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研究生课程 韩立新 教授 Tel:0411-8472 8505 E-mail: 2010.3,海商法,海商法的学习方法,学习海商法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三个基础,一个工具,最后才是海商法。” 学习海商法的正确研究方法: 第一、既要防止从实务到实务,忽视理论研究;又要防止从理论 到理论,忽视海商法的实践特点; 第二、既要重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海事法律制度中相互渗透 和融合,又要防止机械地、生硬地用大陆法理论去解释从 实践中形成的特殊海事法律制度。,第一章 绪论,美国学者认为,海商法是指有关海上立法、法院裁定和习惯,特别是有关公海和可航水域的客货运输、船长船员的权利义务、船舶所有权和船舶管理的规定。,英国大百科全书宣称,海商法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它所调整的对象是船舶与航运(Ships and Shipping)。,海商法,、Definition of maritime law(1),各国的法律规定和学者观点,共同点: 都是把海上运输作为海商法所调整的对象,前苏联海商法典规定,海商法是调整商业性航海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日本学者认为,海商法是关于海上企业、特别是海上运输业的法律;它作为关于商业企业的商法的特别法,是以海上企业为对象的。,波兰海商法规定,海商法调整有关海上运输的法律关系。,、The definition of maritime law(2),法学词典对海商法所下的定义为,海商法是海上运输中调整船舶及其所有人与其他有关当事人之间关系的法规总称。,海商法一书所下定义为,海商法是调整在航海贸易中与船舶有关的各种关系的法规总称。,赵国玲海商法概论一书认为,海商法调整的对象是海上运输中发生的以及与船舶有关的各种关系。,我国学者的观点和法律规定,司玉琢新编海商法学、海商法等书认为,海商法是调整特定的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1条的规定,可将海商法定义为“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Subject matter of maritime law,海商法各章关系归属:,第二章 船舶 以船舶为客体的物权关系; 第三章 船员 船员的身份与船长的职责;与船舶有关的身份关系; 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一部分:海上运输合同关系;一种运输关系,同时也是与船舶有关的合同关系,因为海上运输是以船舶为运载工具的。 第六章 船舶租用合同 以船舶为客体的债权/合同关系。 第七章一部分 船舶拖航合同;与船舶有关的合同关系。 第八章船舶碰撞 以船舶为致害工具的债权关系;,第九章 海难救助 是运输关系?是船舶关系?是海上发生的债权关系,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与船舶有关的债权关系。 第十章 共同海损,既一种海上运输中发生的关系,又是一种与船舶有关的债权关系; 第十一章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不一定是一种运输关系,但可以说是一种与船舶有关的债权关系。 第十二章 海上保险 包括船舶、货物、责任保险,不一定是运输关系,但应是与船舶有关的债权关系。,海商法调整对象的规定存在的问题: 首先,海商法各章规定的法律关系往往既涉及海上运输,也涉及船舶,如海难救助,既一种海上运输中发生的关系,又是一种与船舶有关的债权关系。因此,从逻辑概念上说,海商法第1条把“海上运输关系”与“船舶关系”并列,是不科学的。 其次,“船舶关系”一词也不科学。 再有,因海商法第1条对“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没有任何限定,使人容易误解一切与海上运输或船舶有关的社会关系都为海商法所调整,从而发生争议。,案例1: 船舶触碰码头,码头方多次致函(每隔两三个月一次)要求船方赔偿损失,船方未予积极反映,无奈之下码头方在船舶触碰码头之后的第25月向船方提起诉讼,船方辨称起诉已过2年诉讼时效,请求法院驳回码头方的诉讼请求。船方的理由是:双方因船舶触碰码头而产生的关系属于海商法第一条规定的“船舶关系”,因此海商法第267条的规定可以适用,即单方致函要求赔偿不能导致时效中断。 案例2: 一船受雇为航道疏浚单位在海上倾倒疏浚物,但倾倒在非法定倾倒区,造成海洋环境与养殖物污染,受害人向船舶所有人提出索赔,是否属于海商法调整?是否可以限制责任? 第207条(三)与船舶营运或救助作业直接相关的侵犯非合同权利的索赔,三、Resources of maritime law,(一)National Legislations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 部门规章 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 港口作业规则,(二)International Shipping Conventions 我国参加的国际海事公约: 1910年船舶碰撞公约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议定书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1978年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及其议定书 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HK) 2001年燃油公约 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运输雅典公约 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等,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一元论 or 二元论? Case CMC第268(1)条,(三)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ustoms 约克-安特卫普规则共同海损 CMC第268(2)条 (四)Other Resources of Maritime Law 1. Cases 是英美法系国家主要法律渊源。 