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及采购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_第1页
食品行业及采购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_第2页
食品行业及采购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_第3页
食品行业及采购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_第4页
食品行业及采购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 南 交 通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冷冻生鲜物品供应链研究年 级:2003级学 号:姓 名:邓建发专 业:电子商务指导老师:官振中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电子商务 年 级 2003级 姓 名 邓建发 题 目 冷冻生鲜物品供应链研究 指导教师评 语 指导教师 (签章)评 阅 人评 语 评 阅 人 (签章) 成 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班 级 03电子商务2班 学生姓名 邓建发 学 号 发题日期:2006 年 12 月 31 日 完成日期:2007年 6 月 10 日题 目 冷冻生鲜物品供应链研究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冻生鲜产品在日常消费中的比率逐渐增加,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生鲜经营过程中的加工环节较多,产品的保质期短,管理难度较大,加上环节中各经营者都只见到自己的利益,没有从产业供应键系统去考虑及对配送中心投入风险的顾忌,使得当前的生鲜物流与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水平很低。所以构建稳定的现代生鲜产品供应链体系,加强物流现代化建设,并辅助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首先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行业内的状况,其中包括了国内的发展情形与国外类似企业的发展情况。再查阅以往研究人员作的相关研究,报告。知道哪些部分环节研究得比较多,哪些环节研究得比较少,在专业人士做过太多研究的地方应避开,以自己的专业水准和所能查找的文献及在现实中的调查研究,不可能做出很好的文章,至少就是文中的数据我们都难找到到今为止的准确数据。找到切入点,确定论文的内容,按学校的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出条例要求的论文。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12 周)第一部分绪论,引出话题 (2周)第二部分冷冻生鲜中的几个概念 (2周)第三部分冷冻生鲜的现状 (3周)第四部分冷冻生鲜解决方案 (3周)第五部分结论 (1周)评阅及答辩 (1周)备 注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审 批 人: 年 月 日摘 要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商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已从传统单一向现代的多样化、快速化的方向发展。肉、蛋、奶、鱼、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需求量逐年增加。小批量、多品种、高保鲜已成为冷冻冷藏运输的主导,这预示着冷冻生鲜产品的流通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对冷链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我国的冷冻产业要把握时机构建现代物流平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物流在传统基础向冷链物流转变,改变传统模式下的不合理作业,以便向顾客提供更好的质量、更高的价值、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柔性服务。本文就冷冻生鲜的供应链进行了探讨,第一章中先说生鲜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重要性,为了这个产业的发展,提出要用供应链的思想解决问题,引出话题;在第二章中,就供应链,冷冻生鲜的概念,特点,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区别联系做出解释。特别提到冷链物流的3个关键点:时间;温度;物品的耐藏性。其中对于物品的耐藏性,我们无法改变,能做的只是改变物体的温度,流通时间,在物品安全期内使物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第三章指出了我们现在的冷链物流状况,中国现在连物流都没有做好,更加不用说冷链物流了,但是国外的做法可以供我们做个参考。第四章就如何做好冷链提出一个自己的想法。供应链中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应该就是物流管理了,要做好物流管理必须做好的是对相关技术的运用和配送管理。最后是总结,希望政府参与物流的建设,快速做好中国的物流行业。关键词:冷冻生鲜 供应链 物流 客户关系管理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s well as various commercial industry condition fast developments. People spend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he modern single to the diversific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Meat, eggs, milk, fish, vegetables, and other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mand quantity increasesyear by year . The small batch, the multi- varieties, high maintain freshness have become the freezing to refrigerate the transportation the leadership, This indicates that fresh frozen food in circul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era, for the cold chain has also brought a higher demand, which requires freeze industry in China to grasp the opportunity to build a modern logistics platform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so