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药保健学下篇.ppt_第1页
课件:中药保健学下篇.ppt_第2页
课件:中药保健学下篇.ppt_第3页
课件:中药保健学下篇.ppt_第4页
课件:中药保健学下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保健学,第一章 解表类,目的要求: 1. 掌握苏叶、生姜、薄荷、芫荽、菊花。 2. 熟悉桑叶、葱白、豆豉。 3. 了解五汁饮、姜糖苏叶饮、桑菊薄竹饮、薄荷糖。,概述,含义: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性能特点:多味辛,入肺、膀胱经,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即内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适应证:主要用治外感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等。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分类:分为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第一节 辛温解表,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风寒为主要作用。 适应范围 1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等风寒表证。 2部分药物还可用治痹证及喘咳、水肿、麻疹、疮疡初起兼有风寒表证者。,紫苏 名医别录,来源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茎、叶,其叶称紫苏叶,其茎称紫苏梗。,【异名】又名苏叶。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发表散寒,理气和中,行气安胎,解鱼蟹毒。,紫苏,紫苏,【应用】 1风寒感冒:紫苏叶10g,生姜10g,红糖20g,沸水冲泡饮。 2咳逆短气:紫苏叶30g,人参10g,共研末,煮汤饮。(圣济总录) 3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单用或配伍应用。 4食鱼蟹中毒,腹痛吐泻:可单用煮汤,或配伍生姜、白芷同用。 【使用注意】 气虚多汗者不宜食用;本品芳香,不宜久煮,可冲泡饮或煮汤。,生姜 名医别录,来源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生姜 名医别录,【药性】 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解毒,【应用】 1. 风寒感冒:生姜6g,紫苏叶30g,水煎顿服。(本草汇言) 2. 呕吐不止:生姜汁汤匙,和醋少许,空腹服之。(食医心境) 3. 半夏中毒:生姜汤一盅,白矾少许,调匀内服。(食物与治病) 4. 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6g。(千金要方)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生姜,【现代研究】 生姜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等。挥发油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有健胃作用。生姜对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 自古生姜即是一味常用药,也是一味常用的食疗佳品。嫩姜多作日常调料和做酱菜用,入药治病多用老姜。为呕家圣药。胃寒疼痛,可煎饮生姜,加红糖调匀,有暖胃祛寒作用。,生姜,葱白,【基原】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鳞茎。,葱白,【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应用】 1风寒感冒:葱白头与豆豉合煎。(补缺肘后方葱豉汤) 2脱阳:葱白五根细切,捣烂,酒500m1,煮至200m1,分三次服。(华佗危病方) 3阴寒腹痛、腹泻、痢疾:可单用煮汤,或配伍应用。近代用于细菌性痢疾、肾结石。 【使用注意】 表虚多汗者忌服。 【现代研究】 葱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和C以及矿物盐、钙、镁、铁。此外还有挥发油,油中成分为蒜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另外从葱中提炼出一种葱素,用于心血管硬化治疗,已初见成效。 经常吃葱的人,虽脂多体肥,但胆固醇不高,并且体质强健。,芫荽(食疗本草),【基原】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带根全草。 【异名】胡荽、香菜。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功效】发汗透疹,消食下气,清热,利尿。 【应用】 1小儿痘疹令速出:芫荽150g,水煎服。(圣惠方) 2小肠积热,小便不通:葵根一大握,芫荽60g,滑石30g(为末)。上三味,将二味细锉,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入滑石末,温分三服。亦治血淋。(圣济总录葵根饮) 【使用注意】 痧疹已透,或虽未透出而热毒壅滞,非风寒外束者忌服。本品多食耗伤气血,气虚及有胃溃疡者则不宜多食。 芫荽为日常生活常用的调味品,芳香开胃,小儿出麻疹未透,可以芫荽煎汤外洗(头面部不洗),促进外周血液循环;而使皮疹出透。日常食之可温暖脾胃、健胃助食,适于寒性体质、胃弱体质以及肠腑壅滞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芫荽汤。,芫荽(食疗本草),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性特点: 多辛苦而偏寒凉,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 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者。,桑叶 本经,桑叶,来源为桑科(Moraceae)植物桑 Morus alba L.的干燥叶。