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代动力学.ppt_第1页
临床药代动力学.ppt_第2页
临床药代动力学.ppt_第3页
临床药代动力学.ppt_第4页
临床药代动力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K/PD,PK指pharmacokinetics,即药物代谢动力学。指体内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PD指pharmacodynamics即药物效应动力学。指体内药物浓度与作用效应强度的关系。,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简称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以数学公式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 研究目的:制定最佳给药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 收 absorption 分 布 distribution 代 谢 metabolism 排 泄 excretion,一、吸 收,指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 通常认为,只有吸收的药物,才能发挥预期疗效,因此,药物吸收的多少与难易,对药物作用有决定性的影响。,静脉内给药无吸收过程 其它给药途径按吸收速度排序通常如下: 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口服透皮,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药物方面 理化性质 剂型 药物的相互作用 机体方面 吸收环境:胃肠内PH 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 胃内容物 循环系统因素:首关效应 衡量药物吸收快慢、高低、多少的参数:有达峰时间、峰浓度、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等。,1979年瑞典发现一批癫痫病人中,使用不同批号苯妥英钠后,发生严重中毒。 原因:苯妥英钠的晶体颗粒大小差异甚大,造成生物利用度从低于50%到高于98%。,案 例 1,卡托普利:进食服药,吸收减少,宜餐前1小时服用。 福善美:必须在每天第一次进食前至少半小时 清晨用一满杯白水送服 服药避免躺卧 有些药物和食物同服又能促进其吸收,如维生素B2、螺内酯等。,案 例 2,首关效应 (First Pass Effect),二、分 布,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分布规律: (1)再分布现象 (2)明显选择性 (3)经过一段时间的平衡,血浆蛋白结合率 体内特殊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等) 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肝、肾、脑、肺多,皮肤、肌肉少) 体液的PH与药物的解离度,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1)酸性药物 白蛋白结合; (2)碱性药物 a1酸性糖蛋白 (3)脂蛋白结合 脂溶性强药物 (4)许多内源性物质及维生素 球蛋白结合 这种结合是可逆的,结合与解离处于动态平衡。 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且不能通过细胞膜。,药物,血浆蛋白,血浆蛋白结合物,临床意义: 对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药物结合达饱和时,再增加给药量,血药浓度骤增. 两种药物竞争血浆蛋白的同一结合部位可使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在血浆中的游离浓度显著增加,产生毒性反应。 当血液中蛋白过少(慢性肾炎、肝硬化)时也容易发生药物中毒。,举例:,文献报道:一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同时服用格列奇特,导致患者脑出血死亡。 可能格列齐特较高的蛋白结合率,置换出已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华法林,使游离的华法林浓度升高,此外格列齐特还可降低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刺激纤溶酶原的合成,从而加剧出血。,血脑屏障,高脂溶性,大分子 水溶性 解离型,胎盘屏障,孕妇服药应非常慎重,三、代 谢,定义:药物进入体内后,发生化学结构上的变化,这就是药物代谢过程,也可称为生物转化。 主要部位 肝脏 肝外部位:胃肠道、肺、肾、及脑组织等,药物被代谢,多数药物失去活性; 少数药物被活化后出现药理活性。 