2. Doctrines and legal theories 英美法系国家承认的渊源。,四、Scope of application of CMC 1.空间效力:海商法第四章只适用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CMC第2条);第五章第117条只适用于国际海上旅客运输;其他各章适用于沿海、国际水域,并有条件地适用于与海相通水域(第165条、第171条)。 Case2,(二)对物效力:适用的船舶的范围 Definition of ship CMC 第 3条 但在船舶碰撞(CMC第165条)、海难救助(CMC第172条)中有所扩大。 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中有所缩小(第210条) (三)对人效力 :约束所有海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四)时间效力:1993年 7月1日生效,第二章 船舶物权 船舶所有权 船舶抵押权 船舶优先权 船舶留置权,第一节 船舶物权的一般问题,一、法律适用 (1)海商法 (2)物权法 物权法第8条规定: “其他相关法律对物权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海商法有关船舶物权的规定可以优先于物权法对物权所做出的一般规定 (3)担保法 (4)民法通则 (5)其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二、船舶物权的客体 (一)船舶的概念 广义上的船舶:水上移动装置 狭义上的船舶: 海商法定义的船舶 海商法第3条: “本法所称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但是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舶和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二)“建造中船舶”的概念 海商法教材中的定义:指正在建造之中的或尚未完成建造的看似船舶的物。 修改CMC建议稿第6条(2)对建造中船舶所下定义为:处在建造人占有之下的用于和已确定将用于建造某一特定船舶的材料、机器和设备的总称,但以完成建造符合本法第3条规定的船舶为限。 结论:“建造中船舶”不是船舶,而是一种用若干动产虚拟出来的船舶,这种被虚拟出来的船舶准用有关船舶物权的规定。,三、船舶的性质 (1)船舶是物,但做拟人化处理 (2)船舶是动产,但有时做不动产处理 船舶是动产或是不动产? 物权法第2条:“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不动产是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动产则指不动产以外的物 结论: 船舶是动产 (其物权变动,应当适用物权法第二章第二节第23条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船舶是一种特殊的动产 (其物权变动,还需要适用物权法第24条的规定) 第24条 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3) 船舶是不可分物,但在保险时可有例外。,第二节 船舶所有权,一、一般规定 (一)Definition CMC 第7条:船舶所有权,是指船舶所有人依法对其船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这一概念套用了民通中“财产所有权”的概念。 物权法第39条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国有船舶所有权问题:CMC 第 8条国家所有的船舶由国家授予具有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的,本法有关船舶所有人的规定适用于该法人。,物权法第55条: “国家出资的企业,由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 第67条: “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投到企业的,由出资人按照约定或者出资比例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并履行义务。” 第68条: “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结论:国家是企业的出资人,企业是船舶的所有人。,(二)船舶所有权的取得:原始取得、继受取得 物权法第7条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三)船舶所有权的转让 海商法未规定何时转让。 物权法第23条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实践中:合同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的,买船价款交付,办理完船舶交接时所有权转让。 Case3 船舶买卖交接前着火案,(四)船舶所有权的消灭 、船舶灭失,包括沉没、失踪、拆解等 、船舶转让,包括赠与、出售及保险委付 、船舶被法院拍卖 、公法上的没收、征用、捕获,以及民法上的混同、抛弃等。 