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_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20180528330.ppt_第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_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20180528330.ppt_第2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_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20180528330.ppt_第3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_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20180528330.ppt_第4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_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20180528330.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块2 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阶段特征,主干排查,随堂演练,阶段特征 明确阶段掌握特征,主干排查 归纳知识点拨规律,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 1.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从三省六部制到一省制 (1)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机构已经出现,但是职责尚未定型,也不是正式的国家权力机关。 (2)形成: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形成并完善。 内容: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政令。 运作程序: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作用: 三省六部的职权既有分工,也有合作,三省相互牵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演变: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代设中书省替代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一省制保证了效率,但是威胁了皇权。 2.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1)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2)宋代:军权和财权都收归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 (3)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3.选官制度的变革 (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按照门第选拔官吏的制度,使世家大族长期垄断官僚职位。 (2)科举制:隋唐时期开始实行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相连,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选官制度的成熟。 4.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趋势及特点 (1)演变趋势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2)特点 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 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 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 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 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二、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与繁荣 1.农业 (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 (2)土地制度: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3)租佃关系: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 (4)经济重心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一度遭到破坏,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得到初步开发;中唐以后,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宋时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手工业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2)隋唐: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 (3)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五大名窑。 (4)元朝:进入彩瓷时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3.商业的繁荣 (1)魏晋南北朝: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长安、洛阳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出现柜坊及飞钱。 (3)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纸币交子;市民阶层兴起;海外贸易兴盛,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4)元朝:政治统一,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纸币流通广泛。,4.商业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并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如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的转卖凭证,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5.城市的发展 (1)严格限制阶段(唐以前):市的经营时间及地点有严格限制,受官府严格控制。城市的主要职能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南北朝时期,草市形成。唐代夜市繁荣,草市功能显著。 (2)放松限制阶段(宋以后):市打破了时空限制,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 6.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三、儒学的成熟和科技文化的繁荣 1.理学形成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2)隋唐时期: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3)宋代: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用“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归纳总结】 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潮流,儒学在辩驳中得到发展。 理学家们的个人努力,提出复兴理学。 宋代君主的提倡。宋代君主大倡重视气节及重文轻武之政策,理学中的修身思想正合于时势。理学是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而出现的,实质上反映了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私人教学之风盛行,推动理学传播。 印刷术的发展,使得书籍流行更广,理学传播更易、更广。 2.科技: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三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3.文学 (1)唐诗: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既有盛唐时期的浪漫情怀,如李白;也有中唐以后国家衰落,人民困苦的现实批判,如杜甫。 (2)宋词: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文人用词抒发对国家分裂的悲愤,如辛弃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 (3)元曲:元朝主要的文学形式。元曲反映了元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并行,统治异常黑暗的时代特征,如关汉卿借窦娥冤的呐喊控诉等。,4.书画艺术 (1)魏晋: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士大夫文人画出现。 (2)唐代:书法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绘画艺术进入繁盛时期。 (3)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如北宋苏轼等;同时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东京繁华的景象。宋代强化中央集权,反映在绘画方面,如宫廷画盛行;强调以景写意,抒发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文人画进一步发展。,随堂演练 实战演练巩固达标,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 1.(2017山西孝义摸底)唐初进士只考时务策一门,高宗时增加贴经和杂文(文字写作)对策,开元、天宝年间又增加“诗赋取士”。安史之乱后,要看文章内容如何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变化说明科举制( )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C.促进了政治的发展历程 D.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解析:B 材料时间从唐初至高宗时期,再从开元、天宝年间至安史之乱之后,设问角度是“这些变化说明”,这类试题答案要完整反映材料信息,由唐初只考时务策到安史之乱后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看出唐王朝的科举制度在不断调整变化以适应时代变迁,故答案为B项。,2.宋制规定,御史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御史台官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如宋神宗时御史唐垌,曾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通,但神宗却不加责怪。由此可知( ) A.宋神宗的出发点是维护君权统治 B.唐垌的弹劾有效防止了官员贪污 C.王安石刚愎自用导致了谏官弹劾 D.监察官职责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解析:A 分析题干可知,宋神宗鼓励御史台与宰相之间的分立甚至对立,其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项正确;唐垌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通”,因此不可能有效防止官员贪污,B项错误;题干信息不能体现王安石刚愎自用,且唐垌面弹王安石“胡说一通”,C项错误;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职责本应是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而帝王的耳目和工具体现的是监察制度的本质,D项错误。,3.(2017江西赣州十四校联考)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B.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 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 D.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解析:C 唐朝时铸造开元通宝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且没有滥发,因而达不到利用钱币来聚敛财富的目的,故A项错误;唐朝时开元通宝取代量名钱,钱币具有了象征意义,并非非常珍贵,故B项错误;由材料“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及“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可知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故称为“宝”或“宝货”,故C项正确;开元通宝依然为铜钱,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D项错误。,4.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 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 B.突破了政府管理 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 D.部门间联系减弱,解析:C 根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行会只是起到协调和配合作用,不能说明在隋唐时期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故A项错误;根据“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受到政府的监管,没有突破政府的管理,故B项错误;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说明行会注重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有利于部门间联系,故C项正确,D项错误。,5.(2017黑龙江哈尔滨一模)“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 A.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 B.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C.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 D.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解析:D 从材料中的“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 情的一个时代”可以分析得出,汉末魏晋六朝时期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特征,排除。,6.(2017湖北黄冈摸底)嘉靖八年,在大学士桂萼的鼓动下,明世宗(嘉靖)指责王阳明(当时已逝世)说守仁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近年士子传习邪说,皆其倡导。这说明王阳明心学( ) A.具有否定传统儒学的倾向 B.有利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C.没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致良知不合君主愿望,解析:B 材料王阳明学说“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说明心学动摇旧的权威带给人思想的解放,是人的主体地位提升的表现,引起统治者的担忧,故答案为B项。王阳明的心学不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而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排除A项;材料表明统治阶级担心心学带来的思想解放会动摇其统治而欲对其封杀,但是心学的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工具,故排除C、D两项。,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族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士人们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诸如同学、同年、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的关系。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诸多事物的运行过程。胸怀“天下”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旗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行为,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自觉的、强烈 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体得以产生的思想契机,也是他们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仁义礼智”被“奇技淫巧”打得落花流水,明智的知识 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摒弃了偏见与无知,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中国古代士人素来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学术成就与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另一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