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合理用药.ppt_第1页
老人合理用药.ppt_第2页
老人合理用药.ppt_第3页
老人合理用药.ppt_第4页
老人合理用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人合理用药,王开成,1,2019/9/22,复习上一讲的内容 1.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基本概念? 2.衰老的定义和机制? 3.衰老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变化? 4.掌握老年病临床特点?,2,2019/9/22,病例,病史摘要:患者,男,年龄 93岁,因“再发胸闷、气喘1天”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阿尔茨海默病、前列腺增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等病史。三年前因胸闷气喘伴下肢水肿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后胸闷症状反复发作,长期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普伐他汀”治疗,症状时有反复。昨日患者胸闷气喘症状再次发作,活动后加重,夜间能平卧,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夜眠欠佳。,3,2019/9/22,病例,查体:体温36.2、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70mmHg,神志清,痴呆貌,体型中等,查体欠合作,桶状胸,两肺呼吸音低,心率7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检查不能完全合作,肌张力略高,左巴氏征阴性。诊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前列腺增生 阿尔茨海默病 骨质疏松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4,2019/9/22,病例,目前予: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瑞舒伐他汀、培哚普利、爱普列特、坦索罗辛、阿法骨化醇、美金刚、左旋多巴治疗、唑吡坦治疗。 问题:1、该患者用药存在什么问题? 2、存在什么危害? 3、合理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4、如何合理选择药物?,5,2019/9/22,老年人合理用药,概述 老年人生理特征的改变与合理用药 老年人药动学的改变与合理用药 老年人药效学的改变与合理用药 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 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应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6,2019/9/22,掌握: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 老年人应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熟悉:老年人生理特征的改变与合理用药 老年人药动学的改变与合理用药 老年人药效学的改变与合理用药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学习目标,7,2019/9/22,目前尚无一个公认明确的合理用药定义,绝对合理用药也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1995年,内罗毕国际合理用药专家会议提出合理用药的要求:对症开药,供药适时,价格低廉,配药准确,剂量、用药间隔和时间均正确无误,药品必须有效,质量合格,安全无害。,第一节 概述,8,2019/9/22,1987年,WHO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正确地调剂处方;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日数服用药物;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当今比较公认的合理用药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必需这四个基本要素。,9,2019/9/22,进入21世纪,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药物品种迅速增加,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及卫生保健带来区大好处,药物滥用、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日益显现,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增加了医疗资源负担。因此,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合理”制度督查 药占比、药耗比考核 抗生素合理应用 药品不良反应上报 医保检查等等,10,2019/9/22,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使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药代动学、药效学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等都不同于年轻人; 加之绝大多数老年人易患多种疾病,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易造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1,2019/9/22,再者,老年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年轻人更大,因此,老年人用药种类、剂量更需因人而异。 总之,老年人因生理变化造成的用药特殊性,使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个体化给药显得尤为重要。