海盗劫持是否属于船舶灭失?,二、船舶所有权、船舶抵押权的登记效力 (一)相关法律规定 海商法第9条规定了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海商法第13条规定“设定船舶抵押权,由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共同向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抵押权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船舶登记条例第5条 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船舶由二个以上的法人或者个人共有的,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船舶登记条例第6条 船舶抵押权、光船租赁权的设定、转移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担保法第41条和第42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当事人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 物权法第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第14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第15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第23条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24条 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公示方法:不动产物权:登记; 动产物权:占有交付。第24条特 殊动产除外要对抗第三人,还应登记。 登记效力:生效效力和对抗效力。,(二)对抗第三人的问题 1、“对抗”的含义:“对抗”应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权利主张予以反驳或排除的权利。 案例:张某与王某达成船舶买卖合同,将船卖给王某,但船卖给王某三年多也未办理船舶所有权变更登记王某将船舶租给李某李某与赵某签订了船员雇佣合同赵某失踪赵某亲属将船舶登记所有人张某、船舶受让人王某、承租人李某作为被告诉至某海事法院。 就我国海商法中的船舶抵押权而言, “对抗”即指抵押权人对他人(抵押人当然不应包括在内)的权利主张予以反驳或排除的权利。,2、对抗的“第三人”的范围: Case 1 :一船进行买卖,卖方已注销所有权登记,买方还未来得及办理所有权登记。此时所有权是否已转移?卖方债权人能否申请扣押船舶?买方说不能扣,但卖方债权人说能扣,认为没登记不能对抗第三人。是否正确?,Case 2: E B x F A C v G D v “第三人”的范围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善意还是恶意的第三人问题; 二是享有什么样权利的第三人问题。,对于第一个方面:一种认为是善意的,一种认为善意恶意都包括。本人认为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对于第二个方面:第一种观点:“不得对抗的第三人”应当为船舶物权变动当事人之外的任何人,即包括对船舶享有物权关系的人,也包括债务人的一般海事债权人广义第三人说;第二种观点:“不得对抗的第三人”应当是以权利性质有平等竞存关系为前提,即仅限于对船舶享有物权的人。,2001年7月19-20日在宁波召开的“全国海事法院院长座谈会纪要”中,其中第二项即是涉及未经登记的船舶抵押权对抗的权利范围问题:“二、对设定船舶抵押权但没有依法进行船舶抵押权登记的抵押权人,可以根据与船舶所有人之间设定的船舶抵押权到期债权,请求拍卖该船舶清偿债务;但是,其提出的针对第三人的抵押权主张或抗辩,法院依法不应支持和保护,即在其他债权人参加对拍卖船舶所得价款清偿时,未经登记的船舶抵押权不能优先于已登记的船舶抵押权和其他海事债权受偿。”,本人赞同后一种观点,第三人应仅为对抵押船舶享有平等竞存关系的物权的人,不同性质的债权与物权不存在对抗问题。 “第三人”应为善意第三人,具体包括:(1)另设定并已登记的船舶抵押权人;(2)依法律行为取得船舶所有权的所有权人;(3)船舶优先权人;(4)船舶留置权人。至于第三人以未登记的船舶抵押权对抗船舶优先权和船舶留置权时,三者之间的优先受偿顺序应当依照海商法有关规定确定。,第三节 船舶优先权,一、Definition of maritime liens (CMC第21条)船舶优先权,是指海事请求人依照本法第22条的规定,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经营人提出海事请求,对产生该海事请求的船舶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二、Characteristics of ML 法定性:权利主体的确定性和义务主体的不确定性 ML的标的主要是当事船舶及其属具。 处分权是ML的另一个权能 具有优先性 必须通过司法程序行使(CMC第28条) 秘密性和依附性(CMC第26条),三Maritime claims secured by ML(CMC第22条) 四Priority of ML 1.列明式 2. 仅规定一些原则 CMC的规定: 第23条 、第24条 结论:1. Art24 2. Art22 3.Art 23 但书 Case:2月4月 7月 9月11月 工资 规费 伤亡 、财产、救助 工资 救助 10 30 25 45 20 10 30 卖船价款150万,诉讼费用5万。受偿顺序如何确定?如何确定2月份和9月份所欠付的船员工资?,五、The Acquisition, Transference and Extinction of ML The acquisition The transference: CMC第27条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海事请求权转移的,其船舶优先权随之转移。 93年公约: “第四条所列船舶优先权所担保的请求发生转让或代位,将同时导致该项船舶优先权的转让或代位”。 按照民法理论,转让和代位具有以下区分:债权转让时,不论受让人实际支付了多少价款,其可取得全额债权,而代位人仅取得其实际支付的款额范围内的权利;转让必须经受让人与债权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双方间存在转让协议,而代位则不一定要经债权人同意;转让人在转让其债权时,同时成为该债权的保证人,而被代位人则仅移交其权利,不做保证人;只有在债务人收到转让债权的通知后,受让人取得的权利始可以对债务人主张,而代位的场合,被代位人无须通知债务人。