that the traditional basis of the logistics supply chain to cold-chain logistics,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operation unreasonable , in order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better quality and higher value, more choices and greater flexibility services. This thesis is about the frozen fresh food supply chain. The first chapter, say fresh food in their daily lives importance, For thi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use the supply chain think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n, led to topic; In the second chapter, on the supply chain, the concept of fresh frozen food, characteristics,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distinction linked to explain. Special mention cold-chain logistics three key points: time; Temperature; Tibetan resistance. Articles for which the Tibetan resistance, we can not change, that can be done is to change the temperature, circulation time, so that the goods in the goods safe period to arrive in the consumer hand; Chapter III pointed out that we now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the situation, China is now the logistics are not even doing a good job, Needless to say more cold-chain logistics, but the foreign practices can be a reference for us. The fourth chapter on how to conduct the cold chai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of the most direct way is to be a logistics management, to do logistics management, we must do a good job of the technology related to the use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Finally is summarizes, hoped that the government involved the logistics, building of Chinas rapid do the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 Fresh Frozen Food;Supply Chain;Logistics;CRM 目 录第一章绪 论11.1 研究背景11.2 问题的提出2第二章 冷冻生鲜供应链中几个概念42.1 供应链管理42.1.1 供应链概念的发展过程42.1.2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52.2 供应链管理概述62.2.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62.3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异同72.3.1 物流的定义72.3.2 物流管理72.3.3 两者区别72.4 生鲜商品82.4.1 生鲜商品的定义82.4.2 生鲜商品的特点92.5 冷冻生鲜的供应链92.5.1 冷冻生鲜供应链含义92.5.2 冷链物流的特性102.5.3 冷链物流应遵循“3T原则”10第三章 我国的生鲜供应链管理123.1 生鲜供应链管理现状123.1.1 生鲜商品的生产环节123.1.2 生鲜商品的流通环节133.1.3 生鲜商品的销售环节133.1.4 生鲜商品的消费环节143.2 生鲜供应链的发展方向14第四章冷冻生鲜供应链的解决方案164.1 产品研发164.1.1 产品研发的思路164.1.2 方案筛选164.1.3 产品概念形成164.1.4 产品研制开发174.1.5 市场试销174.1.6 投产174.1.7 经验管理174.2 采购管理184.2.1 采购面临的问题184.2.2 采购的评估指标184.2.3 供应商必须具备的资格184.2.4 管理方法194.2.5 合同管理214.3 促销管理214.3.1促销准备224.3.3 人员管理234.3.4促销管理注意事项234.4 物流管理234.4.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244.4.2建立配送网络和配送中心254.4.3利用第三方物流274.5人力资源管理274.5.1人员招聘的方式274.5.2 人员管理与评估274.5.3 留人284.6 CRM客户关系管理28总 结32参考文献33致 谢35附 录36第一章绪 论1.1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逐渐加大,整个社会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因此,在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需要储存适量的熟食(或速冻)物品用来节省用餐时间,以适应节奏的快速变化。这也使得社会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食品加工、冷冻食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使冷冻行业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据统计报告,美国近50年来冷冻食品产量增长了1379倍,全美各类冷冻食品的总产量超过1300万t,产值超过500亿美元,年人均消费量大约为60kg,居世界首位。日本近20年来冷冻食品产量也增长了53倍1。而西欧,即使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其速冻食品业仍能持续稳定地增长。美国冷冻食品协会和冷冻食品时代杂志于1999年针对美国民众对冷冻食品的消费行为的研究显示,在前十年当中,超市内冷冻食品销售量平均年成长率竟超过20%,并且有近16%的民众表示会继续增加消费量。由此可见冷冻食品所带来的快速与便利,已经变成一种新的消费习惯,并且仍具有相当的成长性。 