,12,2019/9/22,老年身体组分与功能的变化,观察指标 体脂/总体重 血浆容量 血浆白蛋白 血浆球蛋白 总液体 细胞外液 传导速度 心脏指数 肾小球滤过率 肺活量 心输出量 内脏和肾血流量,从20岁到80岁的变化(%) +35 8 10 10 17 40 20 40 50 60 3040 40,13,2019/9/22,六、血液系统 七、免疫系统 八、内分泌系统 九、 其 他,第二节 老年人生理特征的改变,一、神经系统 二、心血管系统 三、肾 四、消化系统 五、呼吸系统,14,2019/9/22,老年人中枢神经病理变化的缓慢发展,脂褐质、淀粉样蛋白、丝状物等沉积在神经元内和神经元周围,使神经系统功能减退甚至丧失,逐渐发展到痴呆状态。,一、神经系统,15,2019/9/22,(1)因记忆力变差易引起服药差错。对需要有稳定血药浓度的药物常会因漏服面出现病理症状,或因多服而出现毒副反应。 (2)对神经系统有毒性药物应慎用,因其毒性往往增加。,神经系统的改变对用药的影响,16,2019/9/22,心功能下降; 心律失常增多; 血压升高; 直立性低血压。,二、心血管系统,17,2019/9/22,(1)慎用降压药和利尿剂,以避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2)应注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等疾病的控制,并注意输液量。,18,2019/9/22,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易出现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药物、药物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增加不良反应。 老年人肾改变对用药的影响如下: (1)对需经肾消除的药物应调整剂量; (2)应密切注意观察体液和电解质平衡,以防止其 紊乱。,三、肾脏,19,2019/9/22,味觉减退,胃黏膜缩,胃酸分泌减少,胃内pH升高; 肠吸收面积减少,肠蠕动减慢; 肝重量下降,血流量减少。 (1)慎用易引起便秘不良反应的各种药物。 (2)主要经肝代谢的药物,需调整剂量。,四、消化系统,20,2019/9/22,肺泡小管周围的弹性纤维束变细,使肺的弹性回弹性能降低,顺应性降低而残气量增加,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清除能力降低。,五、呼吸系统,21,2019/9/22,造血组织的总量减少,但血液成分的变化不明显。 红细胞数量和寿命无变化,白细胞数量减少。 血浆白蛋白数量下降,球蛋白则升高,血沉加快。 骨髓祖系红细胞对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减弱。 慎用有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药物。,六、血液系统,22,2019/9/22,胞腺萎缩,胸腺激素分泌减少,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下降; 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B细胞的能力减弱,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下降。 老年人要注意运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七、免疫系统,23,2019/9/22,内分泌组织萎缩,但内分泌组织的功能未明显衰退,内分泌轴仍是完整的。 除卵巢萎缩者外一般不宜进行激素补充疗法。,八、内分泌系统,24,2019/9/22,组织的感受性 老年人的机体对药物的感受性也有改变: 对有些药物的感受性增强,常用量也能出现过量反应,如甲状腺素、洋地黄类等。因此,给老年人服用这类药物时,应适当减少剂量; 对有些药物则感受性降低,如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等,给老年人服用这类药物时,应适当增加剂量。,九、 其 他,25,2019/9/22,药物的耐受性 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降低,女性比男性更明显。通常单用或少量药物配合使用时,一般可以耐受,但当许多药物联合使用又不减量时,易出现不良反应。 例如,一种利尿剂、一种镇静剂分别服用时,可能耐受良好,能达到各种药物治疗的预期效果;若同时应用就可能出现直立性低血压。,九、 其 他,26,2019/9/22,一、吸 收 二、分 布 三、代 谢 四、排 泄,第三节 药动学的改变与合理用药,27,2019/9/22,口服给药是药物使用最常用、最方便的给药途径。水溶性药物经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而吸收,脂溶性药物则便于被动扩散而吸收。对老年人来说,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过程吸收,但也有部分药物通过主动转运过程吸收。由于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发生改变,所以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其中主要是主动转运吸收过程减慢。,一、吸 收,28,2019/9/22,1.胃pH升高 2.胃排空速度减慢 3.胃肠道血流量减少 4.胃肠道吸收表面和有吸收功能的细胞减少,老年人胃肠道功能的变化,29,2019/9/22,多数通过被动转运机制吸收的药物,吸收变化不大。但一些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吸收的药物,吸收减少。 老年人易多病共存,常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间可相互影响吸收。,30,2019/9/22,由于身体组织的构成发生改变: 体液总量减少; 体内脂肪增加; 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 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进而影响到药物的疗效。,二、分 布,31,2019/9/22,(1)脂溶性药物易分布至周边室,即周围脂肪内,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大,如地西泮、苯巴比妥、利多卡因等,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使作用持久、加强。 