,在大陆法系国家,船舶优先权及其相关权利可以转让,但是必须通知债务人或其默许的人。 在英国和英联邦国家,转让可以是“法定的”或者“衡平的”。但是,船舶优先权的可转让性在英联邦国家并不明确。“在英国最安全的转让船舶优先权的程序是,仅根据法院准许转让优先权的令状支付价款。”,在2000年香港海事法庭审判的the “Sparti“ 一案中,仍体现了这一做法。 本案中,由于the “Sparti”轮船舶所有人无力支付船员工资,要求没有支付船员工资义务的船员配备的代理人(the manning agent of the vessel)支付工资。该代理人支付了工资,并从每个船员处得到了书面转让其船员工资索赔的协议。但不论船员还是该代理人均没有给船舶所有人书面转让索赔的通知。此种转让被认为是衡平的转让(it was an equitable assignment)。之后该代理人作为索赔人获得了法院对船舶的判决。The “Sparti”轮的抵押权人某银行也获得了法院对该轮的判决。法院对该轮拍卖所得价款不足以清偿该代理人与银行的索赔。如果该代理人获得船舶优先权,不论根据英国法还是香港法,船员工资受船舶优先权的担保优先于船舶抵押权受偿。但是,香港海事法庭判决,清偿了船员工资并受让了工资索赔的人不能享有与船员海事索赔一样高的优先受偿顺序,除非他在支付工资前获得法院的批准。因为船舶优先权被认为具有人身专属性(personal privilege),是只赋予船舶优先权人享有的利益,不能通过转让的方式而转移。最终法院判决该代理人排在船舶抵押权人之后受偿。,“美国早期的一些判例表明,船舶优先权不得转让;但现今已明确,美国法院认可了船舶优先权的转让。”,争议:第三人垫付后是否获得船舶优先权? 第三人垫付的性质:债权让与、债务承担、债的概括承受(权利义务同时转让)、代为清偿? 第一项不可转让,在等额有偿转让时应有例外。但应允许代位; 第二、三项不可转让,仅可代位; 第四、五项可以转让和代位。 在海事请求转让或代位的同时,第三人取得相应的船舶优先权。,对港口规费的不同观点: 行政行为的一些特点:行政主体是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也是特定的、行政行为的内容也是特定的。 代理人垫付港口规费的法律后果: 消灭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缴纳港口规费的行政法律关系船舶优先权法律关系; 产生了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垫付港口规费的民事法律关系借贷法律关系。,3.The extinction 因时效已过而消灭(CMC第29条(一) 被法院强制拍卖(CMC第29条(二)Case7 船舶灭失(CMC第29条(三) 公告期内未行使船舶优先权(第26条) 担保的债权消灭 船舶优先权获得充分的担保,六、船舶优先权与责任限制的关系 海商法第30条规定,“本节规定不影响本法第十一章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规定的实施。” 船舶优先权所担保的某些债权属限制性债权,如船舶营运中造成的人身伤亡索赔和船舶营运中造成的财产损害索赔。两者关系如何? 司:两者并存时LOL制度优先适用优位权 傅:两者是并列关系,可以同时行使。如通过船舶扣押拍卖行使债权时,优先权人在变价物上优先受偿,这样两种权利都不受影响。 海商法第214条规定“责任人设立责任限制基金后,向责任人提出请求的任何人,不得对责任人的任何财产行使任何权利;已设立责任限制基金的责任人的船舶或者其他财产已经被扣押,或者基金设立人已经提交抵押物的,法院应当及时下令释放或者责令退还。” 一旦船舶优先权所担保的债权与限制性海事债权发生冲突,只要海事债权的责任人启动责任限制程序,船舶优先权的程序即告终止。或称 “对物诉讼程序转为对人诉讼程序”,第四节 船舶抵押权 一、定义 CMC第11条 船舶抵押权,是指抵押权人对于抵押人提供的作为债务担保的船舶,在抵押人不履行债务时,可以依法拍卖,从卖得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 物权法第179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抵押人的范围:债务人+ 第三人 行使抵押权的情形:(1)不履行到期债务 (2)当事人约定的情形,二、Subject-matter of ships mortgage 主要为当事船舶及其属具,运费或租金,附属利益及船舶保险赔偿。 建造中船舶抵押:CMC第14条 三、船舶抵押权能否转让? CMC第18条 抵押权人将被抵押船舶所担保的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他人的,抵押权随之转移。 四、抵押船舶能否转让? CMC第17条 船舶抵押权设定后,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不得将被抵押船舶转让给他人。 担保法第49(1)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 物权法第191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涤除权,五、Extinction of Ships Mortgage 1、因担保的债权的消灭而消灭; 2、因抵押权的行使而消灭; 3、因抵押船舶被法院拍卖而消灭。 Case:某渔船在北太平洋非法捕鱼,被渔监没收,已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该渔船抵押给银行,银行向上海某区法院提起诉讼行使抵押权,法院确认抵押权成立。给渔监发出协助执行函,要求在卖船价款中优先受偿。 1.上海某法院对此案是否有管辖权?此渔船是海船,应属于海事法院管辖。地方法院只有在执行阶段可以对船舶申请执行,但必须委托海事法院进行扣押。 2.渔监罚没船舶对外拍卖后是否消灭船舶抵押权?