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1、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59+40 20+67 24+63 46+5362+17 35+24 3+84 43+40 2、数学医院: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 2 6 + 3 1 9 7 6 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 4 5 + 2 ? + ? 4 5 9 7 9开放题: 3 6 +6 3 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整节课下来,我感觉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鉴。1、情境的创设由生活中的乘车问题导入。数学源于生活,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处境生情,以乘车情境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同桌的交流,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由于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很显然提出的乘车方法也就很多,但针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组方案进行学习。情境的导入,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2、探索新知由乘车方案入手,让学生尝试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于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口算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课堂上孩子们基本上应用了口算的方法,只有几个孩子用了列竖式的方法进行了计算,针对孩子的做题方法,只是让孩子展示了口算的算理。对于笔算,指了一名学生进行了板演,此时让孩子认真观察孩子的笔算方法和过程,并且让板书的学生说了自己计算的过程。此时的我,有了新的想法,立标课有一定的模式,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竖式的写法也是一种模式,学生的第一感觉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竖式的写法时,我在黑板上进行了板演,让孩子们接触模式般的印象。3、展示交流根据板书的竖式,但对于如何计算,便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算法,然后学生展示,在展示的时候,有的学生从个位算起,有的学生从十位算起,对于这些竖式的计算方法,我并没有提示孩子非得从个位加起不行,而是给学生留有了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的计算空间。在教学进位加法时,学生对于从个位加还是从十位加产生了疑问,有的学生说,从十位加好,有的学生说从个位加好,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从十位加太麻烦了,个位进的1要加上,还得把十位上的数再擦掉,不如从个位加起方便。给予学生所说,学生进行了练习,从中体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4、巩固练习以基本的笔算开始,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笔算算理的理解。总之,反思自己的课堂,感觉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值得自己反思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版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主 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课 时:1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书娅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教学时,学生已经接触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竖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的写法,掌握进位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突破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难点。3.学情分析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知道了格式和写法。相信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概括笔算加法的法则,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初步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说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法。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3.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评价任务任务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算式35+37= 的计算方法(口算、摆小棒、笔算)。通过摆小棒初步感知: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匹配目标一)任务2:借助上一课时已经掌握的笔算方法,归纳、推理两位数加两位数个位有进位时,要怎么办?如何写?(匹配目标二)任务3:整理、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匹配目标三) 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出示第11页主题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1、仔细看!下面发生了一件事,你们能帮忙解决吗?(出示14页例3的二(1)班和二(3)班的图)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 (板书算式)(1、出示37+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先用小棒摆一摆。(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师引导思考 在35根小棒下面放37根小棒怎么放?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 12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1)独立思考。(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2把12根小棒其中的10根捆起来(边说边放),把这2捆放在整捆处。上面的3捆加下面的3捆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和剩下的一捆合在一起是72根小棒。(多找几名同学边说边摆,说过程)2.用竖式算一算。(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7+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重复做刚才的动作边做边问:放在整捆处的1捆在竖式上该怎么写?(1)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列出竖式。(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个位上5加7得12,如何向十位进“1”?个位上怎样写?(演示从“小棒图”过渡到下面的竖式图。)3.讨论算法。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计算与上节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巩固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小棒,形象地在脑中建构竖式的形成过程,以“动作”为出发点把小棒十根一捆放在整捆处内化到竖式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更形象,便于理解掌握。)(4、比较35+32与37+35有什么不同?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复习:个位相加不满十。 新课:个位相加满十。 师讲:像今天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的加法,就叫进位加法。 板书:进位加法。 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要注意什么?