老年人在服用脂溶性药物时,给药时间间隔要延长。,32,2019/9/22,(2)水溶性药物易集中于中央室,使其分布容积减少,从而使血药高峰浓度增加。 如地高辛、哌替啶、对乙酰氨基酚等,老年人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应适当减少剂量。,33,2019/9/22,(3)由于血浆白蛋白的含量减少了,使血中易与白蛋白结合的药物的结合量减少,而游离的药物量增多,即血药浓度增大,易致毒性反应。 如磺胺类、华法林、哌替啶、苯妥英钠等,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减少剂量,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多同时应用几种药物,由于这类药物间相互竞争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可能使某种药物在血中游离浓度增加,导致中毒。,34,2019/9/22,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在肝。随着年龄增长,肝脏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 (1)肝重量减轻 (2)肝血流量减少。 (3)功能性肝细胞减少 (4)白蛋白与凝血因子生成减少 (5)肝药酶活性降低,三、代 谢,35,2019/9/22,这些改变,对主要经肝代谢而灭活,或者经肝活化而显药效的药物,t1/2延长,毒副作用增加,对肝的损伤增加。 如:茶碱类、氨基比林、西咪替丁、三环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普萘洛尔、利多卡因、苯巴比妥类。 因此给老年人应用此类药物时,应适当调整剂量。,36,2019/9/22,总之,老年人应用主要经肝代谢的药物时,应减少剂量,一般为青年人的1/31/2剂量,用药时间间隔也应延长。特别是已有肝病存在的老年患者,用药更应注意用药剂量和给药时间间隔。,37,2019/9/22,老年人肾血流量仅为成人的50%,那些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清除率降低,t1/2延长,引起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毒副反应。如:地高辛、苯巴比妥、万古霉素等。 应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调整剂量和给药时间间隔。有条件的,最好根据血药浓度水平制订合理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四、排 泄,38,2019/9/22,以上由于生理学的改变,引起药动学改变,使药物在其体内的血药浓度随老龄化而增高,引起药物效应增强,即药动学作用。,第四节 药效学改变与合理用药,39,2019/9/22,那么,老年人 对药物的敏感性怎样呢? 在相同的血药浓度下,药物效应又会是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40,2019/9/2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心血管系统药物 、内分泌药物 、抗凝血药 、其 他,进入老年期后,脑细胞数量减少、脑重量减轻、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内酶活性降低,脑代谢降低,脑耗氧量下降,脑多巴胺(DA)和儿茶酚胺(CA)生物合成减少,单胺氧化酶活性增高,神经传导速率减慢,胆碱酯酶活性降低,M胆碱受体数目减少。, 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反应变化,41,2019/9/22,对中枢神经抑制药敏感性增高,例如苯二氮草类药物、吗啡、巴比妥类、乙醇等,特别是对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抗胆碱和抗组胺药特别敏感。 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如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一般用药剂量为年轻人的1/2。,42,2019/9/22,老年人心脏肥大,心排血量减少,血管弹性降低,受体的数量和密度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降低。 心血管功能减退 血压调节功能降低 凝血功能减弱 这些改变均可影响药物的效应和毒副反应。, 对心血管系统药物反应的变化,43,2019/9/22,(1)老年人对洋地黄类正性肌力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而对其毒性反应的敏感性增高,从而使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安全范围变得更窄,更易中毒。 因此,给老年人应用洋地黄类药时,应特别注意剂量,个体化给药。一般可为青壮年的1/4。,44,2019/9/22,(2)老年高血压患者用降压药,如受体拮抗药、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剂,容易导致直立性低血压; 服用中枢神性降压药,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可引起严重的嗜睡、眩晕等不良反应,突然停药又可导致焦虑、激动、心悸、出汗、血压升高,甚至高血压危象等停药反应。而服用利血平降压时,易引起抑郁症和消化性溃疡。 总之,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一般应以利尿剂类药为基础,辅以其他降压药。利尿剂应以小剂量开始,一般为年轻人的1/2,在早晨服药。,45,2019/9/22,(3)老年人对异丙肾上腺素的心率加快和普萘洛尔的心率减慢作用均弱于年轻人,应适当增加剂量; 奎尼丁对老年人心室起搏点和心房膜反应性的抑制力均降低,应增加剂量; 对硝酸甘油的血管扩张作用明显增强,应减少剂量; 普鲁卡因胺易致直立性低血压,应适当减少剂量。,46,2019/9/22,(1)老年糖尿病治疗主要为饮食治疗,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无效时,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均可引起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而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低血糖非常敏感,可引起严重或永久性的损害。 