈上。,几何中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考点5 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_或_相对运动时,就会在_上产生一种_的力,这就是摩擦力。 2产生条件:(1)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_ _的方向_。 4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要发生,已发生,接触面,阻碍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5摩擦力的分类,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6.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探究原理:_。 (2)探究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_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 探究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和_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_滑动摩擦力越大。,点拨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因素无关。,压力越大,二力平衡条件,匀速直线,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第9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7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归类示例, 类型一 力及其描述,例1 小明是个爱观察思考的孩子,今年暑假期间,他在厨房帮妈妈打鸡蛋时突然发现,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明的下列想法正确的是( ) A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B未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C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两只鸡蛋受力大小,解析 力的作用其实是相互的,两只鸡所受到的力是一样大。,C,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例2 如图91所示,一气象探测器随气球一起加速上升,请你画出这时探测器的受力示意图。,解析 探测器随气球一起加速上升,受力不平衡,且向上的拉力一定大于重力。,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 类型二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例3 2010宜昌 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 ) 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C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解析 在“失重”状态下,只是重力为0,人的握力、拉力、摩擦力会使弹簧发生形变,所以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人的握力、拉力、摩擦力的大小。,D,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点评 弹簧发生形变是受到力的作用,“失重”状态下,重力为0,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例4 2011无锡 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表一,表二,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正比,大,A,B,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_ _ _。,的伸长长度,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比较弹簧,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点评 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考查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弹簧的长度和弹簧的伸长长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题难度较大。,解析 (1)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 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小,所以B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大,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所以A弹簧测力计的精度较高。 (3)应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拉力、弹簧的材料、粗细相同的情况下,让弹簧的原长不同,进行实验对比,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 类型三 重力,150,90,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对Gmg,在g的变化时的应用,理解g的含义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较小。,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答案 (1)3000 S (2)大货车超过了此桥的限载标准 (3)机动车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时,动能就越大,且质量越大时,车的惯性越大,使刹车困难,易造成交通事故,增大了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同时质量越大,对桥面的压力越大,对桥面的压强就越大,容易对桥面造成破坏。 ( 合理即可 ),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点评 本题是一道力学与能量结合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Gmg的熟练运算能力及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难度不大。,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 类型四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例7 2011邵阳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 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93所示的实验:,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运动。 (2)由图_和图_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匀速直线,乙,甲,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错误,第9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5)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 A. 类比法 B. 控制变量法 C. 推理法 D. 等效替代法,B,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个实验主要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并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结论。易错点: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本试题难度适中。,教育科学版,方法集锦,假设划痕法:两物体间发生摩擦,判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在施力物体的表面上设置一个“小刀片”,“小刀片”在受力物体上会留下或将会留下“划痕”,“划痕”的方向即为该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教育科学版,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考点聚焦,考点1 力的合成,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F1和F2,如果两力的方向相同,则F合_,合力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如果两力的方向相反,则F合_(F1F2),合力的方向与较_的力方向相同。,易错点 当已知合力和其中一个分力去求另一个分力时,其答案一般应为两个,即存在两个力方向相同和方向相反两种情况。,大,F1F2,F1F2,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考点2 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建立过程,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2.伽利略斜面实验 (1)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水平面运动的_相同。 (2)实验得出的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_。 (3)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注意 伽利略斜面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想化的推理,也称作理想实验。,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静止,速度,远,匀速直线运动,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注意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实际上我们周围绝对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的。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说明:“一切”是指对于所有物体都普遍适用;“不受外力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理想情况,即物体确实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所受的是平衡力,即所受力的“合力”为零;“或”指两种状态只能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即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以此刻的运动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考点3 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_的性质叫做惯性。,理解 惯性我们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物体的“惰性”,即物体不愿意改变原有运动状态的“懒惰习性”。 注意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而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及所处的位置情况等均无关系;(2)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或受惯性力的作用,而应说物体具有惯性;(3)惯性在生活中是有利也有弊的,有利的我们应积极利用,有弊的我们应尽量避免。,不变,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考点4 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_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_,则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作用在_上、大小_、方向_、且作用在同一_上。,注意 判断二力平衡的八字原则是:“等大、反向、同线、同物”,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同体”是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关键点。,直线,两个力,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同一物体,相等,相反,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考点5 力与运动的关系,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辨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却不一定改变,因为它有可能受的是平衡力作用。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说明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的改变主要有三种情况: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合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的运动方向会改变。,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应用 (1)由物体受力判断物体的运动: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它一定处于非平衡状态。 (2)由物体的运动判断物体的受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一定受的是平衡力;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它一定受的是非平衡力。,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1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 (2)惯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即无论物体是否受力,也无论物体处于何种运动状态,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而惯性定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才遵循。,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教育科学版,2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异同比较,第10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归类示例, 类型一 力的合成,例1 把一个质量是0.5 kg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0.5 N,则篮球在竖直上升和降落过程中所受力的合力分别是( ) A5.5 N 5 N B5.5 N 4.5 N C4.5 N 5.5 N D5 N 4.5 N,解析 篮球的重力为5 N,方向向下,当篮球竖直上升时,其阻力方向向下,与重力方向相同,此时合力为两力之和5.5 N;当篮球降落时,其阻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此时合力为两力之差4.5 N。,B,第10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点评 本题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考查了力的合成问题,解题关键是能否正确地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初中阶段只考查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第10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 类型二 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例2 2011杭州 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解析 人和游轮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人不管朝什么方向跳,由于惯性,人、轮船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D,第10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支持,重,第10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小车运动得越_。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运动。,同一,小,远,匀速直线,点评 解题时要依据物理定律去分析问题,有些物理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不能仅凭生活经验或个人感觉去妄加判断。,第10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 类型三 二力平衡及其应用,例4 2011广东 关于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 B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B,第10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点评 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二力平衡是中考中的常见考点,它通常以考查“同体”这一条件居多,从“同体”入手分析是快速区别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有效方法。,解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同体、等值、反向、共线。A、C的两个力都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而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第10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 类型四 力和运动的关系,例5 2010无锡 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D,第10课时 归类示例,教育科学版,解析 重物G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判定重力与拉力应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D项正确。,教育科学版,方法集锦,区别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关键是看受力物体是几个,若受力物体是一个,即为“同物”,则二力是平衡力,若受力物体是两个,即是“两物”,则二力是相互作用力。,教育科学版,第11课时 压强 液体压强,第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物不良事件防范措施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复习重点试题及答案
-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中学2025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辽宁申论面试题及答案
- 药物系统生物学探讨试题及答案
- 药剂学伦理问题考题试题及答案
- 药师在患者用药指导中的角色试题及答案
- 足下垂的试题及答案护理
- 小学生道路安全知识课件
- 计算机二级考试课后复习指南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信息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初级)技能鉴定精练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卷05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
- 2025年中国储能检测认证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暨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诊断与评估课件 第十二节 资赋优异儿童特征及学习资料
- 襄阳市樊城区城市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湖南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原卷版+解析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