提问:书上的小朋友还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如果从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教师说明:笔算加法还可以从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要看个位满不满十,个位满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课本14页下面的“做一做”。两名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订正时,要求说出“想”的过程。2、完成练习二中的36题。3、课本14页下面的做一做。师 :小红跟爸爸去海洋馆玩。你们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能解决提出的问题吗?4、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下面的思考题。教师要结合实例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关键是先找到 4(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两位数加法要注意哪三条。(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请大家翻到课本14页,看看你总结的和课本上的是否一样。(指导学生看课本)3一个两位数,使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得9。然后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交换位置就得到另一个符合条件的两位数。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全体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思维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学生关注的情境。情境创设要体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或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入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节课的情境设计紧扣教学主题,富有数学味。这个情境看似简单,但不会给学生一览无余的感觉,因为每棵树上都有两种颜色的苹果,简洁中蕴涵着层次性。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两棵树为基准,大多数学生能很快列出8+5=13的算式,直奔本节课的主题,显示出该情境的直观性,满足大多数学生成功的愿望。以苹果的颜色为基准,部分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出7+6=13的算式,这样给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个机会,显示出该情境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现。同时该情境把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例题和协地统一起来,极少其他非数学因素的干扰,使教学环节的衔接非常自然,在教学中发挥了高效性。进一步用“凑十法”口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我以此为支点,在教学中进行生成点的选择。当让学生说说两棵树一共有13个苹果用算式怎样表示时,居然有学生列出了10+3=13的算式。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点: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对学生进行细心计算反复检查好习惯的培养。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星期天,小花和妈妈要去游乐场,在游乐场的门口贴着一张海报:如果哪一位小朋友过了下面的难关,可以免费进入游乐场。小朋友你们愿意和小花一起闯关吗?二、自主探究:1、看谁算的正确?57+12 40+38 16+52 23+7236+47 28+59 8+75 43+3724+68 19+49 85+9 18+472、算一算姐姐和妹妹两人共有各种照片的张数。单人照双人照冬装照夏装照表演照姐姐(张)1924222617妹妹(张)2118233720合计(张)3、第15页的第8题,分组完成。4、那两个数相加得和是100?请写出算式,写得越多越好。38 40 27 60 85 62 73 50 15开放题、第15页第10题。第(2)小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第(3)小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得和最小。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教学后记:2、两位数减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力点: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德育点:1、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图片、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师:我国北京在全世界申办2008奥运会的4个有名的城市中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仅是申办成功,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所以全国亿万人民都为此欢呼。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二、自主探究:1、出示票数统计图,观察图,问:北京赢了?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北京和多伦多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巴黎比北京少得多少票?.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2、师:5622该怎样解决呢?A、可以口算,502030,624,30+434。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三、拓展运用: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2、完成19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3、4818 3531强调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0”用不用写?为什么? 4、树上有35个桃子,被小猴摘了以后还剩12个,小猴摘了几个? 5、猜一猜。 9 4 6 5 8 9 0 4 2 5 1 7 0 0 7 2 0 开放题:五一节,建强量贩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25元 30元 18元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目标主要是: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学习由旧知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方法,向新知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知识迁移,进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该课按照自己的设计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在学习完笔算减法的方法后,我让学生比较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相同点,却没有比较不同点,这不能说不是个遗憾,因为有的孩子是容易不看加减号的,一个数位上加,另一个数位上减。在本节课中我采取了一次学生合作学习,但放在练习环节,如果放到学习例题时,效果应该更好。课中小结时不要过于放开,应对从哪一位算起给与一个规范的说法:笔算时从个位算起!她也提出我对主体部分的钻研比较注重,对练习的处理相对毛躁,基本上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做,然后及时面批,缺乏对习题的对比引导。如98-80=和98-8=,如果不拎出来让孩子们比一比,这个习题资源就浪费掉了。对练习形式的处理也不够灵活,只是直接用了书上的练习,在该课快结束时插入一些变化题型,可以一扫孩子们的疲倦,再次刺激学生的兴奋点。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能力点: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计算:4323 8962 595 9271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发言,选出“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让学解决。