有时生成不同活性的物质; 甚至有时可能生成有毒物质 代谢过程并不等于解毒过程,药物代谢必须在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这些催化药物代谢的酶又简称药酶,根据在细胞内位置分为: 非微粒体酶系 微粒体酶系 主要肝药酶 肝药酶包括: 细胞色素 P450药物代谢酶系,(P450,CYP)、单胺氧化酶系、环氧化物水解酶系、结合酶系、脱氢酶系等 与药物代谢密切CYP主要有CYP3A4、CYP1A1、 CYP2A6、 CYP2B6、CYP2C8、 CYP2C9、 CYP2C19、 CYP2D6、 CYP2E1。,药物代谢酶,药物的代谢影响因素,生理因素 年龄 遗传差异 病理状态 药物因素 给药途径、剂量、剂型 酶抑制和诱导作用,酶诱导剂,酶抑制剂,P45O(CYP),(+),(-),促进药物代谢,抑制药物代谢,药效降低, 延误治疗,药效增强或延长, 不良反应增加,奥美拉唑、巴比妥类、 苯妥英钠、地塞米松 卡马西平、利福平 水合氯醛等,喹诺酮类、氟西汀 多潘立酮、酮康唑 保泰松、红霉素 克拉霉素、西米替丁等,1 诊断:心衰、高血压 地高辛 硝苯地平缓释片 药师建议:减少地高辛的用量,加强监测。原因:(1)硝苯地平是CYP3A4抑制剂,能干扰地高辛的代谢,使血药浓度。(2)硝苯地平能改变肾小管对地高辛的重吸收。故二者合用易造成地高辛中毒。,处方分析,诊断:高血脂、上呼吸道感染 洛伐他汀 红霉素 药师建议:尽量避免合用。 原因:红霉素是CYP3A4强抑制剂,而 CYP3A4是洛伐他汀主要代谢酶,二者合用易致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危险 。,处方分析,3. 诊断:胃炎 神经痛 卡马西平 多潘立酮 西咪替丁 药师建议:调整为卡马西平 、莫沙必利 、 法莫替丁(因为后两者对肝药酶影响小或无影响) 原因:卡马西平为肝药酶诱导剂,西咪替丁为肝药酶抑制剂,多潘立酮为CYP3A4强效抑制剂,三者合用有待商榷.,处方分析,药物原形或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途径,肾脏,消化道,肺脏,汗腺,乳汁,四、排泄,罗盖全说明书(部分),【药代动力学】 a)活性成分的一般性质 吸收 骨化三醇在肠道内被迅速吸收。口服单剂本品0.25-1.0g,3-6小时内达血药峰浓度。 多次用药后,在7日内血清骨化三醇浓度达到稳态,同给药剂量有关。 分布 单剂量口服本品0.5g,2小时后,骨化三醇平均血药浓度从基础值40.04.4pg/ml升高到60.04.4pg/ml,4小时后降至53.06.9pg/ml,8小时后降至50.07.0pg/ml,12小时后降至444.6pg/ml,24小时后降至41.55.1pg/ml。 在血液转动过程中,骨化三醇和其他维生素D代谢产物同特异血浆蛋白结合。 可以设想,外源性骨化三醇能通过母体血液进入到胎儿的血和乳汁中。 代谢 已鉴别出数种骨化三醇的代谢产物,各有不同的维生素D活性。1,25-二羟-24-氧代-维生素D3,1,23,25-三羟-24-氧代-维生素D3,1,24R,25-三羟基维生素D3,1,25R-二羟基维生素D3-26,23S-内酯,1,25S-26-三羟维生素D3,1,25-二羟-23-氧代-维生素D3,1,25R-26-三羟-23-氧代-维生素D3和1-羟基-23-羧基-24,25,26,37-四去甲维生素D3。 排泄 血中骨化三醇的清除半衰期为3-6小时,但单剂量骨化三醇的药理学作用大约可持续3-5天。骨化三醇被分泌进入胆汁并参与肝肠循环。健康志愿者静脉使用放谢标记的骨化三醇后,24小时内,大约27%的放射活性在粪便中发现,大约7%的放射活性在尿中发现。健康志愿者口服1g放射标记的骨化三醇,24小时内大约10%的放射活性在尿中发现。静脉使用放射标记的骨化三醇后第6天,尿中和粪便中平均累积排泄量分别是16%和49%。 b)病人的特性 肾病综合征或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中,骨化三醇血药浓度降低,达峰时间延长。,卡托普利说明书(部分),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在75%以上。口服后15分钟起效,11.5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持续612小时。血循环中本品的25%30%与蛋白结合。半衰期短于3小时(t1/2),肾功能损害时会产生药物潴留。降压作用为进行性,约数周达最大治疗作用。在肝内代谢为二硫化物等。本品经肾脏排泄,约40%50%以原形排出,其余为代谢物,可在血液透析时被清除。本品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本品可通过乳汁分泌,可以通过胎盘。,第二节 速率过程,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及转化形成了体内过程,从而形成了药物在不同器官、组织、体液间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通常按药物转运速度与药物量或浓度之间的关系,将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类。,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以恒定的比例转运或转化。 特 点: 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有关,属定比消除 有固定半衰期 时量曲线在半对数坐标上呈直线。 血药峰浓度和时量曲线下面积与给药剂量成正比。