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匆匆》教学设计_第1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匆匆》教学设计_第2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匆匆》教学设计_第3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匆匆》教学设计_第4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匆匆》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匆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了解作品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精彩语段,体会作者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而表现出来的无奈、惋惜、留念、焦虑以及决心奋发有为等复杂的思想感情,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教学准备:1、有关朱自清的资料 。2、搜集惜时伤时的诗文。3、学生三年级时候的照片。4、布置课前预习。教学时间:两课时整体设计意图:根据这篇文章的性质,我采用了“以读为本,穿插练习,填充资料”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找日子的影子,让学生感到看不到摸不着的时间就是针尖上的一滴水,时间长着脚,他的步伐不快不慢,然而当你觉察到他的时候,他是那样的匆匆;通过让学生朗读、师生接读等多种方式朗读,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仿说等形式的练习,引导对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受,体会作者反复表达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光阴易逝的无奈,体会到时不待我,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每一天!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匆匆”(一) 揭示课题,理解“匆匆”。1、导入课题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谁的照片?还记得这是几年级的照片吗?看看照片,再看看现在的你们?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回答师: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并且一去不复返。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也有过你们同样的感慨,并创作了文质兼美的散文匆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文章匆匆,齐读课题。2、理解课题“匆匆”就是“急急忙忙”的意思,再前面加两个字组一个词。(脚步匆匆,吃饭匆匆,洗脸匆匆)(二)学生汇报收集资料,教师介绍作家。【设计意图】出示学生们在学校生活的照片,可激活学生们的记忆,让他们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而眼下他们已经长大,即将成为一名中学生,这种外在的变化何尝不让人感到岁月“匆匆”呢?创设机会让学生汇报关于朱自清的资料,给学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台,激发学生收集材料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落实了这学期的一项重点训练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的同时,使全体学生对朱自清生平有个初步认识,这为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垫下坚实的基础。二、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1读准字音。2划出中心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二)反馈检查: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头涔涔泪潸潸2找出中心句,了解前后呼应的表达方法。3、师:课文写的是什么匆匆?请大家大声朗读全文,文中有一个词告诉我们:是什么匆匆。回答:课文写的是“日子”匆匆。【设计意图】在初读中学习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感悟、品评做准备。三、逐段读文,品悟“匆匆”朗读、品悟第一段1、发现日子的特点师:我们每天都在过日子,往往就这最普通的事情,最容易被忽视。在作者眼中,日子有什么特点?请你们再认认真真地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相机板书:一去不复返无影无踪再齐读这四个问句。)2、体会对比写法,感悟表达情感l学生齐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l老师这样排列,你能看出什么特点?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l师生合作读一读。l模仿创作:老师想说:太阳落了;春天过去。你想说:。l师:作者为什么还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板书:留恋)3、指导朗读,加深理解请大家把那种留恋、无奈、怅然若失的感觉读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读的多种方式自主触摸文本,如:师生合作读,学生个性朗读,变序改成小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在读中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分析、朗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像针尖上的一滴水”1、找日子的形象师:课文一开始提出一个问题,也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复返,无影无踪的。但在作者笔下,日子是匆匆的,能看得到,摸得着的,感觉得到的。日子的影子是怎样的?请你们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日子的样子,画出来。2、理解:像针尖上的一滴水l这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有声音吗?有影子吗?针尖上的一滴水有多大?让学生找到“像针尖上的一滴水”这句话,计算八千多日是多少年,人的一生有几个八千多日子?这么多的日子相当于几滴水?与时间的流相比,那一个更多?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领悟人生短暂,时间珍贵。然后反复朗读,加深理解(相机板书:像针尖上的一滴水)l理解“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师:八千多日子像针尖上的一滴水,人的一生只有几滴这样的水滴。可见,人的生命在时光的大海里,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短暂。(板书:短暂)想到这里,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你明白吗?让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感悟作者对时间匆匆而过的感受。3、朗读指导,加深理解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理解。分析、朗读第三自然段,理解“太阳他有脚啊”1、找日子的形象师:八千多日像针尖上的一滴水,那每一个日子也是看得见的,是什么样子的?读第三自然段。2、理解“太阳他有脚啊”出示: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你有没有看到他的脚步?生读:于是洗手的时候师:这都是时间的脚步在那儿移。怎样地挪移?生读:轻轻地师:快吗?慢吗?(师生接读)所以洗手的时候生读: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师:吃饭的时候生: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师:默默时生: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3、仿说,领悟时间“挪移”我们的生活中,你感到时间的脚步在挪移了吗?