涉及公法与私法的关系,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六、The ranking of the mortgages 第19条:登记先后顺序;同日登记采登记日原则 七、船舶抵押权的行使期限 物权法第202条 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八、船舶抵押权与船舶租赁关系 (一)物权法第190条 订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财产已出租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抵押权设立后抵押财产出租的,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 先租后抵的,抵押不破租赁; 先抵后租的,租赁不得对抗抵押。 (二)光船租赁登记下的船舶抵押权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1994年)第25条规定,“中国企业以光船条件租进外国船舶的”,“承租人应当办理光船租赁登记”。 问题:如果该船是一个已设定船舶抵押权的船舶,其效力是否因光船租赁而受到影响?换言之,该船舶是否需要在我国重新或重复进行船舶抵押权登记?,根据物权法的一般理论以及中国有关法律法规不要求船舶抵押权人在原船舶抵押权登记有效存续期间, 在中国另行做出船舶抵押权的登记 船舶国籍登记与船舶抵押权登记是不同性质的登记; 重新登记将改变船舶抵押权法律适用的联结点; 海商法第13条规定的船舶抵押权,不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并不要求必须在中国登记。 海商法第271条第2款明确规定,“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者光船租赁期间,设立船舶抵押权的,适用原船舶登记国的法律。” 调整船舶抵押权的准据法不因发生光船租赁变更船旗而改变,第五节 船舶留置权 一、定义 物权法第230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CMC第25条 船舶优先权先于船舶留置权受偿,船舶抵押权后于船舶留置权受偿。 前款所称船舶留置权,是指造船人、修船人在合同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时,可以留置所占有的船舶,以保证造船费用或者修船费用得以偿还的权利。船舶留置权在造船人、修船人不再占有所造或者所修的船舶时消灭。 关正义、孙光:船舶留置权法律制度的特殊性,海商法年刊2009(3) 提出:船舶留置权、以船舶为标的的留置权、一般留置权,二、船舶留置权的特征 1、其标的是债权人因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占有的债务人船舶 留置物与债权应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企业之间的留置除外(物权法第231条) 船舶留置权可否适用此项规定? 是否要求有所有权关系?物权法第106(1)条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最高院对一个案子的批复同意善意取得。案例:某船公司经营不善,欠付港口作业费和国外公司租金,船公司在港口有很多货主的货箱。港口主张根据物权法第106条善意取得制度可以取得留置权,获最高院认可。 2、是一种受限制的留置权 3、可以借助一定的司法程序行使,三、船舶留置权的行使 物权法第236条 留置权人与债务人应当约定留置财产后的债务履行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留置权人应当给债务人两个月以上履行债务的期间,但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债务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留置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宽限期”: 不少于二个月 行使方式 协议折价、变卖、拍卖 实践中:法院拍卖 债务人申请拍卖: 第237条 债务人可以请求留置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后行使留置权;留置权人不行使的,债务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留置财产。,四、船舶留置权的消灭 、船舶灭失 、债权得到受偿 、获得充分担保 、失去占有 因法院扣押是否丧失占有?,第三章 船员,Definition of Crew 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船员包括船长。 我国海商法第31条取广义。 2007年9月1日实施船员条例,第4条船员定义。 本条例所称船员,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船员注册取得船员服务簿的人员,包括船长、高级船员、普通船员。 实习生? 实习指导老师? 船上的政委? 上船工作的修理人员? 押运员(supercargo)? 以上人员是否是船员?,二、Qualification of Crew 国际上STCW Convention 船长、高级船员和值班水手、值班机工要有适认证书,经考试取得。 2004年8月1日起,我国又实施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2004年“6号令”)。 航区分为:无限航区、近洋航区、沿海航区和近岸航区,但GMDSS适任证书的航区分为:A1、A2、A3和A4海区。 根据2004年发证规则第9条规定:适任证书类别分为甲(无限航区)、乙(近洋行区)、丙(沿海行区)、丁(近岸行区)类四种。,三、Manning of Crew 2004年8月1日交通部实施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2004年“7号令”)。 四、Crewing Agreement (一)船员劳动合同的种类 船员就业协议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订明一个航次,如为国家法律所许可,亦可订立无定期的协议。