而在我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但要求产品新鲜、配送快速及时,产品还呈现出多品种、少数量的需求特征。需求驱动增长,我国的冷冻生鲜也出现了不少的变化。 1.我国易腐性冷冻物品的生产和运输快速发展 据统计,我国2004年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奶类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约11 %, 25.8%, 12%, 24%和7.8% , 2004年各类易腐性食品的产量总和达近7亿多吨: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中,生鲜产品的消费已占51%,全国年易腐性食品消费量约2.4亿吨2。其中主要以冻结状态进行运输的肉类食品生产与运输产量以11%的速度迅速增长;主要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的水果产量以年均40.5%的速度在快速增长,导致水果的运量也以较快的速度同步增长;同样主要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的蔬菜量以12%的速度增长(其中蔬菜运量增长较快的有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区);随着海洋、湖泊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以冷冻和新鲜状态进行跨区、跨境运输的水产品也在大大提高。 2.冷藏、冷冻产品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 (1)大型商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商业零售业态的持续发展,使得生鲜、冷冻食区在各卖场所占面积的比重不断增加。商家把生鲜、冷冻产品作为其重要的拳头经营项目,不断加大采购和销售力度,从而扩大了冷藏、冷冻产品的市场容量。 (2)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逐渐倾向通过节省“厨房时间”来增加自己的学习、工作或休息时间,使得冷冻、冷藏产品的购买不断增加。 (3)知识消费的兴起及消费理念的更新,人们对冷藏、冷冻产品的认知度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在顾客群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他们大多不愿将太多的时间花费在厨房里,这对冷藏、冷冻消费市场的扩大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4)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冷藏、冷冻产品加工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无论是在产品的形态还是在包装上都竭力于吸引顾客,使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冷藏、冷冻产品的消费35。由此可见,各种新鲜和冷冻食品的大量需求,一方而拉动了我国生鲜和冷冻食品加土业的快速成长,但在另一方而也使我国不完善的物流配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1.2 问题的提出就目前我国生鲜和冷冻食品行业的物流状况,特别是冷链物流的状况而言,存在着诸多担忧之处。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每年的蔬菜产量约3亿吨,水果产量超过6000万吨,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保鲜加工产业落后,储藏方式和消费方式原始,我国每年约有8000万吨、总价值近800亿元人民币的果蔬腐烂,高居世界榜首4。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的腐烂主要集中在采摘、运输、贮存等物流环节上,其损失率竟高达25%30%左右。一个很重要的直接原因就是我国的食品冷藏运输装备、技术和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物流发展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 (1)冷冻生鲜产品的装船、装车大多是在露天进行,而不是按照国际食品标准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致使冷冻产品在运送过程中的损耗很大。 (2)物流链上各个环节信息阻塞,缺乏透明和畅通机制,环节脱钩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滞留,货损风险增多。中国的生鲜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国内部分的流通配送业务大多是由生产商或经销商来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生鲜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运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造成食品冷链运输的成本居高不下。 (3)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运送体系。对整体冷链运送体系而言,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和外贸来着,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木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性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进一步发展。 从各种情况来看,中国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生鲜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冷冻生鲜产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大量损耗,使整个易腐性物品成本占到的物流总成木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二是由于运输过程中,由于食品腐坏而造成品质下降,使人们食用的冷冻食品在安全方而存在巨大隐患4。上述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改变整个系统的物流过程,改进运输设备,同时在技术方面,监控与控制物品在途温度,缩短易腐物品的在途时间,减少商品的腐坏成本,从而减少物流成本。 第二章 冷冻生鲜供应链中几个概念2.1 供应链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国界化企业经营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整个市场竞争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和一体化。