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输血管理许珺.ppt_第1页
课件:输血管理许珺.ppt_第2页
课件:输血管理许珺.ppt_第3页
课件:输血管理许珺.ppt_第4页
课件:输血管理许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血管理知识系列培训(二),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 许珺,输血管理实施细则 紧急输血预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预案 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操作规程 临床用血考核制度,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 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为了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及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如下。,一、 临床用血的基本原则,(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能不输的坚决不输,能少输的决不多输。 (二)符合输血指征者,进行成分输血。特殊情况需要输注全血时,需提前向输血科申请,由输血科向血液中心申请。 符合自身输血指征者,应积极开展自身输血。不输或少输同种异体血。 (三)临床医师要做到不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四).输血适应证(适用于成人,小儿输血应酌情处理) 1急性失血(创伤及手术失血) (1)失血量1020%血容量,红细胞压积(HCT)30%或Hb100g/L,原则上不输血,但应输注晶体液。,(2)失血量在2030%血容量,HCT30%或Hb70g/L,先输注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晶胶比例23:1,总量不应大于1500ml)扩容,再输注红细胞以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红细胞用量以2U红细胞可提高HCT 3%或(Hb 10g/L)来计算。,(3)失血量过大(1/3血容量),仍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病人在先行晶体液胶体液扩容,减少组织间液丢失基础上输部分全血、部分红细胞,全血适用于既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又需补充血容量的病人,但不适用血容量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病人。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应严格掌握输全血的指征。,(4)24小时内输血量大于血容量时可造成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和稀释性凝血因子缺乏。这时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并有微血管出血表现或伤口渗血不止者,须输注血小板制品,以机采血小板为佳。 如果KPTT、PT是对照的1.5倍以上时,创面呈弥漫性渗血则须补充FFP,用量1015ml/kg。如纤维蛋白原1.0g/L则应输注冷沉淀11.5袋/10kg。,(5)血浆不宜用于补充血容量。合并使用红细胞加血浆代替全血,可使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大,也应尽量避免。,2急性贫血(主要指内科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和急性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1)内科急性失血按创伤和手术失血的输液、输血原则处理见一.(四).1。 (2)急性溶血和急性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病人,一般不存在血容量减少。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改善组织缺氧。以输注红细胞为宜,不应全血输注。,急性溶血多数由抗原抗体反应及补体参与,输血不当反而加重溶血。只有严重缺氧者需输红细胞,输血量不宜过大。并应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红细胞的交叉配血试验,在密切临床观察下输注。 急性造血功能障碍或病因未查明,但贫血进行性加重,伴有明显贫血症状者,应输红细胞。,3慢性贫血 (1)慢性贫血不需紧急处理,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不轻易输血。 (2)慢性贫血病输血指征:慢性贫血病人一般以Hb 60g/L为限。对老年人有心血管功能不良、围手术期、围产期孕妇可以适当放宽限制。慢性贫血发病缓慢,多数病人已通过代偿能力耐受Hb的减低。因此Hb及HCT的高低不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标,应以因贫血出现临床症状为输RBC的指征 (3)慢性贫血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有输血指征时应输红细胞,不需输全血。,4出血疾病 (1)血小板输注指征 血小板小于50109/L或血小板功能不良(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严重肝病、某些药物)伴有活动性出血时应输注血小板,输注量按2U/10kg计算,每23天一次输注直至出血停止。,预防性输注血小板,仅限于有潜在性出血危险者,不可滥用。血小板在20109/L以下伴有发热、感染或存在潜在性出血部位者,应输血小板。血小板10109/L,特别是5.0109/L时应立即输血小板以防止颅内出血,择期手术病人或待产孕妇应使血小板提升到50109/L以上。关键部位手术(脑、眼),血小板应提高到100109/L。,血小板输注无效病例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T)5000/24小时应寻找原因。若为同种免疫原因,请与输血科联系选择HLA配型相同或部分相同供体。,(2)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指征 单个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首选相应凝血因子的浓缩制剂,次选新鲜冰冻血浆(FFP)。 Vitk缺乏如口服双香豆素类药物过量,阻塞性黄疸等。 严重肝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大量库血输注,伴发凝血障碍。,抗凝血酶(AT-)缺乏,见于避孕药使用,肝脏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创伤及大手术导致的获得性AT-缺乏。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血浆置换(TPE),(3)冷沉淀输注指征 冷沉淀适用儿童及成人的轻型甲型血友病和VWD,任何原因引起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症及缺乏症。,二、输血申请与审批 详见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三、签订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详见输血前告知制度,四、输血流程及注意事项:,1输血申请单 输血申请单必须连同受血者标本同时送输血科。