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1页
《西方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2页
《西方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3页
《西方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4页
《西方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 当代西方审美理论,当代西方审美理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审美理论; 现象学美学的审美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审美理论; 人本心理学美学的审美理论。 弗洛伊德,“移情说”,“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的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它的创立者和代表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18511914)。移情作用侧重于主体心理功能和体验,把主体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虽然抓住了审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征,但是,他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能动作用的同时,忘记了客体外部因素的分析,特别是实践作用的分析。移情现象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才可能发生的。,“直觉说”,“直觉说”也称“表现说”,是一种西方现代美学流派。最主要的代表是意大利的克罗齐(1865-1952),他在哲学上继承了康德、黑格尔,可是又抛弃了他们哲学的合理内核,把唯心主义发展到了极端。他的最基本的美学概念是直觉即表现。他从这个概念出发,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认为直觉是抒情的表现,直觉是艺术,也就是美。他把艺术从周围的事物中孤立出来,认为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没有功利,没有概念和逻辑,也不是道德活动等。“直觉说”中有其合理的内容,提出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对立,并强调了形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把艺术活动看作是人人皆有的基本活动和最普遍的活动。,“心理分析学派”,“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和心理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65-1939)。他和他的学生以心理分析的方法阐释美、艺术创作与欣赏有关的问题,对当代西方美学有深刻的影响,以其为代表的心理分析学派逐渐成为心理美学中的势力最大的一个流派。他的梦的解析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1956年被美国的唐斯博士列为“改变历史的书”,这是一部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同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书。,他的理论结构有五大支柱:无意识婴儿性欲、恋母情结、抑制和转移。其核心部分是“无意识”,也是对美学影响最大的部分。他极力强调本能和无意识的作用,在无意识中又突出强调人的性欲本能,以此来解释人的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认为艺术是性欲的升华,是潜意识的象征的表现。艺术的功用在于使作者与读者受到压抑的本能、欲望,特别是性欲望,得到一种补偿或变相的满足。艺术家是把受压抑的欲望转移到幻想世界的创造中去,以便性本能得到释放和满足。他的理论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缺漏,对病态或畸形心理学的研究也有积极意义,他把现代心理同文艺创作和艺术欣赏联系起来,注重审美心理特点的研究,也有借鉴作用。但是,他的精神分析美学是片面性和武断性的,以性本能来解释艺术美,是明显错误的。他根本不理解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根本不理解人和动物的区别,用纯生物学的观点来研究社会和人类的心理活动,把无意识性和性本能欲望看成人类心理核心和支配人类行为的内驱力,无视人的伟大力量和心理品质,这种理论是一种残缺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审美理论,来源于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荣格等。 弗洛伊德:“文学是成年人的白日梦”、三重人格学说。 荣格:“集体无意识”、“原型”。,荣格,人本心理学美学的审美理论,源于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 马斯洛倡导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以“整体动力论”消除还原主义的弊端,消解科学与价值的矛盾,使心理学成为“价值科学”,提倡性善论和对健康人格的研究,重视人的潜能、自由、责任和尊严,强调人性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 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审美理论,这是格式塔心理学在美学上的延伸和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也较完形心理学,是一种反对元素分析,强调整理组织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代表人物是美国美学家阿恩海姆。他认为艺术是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上的,因此对艺术的分析要以对知觉结构的分析为基础。,“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代表人物是德籍美国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中文译为“完形”。他非常强调形的整体性,认为形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形”是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绝不能把它理解为一种静态的和不变的。,他提出了“大脑力场”说,解释了在审美知觉中力的样式。以为有两种力:一种是外在世界的物理的力,一种是内在世界的心理的力。两种力如果在结构样式上相同,则是“同形同构”,相异则是“异质同构”。这就是说。虽然是质料不同,但力的结构样式是相同的,在大脑中所激起的电脉冲是相同的,与情感活动所具有的力的样式也是相同的。因此,表面上极不相同的质料,因为力的样式相同,在艺术家眼里就有了相同的情感表现。有了“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才能有相映成对的对称、均衡、秩序、和谐等等,从而产生心理体验和审美快感。,“格式塔心理学”在形的整体性、在力的表现性和运动性等研究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它有其最大的致命弱点忽视社会实践在艺术创造和欣赏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的心理结构、趣味、爱好等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仅仅从个体的力的倾向去解释艺术那种深刻、复杂的情感作用,必然是唯心的和脱离实际的。,现象学美学的审美理论,这是现象学哲学观在美学领域的体现。 现象学(Phaenomenologie)是由德国学者胡塞尔(E. Husserl, 1859-1938)创立的一个哲学学派。这种学说分析性地描述人的意识活动,目的却还是在解决逻辑的本性、表达式的意义的特性、客观认知的可能性等哲学问题,特别是认识论问题。,“心理分析学”派,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1880-1934)1912年发表了论文“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距离说”。“心理距离”即要求人们自己与外物分离,而且要求客体与人本身的实际需要及目的分离开来,也就是“距离”这种审美现象完全是超脱人的实用功利目的的,即人从外界事物中的功利目的、实际用途超脱出来,从实际生活中超脱出来,与宇宙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冷静地、客观地观察事物。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产生美与美感的根源。他说:美,最广义的审美价值,没有距离的间隔就不可能成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