在降糖药中,以长效类更易引起低血糖。 一般选用作用温和、短效的药物。,对降血糖药的反应,47,2019/9/22,(2)老年人应用糖皮质激素易出现: 消化性渍疡、消化道出血、穿孔; 骨质疏、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伤口延迟愈合、裂开; 诱发白内障。 因此,老年患者最好不用糖皮质激素,非用不可时应减少剂量和疗程。,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反应,48,2019/9/22,老年人对华法林的敏感性增强,其作用和不良反应均增强。 因此,老年患者应用华法林剂量应减少,并在用药过程中观察出血情况(血尿、大便隐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对口服抗凝血药反应性的变化,49,2019/9/22,老年人内环境的调节功能降低,如:体位的稳定性、直立性循环反应、体温调节、大肠与膀胱自由性控制等变化,均可影响药物疗效,由此产生的药效反应个体差异较大。 因此,老年人应用有关药物后,更需严密监护药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 他,50,2019/9/22,总之,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因而在相同的血药浓度下,药物效应增强、不良反应增加。 因此,老年人应用药物的剂量大多数应适当减少。,51,2019/9/22,一、治疗目的原则 二、选药原则 三、经济实用原则 四、剂量与剂型原则 五、依从性原则 六、药物疗效观测原则 七、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指征、安全、有效、经济、方便、依从、差异。,第五节,52,2019/9/22,由于生理性功能衰退,使老年人感受性降低,往往疾病症状和体征表现不典型。当多种疾病同时存在时,大多无分别的典型症状,或一种疾病改变,掩盖了另一种疾病的表现,并且老年人还易出现特有的并发症,即表情淡漠、痴呆、昏迷等精神症状,使老年人的疾病诊断更加困难。,一、治疗目的原则,53,2019/9/22,因此,医生要严格区别是生理性改变所引起的症状,还是病理性改变所致的症状,即医生首先应弄清老年人的病情,明确诊断,权衡的利和弊。确定应该进行药物治疗,要明确用药目的,找出治疗的关键性问题,对症下药。,54,2019/9/22,对于必须药治疗的情况: 1.选用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少,不良反应轻的药物; 2.按先重、急,后轻、缓的原则选药,选用药物种类应能少则少。 3.合并用药时,选择疗效协同,副作用拮抗的药物。 4.一般不超过34种药物。,二、选药原则,55,2019/9/22,对于诊断明确必须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既要注意遵循上述的选药原则,同时,又要注意选用同类药品中价格较低,经济实用的药品。这样,既能达到药物治疗目的,又能减轻老年患者的经济负担。 要做一个有良知、品德高尚的好医生。,三、经济实用原则,56,2019/9/22,药物剂量:老年人原则上用药剂量应低于中、青年人,一般可用成人剂量的3/4,甚至更低。应根据患者的体质、体重、肝、肾功能等的个体差异做到个体化给药。一般应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有效剂量,即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原则。,四、剂量与剂型原则,57,2019/9/22,药物剂型: 应选择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剂型。老年人在吞咽大型片剂、胶囊有困难时,可选用液体剂型,如冲剂、合剂、口服液等。不宜口服给药时,可改用注射给药。,58,2019/9/22,老年人因胃肠道功能发生了改变,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与排泄,加之老年人体内药物的t1/2延长,因而应慎用缓释剂、控释剂。,59,2019/9/22,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易忘记服药或不能定时定量服药。特别是多病共成的情况下,用药品种多且用法复杂,因而更使老年人服药的依从性降低。 为了增加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对老年患者应简化给药方案,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减少不同药物的不同服药时间性,必须分时服用时,应对患者及护理者强调如何正确用药,并在药品标签上应用大字,标明用法、用药时间与用量。,五、依从性原则,60,2019/9/22,老年人个体差异大,病情变化快,且老年人敏感性差。因此,要求医生及家属应密切观察服药后的病情变化情况,出现异常需及时进行处理。,六、药物疗效观测原则,61,2019/9/22,总之,老年人用药要切实掌握好用药指征,慎重探索“最佳”给药方案,以保证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62,2019/9/22,(1)必须在诊断明确前提下选择用药,严防滥用 (2)治疗必须用药时,应用的药物种类不宜过多 (3)治疗必须用药时,应选择最小有效剂量。 (4)肝肾功能不佳者,对应用的药物要做适当的剂量调整。最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实行个体化给药 (5)根据个体特点选用适宜的剂型 (6)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剂量,换药或停药 (7)老年患者切忌滥用补药。,七、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63,2019/9/22,应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包括:有益的相互作用,即药效加强或使不良反应减轻,和不利的相互作用,即药效减弱,不良反应加重,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用药种类越多,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越高。 因此,对老年患者我们应尽量避免同时应用易产生不利的相互作用的药物,且用药物越少越好。