内容填写必须齐全无误,凡资料不全的申请单输血科要退回原科室,不得迁就。,2血标本 护士采集血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确认受血者。血标本上的标签必须在离开病人床边前作好标记,贴在试管上。配血时对病人身份有疑问,必须重新抽血标本,不允许涂改标签及申请单。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血液。每次输血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标本必须密封盖紧,放置46保留至少7天。,3血型鉴定 常规进行ABO及Rh(D)血型鉴定,ABO血型必须包括正、反定型(3月内婴儿可不做反定型)。 4交叉配血 该试验包括主侧配血: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红细胞;次侧配血:受血者红细胞+供血者血清;自身对照:受血者红细胞+受血者血清。配血方法宜选用低离子强度介质法、酶介质法、抗球蛋白法或聚凝胺法等,不宜单用盐水介质法。,6医院内血液领发 由病区医护人员到输血科领血。不允许工人及家属代领。领、发血双方必须共同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并对血液进行外观检查,经查没有问题,领血者签收后才能将血液发出与领走。原则上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7输血时应由医护人员在病人床边核对床号、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按常规消毒及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8细胞成分特别是红细胞制品在输注前需轻轻混匀,以避免越输越慢的现象。如有滴速不畅,则可用3050ml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移入血袋内,加以稀释并混匀,除生理盐水外,不得在血液内加任何药物。,9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输血开始的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ml,并严密观察病情。医生或护士不应离开病人,若无不良反应,再加快速度。输血完毕后,主管医师及时记录输血记录单附于病历中,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连同输血过程中所用器具与血袋交输血科保留。,10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出现异常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以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报告医生及输血科工作人员,及时治疗、处理并查找原因。输血所用器具与血袋需封存保留,以便查找原因。,11Rh阴性输血 Rh阴性约占汉族人群的0.3%,原则应输ABO同型的Rh阴性血。输注Rh阴性血,应及早与输血科联系。 12. 如因患者身体状况及其他原因不能及时输血时,应将血袋送回输血科冰箱储存,待时机成熟再取回输注,做好交接登记。,13. 输血结束后,主管医师应该及时书写输血病程记录,内容包括: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输注效果评价的描述。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 紧急输血预案,一、编制依据 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临床输血与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二、组织领导 成立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 组长:杨成新 副组长:宋玉霞 成员:许珺、关建萍、李玉梅、姚文海、李静、王秀玲、唐光平、宋国平、古丽拜尔舒占军、高辉、王英、吴爱萍、孙贤黎、李虹、张建峰、李对梅、刘艳、魏茹、刘芳、康俊婷、郭婷婷、 陆慧琴、王燕春、虎云。,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职责 1.业务副院长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 2.医务部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执行预案。 3.输血科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 4.临床各科主任、护士长具体负责各科室的应急输血工作。,三、紧急配合性用血管理流程,1.首先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输血前 采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病毒筛查试验用的血标本,并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好紧急用血准备。 2.如遇突发事件有多名伤员需要紧急输血,应由专人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每个患者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清楚地标明患者姓名和唯一性标识(门诊号或住院号)。若无法识别患者(如患者昏迷),可在病案号的基础上加其他标识(如无名氏1号、无名氏2号),避免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粘贴血标本标签时出错。,3.如果在短时间内患者由急诊转入病房,如果继续输血应重新采集配血样本,避免因标识不一致导致错误。如果患者情况不允许重新采集样本,应第二份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注明患者的门诊号,以便输血科技术人员确认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4.输血科确认库存血液不足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时,立即与自治区血液中心联系调配所需血液制品。如果血液中心血源无法保证供应,应与医院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负责人联系,领导与临床科室协调沟通同意后,可进行相容性输注。输注前须与患者或其亲属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说明相容性输注利弊。各部门应做好相关记录。,5.输血科在接到临床医生注明“相容性输注”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如病情“危急”且不知患者血型情况下,可进行相容性输注。输血科应在1015min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血制品,并在输血报告单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此后,应尽快鉴定供、受者血型。 6.凡抢救一次用血超过1600ml(红细胞8单位,血浆1600ml均需医务处审批)。急诊抢救病例可先用血再补办手续。