整个市场出现一些新的特征:(1)用户需求个性化;(2)商品品种丰富化;(3)商品寿命周期缩短;(4)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鉴于新的竞争环境,企业“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 )”的管理模式已经显露出种种弊端。随之的是“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思想的攀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由于相邻节点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当把所有相邻企业依次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供应链(Supply Chain ) 。2.1.1 供应链概念的发展过程 供应链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专家和学者提出大量的定义,这些定义其实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提出的,可以把这些定义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第一阶段的观点:供应链是企业内部物流供应链的概念是首先产生于制造企业当中的,如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也经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起初,人们并没有把它和企业的整体管理系起来,主要是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局部性研究,如研究多级库存控制问题、物资供应问题,较多的是研究分销运作问题,如分销需求计划(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 DRP)等。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并传递到用户的一个过程。因此,供应链也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物料采购、库存、生产和分销诸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基于这种认识,在早期有人将供应链仅仅看作是物流企业自身的一种运作模式。(2)第二阶段的观点:供应链就是降低供应成本、提高供应速度的供应管理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间相互协调重要性的上升,人们逐步将对供应环节重要性的认识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从而,供应商被纳入了供应链的范畴。在这一阶段,人们主要是从某种产品由原料到最终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来理解供应链的。在这种认识下,加强与供应商的全方位协作,剔除供应链条中的“冗余”成分,提高供应链的运作速度成为核心问题。(3)第三阶段的观点:供应链是一条增值链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人们对供应链的理解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需求环境的变化,原来被排斥在供应链之外的最终用户、消费者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而被纳入了供应链的范围。这样,供应链就不再只是一条生产链了,而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产品“运动”过程的增值链。 清华大学蓝伯雄教授认为:所谓供应链就是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原材料零部件依次通过“链”中的每个企业,逐步变成产品,交到最终用户手中,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的全部活动。 美国的史蒂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整个流程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4)第四阶段的观点: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现在的供应链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不确定性的增加,今天的企业间关系正在呈现日益明显的网络化趋势。与此同时,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也正在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实际上,这种网链正是众多条“单链”纵横交错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哈理森(Harrison, 1999 )才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2001年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是这样定义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即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的一切向前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关系。供应链的概念已经不同于传统的销售链,它跨越了企业界线,从扩展企业的新思维出发,并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产品经营的竞争力,使供应链从一种运作工具上升为一种管理方法体系,一种运营管理思维和模式6。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给出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分销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它是一个范围广泛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7。2.1.2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根据以上供应链的定义,其结构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如图2-1所示的模型。图2-1是供应链的网链状结构模型从图2-1中可以看出,供应链是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特),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或/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图2-1供应链的结构模型2.2 供应链管理概述以上介绍的是供应链的概念,对供应链这一复杂系统,要想取得良好的绩效,必须找到有效的协调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的。