,(二)船员权利主要有: 1.安全的工作环境 2.适当的生活条件 3.工资、奖金 4.伤亡的赔偿金 5.遣返费用 6.保险金 7.退休金 8.工作时间、休假等,五、船员权利的保护 1.国内立法: 船员法未制定 船员条例、海商法船舶优先权 2.国际立法 2006年2月通过的海事劳工公约(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MLC强制性标准:包括 船员的最低年龄、工作时间、安全、 卫生、福利、就业协议,等等; 缔约国可以要求停靠其港口的船舶遵守公约规定的标准 3.民间保护 1896年成立的民间国际组织伦敦 影响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核心的目标:推行ITF工资标准 目前标准:远东:船长6000美元/月 欧洲:船长1万欧元/月 一般为船员本国平均工资的5-6倍,六、船员劳务中介组织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规定: “所有海员应能够利用不向其收取费用的有效、合格并负责任的机构寻找船上就业的机会;” “缔约国应确保在悬挂其国旗的船舶上工作的海员,必须有一份经海员与船东或船东代表双方签署的海员就业协议;” 根据公约第二条第1款第j项, 船东包括:船舶经营人、代理人、光租承租人等 船员外派公司: 实然地位:合同当事人,并扣一定管理费、保证金,违背第一点 应然地位:中介(居间人),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特别规定/第二节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合同 劳务派遣单位 - 用工单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2年) 劳动者 船员与船东之间很少有直接签订合同,违背前述第二项规定,六、船员人身伤亡的索赔 (一)竞合(合同索赔与侵权索赔) (二)各种保险赔偿的关系 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 a.选择(election) 模式 原来采取此种模式的英联邦国家后期都废除了。 b.免除(relieving the tortfeasor) 模式 德国、法国、瑞士、挪威等国,其中以德国最为典型。该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免除了雇主侵权法上的赔偿责任,使雇主的责任减轻。但它同时也剥夺了受害雇员获得完全赔偿的权利,无法充分地维持对加害行为的制裁和事故预防功能。 c.相加(cumulation) 模式 d.补充(supplementation)模式(先工伤赔偿,不足的由侵权人赔偿),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48条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2003年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2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用人单位有过失:补充模式 用人单位无过失:免除模式 第三人侵权:相加模式,第四章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一、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定义 H.R第1(2)条“运输合同”(contract of carriage)仅指与海上货物运输有关的提单或类似权利凭证所包含(cover)的运输合同。 Hb.R 第1(6)条“海上运输合同”是指承运人收取运费,据以承担由海上将货物从一港运至另一港的任何合同;但是,一个既包括海上运输,又包括某些其他方式运输的合同,则仅其有关海上运输的范围,才视为本公约所指的海上运输合同。 第2条汉堡规则不适用于航次租船合同和包运合同。,Rm.R 第1(1)条 “运输合同”是指承运人收取运费,承诺将货物从一地运至另一地的合同。此种合同应当就海上运输作出约定,并且可以对海上运输以外的其他方式的运输作出约定。 第1(2)条批量合同是指在约定期间内分批装运特定数量货物的运输合同。货物数量可以是最低数量、最高数量或者一定范围的数量. 但是在承托之间,第80条允许对批量合同作出特别约定,减少或增加本公约中规定的权利、义务。,CMC 第41条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是指承运人收取运费,负责将托运人托运的货物经海路由一港运至另一港的合同。 此定义下包含哪些合同: 提单或其他运输单证证明的合同(第41条?) 航次租船合同(第92条) 多式联运合同(包含海运的)(第102条) 批量合同(volume contract) ? COAContract of Affreightment ? 如包括后两种,CMC第四章第1-6节规定是否强制适用?Rm.R中有一定的契约自由。,二、承运人、实际承运人的责任 (一)承运人的识别 1.CMC第42条规定:“承运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与托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人”,2. 识别依据 提单正面抬头印刷的运输公司的名称、标志; 提单正面右下角的签名: (1)船长自己签发提单而提单未显示承运人名称一般认定船东是承运人 如果船长或其委托的人签发了提单,而提单上未显示承运人的名称,它们也不能证明谁是承运人,则一般认定船东为承运人,除非船东能举证证明真正的承运人,比如光船承租人。 (2)签单人以自己名义(as carrier)签发提单签单人是承运人 如果提单抬头显示了其他人的名称,对于识别承运人没有影响。如果签单人与提单抬头名称一致,签单人自然更是承运人。 (3)签单人作为代理人(as agent)签发提单 如果签单人能证明被代理人对它进行了有效授权,且证明被代理人确实存在,则被代理人是承运人。如果签单人不能证明这两点,则签单人要自己负责。 (4)签单人明确以某人名义(for and on behalf of someone)签发提单 如果签单人能证明被代理人对它进行了有效授权,且证明被代理人确实存在,则被代理人是承运人。如果签单人不能证明这两点,则签单人要自己负责。,背面“承运人识别条款”和“光船租船”条款 “承运人指P&D集装箱有限公司” “如果船舶不是承运人所有或以光船形式租入,本提单应作为船东或光船租船人通过承运人的代理签订的合同,承运人仅作为代理人而不承担个人责任。” 根据我国海商法的第44条,此类条款被认为有规避法律、减轻承运人责任之嫌,因而无效。 美国:无效 英国:有效,(二)实际承运人的识别 “实际承运人,是指接受承运人的委托,从事货物运输或者部分运输的人,包括接受转委托从事此项运输的其他人。” 实际承运人的构成要件: 1、与托运人、收货人或提单持有人之间不存在运输合同关系。 2、接受承运人的委托或转委托,即与承运人之间存在租船合同或其他合同关系。 3、(实际)从事货物运输或部分运输。,实际承运人的识别 A Voy.C/P B T.C/P C B.C/P D B/L E A E 为提单合同关系,为承运人; A B 为航次租船合同关系,为承租人; 为定期租船合同关系,为承租人; 为光船租船合同关系,为承租人; B、C是否都是实际承运人? 有不同观点,有人主张必须“实际”履行了运输。 D不是实际承运人。,港口经营人是否是实际承运人? 狭义“货物运输”仅指海上运输阶段;广义不仅包括海上运输阶段,还应当包括装卸两港的装卸和仓储等港口作业活动。,鹿特丹规则海运履约方与实际承运人的关系 公约第1(6)条:“履约方”是指承运人以外的,履行或承诺履行承运人在运输合同下有关货物接收、装载、操作、积载、运输、照料、卸载或交付的任何义务的人,以该人直接或间接在承运人的要求、监督或控制下行事为限。 第1(7)条:“海运履约方”是指凡在货物到达船舶装货港至货物离开船舶卸货港期间履行或承诺履行承运人任何义务的履约方。 显然,港口经营人已被纳入海运履约方的概念下,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问题。对于货方而言,该制度也为货方法定增加了除承运人以外的另一个索赔对象。,海运履约方在“实际承运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虽然从功能上看,“实际承运人”就是海运履约方的一种,但在范畴和权利义务上,“实际承运人”与“海运履约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首先,海运履约方的概念更清晰。 其次,海运履约方的范围更广泛。 再次,海运履约方对其分合同人及其代理人负责,实际承运人不存在对分合同人负责的问题。,(三)承运人的责任基础 海牙规则:不完全过失责任;在免责范围内实行承运人无过失 推定; 汉堡规则:完全过失责任;且全部实行承运人有过失推定; 海商法: 不完全过失责任;只有火灾实行无过失推定,其他 免责也实行承运人有过失推定; 鹿特丹规则:完全过失责任;在免责范围内实行承运人无过失 推定,免责范围之外实行承运人有过失推定。,鹿特丹规则承运人责任基础的基本构成: 两个推定 + 适航义务例外。 第一个推定:推定承运人有过失 第17条 赔偿责任基础 一、如果索赔人证明,货物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或造成、促成了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的事件或情形是在第四章规定的承运人责任期间内发生的,承运人应对货物灭失、损坏和迟延交付负赔偿责任。 二、如果承运人证明,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的原因或原因之一不能归责于承运人本人的过失或第十八条述及的任何人的过失,可免除承运人根据本条第一款所负的全部或部分赔偿责任。,第二个推定:推定承运人无过失 第十七条 三、除证明不存在本条第二款所述的过失之外,如果承运人证明下列一种或数种事件或情形造成、促成了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也可免除承运人根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所负的全部或部分赔偿责任:(十五项免责见下页) 即在列明的承运人十五项免责的范围内实行无过失推定即索赔方如果不能证明承运人对其援引的免责事项有过失,则推定其无过失,承运人将有权享受其援引的免责事项,对该事项所致的货物灭失、损害或迟延交付不负赔偿责任。 四、虽有本条第三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运人仍应对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的全部或部分负赔偿责任: 索赔人证明,承运人或第十八条述及的人的过失造成、促成了承运人所依据的事件或情形;,Rm.R 承运人免责事项: 天灾; 海上或其他通航水域的风险、危险和事故; 战争、敌对行动、武装冲突、海盗、恐怖活动、暴乱和内乱; 检疫限制;政府、公共当局、统治者或民众的干涉或造成的障碍,包括非由承运人或第十八条述及的任何人所造成的滞留、扣留或扣押; 罢工、关厂、停工或劳动受限; 船上发生火灾; 虽恪尽职守仍无法发现的潜在缺陷; 托运人、单证托运人、控制方或根据第三十三条或第三十四条托运人或单证托运人对其作为承担责任的其他任何人的作为或不作为;, 按照第十三条第二款所述及的约定进行的货物装载、操作、积载或卸载,除非承运人或履约方代表托运人、单证托运人或收货人实施此项活动; 由于货物固有缺陷、品质或瑕疵而造成的数量或重量损耗或其他任何灭失或损坏; (十一) 非由承运人或代其行事的人所做包装不良或标志欠缺、不清; (十二) 海上救助或试图救助人命; (十三) 海上救助或试图救助财产的合理措施; (十四) 避免或试图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合理措施;或 (十五) 承运人根据第十五条(可能形成危险的货物)和第十六条(海上航程期间牺牲货物)所赋权利的作为。,适航义务例外: 第十七条 五、虽有本条第三款规定,在下列情况下,承运人还应对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的全部或部分负赔偿责任: 索赔人证明,造成或可能造成或促成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的原因是:1. 