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培训.ppt_第1页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培训.ppt_第2页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培训.ppt_第3页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培训.ppt_第4页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醉意外与事故的防治,巴塘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几个相关概念,麻醉失误:是指围手术期由于疏忽大意或技术水平不高而造成的事件。 麻醉并发症:是指在麻醉医疗护理工作中发生了可能预料到引起另一种疼痛或症状的不良后果,但却难于避免及防范。 麻醉意外:麻醉医师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目前医疗技术水平有限,导致病人出现难于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几个相关概念,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治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的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麻醉医疗护理的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上发生分歧,病人及家属提出要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麻醉失误的原因,医学科学本身特点(高风险性) 麻醉前准备欠妥当 麻醉选择不当 麻醉操作管理不当及发现问题后处理不及时 围手术期监测不当;必备监测以及监测失误 交接不清 查对不严错用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术后处理不当,最常见的麻醉问题,呼吸:缺氧、通气不足、气道梗阻、误吸 循环:未能控制的血压、心率波动、严重心律失常、心跳骤停 用药过量、差错 监测问题,呼吸系统问题的防治,呼吸抑制或由于与呼吸有关的问题:占总的麻醉并发症的70 其中4070导致病人死亡或致残,呼吸暂停,多见于未行气管插管的静脉全身麻醉病人,特别是门诊手术患者 可见于全身麻醉苏醒拔管后 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或复合静脉麻醉药,呼吸暂停的诊断,胸腹部无呼吸动作 etCO2无呼出CO2曲线 SpO2逐渐降低 紫绀,呼吸暂停的预防,无论何种麻醉方法均应按照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准备麻醉机、通气辅助装置 密切观察呼吸运动 麻醉中监测EKG、SpO2、NIBP、etCO2 全麻:充分预给氧、个体化给药 维持过程中,持续静滴,呼吸暂停的处理,立即处理 面罩人工呼吸 口咽通气道 喉罩 气管内插管,上呼吸道梗阻,气管内插管失败 极度肥胖病人 静脉麻醉未行气管内插管 胃内容物误吸及喉痉挛 麻醉苏醒过程舌后坠,上呼吸道梗阻的诊断,人工辅助通气时呼吸囊阻力大,无胸廓起伏 无etCO2呼出曲线 SpO2下降,上呼吸道梗阻的预防,充分估计气管插管的困难程度 制订应急插管方案 备好各种抢救用具:喉罩、导引光索或纤维支气管镜设备等,上呼吸道梗阻的预防,尽量避免在未使用肌松药和气管内插管的情况下刺激口咽或鼻咽部 推荐使用较大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2ED95或4ED95剂量)进行气管内插管。 琥珀胆碱:肌肉松弛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如一次未插入,反因肌张力恢复,而出现喉痉挛等险情,上呼吸道梗阻的处理,舌下坠: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 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喉罩 喉痉挛或返流物引起:静脉麻醉药、肌松药、气管内插管,避免术中气道意外失控,确保深度适当 防止钢丝加强导管打死折 改变体位时用手固定气管导管 俯卧位特殊固定 将患者从手术床搬到转运车是,应把导管与呼吸回路短暂脱离,重视拔管,通气不足原因:麻醉剂和阿片类药物的残余作用、肌松剂不完全逆转、存在多余的口腔内容物 