2.2.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对于供应链管理,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和称呼,如有效客户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 ECR )、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 QR )、虚拟物流(Virtual Logistics VL)或连续补充(Continuous Replenishment)等等。这些称呼因考虑的层次、角度不同而不同,但都通过计划和控制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合作,实质上它们一定程度上都集成了供应链和增值链两个方面的内容。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菲利浦(Phillip)则认为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供应链管理是采用系统方法整合优化供应商、生产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流程,提高成员企业的合作效率,使商品及服务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增值流以及合作伙伴关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体化的管理过程7。2.3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异同2.3.1 物流的定义 目前,物流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比较权威的有三种: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理论界比较普遍的定义。 依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从起始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物流一般包括六个部分内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管理。 此外理论界比较普遍的共识是:“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和最终产品及其相关信息从起始 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以上三种定义总的来说不存在大的分歧,都是强调从生产前采购、生产到生产后销售这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对实体的有效流动与仓储进行计划、实施、控制。 综合上述定义,可以认为物流的目标是对实体的有效流动与存储进行计划、实施与控制;物流的基本功能是关于实体产品生产到消费这一过程中的所涉及到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管理等;总的说来,物流就是对这些基本功能进行计划、实施与控制,以完成实体的有效流动与仓储。2.3.2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GB国标语):是为了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2.3.3 两者区别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常常被混同起来。事实上,两者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它们之间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首先,从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两者看待物流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以系统化的观点来看待物流活动,强调物流活动的整体效益最优化。不同之处在于:物流管理主要强调物流活动的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土等各环节之间的协调,而没有特别关注这些环节是由谁来运作的问题。供应链管理则不是从空间的位移来看待物流过程,而是从这个过程中的厂商的关系来看待物流过程,强调厂商之间的协调。虽然物流管理的概念中没有明确限定物流活动运作者的身份,但是由于物流活动一开始大都局限于企业内部,因此提到物流管理,目前一般认为是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强,物流资源整合的范围不断扩大,物流系统的边界也不断扩大,不仅跨越地区与国家之间的边界,也跨越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之间的边界。此时,物流系统中所有的物流活动仍然可以由一个厂商来独立来完成,这就是所谓的纵向一体化。由于纵向一体化带来体制僵化等弊端,实际上这种方式并不多见。而当这些物流环节由不同的厂商来运作时,物流管理中的不同物流要素之间的协调问题便转化为供应链管理中不同厂商之间的协调问题。实际上,供应链管理就是虚拟的纵向一体化。这种虚拟的纵向一体化既可以获得物流大系统优化所带来的收益,同时又避免了完全纵向一体化所带来的体制僵化、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是更为合理的现代物流管理手段。可见,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基石,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对物流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其次,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看,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应用基础。在供应链管理的具体实施中,需要链上企业拥有有效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否则,就无法建立有效而稳定的供应链。因为,如果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组织结构以及统一的协调功能,那么,链上企业之间的物流资源的共享将成为空中楼阁,供应链上总体效益最大化作用也就难以实现。但是,在实践应用中,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物流管理关注的是企业内部运作,将管理内容限制在物流活动上,而非贯穿于企业组织、信息和决策活动中。供应链管理注重企业间复杂的合作与协调,关注所有相关的内外联系体,其管理内容不仅包括物流活动,还包括对信息、资金流的管理。此外,物流管理依靠企业本身获取和保持独立的竞争优势,而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竞争中的相互依赖与合作,超出了传统物流管理的微观竞争视角,将竞争视角置于宏观的竞争环境中,藉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可见,从实践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包含了物流管理8。