引导学生联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说。课件:(闲聊的)的时候,日子从(嘴边溜去);(玩电子游戏)的时候,日子从(鼠标下闪过);(玩纸飞机)的时候,日子从(翻飞的飞机中飘过)。4、朗读,加深理解师:时间都是慢慢地悄悄地挪移,我们一起读5、领悟时间“匆匆”师:开始是挪移,后来从哪里看到他的脚步匆匆而过?生:跨过、飞过、溜走、闪过(板书)师:时间的脚步是怎样匆匆的呢?生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师:你从这些词语感觉到什么?或是有什么发现?师:所以,日子是有形象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有脚,我可以让他停下来,可是他与人有什么不同?生:人的脚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自由停下来,而时间的脚步一去不复返师:他的脚步只能匆匆而过,你想留也留不住,挡也挡不住,读第一句。表达作者对时光一种怎样的感受?生:无奈(板书:无奈)6、朗读,加深理解分析、朗读第四自然段,理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1、找日子的形象师:第四自然段中,你找到日子的形象了吗?生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出阳蒸融了。师:青烟、薄雾,看得见吗?你看多形象,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朝阳蒸融的样子,你看过吗?2、理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l作者说八千多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出阳蒸融了”。为什么把时间比作青烟、薄雾?而不是比作一滴水?生:因为被微风吹散的青烟、被蒸融的薄雾都无影无踪了。师:八千多日子就想青烟薄雾无影无踪、没有痕迹。主要告诉我们八千多日子他没有在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迹。我们来读l朗读,加深理解生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出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l理解“游丝”师:“游丝”是什么?你看到过这样的痕迹吗?指导朗读师:这里有两个问句一样吗?为什么要反问一个问题?生:强调了没有留下一点点的东西师:这没有留下一点点痕迹是为什么?l介绍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跨,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写下了这篇散文。往前看,读读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话。生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师:八千多日子留下两样东西,一是徘徊,一是匆匆,他没有做什么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东西。八千多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所以有怎样的感情在里面?生:后悔 惭愧恨自己虚度了年华(相机板书)再读这句话。3、体会作者情感l师:同学们,作者甘心这样碌碌无为地过这短暂的一生吗?你怎么知道的?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这一遭啊?”师:“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是什么意思?“赤裸裸地回去”呢?师:谁把这句话改为我们的现代白话文来表达?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难道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吗?l填空练习我可以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但()(),但不可以赤裸裸地回去。师:在“不”前加一个字,增强表达的效果生:决!师:请你读这句话!生:我可以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但决不可以赤裸裸地回去!师:全班齐读这两句!4、感悟作者对时间的珍惜l师:作者不忍心虚度时光,所以他说:“但不能平的,为什么要白白走着一遭啊?”作者是白白走了吗?不是的。l介绍作者的作品作者在短短的五十年里,给我们留下了近200万字的著作,使他们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他鼓励了一代有一代青年的青年,让我们懂得了珍惜时间。【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指导学生感受“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找到日子的影子,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以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孕育情感;以仿写、填空引导学生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通过自主品味,感情朗读,自主发现,发挥想象等方法体会日子匆匆,感悟时间一去不复返。这样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文本,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真切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分析、朗读第五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师:人生短暂,生命有限,岁月无情,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怎样走这一遭呢?怎样有所作为呢?所以作者留下这样一个疑问,齐读最后一节。2、同学们,课文学到现在,你们说说朱自清先生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却没有回答?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由珍惜时间,深化到让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师:他为什么这样写?生:给我们留下思考的空间师:是啊,一个需要用一生思考的问题,人生一去不复返,人生该留下一个怎样的痕迹。3、朗读段落,加深理解找出文中你最想记住的段落读给你的同桌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用朗读句段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以此作为座右铭,警示自己珍惜时间。四、课内拓展,珍爱“匆匆”1、其实我觉得我们的岁月还是留下了许多痕迹,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就可以看到我们“逝去的日子的影儿”?学生自己上台拿到自己的照片,让同学们在辨认中品悟。2、我觉得,我们还应该感谢岁月,它让我认识了可爱的你们,和你们一起走过最无邪的童年,它也让我们体验到人生百味,让我们感受到爱与温暖,那么我们还应该怎样对待它呢?你知道哪些惜时伤时的诗文,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3、师:看看现代人是如何看待时间的将时间用于工作,那是成功的代价。将时间用于思考,那是智慧的来源。将时间用于运动,那是青春的奥秘。将时间用于阅读,那是知识的源泉。将时间用于爱人,那是幸福的所在将时间用于奉献,那是人生的真谛将时间用于空想,那是生命的浪费将时间用于微笑,那是减负的良方。将时间用于计划,那是你能做好上述一切秘诀。【设计理念】通过看照片的方式让学生可观可感地触摸到时间的流逝,老师对岁月的感谢,增进了师生感情。而回顾古诗词则是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回应本课情感体验。五、课外延伸,升华“匆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怎样走这一遭呢?今天留一个作业:为这个问题写一个答案,想想我们该怎样走这一遭?【设计意图】回答“我们该怎样走这一遭?”就是让学生再次深切地体会时光匆匆、要有所作为。这一环节注意学生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地完成语文的“读写结合”。树立了“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用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