,紧急输血流程图,四、ABO血型系统相容性输注原则,注:若已输入大量0型红细胞成分后,能否输注与患者同型的血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当患者原ABO血型的红细胞与新采集的患者血标本血清相合时,可以输注与患者原血型同型的血制品(在改输原同型的血液时,须更换输血器)。若交叉配血试验由于ABO抗体所致不合时,则应继续输注0型红细胞。,2.血浆、血小板制品,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注原则,1.红细胞制品 (1)输血科首先对患者进行RhD抗体筛查,阳性应进行效价测定。 (2) RhD抗体阴性者,可一次输注RhD阳性ABO同型的红细胞。 (3) Rh血型不合溶血为迟发性溶血反应,RhD抗体阴性患者如危及到生命安全时,紧急情况下可以输注RhD阳性ABO同型的红细胞。输注应密切监测患者溶血相关指标,如有溶血迹象立即停止输血。,注意: (1)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红细胞后,如果需要再次输血,必须输注Rh阴性红细胞制品。,(2)对于Rh阴性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或未成年女性不轻易发给RhD阳性红细胞制品。如无RhD阴性血液,不立即输血会危及患者生命,此时须采取以下措施: 告知患者和家属病情,并说明在紧急情况下输注的利与弊,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注明给患者带来的后果和并发症:并强调会给以后妊娠带来不良后果,可能导致妊娠的流产、早产或新生儿溶血病等不良后果(特别是对未生育的女性);知情后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报医务部批准同意后才能实施。,2.血浆、血小板制品 (1)应首选Rh阴性制品,其次选择Rh阳性制品。(输注Rh阳性制品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血浆、血小板制品会混入少量红细胞)。 (2)Rh阴性制品输注给Rh阳性患者时,输注前应对Rh阴性血浆、血小板制品筛查RhD抗体,抗体阴性者可输注给Rh阳性患者。 注:紧急用血可以欠费进行,输血科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发血。,五、预案启动与终止,1. 在正常工作日,输血科接到需紧急用血抢救事件后,应立即按本预案执行,必要时报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 2.节假日及下班后,总值班接到紧急用血事件后,立即报告总值班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 3.接到严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伤事件后,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执行。,4.接到紧急用血事件通知的科室,应做好输血前一切准备工作,包括血样采集、标识及送检和取血的前期准备。 5.紧急输血无患者家属签字的需报医务部备案,所有需签署的同意书随后补签。 6.应急终止 紧急输血抢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抢救成功或患者死亡,则该事件预案终止。,六、总结评估与改进,对每一起临床紧急用血事件,要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用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医院紧急用血协调小组定期组织对本预案进行调整和修订。,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操作规程,2019/8/20,50,可编辑,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染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追溯疾病源、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输血科负责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与上报,并反馈给医务部,协助医院对输血传染疾病的调查与上报。 检验科负责对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质控工作。 医务部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早期识别输血不良反应能力并果断措施,对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置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持续改进。,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措施:,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缓急和临床表现,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输血反应两种类型。各种类型输血不良反应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方法。,(一)急性输血反应,急性输血反应是指发生于输注血液制品过程中或输注后24小时内的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免疫性输血反应和急性非免疫性输血发应两种。,急性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供受者血型抗原抗体不合引起的,包括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等导致的急性溶血反应;因白细胞抗体产生的发热性非溶血反应;IgA抗体介导的过敏性休克反应;输入抗受者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血液导致的输血相关性肺损伤及荨麻疹等。,急性非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某些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包括因血制品污染导致的高热、甚至感染性休克;循环超负荷导致的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细胞因理化因素破坏发生的溶血反应;空气栓塞及输入大量库存血导致的枸橼酸钠中毒等。,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常将急性输血反应分为三种,1、轻度反应。 患者在输血数分钟内出现皮肤反应,如:皮疹、荨麻疹伴有皮肤瘙痒。 其常见的处理方法是: (1)减慢输注血液制品速度。 (2)肌注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 mg/kg)。一般经以上处理30 min后症状缓解,可继续以正常速度输血,如30 min内无临床病状改善或有恶化,则按照中重度反应处理。 (3)一般应在输注血液制品前30 min预防性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或静注,或异丙嗪50mg,口服。,2、中重度反应,患者一般在输注血液制品3060 min内出现发热、寒战、面色潮红、荨麻疹、皮肤剧烈瘙痒、烦躁、心跳加快,轻微呼吸困难及头痛。其常见的处理方法如下: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2)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部门分析。 (3)肌注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 mg/kg或与之相当的其他药物)。口服(对乙酰氨基酚10 mg/kg)或肛塞退热药物(如吲哚美辛栓50100 mg)。,2、中重度反应,(4)若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醇药物。一般经以上处理15 min后症状改善,可换一袋血液重新缓慢输注,密切观察;如15 min内无临床症状改善或有恶化趋势,则按照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处理。 (5)对于反复定期输血患者、曾有两次以上输血相关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应减慢输血速度并且可在输血前60 min预防性给予退热药物。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去除白细胞或过滤的红细胞和血小板。,3、有生命危险的反应。,(1)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血管内溶血是由于输注血型不合红细胞导致。患者血浆中抗体与输注的异型血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主要见于ABO血型不合,其他的血型不合也有发生,如Rh血型等。即使少量异型血(510ml)输注也可以引起严重的溶血。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心率增快、低血压休克、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头痛、烦躁焦虑、腰背疼痛、少尿、血红蛋白尿、DIC。处理方法如下。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 循环支持:输注生理盐水2030 mg/kg,保持血容量和收缩压;如果需要可用强心剂及升压药支持血循环,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3、有生命危险的反应。,预防肾功能衰竭,在保持血容量及血压稳定前提下用利尿剂,如速尿12 mg/kg。 监测凝血状态,预防及纠正DIC。 核查血液标签及送检样本: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部门。核查交叉配血及血型,监测肾功能及血常规变化,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抗体,并进行血气分析、尿潜血、血红蛋白尿及胆红素水平检查。 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糖皮质类固醇药物。,3、有生命危险的反应。,(2)细菌污染及败血症休克:一般在输注开始后迅速出现症状,也可延迟至数小时后发生。表现为突起高热寒战和低血压。处理方法如下。 发现症状立刻停止输注,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所输血液行涂片染色检查。 应用广谱抗生素。 如发生休克,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3、有生命危险的反应。,(3)液体超负荷:输血速度过快可导致液体超负荷,引发急性心衰和肺水肿。尤其易发生于严重慢性贫血患者及以往有心血管疾病者。对此类患者应减慢输血速度。,3、有生命危险的反应。,(4)过敏性休克:输血相关的过敏性休克相对比较罕见。典型情况发生在血浆置换时使用大量新鲜冰冻血浆。另外任何血制品均可使IgA缺陷受血者发生过敏反应。常在输血开始后数分钟后产生。典型表现为心功能衰竭,心率加快、低血压、休克、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患者常焦躁不安。处理方法如下。 立即停止输注。 应用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 mg/kg或与之相当的其他药物)。 皮下或静注0.1%肾上腺素。 对于IgA抗体阳性患者,应输注IgA阴性的血液制品。,(5)输血相关性肺损伤:通常由于供者血浆中含有针对受血者白细胞的抗体。一般在输血开始后14小时发病,表现为快速的呼吸衰竭,肺部X线检查见弥漫性阴影。治疗上无特定方法,主要进行呼吸支持治疗。,3、有生命危险的反应。,(二)迟发性输血反应,1、输血传播性疾病。 献血者的血液中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均有传播疾病的风险。通常输血传播疾病是指经输血传播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AIDS、梅毒、疟疾、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疾病。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取决于采血地区感染的发病率。,1、输血传播性疾病。,(1)常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 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乙型肝炎(长期输血的患者应注射乙肝疫苗)。 丙型肝炎。 梅毒。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高危人群应输注CMV阴性或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 疟疾。 其他少见的输血传播疾病:包括人类短小病毒B19感染、EB病毒感染、锥虫病、布鲁菌病、弓形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莱姆病和克-雅氏病等。,1、输血传播性疾病。,(2)血液筛查项目。 谷丙转氨酶(ALT)。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梅毒螺旋体。 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1、输血传播性疾病。,(3)影响因素。虽然经过严格的血液检验,但依然存在输血传播性疾病,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窗口期”。 检测手段还不够先进。 检测方法本身的误差可造成漏检。 由于某些献血员自身的免疫力差,即便是感染了某些病原体,机体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抗体,或产生抗体所需时间长,因而造成输血感染。,1、输血传播性疾病。,(4)预防措施。为了保证受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血液全面质量管理,保障输血安全,采取预防措施如下。 开展无偿献血。 严格筛查: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咨询,全面健康检查,拒绝高危人群献血。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好血液初、复检,对可疑标本进行第三次、第四次检测,直到结果准确无误。同时检测仪器要先进、精密度高,保证检测质量。 开展成分输血: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科学合理用血。 积极开展自身输血。 提倡应用传播疾病风险小的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剂:现有的生物制剂如白蛋白,采用低温乙醇法制备,进行了病毒灭活,减少了经输血传播的疾病。某些基因重组或单克隆抗体纯化的生物制品,如重组的F、F等,没有病毒传播的风险。 加强采供血质量管理。