,一、线性动力学,可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将上式积分成C=Co.e-kt C为现浓度,Co原浓度, K为一级速率常数, 单位时间内药物的运转量与药物现存量之间的比值,1.药-时曲线(时量曲线)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药物的浓度为纵坐标作图,即药-时曲线。若纵坐标取对数时作出的图;则称为半对数曲线。 意义:药时曲线下的面积代表一次用药后的吸收总量,反映药物的吸收程度。,一级动力学消除时量曲线例,通过药-时曲线可以直接或通过计算获得一些药动学参数,如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吸收或消除速率常数(K)、曲线下面积等。,二、非线性动力学,有些药物的动力学过程存在异常,表现在 (1)体内药物消除比例不恒定 (2)半衰期不恒定 (3)Cmax和AUC与给药剂量不成正比 (4)在治疗剂量下,剂量的细微改变对稳态血药浓度就会产生显著影响 上述情况产生了非线性动力学。 包括:米氏动力学和零级动力学,(一)米氏动力学,定义:药物体内的消除速率受酶活力限制,在低浓度时表现为一级速率过程,而在高浓度时由于酶系统饱和,表现为零级过程,称为米氏速率过程(Michaelis-Menten)(米氏动力学)。 Km米氏常数 特点:当药物浓度远小于Km时,可用一级速率过程近似计算;当药物浓度明显超过消除过程Km时,可用零级速率过程近似计算。,(二)零级动力学,药物的消除速率在任何时间都恒定,与药物浓度无关,称为零级动力学过程。 在临床常用药物中,苯妥英钠、阿司匹林、双香豆素及丙磺舒的代谢过程属零级速率。,零级与线性的区别,线性动力学 零级动力学 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 半衰期与浓度无关 半衰期与浓度有关 药时半对数曲线是直线 药时半对数曲线是曲线 AUC与剂量正相关 AUC与剂量非正相关 稳态浓度: 无稳态浓度 等比消除 等量消除,定义:是药动学研究中,常将那些摄取和消除药物速率相似的器官和组织归为一个房室,形成一个房室模型。 房室是一个假想的空间,通常用房室模型模拟人体,将人体分为若干房室。只要体内某些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均可归为一个房室,房室的划分与解剖位置或生理功能无关。,三、房室模型,是最简单的房室模型。 假定身体为一同质单元,给药后药物瞬时分布到全身体液,使药物在血液和各组织器官达到动态平衡。 时量曲线线性下降。,(一) 一室模型,一室模型示意图:,假定给药后药物不是立即均匀分布,它在体内可有不同速率的分布过程,根据各组织器官的血流情况不同,可分为药物分布速率较大的中央室和分布速率较小的周边室 中央室包括血液、细胞外液以及心、肝、肾、脑、腺体等血液供应充沛的组织 周边室代表脂肪、皮肤或静息状态的肌肉等血流供应较少的组织,时量曲线缓慢下降。,(二)二室模型,二室模型,二室模型比一室模型更符合大多数药物的体内情况,小结,1 、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2、药物的体内过程影响因素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3、房室模型,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清除率 表观分布容积 半衰期 稳态血药浓度 生物利用度,定义: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用单位时间血浆容积表示,单位是mlmin。 意义:1.用于估算给药速率 给药速率= Cl Css 2、有助于理解病理和生理学变量对药物清除影响。,计算公式:,一、清除率(Clearance,Cl),头孢唑圬说明书,1.成人常用量:一次12g,每812小时1次;严重感染者的剂量可增至一次34g,每8小时1次。 2. 肾功能损害者: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根据其损害程度调整剂量。在给予0.51g的首次负荷剂量后,肾功能轻度损害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lcr为5079ml/分钟)常用剂量为一次0.5g,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时一次0.751.5g,每8小时1次;肾功能中度损害的患者(Clcr为549ml/分钟)常用剂量为一次0.250.5g,每12小时1次,严重感染时一次0.51g,每12小时1次;肾功能重度损害需透析的患者(Clcr为04ml/分钟)常用剂量为一次0.5g,每48小时1次或一次0.25g,每24小时1次,严重感染时一次0.51g,每48小时1次或一次0.5g,每24小时1次。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可不追加剂量,,定义: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的药动学参数,当体内药物分布达动态平衡时,表示体内药量A和血药浓度C 的关系。 意义:用于估算负荷剂量。 