高风险人群:老人、儿童、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拔管条件:自主呼吸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恢复到适当水平 拔管的准备:氧源和面罩气囊、口腔吸引装置、通气道、喉镜、气管导管、喉罩、诱导药物,病例3,患者男性,45岁,169厘米,59公斤 外伤:腰椎骨折脱位伴截瘫、右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右2-7肋骨骨折,右肺挫裂伤 拟行手术:股骨复位内固定、后路 T12-L3内固定 既往患慢支30余年,每年冬季感冒后发作1-2次,发作时咳黄痰,口服消炎药治疗。 个人史:吸烟20年,每天2包。,气管插管完成后机械通气并行右颈内静脉置管。机械通气后发现气道峰压高,38-40cmH2O,同时PetCO2显示气道阻塞性改变(呼气期平台向上倾斜),必须解决的气道峰压增高,后果 气压伤 肺泡的过度牵张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破裂,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肿 气胸、纵隔气肿 产生自身PEEP,胸内压增加,右心室静脉回流减少,心排量降低,气道和通气设备的问题,使用前全面检查麻醉机和呼吸回路 呼气活瓣被粘住 排气阀故障,患者相关的问题,浅麻醉下的呛咳 气道狭窄(导管扭曲、打折) 分泌物增加 支气管痉挛 气管导管误入支气管 肺和胸壁顺应性降低 肺实质容量急性减少(腹腔镜充气、腹水、腹部包扎、气胸),循环系统问题的防治,高血压的原因,高血压是全身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除原有高血压病变外,多与麻醉浅、镇痛药用量不足、未能及时控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强烈应激反应有关。,高血压的预防,诱导期在快速补液扩容的基础上逐渐加深麻醉。(高血压病人并非都是高血容量,相反由于长期血管收缩、服用利尿药及麻醉后血管扩张,大多数高血压病人为相对循环血量不足) 切皮前追加芬太尼0.10.2mg 如切皮刺激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可在加深吸入麻醉药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异丙酚1mg/kg,高血压的防治,加深麻醉、追加芬太尼和异丙酚或咪唑安定 如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可使用阻滞药或、阻滞药如柳胺苄心定13mg静脉注射,无效可逐步加大剂量直至血压控制于满意水平。或用艾司洛尔0.53mg iv 单纯高血压可用压宁定510mg静脉注射,并可反复用药直至血压得到控制,高血压的防治,如高血压合并心动过缓,可用酚妥拉明1mg/次iv或硝普钠 对合并心肌缺血者,在控制心率的基础上,可用硝酸甘油降压。剂量从0.5ug/kg/min开始,根据血压的变化调节注射泵给药速率,直至血压满意 如以上药物都无效,可用硝普钠持续注射使血压得以控制。其剂量同硝酸甘油。该药常引起心动过速,使降压效果减弱,可同时使用芬太尼、柳胺苄心定等控制心率,低血压,对于血压正常者而言,通常以麻醉中血压80/50mmHg做为低血压的标准。而对术前已有高血压的病人来说,则以血压下降幅度超过术前血压的30为标准。麻醉中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很多,包括麻醉药引起的血管扩张,术中牵拉脏器引起的迷走反射,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失血,以及长时间手术容量补充不足或不及时等。长时间低血压可引起心、脑及其它重要脏器的低灌注,代谢性酸中毒等,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生命。,低血压的预防,全麻诱导前后应给予一定量的容量负荷 采用联合诱导、复合麻醉的方法施行全麻,避免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单一麻醉药的麻醉方法 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可对抗麻醉诱导药如异丙酚和麻醉镇痛药引起的心动过缓及术中迷走反射 长时间手术,应定期检查血气分析,及时纠正酸中毒,低血压的治疗,快速输注晶体和胶体液,根据失血量和Hct酌情输血 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麻醉状态 