2.4 生鲜商品2.4.1 生鲜商品的定义 生鲜商品,在英语中称为perishables(也称fresh food),意思为容易腐烂的东西,这恰当反映生鲜商品的特征。狭义的生鲜商品,是指种植、养殖形成的,未经加工或初级加工的,可供人类食用的生鲜农产品,包括蔬菜、食用菌、瓜果(林果)、畜禽及其产品、水产品等。生鲜商品多为易腐商品,其保存条件要求较高。广义的生鲜商品可以包括以下几类: (1)初级生鲜商品:1)凡属于新鲜的、未经烹饪等热加工的蔬菜和水果;2)家禽和家畜;3)水产品中的鱼类、贝类等,经简单处理后在冷藏、冷冻或常温陈列架上贩卖的商品。 (2)冷冻冷藏生鲜商品:其中包括冷冻食品和冷藏调理食品两类。1)冷冻食品:以农、畜、水产原料经加工调理,急速冷冻及严密包装在18oC以下储存及贩卖的食品;2)冷藏调理食品:以农、畜、水产原料经加工调理,急速冷却及严密包装在7oC以下储存及贩卖的食品。 (3)加工生鲜商品:经过烹饪等热加工处理后的熟食、面包点心和其它加工食品。1)熟食调理食品:农、畜、水产原料经油或脂烹煮或烟熏或注入特殊原料配方,腌渍之各种即食品。2)面包、糕点食品:凡经面粉制造的面包、蛋糕、馒头、面条等主食及糕点类食品。 通常所说的生鲜三品是指蔬果、肉类、水产三类产品。生鲜三品多以初级产品为主。生鲜五品则是在生鲜三品的基础上再加上面包、熟食产品。面包、熟食为主要加工产品。2.4.2 生鲜商品的特点生鲜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在市场流通和销售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时令性。(2)生活必须、价格敏感、购买频率高、消费量大。(3)冲动购买。(4)促销主体丰富。(5)损耗风险大。(6)非标准条形码。(7)流转过程中出现损耗是不可逆转的。(8)标准化程度低和产品多样化。2.5 冷冻生鲜的供应链2.5.1 冷冻生鲜供应链含义其实生鲜产品的供应链是一个冷链物流,它要求物品在低温保证质量的情况进行物品空间的转移,一般在书中称之为冷链。冷链物流是指为实现顾客需求,连接供应主体与需求主体之间,克服温度、空间和时间阻碍的一种快速和有效的低温商品流动和服务的经营活动过程。冷链物流是低温食品供应链和超低温水产品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把冷冻、物流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把冷链物流配送、仓储理货、分装与加工和车辆调度各功能环节,按照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客户物流系统和物流网络发展规划的需求,实现客户集成冷链物流服务的物流市场需求资源信息量的最大化。2.5.2 冷链物流的特性 现代物流是集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柔性化和智能化为一体,冷链物流更是以产品在时间、品质、温度、湿度和卫生环境的特殊性,能够体现更大的增值潜力和能量。 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达到以较低成本满足较高服务水平、进而促进销售的目的,需要供应链上的各环节之间的高度协调、通畅的信息流通、高效的运作、资源的优化管理等。针对不同产品的特性进行合理配送在冷链物流供应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与常温物流比较而言,冷链物流具有以下特征: (1)冷链物流配送货物的易腐性。冷链物流配送的货物通常是生鲜产品属于易腐性食品,在运送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使货物品质逐渐下降。生鲜食品在运送时保存环境的温度越低,品质越能保持长久。生鲜产品的品质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过程中,“温度”是影响其品质最重要的因素。储藏生鲜食品依储藏环境的温度而定,温度越低,则能保持品质不变的时间就越长。 而冷冻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经过工厂制造加工、冷藏、输送,到销售点的冷藏,各阶段的冷藏温度皆不相同。如果能将食品的品质可能维持的时间与冷藏温度的关系进行量化,实际运作过程中将会相当便利。冷冻食品需求量相当大的美国即针对多种食品,调查保存温度和所经过的时间对食品的品质所造成的影响,即“时间温度变化下的品质耐性”(Time-Temperature Tolerance T.T.T.)在实际操作时,可按照简单公式推算冷冻食品的品质下降情形。 (2)冷链物流配送货物的时效性。生鲜产品的生命周期短。易腐性产品在运送过程中由于运送时间的长短,而造成产品的品质下降,人们在购买时从表而上无法区别。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生命周期较短的生鲜产品,如果运送时间的增加,虽然品质不至于达到不可食用的地步,但是人们在购买过程中,此类产品被销售出去的机率会降低,销售量会减少,从而造成损失。这部份虽然是销售商的损失,但是因为运送时间的延误而造成销售上的损失,理应由是物流配送商承担。因此生鲜产品销售商为了达到较高的服务水准,在货物到达销售端时,往往会有时间窗(Time Windows)的限制,限制运送者必须在事先约定的时段内送达。因此事先规划配送路线,考虑时间窗的限制,不仅可降低运输企业的营运成木,另一方而也可以提高销售商的服务水准,满足顾客的需求。(3)冷链物流配送装备要求的特殊性。一大之中气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气温下为维持产品在适宜的低温,冷藏运输车的油耗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这就使得冷链物流配送商在配送时必须额外考虑气温的变化。2.5.3 冷链物流应遵循“3T原则” 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在冷链的储藏与流通的时间(time ) ,温度(temperature)和产品耐藏性(tolerance)。 “3T”原则指出了冷藏食品品质保持所允许的时间和产品温度之间存在的关系。由于冷藏食品在流通中因时间、温度的经历而引起品质降低的累积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对不同的产品品种和不同的品质要求都有相应的产品控制和储藏时间的技术经济指标9。第三章 我国的生鲜供应链管理3.1 生鲜供应链管理现状 随着生鲜经营成为经营销售的热点,国内一些学者对生鲜供应链进行了研究,并且有些学者还结合了中国农业生产和流通这个产业链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对生鲜供应链上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这四个关键环节现状做了分析: 图3-1生鲜供应链的环节3.1.1 生鲜商品的生产环节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有的土地和资源处于世界的中下水平。我国农业生产分散,经营规模小,小农为主是生鲜商品生产环节最主要的特点。近年来,生鲜商品生产基地也陆续建立,但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结构单一,在交易谈判中往往处于整个产业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