,2、其他迟发性输血反应。,(1)迟发性溶血反应: 一般为血管外溶血。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贫血、偶有血红蛋白尿。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有休克、DIC、肾功能衰竭发生时,则按照相应的情况进行处理。 (2 )输血后紫癜:多见于女性患者,在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后510天发生急性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一般血小板高于50109/L时可不特殊处理。如低于20109/L或有明显出血表现可按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处理。必要时应选用与患者抗原相合的血小板输注。,2、其他迟发性输血反应。,(3)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TA-GVHD是一种致死性的 输血并发症。 (4)铁超负荷:反复输注红细胞后,过多铁在机体累积,出现血色素沉着症,甚至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尤其是心、肝功能衰竭。采用铁结合因子,如去铁胺,2060 mgkgd,进行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将血清铁蛋白保持在2000g/L水平,可以有效的减少铁在体内聚积,逆转心脏及肝脏疾病。,二、输血不良反应监控、调查及处理程序,1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主管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二、输血不良反应监控、调查及处理程序,2疑似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等速发型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与输血科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通知输血科对原血液标本进行复检、不完全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抽取剩余血液送输血科重新进行血型检定和交叉配血; (3)如怀疑由细菌污染引起的,取剩余血制品进行细菌培养鉴定; (4)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5)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二、输血不良反应监控、调查及处理程序,3输血科在接到发生严重输血溶血反应的报告后,应迅速进行调查,以确定原因,试验结果要及时通报医务部、临床科室及科室领导,并做好相关记录并保存10年。 4.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主任应积极参与解决。,二、输血不良反应监控、调查及处理程序,5.输血后献血员与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6输血完毕,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主管医生应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24小时内送输血科保存。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部。 7输血科在接到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并初步核实后,要立即通知自治区血液中心,并协同医务部、临床科室等做好证据保全的工作。,三、输血传染疾病处理程序,1临床对疑似输血感染疾病的病例,应向医务部汇报。 2输血科应配合临床科室做好输血相关记录的查询工作,并向血液来源单位查询供血者感染性指标及血制品复检记录检查结果。 3检查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结果及输血记录。将各种相关资料交医务部,由医务部牵头,临床相关科室、输血科参加,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输血感染疾病涉及到的科室应详细记录处理过程,并保存记录10年。 5具体流程如下:,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四、血液输注无效预防处理措施,1选用单一供者血制品,尽可能减少患者与多个供血者抗原接触。 2采用自体输血。 3应用去除白细胞的血制品。 4尽可能避免在受血者存在脾肿大、感染、发热、药物反应、急性失血、DIC、溶血等因素时输血。 5采用配合型血液成分输注。,五、预案响应,1. 在正常工作日,医务部接到输血反应或疑似经血传播传染病的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处理。 2.节假日及下班后,总值班接到输血反应或疑似经血传播传染病的报告后,立即报告医务部及代班领导。 3.输血科接到医务部、临床科室关于输血反应或疑似经血传播传染病的报告后,应配合做好抢救及调查工作。 4.预案终止:输血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抢救成功或患者死亡)、经血传播传染病调查完成后,则该事件预案终止。,六、总结评估与改进,对每一起输血反应或疑似经血传播传染病的事件,医务部均要组织输血科及相关临床科室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对本预案进行调整和修订。,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紧急抢救 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抢救患者生命,以最快的速度使血液用到患者身上所制定的制度。配合性输血是指供受血双方ABO血型相同时交叉配血相合或不相合情况下的输血原则。,一、编制依据,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制定本制度。,二、组织领导,为规范执行本制度,成立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作为启动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批准机构,输血科作为执行部门。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成员组成及职责如下: 组长:杨成新 副组长:宋玉霞 成员:许珺、关建萍、李玉梅、姚文海、李静、王秀玲、唐光平、宋国平、古丽拜尔、舒占军、高辉、王英、吴爱萍、孙贤黎、李虹、张建峰、李对梅、刘艳、魏茹、刘芳、康俊婷、郭婷婷、 陆慧琴、王燕春、虎云。,职责 1.院长作为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决策。 2.业务副院长负责紧急输血工作的现场指挥。 3.医务部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执行。 4.输血科负责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的具体实施。 5.临床各科主任、护士长具体负责各科室的应急输血工作。,三、紧急抢救非同型输血管理流程,1.首先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输血前采集血型鉴定、交叉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