二、自主探究:1、学生列式。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学情预测:(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2)先拿出1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8根。(3)先拿出2捆,再从2捆中拿出2根。(4)先拿1捆拆开与2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3、比较5622与5628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三、拓展运用:1、你自己出两道今天学的这样的题。自己解决,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2、做练习三第7题。3、数学门诊: 4 7 8 0 6 4 9 0 2 8 5 1 2 3 1 7 2 9 3 9 3 1 8 7 4、蚂蚁传递信息。 3818 =() ()8 =() ()+35=( ) ()25=()()+40()()26() 实践调查:回家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看看它们相差几岁?5年后,他们之间相差几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学后记: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小鸡一起在吃米,他们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妈妈吗?母鸡85 19 43小鸡16+27 6219 44+41 9813 905 6445 36+49 9172 3011 9047 19+24二、自主探究:1、小鸡和鸡妈妈要回家了,请你帮他们把路铺好。45 9 ( )9 ( ) 9 ( )2、在圆圈里填上“”和“”。30+63 93 7+32 37 58 90407536 39 5730 27 17+28 4410040 36+10 63+8 72193、青蛙妈妈:我吃了58只害虫。小青蛙:我才吃了24只害虫。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4、小红拿50元买了一把雨伞,阿姨找了38元给他,一把伞多少钱?5、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三、拓展运用,开放练习:小明小华小方小兰跳的个数34414539看上表,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教学后记: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计算方法。 1.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通过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注重学生的情感,自主选择,发现的积极性。通过探究的过程,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注重知识之间的对比,探究368退位减法前,先出现复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与368算式比较,看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冲突,突出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 3.在探究退位减法计算方法时,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办法,也许是例1的教学比较扎实,算例2时部分学生就模仿例1的方法,不再借助学具的操作,也没有学生提出其它的算法。学生会知识迁移固然好,但对中差生来说,立即进行抽象的算法演练,这样的过程可能跨度太大,因此还需借助直观的学具来进一步理解算理,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再初步脱离形象,形成抽象的算法,这样的学习更扎实有效。另外学生没有提出别的算法,但新课程的理念提倡算法多样化,在这里我提出了把36分成10和26,再用10减8等于2,最后把2和26相加的算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学生的眼界。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能力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主体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师:自从“非典”过去之后,我油区掀起了“改陋习,讲卫生”的热潮。我校也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二、自主探究: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借助小棒摆一摆。2、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1)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二(1)班得16面。(2)三(1)班比二(2)班多1面,二(2)班得13面。(3)四(1)班比三(1)班多2面,三(1)班得14面。(4)四(1)班比二(2)班多3面,二(2)班得13面。(5)三(2)班比二(1)班少1面,二(1)班得16面。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3、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优惠是什么意思?换句话怎样说?(每个球比原来的钱少8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现在足球多少元?(2)优惠后篮球多少元?(3)优惠后排球多少元? 学生自己解决。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1)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现在要多少钱?(2)足球比排球贵多少元? 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2、课本24页第2题,独立完成。3、小明今年9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几岁?4、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开放题:北京什刹海的湖面上有很多的野鸭子,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野鸭子越来越少,最后一只也没有了。后来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改变了环境,野鸭子又飞回来了,为了保护野鸭子,人们做了木筏放入水中让野鸭子住,野鸭子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有35只,今年比去年又多了28只,你知道今年有多少只?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会比较分析同类应用题。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今天我收集了我们班课外活动的资料,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能解决。二、基本练习:1、跳绳的有27人,踢毽的人数比跳绳的多9人,踢毽的有多少人?2、小华和小阳在做手工,小阳做了38个,小华比小阳少做9个。小华做了几个?3、第一小组在玩投球游戏,小军比小明多投中4个,小丽比小明少投中7个,小方比小明多投中3个,小明投中16个,小军投中多少个?小丽投中多少个?小方投中多少个?4、小南和小娇踢毽子,小南踢了34个,小娇比她多踢12个。 ?5、 ,看书的比画画的少5人,看书的有多少人?三、拓展运用: 1、在玩“猫捉老鼠”的学生中男同学比女同学多9名,女同学有19名,(1)男同学有几名?(2)一共有几名同学? 2、静静、欣欣、帆凡在跳绳,静静跳了36下,欣欣比静静多跳7下,帆凡比静静少跳9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再列式计算。 3、完成教材25页第5、6、7题。 第5题,可提出的问题很多,让学生广泛的提出问题,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列式计算。 第7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明确题目要求并独立解答。让学生用平时实际算钱的经验得出答案。开放题:小军、小明、小兰三人在玩猜一猜的游戏,小军说:我拿的是橡皮,小明说:我拿的砂是铅笔,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明、小半兰各拿的是什么吗?教学反思: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一课中,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一张卫生评比栏,让学生根据图上小朋友的对话,推理出条件信息。