如血压下降急剧,发生迷走反射,快速输血输液仍不足以纠正低血压时,应及时使用升压药治疗 综合治疗:纠正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对CVP显著升高者,应同时加用血管扩张药,升压药用药顺序(参考),麻黄素:1030mg iv,如无效则 多巴胺:12mg iv,维持剂量210ug/kg/min 苯肾上腺素:0.050.1mg iv,维持剂量视血压而调整,通常为210ug/km/min 去甲肾上腺素:上述用药无效时可选用,升压药的使用目的,升压药的使用目的在于暂时维持心脏等重要脏器的灌注,治疗同时仍应积极补充容量,纠正酸中毒,封闭破裂的血管,在血压回升至正常以上时,即应逐渐减少升压药用量,直至撤除升压药,以免长时间使用升压药导致肾功能损害。,心动过速原因,主要原因为应激过度,麻醉中镇痛不足。其次为血容量严重不足,其它还有高体温等。心动过速可使心肌氧耗骤增,对已有心肌缺血者极为不利,必须立即控制。,心动过速的预防,诱导前后补充足够的液体负荷(建议成人第一小时内输入1000ml液体) 全麻中同时使用镇痛药物如N2O,芬太尼等 诱导前给予小剂量受体阻滞药。如柳胺苄心定13mg,心动过速的治疗,快速补充血容量 增加吸入麻醉药的吸入浓度,或静脉麻醉药的泵入速度 芬太尼0.10.2mg iv 维拉帕米1mg iv,反复用药至心率达控制水平,或柳胺苄心定13mg iv 如合并严重低血压,可用苯肾上腺素0.1mg iv,心动过缓的原因,原因:与麻醉药对心脏交感神经的抑制、手术牵拉脏器引起的迷走反射、低血压引起的心脏低灌注 反射性心动过缓,如未能严密监测,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成心搏停止。,心动过缓的预防,养成根据心率或脉搏氧饱和度监测音之频率和音调,迅速判断出心率和氧饱和度实际数值的工作习惯。 通常监测仪的反应时间在3060s,即心率数值需经一段时间的延迟才能显示,且稍有干扰即不能显示心率值。 应设定将脉搏值同时显示。 但最迅速的反应仍然是训练有素的麻醉医生的耳朵,心动过缓的防治,病人于进入手术室前注射阿托品的弊端较多,如口干、心悸、甚至引起高血压、心肌缺血等。 手术进行到容易引起迷走反射的操作前,如剖胸、剖腹后准备行胸、腹腔探查,牵拉肺门、胆囊、胃小弯、子宫、直肠前,备好阿托品,一旦心率开始变慢,即迅速给药,心动过缓的防治,对确系牵拉反射引起的心动过缓,应在积极处理的同时,嘱术者暂停手术。如已发生心搏停止,可嘱术者用拳在心前区迅速捶击34次,常可使自主心搏恢复 如已发生心搏停止,且经上述处理无效的,应在迅速人工按压心脏的同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3mg,同时备好除颤起博器及其它抢救药品,施行进一步心肺复苏,室性心律失常,原因:原有心血管疾病;醉药对心脏起搏系统的抑制;麻醉和手术造成的全身缺氧、高或低碳酸血症、心肌缺血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通常偶发室性早搏并不致立即发生危险。 但应探究其发生原因,及时处理。 频发室性早搏、甚至出现二联律、三联律者,应立即处理。 室颤-复苏处理,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严重低钾者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注意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避免插管操作所致心血管反应引起的心肌负荷过度 对术前有偶发或频发室性早搏者,可于诱导同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 麻醉中避免缺氧、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利多卡因1mg/kg,静脉注射 胺碘酮150mg,10min内注射,静脉滴注维持 严重频发室早以至室颤者,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电击除颤。通常以300焦耳(瓦/秒)行体外除颤,心搏停止,是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前述呼吸、循环系统的各项并发症,如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均可导致心搏停止。心搏停止未能及时发现,即造成病人死亡。虽经及时发现而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无效者,则可形成脑死亡、植物状态等。,心搏停止,预防: 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杜绝因差错而引起的意外 严密监测,建立预警概念。