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30/2019,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婴儿的社会性发展,9/30/2019,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一、情绪的发展 (一)笑 1.自发性微笑(0-5周).这种早期的笑在8个月后逐渐减少。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 4个月前的婴儿只会微笑,不会出声笑。4个月以后才笑出咯咯声来。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 (二)哭 婴儿啼哭的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觉无聊。,9/30/2019,(三)恐惧的发展 1.本能的恐惧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4个月左右开始) 3.怕生 影响怯生的因素: (1) 父母是否在场。 (2) 环境的熟悉性。 (3) 陌生人的特点。 (4) 抚养者的多少。 (5) 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 (6) 婴儿接受的刺激。 4.预测性恐惧,9/30/2019,二、气质 1.容易型。属于这类气质的婴幼儿约占40%。他们的生活及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强,容易适应环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总是情绪愉快,爱玩,对成人的招呼反应较强。因而在整个儿童期都受到成人的极大关怀和注意。 2.困难型。属于这类气质的婴幼儿约占10%。他们经常大声哭闹,容易烦躁和发怒,爱发脾气,不易抚慰。在生活及生理机能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难。心情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花很大精力才能使他们接受爱抚,由于成人的抚爱经常得不到正面反馈,成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往往较不密切。,9/30/2019,3.迟缓型。属于这类气质类型的婴幼儿约占15%。他们的活动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较弱,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果坚持和他积极地接触,他们会逐渐地产生良好的反应。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对新刺激慢慢地发生兴趣,慢慢地活跃起来。随着年龄增长,这一类儿童的发展情况因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之不同而分化。,9/30/2019,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心理发展阶段理论,9/30/2019,三、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依恋在出生后的6个月中逐渐出现。可以划分为三个一般性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人的偏好”阶段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人的区分”阶段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特定依恋”阶段,9/30/2019,(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依恋: 占65%70%,明显地或“安全地”依恋于其母亲。 2.回避型依恋:约占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联结。 3.反抗型依恋:占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9/30/2019,没有证据表明由多个看护人抚养会妨碍婴儿母亲依恋关系的发展(,)。可见,相互作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是情绪发展的重要的决定因素。 婴儿在第一年的后期对父亲表现出的依恋与对母亲的依恋同样多(,)、个月的婴儿在有来访者时其依恋行为在父亲和母亲之间没有偏向。 父亲和母亲各自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看护人是母亲而不是父亲。父亲的主要角色是孩子的游戏伙伴。父亲与婴儿在一起做游戏的时间相当于照顾他们的时间的45倍。 游戏的性质也有差别。父亲们更多地玩一些不常见的、激发体力的游戏。母亲们则更多地给婴儿言语上的刺激,常玩较方便的游戏,如躲猫猫(和,)。,9/30/2019,对婴儿来说,父亲是特殊的玩伴,9/30/2019,依恋的长期影响 早期与依恋对象的社会性相互作用确实塑造了儿童后来的行为。 在认知发展中,早期“安全型”依恋者在岁时产生更多复杂的探索行为(,)。 在同伴关系方面,早期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以后各自发展了很不相同的社会性和情绪性模式。 纵向研究发现,至少对于男孩,岁时的不安全依恋是与岁时的适应不良和行为问题相联系的(等人,)。,9/30/2019,影响依恋的因素 1. 抚养质量:母亲对婴儿有积极的态度,敏感地回应婴儿的需要,与婴儿建立了互动的同步性,为婴儿提供很多愉快的刺激和情感支持,婴儿就很可能会形成安全型依恋。 不敏感的母亲患有抑郁症的母亲;小时候被忽视、受虐待、不曾感受到爱的母亲;意外怀孕,原本不想要孩子的母亲。,9/30/2019,由母亲问题行为和由儿童问题行为所产生的非安全型依恋的比例的比较。母亲问题行为和非安全型依恋的急剧上升有关,而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却不明显。,9/30/2019,2. 母亲缺失:出生12年里与成人的接触非常有限的儿童,似乎没能与任何人形成依恋。这些社会性剥夺的儿童有些是在家中由虐待他们、忽视他们的母亲抚养长大,但是大多数是生活在人员不足的福利机构。 3. 文化特点 4. 儿童的气质,9/30/2019,哈洛是如何证明接触性安慰对 正常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9/30/2019,与喂食相比,身体的舒适接触对依恋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肌肤接触,如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脸、胸、背等让孩子体味着“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对大一些的孩子也应如此。 尽量避免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长期分离造成的“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有明显的消极影响。父母应尽量克服困难,亲自担当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如果必须分离,应与孩子做好沟通并坚决离开。 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作出反应,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做亲子游戏时,父母应保持愉快的情绪与孩子玩耍,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孩子有了安全感,才能逐渐形成坚强、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对人友善、乐意探索、具有处事能力的人。,9/30/2019,四、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婴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标志。 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第一,区分主体与动作是自我意识的起点; 第二,知道自己的名字,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 第三,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标志。 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9/30/2019,(一)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 8个月之前,婴儿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校五一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分子贴砖王(瓷砖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翻译服务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燃气喷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车玻璃磨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方型封闭海洋球池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机场给排水消防施工方案
- 石材墙体施工方案怎么写
- 子项目识读钢梁结构图课件
- 财务计算器试题及答案
- 音诗音画-《我的祖国》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 二零二四年度美团共享单车服务协议
- GB/T 44893-2024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 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培训会
- 水利水电工程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 精神科特殊工娱治疗
- 农业昆虫学-形考测试四-国开(ZJ)-参考资料
-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专项训练
- 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 DB11∕T 1099-2014 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技术规程
- 血液透析合并脑梗塞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