,第六节 药物相互作用,64,2019/9/22,1.心血管系统药物, 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3.消炎止痛药 4.利尿药 5.食物,老年人应用最多的药物,65,2019/9/22,奎尼丁与地高辛同用 会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增高。如必须同用时,地高辛剂量减少一半,或者改用洋地黄毒苷,因洋地黄毒苷受奎尼丁影响小。 强心苷类与排钾性利尿药合用 注意监测血钾及时补钾,因细胞内失钾会增加强心苷的毒性,引起心律失常。 抗凝血药与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同用 会增加出血风险,用量应相应减少。,1.心血管系统药物,66,2019/9/22,地高辛与甲氧氯普胺类合用 会减少地高辛的吸收。因甲氧氯普胺加速肠道的蠕动,使地高辛迅速通过肠道吸收部位,从而减少了地高辛的吸收,合用时要适当增加地高辛的剂量。 巴比妥类与受体拮抗药合用 会加速受体拮抗药的代谢,使其迅速降解降低疗效。因此,同用时要适当增加受体拮抗药的剂量。,67,2019/9/22,普萘洛尔与氯丙嗪合用 会抑制普萘洛尔的代谢,增加普萘洛尔的血药浓度,加剧对血管的抑制,可引起心率缓慢,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合用时要适当减少普萘洛尔的剂量。,68,2019/9/22,两种以上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可引起过度镇静、共济失调,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丙戊酸与苯巴比妥同用 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会增高,要减少苯巴比妥用量; 三环类抗忧郁药与抗胆碱药同用 使抗胆碱药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增多,需调整抗胆碱药用药剂量。,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69,2019/9/22,激素及非激素类药物是风湿类疾病患者的常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和苯巴比妥或苯妥英钠同用 由于苯巴比妥或苯妥英钠对肝微粒体酶的诱导作用,可加速激素在体内的消除,使其疗效降低,因此,应适当增加激素的剂量。反之,若停用苯巴比妥或苯妥英钠后,激素剂量应减少,否则会加重激素不良反应;,3.消炎止痛药,70,2019/9/22, 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合用 可使阿司匹林的生物转化加速,血药浓度降低,应增加阿司匹林的剂量。 阿司匹林 老年人最为常用,由于其清除与剂量相关,治疗血药浓度范围较窄(目前无很好的血药浓度监测评价指标),老年人应用时应特别注意剂量。另外,阿司匹林不可与抗酸药如碳酸氢钠,否则,可影响疗效或增加毒性。,71,2019/9/22, 麻黄碱与氢化可的松同用 氢化可的松的清除 增加; 利福平与激素同用 激素的生物转化加速。,72,2019/9/22,噻嗪类利尿药与其他排钾药-易出现低钾血症; 肾毒性的药物与利尿药同用-肾毒性损害加重; 呋塞米与非激素类消炎药合用-利尿作用减弱; 噻嗪类利尿药与补钙药合用-可致高钙血症。,4.利尿药,73,2019/9/22,应慎重多种药物联用! 避免不必要的联用!,74,2019/9/22,(1)药物与牛奶 (2)药物与酒 (3)药物与食糖 ,5.药物与食物,75,2019/9/22, 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 牛奶中钙离子可增加该类药物的毒性,甚至引起强心苷中毒,故服药期间不要喝牛奶。 四环素类 可与牛奶中的钙离子在肠道形成络合物,减少其吸收,降低其疗效,故不宜同服牛奶。 含铁制剂 牛奶中的钙离子与铁剂在十二指肠吸收部位发生竞争,使铁剂吸收减少,降低其疗效。,(1) 牛奶与药物,76,2019/9/22,左旋多巴 牛奶在肠道内可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基酸,氨基酸可阻碍左旋多巴在肠道的吸收,使其疗效降低。 雄激素 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使雄激素代谢酶的活性增强,致雄激素在体内代谢加强,从而减弱疗效。,77,2019/9/22,氯内嗪、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氯氮卓等药物,服用这些药物时饮酒,可使中枢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可导致死亡。 丙眯嗪和多虑平是常用的抗抑郁药,若服药期间饮酒,可导致:药效低 脂肪肝 肠麻痹,(2)酒与药物,78,2019/9/22,甲硝唑、呋喃唑酮:服药期间饮酒,可发生戒酒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恶心、呕吐、腹痛、头痛。两者还可抑制乙醇的分解,使其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乙醛降解受阻,致乙醛中毒。 因此,服药前一周内、服药期间、停药2周内不宜饮酒。,79,2019/9/22,双硫仑样反应,用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的药物后饮酒,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改变。 代表性药物有: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等。,80,2019/9/22, 应用胍乙啶、甲磺丁脲、格列本胧、苯乙双胍和 胰岛素时饮酒 低血压、低血糖 服用利福平时饮酒 肝损害 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时饮酒 胃出血 服用灰黄霉素时饮酒 中枢抑制 服用维生素B族时饮酒 吸收减少,81,2019/9/22, 成胆酐、健胃散、利胆合剂等健胃药,这些药的苦味能刺激胃液分泌,达到帮助消化、促进食欲的目的。糖会将苦味掩盖, 影响药效作用 乙酰氨基酚、退热净内服 抑制吸收,影响生物利用度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本身能增高肝糖原,升高血糖,如同时吃糖会使 血糖升高,(3)糖与药物,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