负荷剂量(LD)= Vd Ceff(有效血药浓度),二、表观分布容积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三、半衰期 (half life,t1/2 ),定义:是指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治疗学意义: 1.用于估算单剂量给药或多剂量达稳态后经一定时间体内药物的存留量和消除量,用药设计最佳给药间隔时间,及最佳维持量。 2.用于估算多剂量给药达稳态时间。 3.用于估算多剂量给药达稳态时体内药物的累积程度。 4.用于估算多剂量给药达到稳态时血药浓度的波动程度。,t1 /2 = 0.693,当停止用药时间达到5个药物的t1/2时,药物的血浓度 (或体存量)仅余原来的3%,可认为已基本全部消除。,5 half-lives = 97% of drug excretion,T1/2 停药后体内残留量 1 50% 3 12.5 % 5 3.125 %,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 plasma-concentration,Css) 定义:以恒速恒量给药后,经过4-6个半衰期,药物进入血液的速度与血液消除的速度达平衡状态,血药浓度呈稳定在一定水平的状态,此时的血药浓度即稳态血药浓度,又称坪值。 分次给药时,该值可有波动,此范围的最大值称为稳态时最大血药浓度(Css)max,最小值称为稳态时最小血药浓度(Css)min。 稳态时,体内药量(Ass= Css Vd),定义:是药物吸收的药动学参数,表示药物达到体循环的程度和速率,是药物吸收速度与程度的一种量度,生物利用度大小与药物理化性质和制剂特性有关。 临床意义:可在同一给药途径下对不同制剂进行比较。,四、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第四节. 给药方案设计和优化,正确诊断 有针对性使用药物 合理给药方案 合适负荷剂量、给药速率、维持剂量、 正确给药途径 合理给药间隔、合适疗程,一、给药途径与时量关系,静脉恒速滴注给药,一般认为经5个半衰期达稳态,半衰期越短,达稳态时间越快 给药速率(R)= Cl Css 给药间隔:根据半衰期和治疗窗制定。 维持剂量( D)=F R(给药速率) t,二.给药方案设计,确定靶浓度(Css) 找出CL和Vd的正常值 确定负荷量( LD )和维持量(DM) (LD =Css.Vd/F; DM = LD (1-e-),R=CssCL) 观察患者的血药浓度和效应 根据血药浓度修正CL和Vd 调整维持量(DM),完善治疗方案,1.给药参数的计算,1.静脉滴注(恒速恒量) 给药速率(R)= Cl Css或R = Vd K Css w 2.多次静脉注射: 注射一次剂量( D)= Vd K Css t (t为间隔一定时间) 3.多次口服给药( D)= Vd K Css t/F 4.负荷剂量 (DL口服)= Vd Css/F W (DL静脉)= Vd Css w 5.维持剂量 ( D)=F R(给药速率) t,68kg患者使用某药,已知该药的F值为100%,Css为15 mg/L, CL为0.65 ml/min/kg,Vd为0.5 L/kg,问 题 负荷剂量(DL) 为多少? 给药速度(R)为多少?,例题 1, DL ,DL=Css Vd/F W =15 mg/L 0.5 L/kg 68kg =510 mg,给药速度,R = CL Css W = 0.65 ml/min/kg 15 mg/L 68kg = 40 mg/h,例题 2,患者心功能不全应用洋地黄毒苷,给予负荷剂量后,每日口服维持量,疗效较好, Css 20ng/ml、 T1/2 120h、 Vd为0.5 L/kg、 F值为90%、W 为60kg、计算每日给药前体内消除量?每日一次0.1mg是否合适?,计算:体内药物总量= Vd Css w = 20ng/ml 0.5 L/kg 60kg =0.6mg 半衰期数=24h/120h=0.2 查表0.2个半衰期存留87% 消除量= 13% 0.6=0.078mg 若每日维持量0.1mg 可吸收0.1 90%=0.09mg,所以剂量 偏大。 、,第五节 治疗药物监测,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 是指测定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TDM发展史,20世纪70年代TDM理念被提出,发达国家相继建立TDM研究室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开始TDM工作 目前,医院分级管理规定,三级医院要求开展TDM工作 通过TDM和个体化方案调整,已使癫痫发作的控制率从47%提高到74%。过去,老年心衰患者使用地高辛中毒发生率由44%下降到5%以下。,治疗药物监测临床意义,个体化给药 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 判断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42例癫痫病人,每日服用剂量均为300mg,有效浓度范围(1020ug/ml),血药浓度测定 结果: 1020ug/ml 11例(26.2%) 20ug/ml 5例(11.9%) 30ug/ml 3例(7.1 %) 结果分析:血药浓度与疗效的相关性远远高于药物剂量与疗效的相关性,病例1,据文献报道,有两例心房纤颤病人,服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