船舶不适航;2. 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补给供应品不当;或3.货舱、船舶其他载货处所或由承运人提供的载货集装箱不适于且不能安全接收、运输和保管货物;并且 承运人无法证明:1. 本条第五款第一项述及的任何事件或情形未造成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或2. 承运人已遵守第十四条规定的恪尽职守的义务。,海牙规则下,承运人承担的是“船舶适航”的举证责任,还是“谨慎处理”的举证责任?一直存在两种观点。 鹿特丹规则下适航义务的举证: *索赔方首先初步证明船舶不适航 ; * 然后承运人证明已谨慎处理; * 不适航与货损的因果关系由承运人举证。,(四)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的责任 海商法第61条规定:“本章对承运人责任的规定,适用于实际承运人。” 1、责任 使船舶适航的责任 第47条 a.使船舶适航含义 :狭义、 广义 b.适航时间 c.适航的标准 d.独立合同人 e.货损与不适航的因果关系 f.鹿特丹规则适航义务的变化: 第14条 适用于海上航程的特定义务 承运人必须在开航前、开航当时和海上航程中恪尽职守: 使船舶处于且保持适航状态; 妥善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补给供应品,且在整个航程中保持此种配备、装备和补给;并且 使货舱、船舶所有其他载货处所和由承运人提供的载货集装箱适于且能安全接收、运输和保管货物,且保持此种状态。,管货责任 第48条 a.货物的范围: CMC第42条(五) b. 对管货义务实行过错责任制; c. properly:技术要求; carefully:责任心; d. load, handle, stow and discharge 通常由码头装卸工人完成。如何体现承运人的管货义务? 鹿特丹规则下的管货义务: 第14条 特定义务 一、在第十二条规定的责任期内,除须遵循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外,承运人应妥善而谨慎地接收、装载、操作、积载、运输、保管、照料、卸载并交付货物。 二、虽有本条第一款规定,在不影响第四章其他规定以及第五章至第七章规定的情况下,承运人与托运人可以约定由托运人、单证托运人或收货人装载、操作、积载或卸载货物。此种约定应在合同事项中载明.,不得有不合理绕航的责任 第49条 迟延交付的责任 第50条 运输合同中有约定,且实际承运人有过错 合同法第290条:约定期间内或者合理时间内 鹿特丹规则第21条未在约定时间在运输合同约定的地点交付货物的为迟延交付。 对发生在其运输期间的货物灭失、损害的赔偿责任 第51条,和承运人责任的划分 : a、承运人对实际承运人的过失承担责任(第60条第1款) b、非经实际承运人同意,承运人承担额外责任的特别协议,对实际承运人无效(见海商法第62条。) C、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都负有赔偿责任的,应当在此项范围内负连带责任。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负连带责任,不影响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之间的相互追偿(第63、65条)。 “不真正连带义务”,是基于违约和侵权两种不同的原因构成的连带责任; -承运人对全程运输负责,对实际承运人的行为负责,决定了只要实际承运人负有赔偿责任,即使承运人没有过失,连带责任也会产生;反过来,连带责任则不会产生。,三、托运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海商法第42条第3款对“托运人”定义如下:“1、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或者委托他人为本人与承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人;2、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或者委托他人为本人将货物交给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有关的承运人的人。” 两种托运人并列列出,而不是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生的挑战初级会计师试题及答案
- 药剂学未来发展机会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Unit19Language课时跟踪练四Lesson2Lesson3LanguagePoints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7
- 高效学习卫生管理新领域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B卷
- 办理许可证合同标准文本
- 仓库租赁安全合同样本
- 办会运营合同标准文本
- 磁头配件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 -5-6岁
- 吹膜基础知识培训
- 2025年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 《商用车预见性巡航系统技术规范》
- 中考体育培训课件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4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 《辅助投篮机器人设计》9500字(论文)
- 音乐课件《节奏与节拍》
- 中国成人心肌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解读
- 《消化性溃疡医学》课件
- 物理教师老师个人简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