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2.ppt_第1页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2.ppt_第2页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2.ppt_第3页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2.ppt_第4页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一、研究问题: 国际收支决定因素 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政策,二、国际收支调节的代表性理论,弹性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三、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历程,(1)1752年,国际金本位制度时期,休谟机制 (2)1923年 马歇尔提出“进出口需求弹性”,后在罗宾逊、勒纳、梅茨勒等人的努力下完善弹性理论 (3)20 50 吸收分析法 (4)20 60 货币分析法,四、弹性分析法,(一)弹性分析法提出的背景 (1)一战后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参战国禁止黄金输出及本币和黄金的兑换 黄金分布不均衡,中小国家缺乏黄金储备,只能依靠提供通货 黄金储备较多的工业国因战时需要大发通货,通胀严重,货币兑换性成问题 (2)2030大萧条时期的汇率战,货币战, 国际货币金融领域混乱不堪,(二)各学者对弹性分析法的贡献,(1)马歇尔: 把价格的需求弹性运用到贸易领域,并对不同进出口需求弹性下,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奠基人 (2)罗宾逊:在马歇尔的基础上,加入了对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的分析 (3)勒纳:在既定的进出口弹性下,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的条件分析(勒纳条件) (4)梅茨勒:对弹性理论有关假设的修正,并探讨了修正条件下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的条件,(三)弹性分析法的思路及结论,1 、关于弹性的基本概念 (1)、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Em=进口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 (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EX出口商品的需求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3 ) 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Sm=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4 )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Sx= 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2、弹性分析法的假设,a 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额的影响 b 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 c 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只是其本身及其替代品的价格水平的函数 d 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贸易收支,3、弹性分析法的理论推导,见书第109页,具体推导过程 本国国际收支用本币表示 出口额:X 进口额:M(外币表示) Dx:出口商品需求的汇率弹性 DM: 进口商品需求的汇率弹性,4、弹性分析法的结论,(1) 货币贬值使国际收支改善的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 Dm+Dx1 货币贬值 Px ,Pm X ,M 贸易收支改善,5、马歇尔勒纳条件的进一步说明,(1)关于收入不变的修正 Dm+Dx1+m时,本币贬值才能有效改善贸易收支 m:国民收入的边际进口倾向,(2)根据双边汇率考察一国贸易收支变动所存在的问题 以韩国为例 一国有多个贸易伙伴国,本币对一种货币贬值,即使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也不一定能改善贸易收支,有可能是相反的效果,(3)关于进出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假设修正,罗宾逊梅茨勒条件,SxSMDxDm,本币贬值使贸易收支改善,SxSM DxDm,本币贬值使贸易收支恶化,(4)本币贬值时滞问题J曲线效应,J曲线效应:一国货币贬值后,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因原有合同的执行和各种时滞效应的存在使该国贸易收支反而恶化,等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做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才慢慢改善此即为J曲线效应 一国货币贬值先使该国贸易收支恶化,后才慢慢改善其贸易收支的作用称为J曲线效应,6、 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又成为交换比价,指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单位价格指数的比 T=Px/Pm (px,pm)均用本币表示) T 贸易条件改善,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更多数量的进口商品 T 贸易条件恶化,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商品,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一国货币贬值贸易条件(改善或恶化) SxSmExEm贸易条件恶化 SxSmExEm贸易条件改善 SxSmExEm贸易条件不变,(四) 弹性分析法的评价,1、积极意义: a 指出了一国货币贬值对该国国际收支改善的条件,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能改善国际收支的片面看法,b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建议作用 发达国家高弹性的工业制成品贬值可改善贸易收支 发展中国家低弹性商品只有改进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才能改善贸易收支,局限性: a 局部均衡分析法只分析了货币贬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未分析货币贬值对非贸易商品的影响进而对一国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影响 b 货币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的改善作用即使在满足条件时也会因“J曲线效应”而大打折扣,C 未考虑劳务收支和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而实际上,这两者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力很大 d 假设商品的供给具有无穷弹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只有在萧条和衰退期才有闲置资源可供利用,且初级产品的供给弹性都是有限的,五 、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1952年,英国的詹姆斯.米德和美国的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提出 着重分析一国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建议,(一)基本理论 (1) 封闭型社会:总收入-Y,总支出-E Y=E E=C+IG (2) 开放型 : E=C+I+G(X-M) 由Y=E =C+I+G+(X-M) (X-M)Y (C+I +G),(XM)贸易收支差额 作为国际收支的代表 CI: 国内总支出,即国民收入中被吸收的部分A CIG (X-M)Y (C+I G ) 令B (XM)=YA,B (XM)=YA YA时,即国民收入总吸收收支顺差 YA时 即国民收入总吸收 收支逆差 Y=A时,即国民收入总吸收收支平衡,B=YA,(二)政策主张 YA, 总收入总支出,国际收支逆差 调节角度:A支出变更政策 Y 支出转换政策 A , Y 两者政策结合,国际收支逆差时的调节政策,(1) Y 提高国民收入国内非充分就业状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 Y (2)国内充分就业状态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A M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货币贬值X , M 国际收支改善,(三)吸收分析法的评价 积极意义: (1)把国际收支同国内经济联系起来分析,提出了通过搭配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新举措,(2)把国际收支调节的重点放在国内需求水平的调整上而不是相对价格水平上,即使运用货币贬值的手段也需配合使用财政、货币政策以达到国际收支调节的目的,(3) 建立在一般均衡的基础上,较弹性分析法前进了一步,局限性: a 为对收入、吸收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相互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b 以贸易收支取代国际收支,忽视了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具有片面性,C 未考虑本币贬值后相对价格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d 未考虑贸易伙伴国进出口对本国进出口数量的影响,六 、货币论 Monetary Approach,代表人物:蒙代尔,米尔顿.弗里德曼,约翰逊 货币论核心收支失衡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与真实的国民收入增长量不一致所致,Md=f(Y,p,r) Ms=D+R Ms=Md R=MdD 国际收支逆差R,国际储备流失是国内货币供给所致(D过量),Ms=Md R=MdD,国际收支顺差R ,国际储备资产 Md过多所致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失衡导致国际收支失衡,货币论的内容,(1)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在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不一致,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国际收支逆差DMd所致,P不变,多余的货币供给量会寻求出路货币外流,Ms=Md R=MdD,国家收支顺差MdD -国内货币需求国内货币的供给,多余的货币需求从其他地方找到满足P不变,货币流入,(2)分析了货币汇率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国内充分就业:贬值国内商品p Md 或实际货币余额 压缩支出 对经济起紧缩作用 若国内货币供给不增加,则贬值国只能通过国际收支盈余来补充短缺的现金余额,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3)政策主张 a 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 b 货币政策主要是调节货币的供应量,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c 为平衡国际收支而进行的外汇管制,只有当他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特别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2 评价:,(1)积极意义: a 从货币因素下手来调节国际收支,找到了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新办法 b 将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变化与国际收支状况视为一个整体,两种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 c 考虑到了国际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