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发展现状与安全管理问题研究摘 要:虽然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已开始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但国际上关于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的争论仍甚为激烈。论文简述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发展应用及其安全管理的现状与趋势,着重阐明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应采取的科学态度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具体地说,一是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和鼓励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二是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加强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研究;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执法力度;四是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监测与把关,真正做好理论和技术上的准备与保障。关键词:转基因生物 产品 安全性 管理 发展 对策措施Abstract: GMOs and their products have developed in commercialized scale recently, of which the risk is debated intensively, but should be analysed case by case. Based on the summarizing of the actuality and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GMOs and their products,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Firstly, we should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and change our notion, encourage and support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MOs and their products actively. Then we should us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r the lesson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for conference, and enhance the studying of their safety. Thirdly, we should improve the system of the correlative laws and rules and enforce the laws strictly. At the end, we should set up a strict system of safety test and reinforce the check and measure of GMOs and their products. It will be helpful to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se problems, and agriculture will be sure to have wider developmental space.Key words: 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zation); Product; Safety; Managemen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世纪。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已于20世纪的后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和医药等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专家们普遍认为,继医药作为生物技术发展的第1次浪潮之后,作为其迅猛发展的第2次浪潮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已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表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正当农业生物技术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之时,一场席卷全球的关于转基因生物是否安全的激烈争论也暴发了,争论的焦点是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否存在威胁。为此,世界各国对农业生物技术的运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世界转基因生物商品化的进程。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加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与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一、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zation,简称GMO),又称遗传改良生物,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某些外源DNA通过载体准确地整合到生物体中,以获得新的性状或生物特性,使其在性状(如抗性、产量及成熟期等)和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通常转移的基因片段包括:抗性基因片段,如抗虫(主要为Bt毒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抗病(如抗烟草花叶病毒)、抗逆(如抗寒、抗旱、抗酸碱等);改良生物品质的基因片段,如提高营养价值或增加附加产物;提高作物产量的基因片段1。自1983年首例转基因植物美国的延熟西红柿问世以来,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专基因微生物已被大量用于生产各种药品,实验室内也得到了一些转基因动物,但目前进展最快的还是转基因作物(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简称GMC)。据统计24,目前全世界至少有45个国家的2500例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涉及的植物有烟草、西红柿、棉花、大豆、玉米、水稻以及马铃薯、茄子和辣椒等60多种,共计10个性状;而且全球批准商业化应用的各类转基因作物已超过90种,单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就已超过50种。其中大部分都与病虫害防治有关,如:抗虫(玉米螟)玉米,抗虫(棉铃虫、红铃虫)棉花,抗病毒的西葫芦、番木瓜,抗虫(甲虫)马铃薯,以及抗除草剂(草甘膦等)的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和亚麻等;其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甚至每年都要翻几番(1996年为170万公顷,1997年为1100万公顷,1998年又上升到2780万公顷,1999年和2000年又分别上升至3990万公顷和4420万公顷)。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1999年和2000年分别达到了2870万公顷和3030万公顷,约占全球总面积的70%),其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已分别占各作物种植面积的1/41/3;其次是阿根廷和加拿大(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每年都占全球总面积的10%以上)。以转基因作物的性状而论,发展最快的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中发展最快的是大豆,其中阿根廷的转基因大豆已占其大豆种植面积的90%。全球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发展势不可挡。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而且大大减少了除草剂和农药的用量,既减轻了大量使用化学物质对农业工人与天敌的毒害,又维护了农田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优越性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据统计,199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仅获利7500万美元,1996年翻了3番(达2.35亿美元),1997年又翻了近3番(达6.7亿美元),到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获利已超过25亿美元。预计全球转基因作物产品的产值,2005年将达6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200亿美元。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21世纪农业生产品种的90%将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总贡献率将超过70%。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研究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并得到了“863”等国家项目的支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已经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在某些领域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据介绍,我国自主研究的转基因植物种类有47种,涉及各类基因103种,许多与抗虫、抗病、抗逆、产量、品质和保鲜等有关的基因已被克隆。19971999年,农业部批准了包括转基因抗虫棉花、耐贮存西红柿、抗病毒西红柿和甜椒等在内的33项转基因植物商品化生产的安全性评价申请;2000年7月,全国已批准农业转基因作物中间实验135项,环境释放81项,使我国成为继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之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第4大国,尤其是双价抗虫棉的育成与使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独立研究成功转基因抗虫棉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2个国家,标志着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的行列。二、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争论与分析关于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国际上的争论甚为激烈。以环境保护组织为主的批评者们指出:尽管转基因生物目前尚未发现十分严重的后果,但种种迹象表明它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除食品安全、道德影响和社会经济影响外,人们普遍关注着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不同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纷纷对它们的生态风险、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转基因产品作为食品对人体健康问题、产品加贴标签问题、运输问题、国际贸易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拥护者以各种形式进一步促进其更快发展,反对者则以示威游行,甚至毁坏大田试验等各种行动进行抵制。为此,FAO和WHO分别于1990和1996年召开了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咨询会,深入研究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和要求,提出了“物质实质相当(或大体等同)”的原则;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欧洲以及印度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先后制定或修改了有关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法规、程序和规范;2000年2月,联合国环保组织(UNEP)通过了生物安全议定书(草案),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和越境转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虽然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还难以确定,但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其潜在的不利的一面,比如:转基因生物产品(如食品)是否存在过敏性、是否会中毒、是否会对人体产生短期或长期的伤害等;又如:转基因作物在其自然生长的过程中,其基因是否会发生变异或漂移,是否会改变自身或其它物种的遗传特性,等等。当人类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两面性”时,如何采取措施利用其优点、克服其潜在的危害,就成为这一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5。有鉴于此,世界各国政府也普遍加强了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并重新审视或修改其发展政策,甚至开始调整本国的发展战略。我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钱迎倩研究员也撰文指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应谨慎对待,不要急于下结论。