对每一例麻醉病人,麻醉者除应计划好麻醉方案外,应对生命体征设立相应的警戒、立即处理界限和紧急抢救界限。实践证明,多数心搏停止是由于监测手段不足,观察不仔细,麻醉者经验不足所致。只要认真严密观察,及时纠正各种非生理状态,是完全可以避免心搏停止的发生的 治疗:立即施行心肺复苏,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防治,神经系统并发症可按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分类。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多继发于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且缺少有效监测手段,后果常很严重。外周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指外周神经损伤所致某一肢体功能的丧失或部分丧失。,脑损害的原因,本身因素:高血压、脑血管硬化、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糖尿病等 手术因素:颈内动脉内膜剥除术、升主动脉瘤等手术,本身即可导致脑缺血、缺氧。其它手术如发生术中大出血,严重低灌注,也可引起脑损害 麻醉因素:主要与生命体征的控制是否平稳有关。如无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严重高或低血压、以及麻醉药过量引起的心搏停止,麻醉本身并不会导致脑功能障碍,脑损害缺氧性脑损害,缺氧性脑损害是全麻中最常见的脑损害,主要由于脑血流停止、即心搏停止、室颤等引起。由于脑细胞无能量储备,脑血流停止后,短时间即可引起脑细胞膜结构破坏,大量钙内流,细胞崩解,导致广泛脑功能丧失。通常心搏停止后2min以内恢复自主心搏或有效脑血流,可不致造成严重脑损害。36min即可出现严重脑水肿,如经有效心肺脑复苏,则经224h昏迷后,仍可完全恢复脑功能。超过6min,则多遗有程度不等的脑损害和脑功能丧失,甚至植物状态。,脑损害缺氧性脑损害,预防: 严密监测、所有全麻病人均应有EKG、NIBP、SpO2、etCO2监测 避免缺氧,特别应注意诱导和气管插管阶段,苏醒和拔管阶段,以及转运途中及术后早期阶段,均为危险高发阶段,应严密监测。插管和拔管时应有两位麻醉人员在场 麻醉前应严格检查麻醉机气源、电源,以及气管插管用具,脑损害缺氧性脑损害,治疗: 发生心搏停止后,应立即施行有效心肺脑复苏。有效的心脏按压应能使血压60/40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出现脉搏波并显示SpO2值,etCO2波形代表肺血流状态,应有一定高度的呼出气肺泡平台,否则为复苏无效。应及时调整复苏时心脏按压的部位、频率和力度。 反复注射肾上腺素1mg。 对室颤者,可用胺碘酮注射,电击除颤。直到恢复自主心搏,脑损害缺氧性脑损害,治疗: 自主心搏恢复后,应及时稳定血压,心率,纠正酸碱紊乱和电解质紊乱,防治再次心搏停止和二次缺氧 立即安置冰帽、并在腋窝和腹股沟部放置冰袋,监测鼻咽温和直肠温,使脑温降至3335,直肠温35左右 脱水、防治脑水肿;甘露醇250ml、速尿40mg交替使用,每68h给药一次 防治肺部感染 大剂量激素治疗,地塞米松3060mg/日,脑损害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原因:均为原有心脑血管疾病之基础,麻醉中血压又未能良好控制,以至出现严重高血压或低血压所致 预防:严密监测,控制血压,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避免长时间严重高血压(200/120mmHg)或低血压。麻醉中适度血液稀释 治疗:首先应通过神经内科、放射科会诊,确定诊断。再根据诊断,确定是采取手术治疗还是溶栓治疗,外周神经损害的原因,体位放置或固定不妥而导致的外周神经长时间受压所引起的暂时或永久性损害 臂丛神经因上臂过度外展而导致的损伤,术后患肢麻木、无力上抬或甚至完全丧失运动、感觉功能 桡神经受压引起的损伤,可出现腕下垂的特征性症状,外周神经损害的预防,避免上肢过度外展,切不可因为外科医生为站位舒适而推挤患者上肢过度外展 所有有可能与手术台金属边缘直接接触的肢体均应以棉垫、纱垫或其它软性材料包裹,外周神经损害的治疗,口服维生素B族药物 在损伤神经的近心端,以低浓度局麻药如0.125%布比卡因溶液行神经封闭,有助于改善症状,促进恢复,术中知晓的诊断标准,Sandin依据病人知晓事件的真实程度将术中知晓分为三类诊断标准: A类:definite cases 该类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