,【异名】又名铁扇子、冬桑叶、霜桑叶。 【性味归经】甘、苦,寒。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应用】 1 风热感冒:本品轻清凉散以疏风热,可单用煮水代茶饮,或配伍菊花等同用。 2 风热眩晕、目赤肿痛、多泪:可配伍菊花、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3 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麻膏,取桑叶研末、黑芝麻研末,加入适量白蜜熬膏,空腹时用盐汤、临睡时用温酒调食。,桑叶为清热凉血养生食品。日常饮之可清肺泻胃、清肝凉血,适于热性体质以及肠胃积滞者食用。,桑叶,菊花 本经,菊花,来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 因产地、花色、加工方法的不同又有白菊花、黄菊花、杭菊花、滁菊花等不同。,【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可配伍桑叶同用;或用菊花粥,以粳米煮粥近熟,再入菊花略煮,调以白糖进食。 【使用注意】 清热宜用黄菊花,养生宜用白菊花。 菊花为清热解毒养生食品,适于热性体质、肠胃积热、以及老年人食用,尤宜暑期炎热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菊花拌鸡丝、菊花馅饼等。,菊花,薄荷 新修本草,来源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止痛,宣散透疹。 【应用】 1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多配伍应用,薄荷研细末,加入蜂蜜或白砂糖,制丸食,善清风热,名为薄荷糖。(简便单方) 2风热咽喉肿痛。可配伍桔梗等同用。或用薄荷甘草汤,薄荷、甘草适量,煮汤代茶饮,为口齿咽喉圣药。(调疾饮食辨) 3麻疹初期,疹透不畅以及风疹瘙痒。可配伍荆芥等同用。 此外,还可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胀,血痢。 【使用注意】 有表虚自汗及阴虚血燥者不宜食用。 薄荷为清利头目养生食品。适于热性体质、肝郁气滞体质者食用,常用食疗方如薄荷糖等,亦可煎汤代茶饮。,薄荷 新修本草,淡豆豉,【基原】为大豆经加工而成。 【异名】又名香豉、淡豉、豆豉,做调味品供食。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解表、除烦、宣郁、调中。 【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或风热,多配伍应用。 2用于胃脘胀闷、食欲不振以及断乳后乳胀。可单用煮汤食。 3用于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常用豉薤汤:豆豉、薤白,煮汤食。 本品为调畅气机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调畅脾胃气机、安胎养孕。适于脾胃气滞体质以及孕妇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豆豉炖鸡。,第三节 常用食品,五汁饮(温病条辨) 【配方】 梨1000g,鲜藕500g,鲜芦根100g,鲜麦冬500g,荸荠500g。 【制法】 洗净的鲜芦根、梨去皮核、荸荠去皮、鲜藕去节和鲜麦冬切碎或剪碎,以洁净的纱布绞挤取汁。 【效用】 不拘量,冷饮或温饮,每日数次。适用于外感热病、口渴、咽干、烦躁等症。 本品原用于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为肺胃津伤,热盛所设。方中鲜果皆为甘寒养阴之品,着重清肺经之火热,鲜芦根除清肺热外尚清胃热,鲜麦冬兼清肺胃经之火热,诸味相配,共成外感温热病之清热佳品。 又方,重订广温热论新定五汁饮,以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梨、甘蔗绞汁,饮服。本方增加清胃经火热之力,除用治肺热证以外,尚可用治内伤消渴和呕吐等症。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姜糖苏叶饮(本草汇言) 【配方】 生姜6g,紫苏叶3g,红糖适量,沸水适量。 【制法】 生姜切丝,苏叶捻碎和红糖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 【效用】 趁热频频饮用,适合用治风寒感冒,胃寒型呕逆,泄泻,腹胀疼痛,以及因吃鱼虾所致的轻微食物中毒症状。 本饮品名为后人所加。原用于治外感风寒,现为外感风寒引起胃脘不适者常选用的饮料方。生姜和苏叶皆为辛温发散风寒之品。生姜兼温胃降逆,苏叶兼理气解海鲜食物中毒之功效,红糖补中温中,诸味相须配伍共奏行气解表,温中降逆,除胀止泻之效。,常用食品,桑菊薄竹饮(广东原茶方) 【配方】 桑叶10g,菊花10g,苦竹叶30g,白茅根30g,薄荷6g。 【制法】 上项原料洗净,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泡温浸30分钟。 【效用】 代茶频饮,可治疗外感或内热所致的目赤,头痛,发热,喉痛等症。 本饮原用于外感风热,为肺、肝有热常用的饮品。桑叶、菊花辛凉解表,尤以清肺、肝大热,明目为长;苦竹叶、白茅根苦凉以清肺、心经之内热;薄荷辛凉,除可发散肺经之表热,尚可疏解肝经之郁热。诸物配伍,共成清散表里火热之佳品。本饮除可作为治疗性饮料外,夏季也可作为防暑清凉饮料。,常用食品,薄荷糖(简便单方) 【配方】 薄荷30g,白砂糖500g,水适量。 【制法】 白砂糖放在铝锅中,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较稠厚时,加入薄荷细粉,调匀,再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将糖分割成条,再分割约100块即可。 【效用】 经常含化食用,有疏解风热、清咽利喉的功效。可治疗感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本方原用于风热诸证,为治疗风热诸证的常用方。风热客肺,皮毛疏泄,故发热恶风,咽为肺之通道,肺热伤津,故口渴咽痛。法宜疏风清热。此糖中薄荷解表疏风,散热发汗;白糖清热利咽,合用而成疏风热、利咽喉之方。薄荷少量应用尚有疏解肝郁之功效,如逍遥散中伍用薄荷不足一钱即是此意,故薄荷糖用于肝郁气滞证也颇为相宜。 本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