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生活生命安全十课.ppt_第1页
课件:生活生命安全十课.ppt_第2页
课件:生活生命安全十课.ppt_第3页
课件:生活生命安全十课.ppt_第4页
课件:生活生命安全十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鼓膜,听小骨,耳蜗,咽鼓管,耳朵节构图,1、 不用尖锐的器物挖耳、掏耳屎,以免戳伤鼓膜。 2、 每天坚持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音量尽量小点,以免损伤耳蜗。 3、 患感冒后要及时治疗,以免病菌由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爱护耳朵小指南,耳朵的功能,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耳朵的结构,在解剖学中,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外耳包括耳壳和听管。人的耳壳不能转动,放在辨别声音的方向以及收集音波等方面,皆不若其他哺乳动物者有效(哺乳动物通常能转动耳壳以收集声音)。听管内有脂腺的分泌物,管壁内层有毛,两者皆可阻止异物入耳。,耳朵的结构,中耳与听管交界处有一薄膜,称为鼓膜,由外耳传来的音波,可以振动鼓膜。中耳为一小空腔,横越中耳腔有三块小骨,该三骨依序为槌骨、砧骨和镫骨,彼此前後衔接。由外耳传来的音波振动鼓膜後,便可经由该三小骨而向内耳传递。中耳腔内有空气,其下方有一耳咽管与咽腔相通,该管与咽腔相通处平时关闭,但在咀嚼或吞咽时便会打开,容空气进入中耳;以平衡鼓膜内外两侧的气压。耳咽管的关闭,可以阻断自己的声音由咽喉部直接经耳咽管进入耳,否则声音仓太大。假若病菌自耳咽管进入中耳,便会引起中耳炎。,耳朵的结构,内耳与中耳相接处亦有薄膜,中耳内的镫骨便与此薄膜相接。内耳为复杂而曲折的管道,故亦称此管道为迷路。该管道分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管内充满淋巴。耳蜗和听觉有关,前庭和半规营则与平衡觉有关。耳蜗内有听觉受器,由中耳传来音波之振动,会振动耳蜗内的淋巴,于是刺激听觉受器而产生冲动,再出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而产生听觉。 所以耳朵很重要,我们一定要保护耳朵!,有限的听觉范围,我们人类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声波由赫兹来度量。人讲话的频率范围为851100赫兹。多数年轻人的听力范围为2020000赫兹。这个范围比狗和蝙蝠的听觉范围要小得多。人的听觉范围到中年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小。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多数听力会下降,耳朵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我们的耳朵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在每个耳朵里,有3个充满了液体的半规管。当头部运动时,液体流动,感受器向脑发送关于头部位置改变的信号。脑于是发出指令,确保身体平衡。,人耳会动的原因,为什么有些人耳朵会动呢?是由动物一步步进化来的。人和动物一样,耳后有一块动耳肌,在神经支配下可以活动。只不过有的人动耳肌退化了,耳朵就不会动了;而有的人动耳肌没退化,所以耳朵会动。 耳朵会动,是天生的。不是后期成长的。带一点遗传因素。 生物学上证明是天生的,是大脑皮层发达的表现,脑神经更有力,往往有更强的意志力与洞察。,2019/8/26,11,可编辑,保护听力,一、长期在噪声强的环境中工作者,应佩戴防护耳罩;二、尽量不用或少用随身听,特别是避免音量过大;三、远离或避免燃放大型烟花爆竹,预防噪声性耳聋;四、对突然发生的一侧耳鸣、耳聋,不可掉以轻心,应立刻请耳科专家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五、耳道内有耳垢栓塞,应到医院由专科医生取出。,保护听力,另外,老年性耳聋患者应到条件好的医院进行检查,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以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你有使用MP3或随身听,顺便在这里介绍一下正确使用的方法。 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质量佳、杂音小、音量可调控的耳机,一旦遇到声响过大等情况可及时调整;2.音乐声强最好能控制在80分贝以下,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3.戴耳机收听的时间不应过长。,揉耳朵助健康,揉耳朵的好处 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屏,使它有胀痛感,可防头痛、头晕、失眠等脑血管、脑神经病症; 以食指指腹按摩耳前根部,可防治感冒、鼻炎、咽炎、心慌、头痛、头昏等; 以食指指腹摩擦耳背沟使之生热,可降血压、清脑、明目; 以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按压摩擦生热,可防治咽炎、鼻炎、感冒等。,日常护耳13招,一、戒除掏耳朵的习惯。掏耳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 二、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蚕、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 三、夏季游泳前需作体格检查。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治之后才宜游泳,日常护耳13招,四、耳廓外伤、冻疮时要严格防止感染。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因为此细菌可引起耳廓软骨膜炎、软骨坏死,最终导致耳廓畸形(菜花样耳)。 五、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包括放爆竹),因为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耳聋。 六、远离烟酒和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它们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 七、病毒感染。(如麻疹、腮腺炎、耳带状疱疹等)常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需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日常护耳13招,八、避免打击头部。更不可掌击耳部。前者可并发听力损害,后者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击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 九、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十、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日常护耳13招,十一、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耳聋者,临床上首推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引起,故对有这些病的患者应监护其听力。 十二、老年性耳聋是人类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的表现,出现的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其与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