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经道讲堂——艾灸.ppt_第1页
课件:经道讲堂——艾灸.ppt_第2页
课件:经道讲堂——艾灸.ppt_第3页
课件:经道讲堂——艾灸.ppt_第4页
课件:经道讲堂——艾灸.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道讲堂艾灸,艾灸:是利用菊科植物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 艾柱或艾条,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什么是艾灸?,扁鹊新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中医治病有三大法宝:“一碗汤,一根针,一柱灸,孟子“左传”离娄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如何鉴别艾的质量,第一看艾绒 *优质艾绒:绒体干燥,细腻,柔软无杂质,可用手捏成形状 *劣质艾绒:绒体干燥,有枝梗,艾叶粒等其他杂质,质感生硬,不易成行,主要从色,味,烟,绒,比例方面入手,第二看艾绒颜色 *优质艾绒颜色:土黄色或金黄色为好 *劣质艾绒颜色:土绿色或者为当年艾,第三看艾绒气味 *优质艾绒燃烧气味:味道温和且有艾草的芳香,不刺鼻 *劣质艾草燃烧后的气味:刺鼻,呛鼻,有霉味,有青草味,第四看燃烧后的艾烟 *优质艾绒燃烧后的艾烟:烟色淡白,不浓烈,烟雾由下而上缠绕 *劣质艾绒燃烧后的艾烟:火力刚烈,燃烧时易爆,易掉渣,第五看艾的比例和年份 比例等级;5:1 8:1 20:1 35:1 45:1 含义:35公斤艾叶提取1公斤艾绒,新艾和陈艾对比,2.新艾施灸火烈且有灼痛感,而陈艾施灸则相对柔和灸感明显效果好。早在孟子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明代医家李时珍也指出“凡用艾叶,需用陈久着”所以施艾需用陈年艾,这也是历代医家所反复强调的。,1.新艾其中的挥发油没有完全挥发掉,不仅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陈艾其艾油已经完全挥发掉,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渗透力好。,3.陈艾可以从气味和颜色来鉴别,陈艾一般呈淡黄色,而新艾一般呈青绿色,陈艾因其中的艾油大量挥发,含量低故气味纯净温和,新艾因艾叶含油量高,故闻起来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4.陈艾灸火“温而不燥,润能通经”。 燃烧时陈年艾绒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经久不消,功效强劲。,艾灸的作用,温经散寒,常用于治疗脏腑虚寒证及实寒证如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素问 异法方宜论篇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艾灸的作用,扶阳固脱,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 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灸的作用,消淤散结,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 之疾,如乳痈(急性乳腺炎)初起、瘰疬(颈淋巴结核)、瘿瘤等疾病。,艾灸的作用,防病保健,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可调理亚健康状态。,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免疫调节,艾灸针对的问题,*妇科问题: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小叶增、产后腰痛等;,*骨关节问题: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滑膜炎等; 胃肠问题:胃寒、胃痛、胃炎、肠炎腹泻、结肠炎、腹部凉怕冷等;,*呼吸系统问题:咽炎、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体质弱问题:面色晦暗、体弱怕冷、失眠多梦、体质弱挑食、经常感冒等 男性:前列腺,阳痿早泄,肾虚等,灸法简介,常用灸法,艾灸,其他灸法,艾炷灸,艾卷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直接灸,间接灸,悬起灸,实按灸,灯火灸,天灸,白芥子灸,蒜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温和灸,雀啄灸,太乙针灸,雷火针天灸,回旋灸,悬灸温和灸,悬灸雀啄灸,悬灸回旋灸,隔物灸隔姜灸,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4厘米, 厚约0.30.4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隔物灸隔盐灸,将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艾炷燃尽,易炷再灸,连续施灸,不拘壮数, 以期脉复、肢温、证候改善,隔物灸隔蒜灸,鲜大蒜切成厚约0.30.5厘米 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将蒜片置于应灸 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冬病夏治,*中医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说法。,*三伏灸则是根据“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原理来治病和保健。,*两者治疗机制和方法大致相同,差异在于药物的配置和时间的差异。每年冬天进行“三九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疗效,是对“三伏灸”的有效延续和补充。“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阴阳并调,夏养三伏、冬补三九,通过这种药灸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其疗效显著,*三九灸是根据“秋冬养阴,夏病冬治”的原理来治病和保健的。,2016年三伏灸时间表,三伏灸具体时间如下: 伏前灸: 6月13日-年6月23日 6月23日-年7月03日 7月03日-年7月13日 入伏灸: 初伏灸时间:7月13日-年7月23日 中伏灸时间:7月23日-年8月02日 中伏加强灸:8月02日-年8月12日 末伏灸时间:8月12日-年8月22日 末伏加强灸:8月22日-年9月01日,三伏灸有着严格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可分为伏前灸和入伏灸,伏前灸即:夏至后至入伏前的1个月,每次连续灸3天休息3天,以充分激发体内的正气阳气;入伏灸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50天连续做5天休息3天);,经道本草艾灸,1.理气血 2.通经络 3.暖子宫(针对宫寒) 4.回垂绝之阳:快速调动人体阳气,延年益寿 5.除寒湿:改善胃寒,胃痛,胃胀 6.改善性冷淡,促进夫妻生活 7.改善风寒,关节炎,痛风,腰膝酸软 8.调理月经量少,血块,预防子宫肌瘤 9.调理便秘,腹泻 10.整体改善体内环境,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十大功效,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感谢您的观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