即二(1)班16面红旗,二(2)班比二(1)少3面,并通过分析信息,解决二(2)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依此方法,解决其他各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让学生寻找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条件,解答某班得的红旗面数。由于条件不同,解答算式便也不同。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不但会根据问题选择条件,也会根据不同条件来解答问题。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能力点: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教学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主体图,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28个 34个 23个二、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学情预测: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3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3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3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3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28+34+23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学情预测: 2 8 6 2 + 3 4 + 2 3 6 2 8 5 2 8 + 3 4 6 2 + 2 3 8 5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还剩多少个?学生列式,并试算。学情预测:854026 40+2666 856619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三、拓展运用:1、46+25+17 752819注意书写格式。2、54+20+16 90-58-24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 3、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24 45 30 48 36 5 17 18 34 4、26+( )2030 73+5+( )98开放题:路边有一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隔3米,从第1棵到第8棵树间共有多少米?(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教学反思:连加 连减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学生对连加、连减运算顺序在一年级上、下册已经学过,因此我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在教学连加、连减中需要竖式计算的。我认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结果,而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会怎样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前面已经教学过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年级也已经知道连加的运算顺序,所以出示了28+34+23这个连加算式后,让学生根据前面的经验,列竖式计算,学生交流汇报后,我再针对学生平常容易错和忽视的地方给与强调,规范写法,这样的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25+28+36 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二、自主探究: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情预测:67-25+28 67+28-25如何计算。先算什么?学情预测:(1)分着列竖式。 (2)简便写法。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做一做:56+24-3080 78-24+3993指名板演:5 6 7 8 + 2 4 2 4 8 0 5 4 + 3 9 9 3第一题为什么只写一个竖式?三、拓展运用:1、笔算下面各题。45+35-48 24+15-29 65-43+19 54-28+192、比一比看谁先得到小红旗。26 +43 -54 +48 -393、在圆圈里填上正确的数。 38 + 46 40 29 58 53 + 4、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加、减法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教学目标:知识点: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力点:1、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德育点: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估算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主题图,实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家今年分了大庆区的房子,我们要搬新家了。妈妈要去商店去买一些日常用品。出示暖壶、烧水壶、茶杯。你能猜一猜的它们的价钱吗?学生猜完后,再出示价格。热水瓶28元 烧水壶43元 茶杯24元二、自主探究: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小组合作交流,估算一下100元钱够不够。你用的什么方法?学情预测:(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30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40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20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因此,100元够了。30+40+2090(元) 9024(3)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30+4070(元)100-7030(元) 3024三、拓展运用: 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39人,二班42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学校准备了62个座位够吗? 2、做练习六第1题。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80比较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的结果是否比80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如:31+52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超过80,38+39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80小。 开放题:我们班有45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51元,限乘40人。中船每条租金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入理解注册会计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考试技能强化与试题答案
- 项目管理的决策实施技巧试题及答案
- 批发砖石材料的合同协议
- 高效学习注册会计师脉络试题及答案
- 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构成与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资格证考试的知识纵览试题及答案
- 注会现场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投资合规管理试题及答案
- 暖气片购买与销售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十大专题知识复习讲义
- 护肤夏日美白课件
- 2025年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kmeans聚类算法原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隧道二衬台车安装拆除施工方案
-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
- 燃气管道管道吹扫方案
- 2025年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血液透析常用药物知识及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