针对当前转基因食品已经上市的事实,他还建议应该在转基因食品上货架时对该食品加贴标签,让公众对是否购买转基因食品有选择的自由4。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达国家国内严格的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管理,有些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公司将其研制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输出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验或商业活动;有些国家为了保护和促进本国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则以保护消费者为由,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有的外国公司误以为我国种植有大面积的转基因烟草而取消了对我国烟草的订购合同,给我国的烟草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三、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现状与趋势如前所述,由于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因此对其安全管理问题也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总的来看,各国政府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在保障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和环境安全的同时,促进其发展。但由于各国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潜在风险的认识与理解存在一定差异,世界各国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且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宽松型管理模式,其管理原则是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与非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没有本质的区别;二是以欧盟国家为代表的严厉型管理模式,其管理原则是首先假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所有与其有关的活动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并针对基因工程技术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三是以日本等为代表的既不宽松也不严厉的管理模式,这也是当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方式,他们的管理法规和办法一般都处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6。我国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控制和管理也是很严格的。1992年,卫生部颁布了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对新资源食品的试生产、正式生产的审批制度以及新资源食品的包装和说明书等做出了规定;1993年12月,国家科委颁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基因工程实验研究、中试、工业化生产、遗传工程体释放以及遗传工程产品的使用等都应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制定安全控制方法和措施;1996年7月,农业部颁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从保护我国农业遗传资源、农业生物工程产业化和农业生产安全的角度,对转基因作物的实验研究、中间实验、环境释放或商品化生产各阶段进行管理,建立了农业生物工程工作的申报和审批制度;2001年5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把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安全管理纳入到依法行政的轨道。现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都越来越重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问题,正密切关注着国际上有关管理法规的动向,同时也有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尽快制定我国生物安全法”的建议。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并突出表现为:(1)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安全评价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等还很不完善,尤其是监督与监控工作还很薄弱,出现的违规事件得不到及时调查与处理,对农业环境的长期监测等也亟待部署;(2)广大消费者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还比较生疏,使其在维护自身利益时显得比较盲目。四、加强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为保证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应用,必须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研究加以适当限制,并严格管理和监控其研究和应用的过程,尽可能地加强全程跟踪检测,逐步建立健全其安全保障体系。为此,提出以下思路与对策建议1,39。(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和鼓励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生产农艺性状良好的高产优质转基因作物将是解决不断增加的人口对粮食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国际形势看,也必须加强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但出于对人类自身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认为,在转基因生物进行商品化生产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检测与评价。也就是说,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研究和利用必须采取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在充分肯定转基因生物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的同时,要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实行严格的安全审查和管理制度,使其在科学而完备的技术与政策以及健全的审批和管理机构的保障下持续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形式,支持、鼓励和保护有关科技工作者,积极从事农业转基因技术工作,但对某些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有重大怀疑,或者是涉及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重大问题,则应持慎重限制的态度。(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加强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研究目前,我国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研究和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但随着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加快及其安全性问题的提出,肯定会有更多的安全性问题被提出。因此,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研究不仅是必须的,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仍有较大的差距。为此,我们必须加强与OECD、FAO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欧盟诸国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部门的合作,跟踪国外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了解国外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的动态。通过建立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数据库,收集、整理、分析、发布国内外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信息,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和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还要积极选派有关官员和专家参与有关国际组织关于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活动,参与有关“游戏规则”的制定,以维护我国的利益。政府还应通过设立专项经费等形式,加大对农业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与风险评估的投入力度,如:通过附加税收的方式,从生产和消费这一部分产品的过程中引导部分资金用于对其安全性的研究。(三)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执法力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监督管理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例如: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虽已颁布多年,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还有不少从事转基因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对此知之甚少;又如:在执法组织和执法力度方面,有关转基因生物的数据和资料基本上依靠申报单位单方面提供,还缺乏进行独立检测和监督的机构,也有不少单位未经申报就已进入开放环境进行试验甚至开展商品化生产,有的已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造成了损失。为此,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安全管理的执法组织建设和监督检查的力度。还必须通过各种媒体和其它宣传机构,大力开展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与法制宣传、教育,既让广大消费者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自觉地保护自身的消费权益,更让广大民众,尤其是转基因工作者知法守法,在支持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同时,也关注其安全性问题。从而使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朝着有利于人类健康,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影响生态Cost calculationsProduction systemhormone freeConventionalYardage & bedding (27/animal/day)$15,615$11,894Feed costs (Barley $120 per ton)$59,603$49,151Depreciation of system costs$400$-Feedlot costs$75,618$61,045Backgrounding costs$187,500$187,500Total costs$263,118$248,545Cost per animal$877.06$828.48Price of sale$115.87$103.17Revenue$417,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地下基础设施买卖合同内容
- 饭店海鲜池维修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四滚筒球磨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激励与赋能的技巧》课件
- 玻璃门保洁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粉芯糖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接黄44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柜式多能磨抛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金华双层沥青瓦施工方案
- 宁安铝单板施工方案
-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17 创造最后一刻的奇迹】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写作顺序
- 班组LOGO,彰显特色区队文化
-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CAA) 全国统一考试题库及答案-合格评定基础
- 国网网络安全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大全-2(多选题汇总)
- 部编版小学语文 阅读训练 鲁迅 (含答案)
- IEEE33节点三相配网参数
- 中石化华北分公司钻井定额使用说明
- 高中英语3500词汇完整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完整)EHS培训考核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